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

来源 :上海地方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学界关于方志学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涉及方志基础理论研究、方志管理与实践研究、方志编纂研究、方志史与方志学史、志书评介与研究、方志人物研究、地方综合年鉴研究七方面。本年度方志学研究的特点有:多学科参与方志学研究的趋势更明显;基层和普通公众得到更多关注;方志学研究关注点紧扣时代脉搏;对方志、年鉴功能的探讨更为深入;但也存在同质化、程式化、碎片化等问题。为促进方志学研究和地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高校等研究机构与方志工作人员的交流、深化方志研究中的多学科参与、加强方志资源开发研究、深化修志编鉴实践研究,为第三轮修志及“一年一鉴”工作提供参考,全方位推动促进方志学研究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开展热失控实验,探究储存温度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的影响。电池在不同储存温度下的热失控过程相似,但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热失控剧烈程度趋于缓和。储存温度升高,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峰值温度、热释放速率(HRR)、总释热量(THR)和耗氧量降低,高温热危害性降低。在40℃储存温度下,电池热失控峰值温度为746℃,比80℃储存温度下高138℃。不同储存温度下的气体释放量不同。对比电压-容量曲线可知,高温会
为探讨非线性视角下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差异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拓展的索洛模型、TVPSV-VAR模型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影响路径、脉冲响应和持续效果。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数字金融为八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数字红利”,即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消费和投资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基于时变特征角度发现,数字金融对宏观变量的影响存在明显
<正>“余老师的这节课很精准地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直观理解了文本内容,有效落实了《中国石拱桥》所承载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把现实生活代入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生活体验,进而直观理解文本内涵;把语文知识代入现实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巩固、迁移、运用课堂所学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这种代入式的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
期刊
数字经济催生出各种新兴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使涉税事项具有交易隐秘性、业务模糊性、高度流动性及数据依赖性,进而对税收遵从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遵从仍在价值追求、制度框架、技术运用和国际协作四个层面面临诸多挑战。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税收遵从成本有效降低,纳税服务质量持续优化,税收管理效率逐步提升,税收遵从形态不断丰富,为我国税收遵从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在梳理挑战与机遇的基础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黄氏响声丸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时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氏响声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IL-8)、临床症状
作为环境友好型清洁能源,得益于充电时间短、循环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锂离子电池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锂锰氧化物电池是锂离子电池之一。但随着锰酸锂电池使用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各种安全问题也日渐增多。阻碍锰酸锂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自身的安全问题。内部及外部的多种原因可导致锰酸锂电池的热失控发生,外部原因包括机械滥用、热滥用、电滥用,环境对锰酸锂电池的热失控特性有影响。本文选择的实验对象是
对方志学范畴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实现方志理论研究宏观与微观的汇通,还是对于深化方志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学界对方志学范畴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志理论研究及编修实践,提出旨义与体例、主体与客体、修志与用志、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五对方志学基本范畴,希望对系统、深入地研究方志学基本范畴问题有所裨益。
<正>目的探讨超声监测成年大鼠由机械性梗阻所致的不同急性尿潴留持续时间对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同引流时间对急性尿潴留后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恢复过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大鼠分不同的尿潴留持续时间组(1h,2h,4h,8h),不同膀胱引流时间组(3d,1w,3w)
会议
殷墟的族群纷杂。丙、戎、史、卷、息等居住在殷墟的族群只有核心家庭的规模,并无独立的邑落。作为族邑模式认识基础的“族墓地”的判断存在问题。孝民屯墓地存在多个核心家庭或扩展家庭一级的族群,总体上而言是公共墓地。“族邑模式”对认识殷都布局的适用性有所局限。殷墟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规模大、分布密集,作坊等操作链类遗存与居址、墓地等生活类遗存往往共存,形成7个居住、生产与埋葬等共存于同区域的考古情境,是当时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