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寄情 抒情写心

来源 :今日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倘若一味追求技术的娴熟,而缺失情怀的寄托,其展示的只能是毫无生气的点,线、色等,成为无生命、无活力的外在躯壳,应该说,这是当代绘画的弊病之一,当然,其原因是复杂的,我们当然在面对这一时弊,发出由衷的呼唤——让艺术回归真诚,让艺术更纯粹。
  老画家李碧霞女士,以其母性的情怀,温情的意绪,心曲式的风格,细腻的手法,创作的工笔花鸟画体现的正是一种超拔世俗,心归平淡的心灵图景,在这一图景中,她融入了生命的感怀和对万物的关爱,这种可贵的天性带给她的作品以特有的静谧,安祥和温情,并且,由于画家重在以情入画,以心写意,使她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人、画合一的、画如其人的生命气息。
  出于女性画家特有的视角和情怀,李碧霞选择了花鸟题材作为创作的主题,其意在借花鸟去接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进而感受大自然;她以聆听大自然,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去表现自然的美好和畅,而千姿百态的花鸟形态必然成为她“心曲”或“独白”式的情感载体,那些清新、明丽、妖媚的花卉,活泼雀跃的飞鸟,以及万物生命形式中焕发的朝气,都契合着画家的情思和心绪,所以,画家的创作状态和创作过程,实为一种由感而发的“言说”,当然她不过是运用一种视觉方式而已。
  


  小孙子在作画
  
  显然,作为一种天性的表达与生命直觉感受的外化,李碧霞工笔花鸟画在整体是婉约的、秀美的、也是和谐平实的。画家把自己的艺术看作是自我价值观的展开和自我精神的寄托,因而,点、线、色等都不是简单的技法展示,而是饱含情感的象征和隐喻,所以,她的作品在每每细读中,都让我们感受到美好、安祥、和谐;由此,我们也窥见到画家坦荡、磊落与纯净的内心,当然还有生命中历练出的那份慈爱。
  从传统走来的李碧霞及其绘画,有着扎实的功力、技巧和不可多得的修养,这一切都在她作品的内在意蕴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看似传统的技法与构图中,李碧霞在更多的情况下,将其置于当代文化语境中进行提炼、取舍,而理性的审视是有助于个性化的创造的,她正是在这里保持着清醒,而未一味复古,她常常走进自然的怀抱中,以敏锐的感觉观察自然,并在直面自然中写生,搜集素材,以造化为师的方式给了她以灵感的启迪,同时,自然万物丰富的生命形式也开启了她的心灵之门,使她激情涌动,思维敏捷,作品常常在这时孕育直至完成。
  


  李碧霞、郭公达夫妇在笔会现场
  
  《秋艳》,具有文本的典型性,就技法而言,其源出于传统,但画家并不满足前人的“专供”式绘画模式,而以自出机杼的方式,进行了主观性的改造和置换,画家有意夸大地处理了瓶中插花——红色的秋叶,使之占有近四分之三的空间,其余四分之一为芙蓉、秋菊,其意在于点题——秋艳,精湛的技巧,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不同物象的神韵风姿,这是形神兼备的造型方式,芙蓉、秋菊的色彩明丽鲜艳,有以营造秋之艳丽的感觉,而主要意象的瓶中红叶,则是缀于松散枝条上的点点红叶,它们与芙蓉、秋菊的密集形成对比,散淡地分布在空间之中,枝条的无序性则分割着空间;但这一切都在平面空间中给以展现,使无主次之分的画面组合生动有力,形神韵致俱佳,体现的是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追求。《复苏》,以敏锐的感受力,捕捉到芭蕉根部的造型及其喻意的美感,在以线为骨的描绘中,经过“三矾九染”的色彩处理,使芭蕉之“根”成为一种孕育新生命的母体,在枯黄根部上绿叶,呈欣欣向荣状,喻示着“复苏”之后的生命活力,其技法服从于造境的需要,一切都在浑然完整中得到表现。而《清供》、《月光曲》、《鸡冠花》、《和平鸽》等作品都是呕心沥血、处心积虑之作,表明的是——每一幅清新、明媚的花鸟画都是画家的一片心境和心灵风景。
  只有对生命的挚爱,对生活的挚爱,才能感受到自然的生命意味和千姿百态的美感形式,李碧霞以一颗爱心去拥抱自然,描绘并表现自然赋予万物的生命形式和形态,她的艺术因而以表达自然生命见长,并因此而非同一般,她笔下的花卉、鸟儿都是真、善、美的象征和载体,折射出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视艺术为生命的李碧霞,因为自己的艺术而充实,她的精神因此不老,她的艺术也因此而充满激情;因为她的生命和艺术同在,因而它们都将青春永驻,并为人们所难以忘怀。
  


  名称 霜 叶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孔 雀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孔 雀二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清 供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小宠物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和平鸽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水仙花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深 秋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鱼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名称 绽放
  作者 李碧霞
  材料 纸本设色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范围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形成,中国艺术品复制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利好趋势,现代数字技术为艺术品复制市场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艺术品复制的批量化生产又为印刷行业的转型和产业化提供了土壤。在进入批量生产工作后,许多用户都会陷入复制品还原度不高、介质单一、无法完成大批量订单的窘境。在本次论坛上,佳能结合用户经过长期的色彩管理、平台扫描、标准显示器以及标准光源的实际使用经验,与来自于“佳能影艺输出认证中心
期刊
在影像输出行业,一幅影像作品的打印效果,除了与输出设备有关,也和打印时所使用的输出介质与耗材有着很大关系,但现有的打印介质难以满足消费升级趋势下用户更多、更高的输出需求。佳能一直坚持高质量的影像输出,并坚信优质的介质是提升影像作品输出表现力的基础和关键。泛太克一直致力于高品质数字影像介质的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为数字影像爱好者们提供优异品质的影像介质。本次论坛中,佳能携手泛太克展示了由佳能专业打印产
期刊
在印刷产业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为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探索中国影像输出行业转型和升级的新路径,佳能在2017年启动了“佳能影艺输出认证中心”客户认证体系,为影艺行业用户搭建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过去的两年中,“佳能影艺输出认证中心”致力于通过升级产能、拓展应用以及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幫助认证用户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环保化的新型影像输出中心,从而成为艺术影像市场的行业
期刊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人们不仅仅追求物质的享受,更加注重精神的享受。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是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纸包装材料不仅拥有广泛的原料来源、而且其成本较低、质地较轻、应用广泛、可回收利用、缓冲性能好并且对环境产生的“白色污染”少之又少。古代传统包装中例如植物素材包装的美观、健康、环保的优势也是现代许多包装无可比拟的,但是在保鲜、香味阻隔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人
期刊
5G以高精尖科技屬性、广泛运用的可能性为特点,成为时下的网红词汇。随着制造业在“智能+”领域的深入探索,印刷业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5G”发展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生产模式的桎梏,探索新业态下的企业智能化升级发展的参与维度,以期能够适应智能印刷时代的到来。  本期专题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就是,5G时代印刷业如何探索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期刊
最近,某专业评测机构在对几款商用彩色数码复合机进行试用和全面测评后,对智能型彩色数码多功能机富士施乐ApeosPort C7070给出了极高的评价:“ApeosPort C7070可以算是一个‘全能型选手’,无论是彩色输出品质、信息安全防护、易用性,还是移动办公等方面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富士施乐ApeosPort C7070集彩色打印、彩色复印、彩色扫描和传真功能于一身。其彩色打印分辨率为
期刊
9月9日,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简称“中国印工协”)举办的“中国印工协2020印刷技术峰会”在北京宝辰饭店召开。本次峰会的主题围绕“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新商业模式”展开,致力于为印刷产业制定“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发展开智、赋能。  本次峰会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据主办方的直播平台统计,有3万余人次观看了本次峰会的线上直播。线下会议邀请到了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会长、原
期刊
揭牌仪式    满副院长接受采访    揭牌典礼现场    2008年1月1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淄博学术交流中心在山东淄博开元文化大世界举行揭牌仪式,首批国内20余位知名画家入驻其艺术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与淄博开元文化大世界喜结良缘,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将为淄博市提供更高层次、更丰富内容的文化产品,又可促进淄博市文化交流和文化企业的做大做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显莉、
期刊
李碧霞,女,1930年生,江苏徐州人,1950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曾任职文化馆、群艺馆。1960年考入江苏省国画院学习。  1977年调入安徽艺术学校任花鸟画教师,创作大量作品,经常在国内外展出发表。曾出版个人画册及参与全国性画集共有五十多部。1994年《春情》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2002年创作《瑞雀呈祥》作品参加“2002年全国中国画展”被评为优秀奖。2003年《花季》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
期刊
左起:《今日艺术》杂志社社长茹峰、旅日画家卓民、厦门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小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常务副馆长冯光生、天津画院院长何家英、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高占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胡明哲、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戴志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魁正    由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今日艺术》杂志社,东方岩彩编辑部,湖北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晤对材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