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简言之即美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正如叶圣陶所指出的:进行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现今,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注重教材内容,创设审美情境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新课伊始,切忌一上讲台就板书课题,阅读讲析,教师不妨精心设计三、五句导语,创设一个美妙、和谐、新奇的气氛。这样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追求美感的欲望。
例如教授《雨巷》一文,我边用投影展现江南小巷的图片,边给学生描绘一幅江南梅雨季节小巷深处的阴沉图景,随即教师凭借教材内容抓住一个“愁”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进一步去体味诗人的情感。诗里,没有具体鲜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飘忽不定的。“丁香”、“姑娘”、“寂寞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的“我”,这些意象反复在诗中出现,构成了朦胧飘忽、缠绵哀怨的意境,带给人们一种无边的空茫,很好地表達了当时诗人内心的情绪。
2.通过“听”“读”课文,实施审美教育
朗读在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尤其是教师的范读,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可引发学生追忆、寻索、联想,唤起学生对文章形象的爱憎褒贬的审美判断。
如读《再别康桥》,语气要舒缓、低沉,将作者的千缕柔情和万种感触传达出来;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语气要深沉、悲痛,充分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要有那种笑看历史、人生的慷慨激昂;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要读出邹忌、妻、妾、来客、齐王等人物的个性;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安妮日记》、《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等,就要用深沉的语气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3.激发主体意识,陶冶审美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动人,寓教于乐。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此,教师只有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丰富的情感魅力,“煽动”学生的激情,才能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中陶冶审美情感。
例如《琵琶行》中,师生共同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展开了想象,再加上先前我对白居易的遭遇以哀伤、怜悯的语言作了表述,所以学生很受感染,积极参与。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有个学生就把它丰富为:“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心绪的麻乱就像那枫叶荻花飘转在瑟瑟寒风中一样。”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
二、发挥学生能动性,拓展审美情趣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极其丰富,它用不同的体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事物,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由于青年学生正处在情感萌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容易受到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容易受到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并正确地分辨作品中乃至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例如《雷雨》一文中的繁漪形象。学生在看到她阴鸷尖锐、沉郁冷酷,最后不惜利用自己的儿子来达到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目的的同时,也应看到她坚韧、执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思想的一面。再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由维纳斯手臂的残缺美,进而得出艺术欣赏的一条规律——借助“缺失”来获取“完美”, 也就是虚实相生。
2.通过写作训练,呈现审美情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美的教育,使学生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例如,一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秋天的叶》这一话题,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秋天的树叶给人的感觉是枯黄、凋零的,容易引发人的悲伤、颓废心绪。所以,要将这样的文章写好,学生必须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在学生构思前,我尽量引导他们在生活的基础上作文,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秋叶,结果涌现了不少佳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美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影响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发挥语文学科充满美性的特点,集中而有效地进行以美育人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三中)
一、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注重教材内容,创设审美情境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新课伊始,切忌一上讲台就板书课题,阅读讲析,教师不妨精心设计三、五句导语,创设一个美妙、和谐、新奇的气氛。这样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追求美感的欲望。
例如教授《雨巷》一文,我边用投影展现江南小巷的图片,边给学生描绘一幅江南梅雨季节小巷深处的阴沉图景,随即教师凭借教材内容抓住一个“愁”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进一步去体味诗人的情感。诗里,没有具体鲜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飘忽不定的。“丁香”、“姑娘”、“寂寞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的“我”,这些意象反复在诗中出现,构成了朦胧飘忽、缠绵哀怨的意境,带给人们一种无边的空茫,很好地表達了当时诗人内心的情绪。
2.通过“听”“读”课文,实施审美教育
朗读在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尤其是教师的范读,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可引发学生追忆、寻索、联想,唤起学生对文章形象的爱憎褒贬的审美判断。
如读《再别康桥》,语气要舒缓、低沉,将作者的千缕柔情和万种感触传达出来;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语气要深沉、悲痛,充分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要有那种笑看历史、人生的慷慨激昂;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要读出邹忌、妻、妾、来客、齐王等人物的个性;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安妮日记》、《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等,就要用深沉的语气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3.激发主体意识,陶冶审美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情动人,寓教于乐。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此,教师只有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丰富的情感魅力,“煽动”学生的激情,才能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中陶冶审美情感。
例如《琵琶行》中,师生共同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展开了想象,再加上先前我对白居易的遭遇以哀伤、怜悯的语言作了表述,所以学生很受感染,积极参与。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有个学生就把它丰富为:“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心绪的麻乱就像那枫叶荻花飘转在瑟瑟寒风中一样。”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
二、发挥学生能动性,拓展审美情趣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极其丰富,它用不同的体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事物,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由于青年学生正处在情感萌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容易受到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容易受到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并正确地分辨作品中乃至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例如《雷雨》一文中的繁漪形象。学生在看到她阴鸷尖锐、沉郁冷酷,最后不惜利用自己的儿子来达到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目的的同时,也应看到她坚韧、执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思想的一面。再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由维纳斯手臂的残缺美,进而得出艺术欣赏的一条规律——借助“缺失”来获取“完美”, 也就是虚实相生。
2.通过写作训练,呈现审美情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美的教育,使学生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例如,一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秋天的叶》这一话题,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秋天的树叶给人的感觉是枯黄、凋零的,容易引发人的悲伤、颓废心绪。所以,要将这样的文章写好,学生必须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在学生构思前,我尽量引导他们在生活的基础上作文,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秋叶,结果涌现了不少佳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美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影响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发挥语文学科充满美性的特点,集中而有效地进行以美育人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