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来华传教士的中文学习——以金陵大学华言科为中心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C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练掌握当地语言是基督教事业成功的基本要求。19世纪的来华传教士在中文学习上面临师资、教材和方法上的种种困难,但自1912年金陵大学华言科和其他一些语言学校相继建立以后,这一情形有了根本改变,传教士的中文学习模式从以个体自学为主演进到体制化的课程学习。语言学校不仅提高了传教士语言学习的效率,也加强了传教士对中国社会与历史文化的全面理解,在培养合格传教士以及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Proficiency in the local language is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success of Christianity. In the 19th century, missionary missionaries in China faced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teacher,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However,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Huaying Branch of Jinling University and other language schools in 1912, the situation has been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missionaries Chinese learning model from the individual self-directed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curriculum. Language schools have not only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missionary language learning,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e missionarie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qualified missionaries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其他文献
诚信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而目前个人诚信缺失正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顽症",建构切实可行的个人诚信制度已是燃眉之急.我们可以从建立
许地山小说有两重形象:一重是一个宗教意识笃信者形象; 一重是人道主义诚信者形象,而并不是以往评论者言及的仅一重形象。宗教意识贯穿整个小说世界,是小说世界的主体意识;人道主
文化研究是当今世界一个无法忽视的学术研究领域,无论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流行文化的“全球化”,还是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种种根源于民族文化背罱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站在文化的高
南社与“左联”是晚清以来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政治文化社团。前者,鲁讯与之发生过联系而未参加。后者,鲁讯被推举为盟主,从鲁讯对这两个社团的历史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讯同中存异
20世纪西方文坛,流派纷呈,方法各异。综观其发展,它无非是重视文本的“内部研究”与注重文化语境的“外部研究”轮番登场,各领风骚的过程。而且它们之间始终互相排斥,甚至相互诋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成为欧洲唯一抵抗德意法西斯的国家。与英国本土保卫战有密切关联的地中海地区构成了英国在二战初期抵御德国和意大利的重要战线。针对德
清末至民国绥远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移民社会特色的地域,其天主教的传播和移民社会紧密相联,而其间起着决定作用的则是土地.教会因用土地吸引移民入教而大为发展,又因土地占有等
在档案工作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地加强档案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塑造功能,全面提高档案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