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魔咒》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沉睡魔咒》改编自格-林经典童话故事《睡美人》,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塑造了童话中的女巫形象,打破了男性的权威地位,颠覆了传统女巫的“恶魔”形象,建立了女性话语权和主体地位,具有强烈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征。本文旨在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电影中女巫玛琳菲特的形象。
  关键词:《沉睡魔咒》;女巫玛琳菲特;后现代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丁慧(1984-),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
  一、引言
  电影《沉睡魔咒》是对经典童话《睡美人》的重新改编,讲述了女巫玛琳菲特的故事。她本来是森林王国的守卫者,却遭受人类的背叛,在守卫森林的战争中失去翅膀,便对人类公主下了诅咒,最后咒语也被玛琳菲特解除。电影颠覆了原来的人物形象,解构了原故事,在女性话语权和女性主体的建立,男女关系重构方面都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构建了新女性形象。
  二、女性话语权的建立
  福柯认为权利是由话语组成的,话语就是一切,话语的争夺就是权利的争夺,拥有话语就意味着拥有权利。后现代女性主义吸收了福柯的“话语权”理论,认为话语是权利的来源,强调解构男性话语权,用女性声音建构女性话语权。
  格林童话版的《睡美人》采用全知视角叙述公主被女巫下了咒语,最后被王子拯救,女巫阴谋失败的故事。整个故事强调的是男性话语中女巫的“恶魔”本质,丑化了女性形象。
  电影版的《沉睡魔咒》颠覆了传统的上帝视角,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讲述了“女巫”的故事。女巫成为新故事的主角,发声讲述了“她”的故事,挑战了男性叙事权威,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倡的倾听女性声音,与女性书写相契合。随着情节的发展,诅咒背后的故事也逐渐显现出来,善良,充满母爱的全新的“女巫”形象确立。电影中,“女巫”完全占有了话语权,讲述了故事的另一面,不再是传统男性话语中的刻板女巫形象。通过女巫故事的完整叙述和影片全新结局,女性话语权最终得到确立。
  三、女性主體的建立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下,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特征是由男性界定的,所建构的女性主体是由男性话语构成的,是对女性的歪曲和误解。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解构父权制中心文化,使女性成为自己的主体,寻找自我,发现自我,重构女性主体性。
  在男性话语下,女性被神圣化与妖魔化,要么是像公主那样温柔善良的“天使”,要么是像女巫那样恶毒邪恶的“魔鬼”。《睡美人》中的女巫没有话语权,是邪恶的象征,无法为自己辩解,是永远不发声的“他者”。而公主也是等待男性救赎的柔弱女性形象,这两者的都是男性笔下虚构的女性形象。
  电影《沉睡魔咒》以女巫为主角,形象更加丰满。女巫从出生就是森林的守卫者,是对女巫传统邪恶形象的颠覆。她美丽,善良,勇敢,当人类入侵森林时,愿意为守卫森林作出牺牲,是正义的形象。而当她被所爱的人类背叛时,她伤心,难过,才对新出生的公主下了诅咒,成为了“恶毒女巫”,建立了女巫的完整形象。虽然施下诅咒,但女巫并没有像《睡美人》中那样一直等待机会迫害公主,而是在背后默默的守护着公主,就像守护森林一样,这样默默的关爱让公主以为她就是教母,女巫母性的光辉释放了出来。虽然最后咒语成真,但真正解除咒语不是王子,而是女巫对公主的疼爱,颠覆了男性的主体地位,树立了女巫的女性主体地位。
  四、男性和女性关系的重构
  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观,提出新的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平等,主张要求与男性展开全面合作,争取男性的支持,主张男女关系应从男性统治模式转变为伙伴关系模式。
  格林童话中《睡美人》的男女关系体现了男性统治模式。女巫是男权笔下的恶毒形象,没有话语权。公主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王子拯救,是缺乏主动性的弱者。影片《沉睡魔咒》颠覆了男性的统治地位,弱化了男性的绝对权威,重新塑造了男女关系。女巫在少女时期和人类斯特凡自由恋爱,摆脱了被动接受爱的地位,在遭到爱人背叛后,也不是像传统女性那样默默忍受,而是主动发出攻击,通过下咒语讨回公道,争取自己的女性权利。在女巫与凡人斯特凡的关系中,男性虽然还是对女性实施压制,但女巫大胆的反抗打破了男性权威,女性不再是弱者,他者,而是同样和男性有平等权利的主体。电影的结局也是对男性权威的巨大颠覆,传统童话中公主是被王子吻醒的,女性始终处于被救赎的地位,而电影中公主是被女巫吻醒的,这种反转式结局是对男性绝对权威的巨大讽刺。男性不再是救世主,女巫与公主用真心结成同盟,这是女性要求主动权的胜利。电影中,无论是国王和王子,都是弱化了的男性权威,在男女关系中,男性不再是权利中心,而女性也发出了自己的呐喊,重新更改了传统的男女关系。
  五、结语
  电影《沉睡魔咒》是对传统童话颠覆式的改编,无论是人物形象,故事结构,故事结局都是对传统的反抗,从女巫的角度讲述了“他者”的故事,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要求建立话语权,树立女性主体地位,重构男女关系的要求,反映了后现代语境下女性不再是沉默的“他者”,而是要发出心声的新时代女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集散系统在氧化铝焙烧炉燃烧控制及联锁保护中的应用,简述了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CS in the combustion control and interlock
摘要:《海南鸡饭》电影中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及观念的碰撞,试图探讨其中所隐含的女性主义伦理问题。  关键词:人物形象;海南鸡饭;女性电影  温柔、善良、顺从、妥协等一直是女性的标签,不仅抓牢了女性的自由,更是在长久的岁月里成为女性的自我意识。然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这种一直存在于女性身上的标签逐渐坍塌,在各种以女性为主要表现的电影中“女性意识”成为女
截止2005年4月30日,五家上市银行均已公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根据各家上市银行第一季度报告,我们分析了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并结合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
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一种由新型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6014和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组成的以太网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系统集成度
摘要:本文试图在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框架下,将当代电影纳入文化诗学的研究范畴。影像时代,纸质文学被边缘化,文学的精神与生命力却转移到了电影艺术中。电影虽不是文学,却具有与纸质文学一样的文学精神与生命力,具有文学具有的审美品格。  关键词:“现实性品格”;“审美性品格”;电影艺术;文学精神与生命力  一、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  “文化诗学”在国内学术界是一种显学。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摘要:19世纪甘肃拉卜愣寺著名学者林.格桑拉西嘉措,将《罗摩衍那》改变成戏剧,篇名全称《罗摩衍那之戏剧修辞技乐琵琶弦妙音》,从此《罗摩衍那》不仅成了甘肃拉卜楞地区重大宗教节日期间演出的主要剧目之一,同时开创了藏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戏剧体裁的罗摩衍那。作者根据藏族传统戏剧理论,通过主人公罗摩的人物行动,体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中观”思想。  关键词:传统戏剧体;《罗摩衍那》;中观思想;  作者简介:仁欠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文学与影视的联姻自媒介产生之后便从未停止,而反对之声也一直不绝于耳。《大话西游》是对传统《西游记》的解构,这种解构包含了对传统的经典《西游记》的挑战,一方面,这种尝
摘要:在影视艺术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成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不可或缺的精神产物。影视艺术成为人们追求和欣赏的艺术品。可是,有些影片却又过度追求娱乐化,以票房至上为目的创造出一些为迎合消费者口味的低级趣味的影片。这不仅脱离了现实主义在影视剧作中的地位和价值,还暴露出文化创意匮乏的缺点,也渐渐地脱离了群众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影视剧作中如何体现出现实主义存在的艺术价值和社会的真实功能,不仅为影视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