瞧,那个失去右手的“钢琴侠”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kui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5日晚,87岁的莱昂·弗莱舍坐在钢琴旁沉默片刻后,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一曲非常安详的《羔羊将安然放牧》开启了他的北京音乐厅之行。一位悟透钢琴真谛的老者用巴赫虔诚之音与观众细心交流。
  
  他诠释的这首小品意境很美,曲风的把握以及松弛的触键和如歌的琴音让我听了感动,当时音乐厅寂静极了,大家都在品味着弗莱舍与巴赫的灵魂对话。
  接下来他为大家演奏了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维诺之门》,这部作品的随性以及自由节奏都堪称经典诠释,特别是曲中强弱处理非常分明。大师们晚年总是偏爱有意境的作品,就像和他同岁的钢琴大师德穆斯一样,晚年不再炫技,他们在和琴对话。最后,当完成和妻子的四手联弹后,他独自一人回到舞台,用一只左手演奏,让大家看到大师左手的本领。
  弗莱舍钢琴生涯的传奇性离不开他著名的“左手”。4岁学琴,8岁举办独奏音乐会,之后拜古典乐坛传奇人物阿图尔·施纳贝尔为师,成为贝多芬的第四代传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因身患右手肌肉张力不全症而被迫退出舞台。但他并未就此放弃,除了进入指挥领域和音乐教育事业,还开始弹奏只为左手而写的钢琴作品。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的左手钢琴作品的演出和录音开始得到评论界和公众的赞扬。凭借强大的意志力,经过近30年不懈的练习和治疗,弗莱舍不仅战胜病魔恢复了双手弹奏的能力,更令他成为“世界上左手技术最好”的钢琴家。
  如果说乐圣贝多芬在晚年失聪,是对一位音乐家最严重的折磨,那么钢琴家的右手失去演奏能力也同样残忍。法国著名作曲家拉威尔创作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是为了献给他的朋友、奥地利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右手,虽然该曲只用左手弹奏,但你听上去绝对不会觉得只是一只手的呈现。
  单手表现双手技能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音乐表达上都很难上手。弗莱舍曾经说:“拉威尔是最伟大的为左手谱曲的作曲家之一,但也不能低估布里顿的那些左手钢琴变奏曲,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更重要的是,往往当作曲家被给出一定的局限之后,伟大的创造力反而会破茧而出。”
  记得两年前在北京音乐厅听过肖邦赛冠军邓泰山演奏过拉威尔的这部作品,现场感觉非常震撼,钢琴家需要一只手完成两只手的乐思,而且还要和指挥与乐队合作,实在了不起。当年弗莱舍在柏林森林音乐会的表演也看得出,大师在最后的华彩部分,大量的炫技以及快速的音型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钢琴教育家加里·格拉夫曼同样由于手出现过问题而很少演奏。美国作曲家博尔康为弗莱舍和格拉夫曼谱写过双钢琴协奏曲,既可以一人单独演奏,也可以两人各弹一只手组成两个声部和乐队演奏。理查·施特劳斯和普罗科菲耶夫都曾创作过左手的钢琴曲。
  近些年,弗莱舍又能够开始双手演奏,但他依然告诉我们:“的确,我现在两只手都能弹了,不过依然会把很多注意力聚焦在左手上。你得知道,左手正是钢琴音乐的基础所在。”
  作为左手钢琴家,要有相当敏锐且超乎常人的音乐素质,当然还要在不幸中庆幸的是用左手演奏钢琴,如果是小提琴家或是大提琴家怎么办呢?用一只手表现双手的音乐与音型绝对是困难重重的。钢琴演奏中通常是左手弹奏和弦或是琶音伴奏,但如今左手既要充当主角也要充当配角,一会儿琶音,一会儿和弦,还得有各种结合,我有时真的不知道这些钢琴家是怎么做到的。左手的神秘以及特殊的演奏方式鲜少出现在音乐厅,我想对于观众来说也会觉得特别新奇。对于钢琴家来说,特别是像弗莱舍大师在手部受伤的岁月里,一定要潜心激发左手的潜能,而且要耐得住寂寞。就像古代的剑客一样,金庸笔下的大侠杨过也是用一只手闯荡江湖,虽然只有一只手,同样杀人于无形。
  (山高摘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2月15日)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9日军委后勤工作会议正式召开。习主席在百忙中亲切接见了会议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内容丰富,立意深远,大气磅礴,开新图强,是我党在新的形势下,对军事后
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上街,前面走着一对夫妇,领着一个小孩子。从外表上看,他们一家人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突然,小孩子打了个喷嚏,我低声对朋友说:“他们是回国探亲的华人。”朋友忙问我:“你猜测的根据是什么?”我告诉他:“就凭小孩子打喷嚏。美国的小朋友打喷嚏用胳膊肘遮住鼻子,就这么简单!”朋友有点儿疑惑:“美国人在学校里还教怎样打喷嚏?”就是这么一个喷嚏,引起了我对比两国教育的兴趣。    首先,孔子追
朋友小M给我讲过他的一段经历:三年前他刚工作,家里急需用钱。他找当时的部门领导借钱,领导只是简单问了几句,直接从个人账户转给了小M10万。一年之后,小M把之前借的钱还了。    还钱的时候,领导问他:“知道我为什么愿意把钱借给你吗?”那时候的小M,刚入职三个月,还是基层职员。领导说:“我有个女儿,她贴在卧室墙上的照片里有你。”  原来领导的女儿在大学期间,去特殊教育幼儿园做过几次义工。当时还在读书
近日,马尼托瓦克向全球市场推出一款新型全地面起重机——格鲁夫GMK5250L。格鲁夫是个老品牌,在国内用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作为马尼托瓦克设计团队采用创新技术精心打造的一
一  下午,蛋糕店,落地窗前,夕阳的余晖反射。  “妈妈,我想吃那个大蛋糕。”小女孩指着说。  妇女轻轻摸摸口袋,无奈地放下,拉着她的手,“咱们回家吃鸡蛋吧”。  她恋恋不舍地走开,一走三回眸。那年,她三岁。  二  周末,西点门前,人来人往的,花红与酒绿。  “妈妈,我想要那个双层蛋糕。”  妇女看了标签,“旁边另外一个更好吃。”  出来时,她拿着一个小蛋糕,一走一嘀咕。那年,她十岁。 三  微
向往,是我们在生命的琴弦上弹奏的一支能穿透岁月的苍茫、旋律悠婉灵动的梦幻曲。乘着飞扬的音符,我们的灵魂,能够达到自己渴望中的远方。  向往,给了我们一个不断超越故我的理由,因为我们生来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谷底的仰望,我们更有登上峰巅,极目天阔地迥、峥嵘万象的权利。  当我们的心灵在逼仄的城市里禁锢久了,谁不向往走向空旷?  当我们情感的世界芜漫久了,谁不向往重整山河?  向往,不是我们生命中的奢侈品,
不错,岁月不饶人,永远!我们来个针尖对麦芒——不饶岁月!其实,人就是岁月,岁月就是人,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岁月在我们的躯体,我们的渐变就是岁月的嬗递。面对气势汹汹的岁月,我们曾经低声下气,哀求它网开一面,把白发、皱纹、老年斑统统放过,以染发水、面霜和拉皮手术为价码。然而,没有作用。时间绝对能够打败我们,然而,一场一点儿也不对称的永恒的战争,难道非屈膝不可?不!    不饶岁月,因为我们有傲视它的
道家文化内含的自由精神,张扬独立个性,倡导“与道为一”的崇高境界,都蕴藏着启发创造的深邃智慧,这种智慧对于培养现代人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仅就启发创造而言,道家文
一    著名的哲学大师康德、尼采、黑格尔一直被德国人引以为豪。前几年,一位德国哲学学者来我国讲学访问,到达北京某著名大学校门时,保安有礼貌地问道:您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德国学者被震撼了: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能够提出这么深奥的人生哲学命题,不得了。  二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必纠结,不必郁闷,不必烦恼。要敢于直面它、解决它,解决不了就放下它,把它打包放到心灵深处,和平共处一生。带着问题
1  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一直沉思了亿万年。  山是一行行燃烧着爱与恨、笑与哭、欢乐与悲伤、温柔与愤怒、幸福与痛苦的炽热的感情,在地壳下面憋了亿万年,再也憋不住了,冲啊,挤呀,撞啊,碰啊——终于冲破了大地的肚膛。  有人说,经过几十亿年的沧桑,地球明显地老了,山就是它身上的皱纹。我说,山是地球黝黑粗大的身体上,高高隆起的一块块结实、健壮的肌肉。  上山时,我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