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儿子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踏上了去澳大利亚的游学之路。
早上8:00,游学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集合地点。家长和老师们忙着检查护照,往旅行箱上贴标签……济南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大家被冻得不停地搓手、跺脚。但是,场面却是热闹得很,家长们叮嘱孩子多喝水,及时添减衣服,跟紧团队别丢了……孩子们叽叽喳喳,谈论着带了什么东西,行程如何,澳大利亚是什么样子……尽是期待与憧憬。
孩子们登上去机场的大巴车,送行的家长们挥手告别,有位奶奶还不舍地拭着眼泪。刚才的热闹,似乎一下子就被孩子们带走了。“阿姨,不用担心,孩子离开家人,才能学会照顾自己。”我安慰这位奶奶,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
儿子已不是第一次离开我远行,他第一次离开我是去奶奶家。在火车上,他的小脸贴近车窗,满脸的兴奋与好奇,使劲挥着小手,跟我再见。今天的他,多了一份稳重,但依然是满脸的兴奋与跃跃欲试。因为,每次离开我的远行,对他来说,都是充满未知的神奇之旅。
儿子读一年级时,我去南京接受业务培训两个月,由婆婆帮我照顾儿子,每天接送上学。每次打电话,儿子跟我聊天儿,都会讲一些学校的开心事给我听,问我晚上上课到几点,叮嘱我要好好吃饭。小大人般的关心,让我心里暖暖的。
朝夕相处的日子总会被生活的琐碎填满,所以,母子间很少有这般暖心的交谈,一个认真讲,另一个专注地听,像一对要好的朋友。每次通完电话,就觉得儿子又长大了一些。这种成長,似乎只有离开才能发现。朝夕相处时反倒不易察觉,或者是我视而不见吧!
两个月后,我乘车到家已是下午3点钟左右。儿子还没有回家,婆婆应是去学校接他了。
推开家门,门厅里并排摆着两把小凳子。橘色的圆凳子上放着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巾、一杯白开水。米色的方凳上铺着一张洁白的纸巾,纸巾上放着一根香蕉,香蕉旁边是一张字条:“妈妈,你先喝杯水,吃根香蕉,我很快就放学了!”
当时我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出来。
6岁的他,知道我下午回家,忙了一个中午。用毛巾擦洗小凳子,叠纸巾,小心翼翼地把水倒进杯子里。怕水被晃洒,他端着杯子一步步挪到凳子边,坐在书桌旁写留言,不会的字还要查字典……小小的他,坚持不用奶奶帮忙,还叮嘱奶奶不要碰到小凳子,因为他要给妈妈一个惊喜,给妈妈一份爱!
至今回想起来,我仍禁不住泪流满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离开我的次数也增加了。假期里,去同学家住几天,去奶奶家玩,去看望姥姥……儿子离开妈妈,没有了依赖的对象,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遵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学会了照顾自己。虽然不一定能做好,但一定能从不好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写下这些文字时,儿子已经在澳洲游玩两天了。老师发回了照片,蓝天碧海下,儿子奔跑着,笑着,浑身洋溢着少年的青春活力。
一转眼,儿子已经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少年了!
伯韬妈妈的话:行万里路是最好的成长
伯韬是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的男孩儿,而且精力旺盛。从他5岁开始,我们的旅行就多了起来。旅行中,我就是儿子的导游。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导游,每一次与儿子去旅行,我都会做足功课。首先,选择景点。通常,我会关注儿子近期语文课本中教了哪些与地理有关的内容,比如二年级有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为了让他有更切身的认识,国庆节假期我便带他爬黄山,坐在山顶观奇石、云海、迎客松。其次,准备好与景点相关的知识资料。我会提前把这些知识资料消化吸收,在参观途中讲解给他听,那时儿子总会很崇拜我:“妈妈,你怎么懂那么多?”“因为我读的书多啊!”我总会这样骄傲地回答。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我很容易和儿子成为朋友,而且,无形中让儿子知道了多读书才能懂得多,从而爱上读书。最后,旅行结束,我会与儿子探讨旅行感受,并用笔记录下来。
每次旅行,都是探索;每次旅行,都是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万里路是最好的成长,不仅是孩子,还有身为家长的我们。
编辑点评:
一次远行,孩子离开妈妈独自面对旅途中的一切,跃跃欲试;妈妈放开了双手,决心让孩子学会独立,战战兢兢。这样的分离对孩子和妈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必将能换来孩子阶段性的成长,即便整个过程称得上是“痛并快乐”。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是即便痛也必须咬牙坚持做的,比如这样的分离,比如这样的成长。家长们只有勇敢面对,不拿“舍不得”“害怕出事”“担心他做不到”“我不放心”等为借口,做出理智的选择,放手让孩子迎接属于自己的挑战,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其担心这担心那,从而不敢放手,不如周密地规划好一切,平时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拥有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说实话,谁不知道妈妈的怀抱最温暖?可雏鸟只有离开妈妈的怀抱才能翱翔天际;谁不知道把孩子留在身边最心安,可是孩子的未来属于外面广阔的世界,只有经历磨砺,孩子才能变得如大山般坚实可靠。行万里路是最好的成长。不错,对孩子如此,对妈妈也是如此。
(编辑 旦 旦)
早上8:00,游学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集合地点。家长和老师们忙着检查护照,往旅行箱上贴标签……济南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大家被冻得不停地搓手、跺脚。但是,场面却是热闹得很,家长们叮嘱孩子多喝水,及时添减衣服,跟紧团队别丢了……孩子们叽叽喳喳,谈论着带了什么东西,行程如何,澳大利亚是什么样子……尽是期待与憧憬。
孩子们登上去机场的大巴车,送行的家长们挥手告别,有位奶奶还不舍地拭着眼泪。刚才的热闹,似乎一下子就被孩子们带走了。“阿姨,不用担心,孩子离开家人,才能学会照顾自己。”我安慰这位奶奶,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
儿子已不是第一次离开我远行,他第一次离开我是去奶奶家。在火车上,他的小脸贴近车窗,满脸的兴奋与好奇,使劲挥着小手,跟我再见。今天的他,多了一份稳重,但依然是满脸的兴奋与跃跃欲试。因为,每次离开我的远行,对他来说,都是充满未知的神奇之旅。
儿子读一年级时,我去南京接受业务培训两个月,由婆婆帮我照顾儿子,每天接送上学。每次打电话,儿子跟我聊天儿,都会讲一些学校的开心事给我听,问我晚上上课到几点,叮嘱我要好好吃饭。小大人般的关心,让我心里暖暖的。
朝夕相处的日子总会被生活的琐碎填满,所以,母子间很少有这般暖心的交谈,一个认真讲,另一个专注地听,像一对要好的朋友。每次通完电话,就觉得儿子又长大了一些。这种成長,似乎只有离开才能发现。朝夕相处时反倒不易察觉,或者是我视而不见吧!
两个月后,我乘车到家已是下午3点钟左右。儿子还没有回家,婆婆应是去学校接他了。
推开家门,门厅里并排摆着两把小凳子。橘色的圆凳子上放着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巾、一杯白开水。米色的方凳上铺着一张洁白的纸巾,纸巾上放着一根香蕉,香蕉旁边是一张字条:“妈妈,你先喝杯水,吃根香蕉,我很快就放学了!”
当时我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出来。
6岁的他,知道我下午回家,忙了一个中午。用毛巾擦洗小凳子,叠纸巾,小心翼翼地把水倒进杯子里。怕水被晃洒,他端着杯子一步步挪到凳子边,坐在书桌旁写留言,不会的字还要查字典……小小的他,坚持不用奶奶帮忙,还叮嘱奶奶不要碰到小凳子,因为他要给妈妈一个惊喜,给妈妈一份爱!
至今回想起来,我仍禁不住泪流满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离开我的次数也增加了。假期里,去同学家住几天,去奶奶家玩,去看望姥姥……儿子离开妈妈,没有了依赖的对象,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遵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学会了照顾自己。虽然不一定能做好,但一定能从不好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写下这些文字时,儿子已经在澳洲游玩两天了。老师发回了照片,蓝天碧海下,儿子奔跑着,笑着,浑身洋溢着少年的青春活力。
一转眼,儿子已经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少年了!
伯韬妈妈的话:行万里路是最好的成长
伯韬是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的男孩儿,而且精力旺盛。从他5岁开始,我们的旅行就多了起来。旅行中,我就是儿子的导游。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导游,每一次与儿子去旅行,我都会做足功课。首先,选择景点。通常,我会关注儿子近期语文课本中教了哪些与地理有关的内容,比如二年级有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为了让他有更切身的认识,国庆节假期我便带他爬黄山,坐在山顶观奇石、云海、迎客松。其次,准备好与景点相关的知识资料。我会提前把这些知识资料消化吸收,在参观途中讲解给他听,那时儿子总会很崇拜我:“妈妈,你怎么懂那么多?”“因为我读的书多啊!”我总会这样骄傲地回答。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我很容易和儿子成为朋友,而且,无形中让儿子知道了多读书才能懂得多,从而爱上读书。最后,旅行结束,我会与儿子探讨旅行感受,并用笔记录下来。
每次旅行,都是探索;每次旅行,都是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万里路是最好的成长,不仅是孩子,还有身为家长的我们。
编辑点评:
一次远行,孩子离开妈妈独自面对旅途中的一切,跃跃欲试;妈妈放开了双手,决心让孩子学会独立,战战兢兢。这样的分离对孩子和妈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必将能换来孩子阶段性的成长,即便整个过程称得上是“痛并快乐”。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是即便痛也必须咬牙坚持做的,比如这样的分离,比如这样的成长。家长们只有勇敢面对,不拿“舍不得”“害怕出事”“担心他做不到”“我不放心”等为借口,做出理智的选择,放手让孩子迎接属于自己的挑战,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其担心这担心那,从而不敢放手,不如周密地规划好一切,平时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拥有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说实话,谁不知道妈妈的怀抱最温暖?可雏鸟只有离开妈妈的怀抱才能翱翔天际;谁不知道把孩子留在身边最心安,可是孩子的未来属于外面广阔的世界,只有经历磨砺,孩子才能变得如大山般坚实可靠。行万里路是最好的成长。不错,对孩子如此,对妈妈也是如此。
(编辑 旦 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