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园以及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交往形式是交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善于与人交谈,能事事顺利,反之会处处碰壁。在角色转换中,让彼此间的交谈更有效,把握好交谈的艺术,对幼儿未来的成才非常重要。
关键词:幼儿;交往礼仪;未来成才
在交往礼仪中,交谈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当一个人不懂得与别人交谈,那么他的潜能就很难挖掘,才能施展不出来。幼儿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教师要善于抓住交谈时机,促进幼儿掌握交谈的技能,并能主动交谈,使幼儿的童年充满探索和发现,充满惊讶、惊喜、兴奋和成功的体验。
交谈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我们不妨与幼儿来进行角色互换,让我们和孩子彼此成为倾听者、合作者、鼓励者、支持者。
一、 在倾听中学习尊重
交谈过程实际上是由“听—说”关系构成的。耐心倾听,以幼儿的思维去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是尊敬、关心幼儿的表现,也能促使幼儿去认识自己和同伴,幼儿在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话中感受、理解他人的需求,教师和幼儿在相互倾听中同样也建立了尊重、信任的关系。
(1)教师主动倾听。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个别差异,当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交流时,可以促使他毫不迟疑、无所畏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习惯一旦形成,将来在工作上、社会中就能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幼儿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为成人与幼儿的交谈埋下伏笔。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可以及时抓住和创造有利于真正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机会,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被清凉怡人、美丽如画的季节所吸引,如何引导幼儿寻着秋天的脚步,发现秋天的秘密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活动中,小豪找不到和他一起玩的小蚂蚁了,急着告诉老师:“原来地上蚂蚁可多了,现在不知去哪儿了?”澄澄手里拿着两片落叶跑到老师跟前问:“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之前都是绿色的,离开以后,为什么有的变成黄色、有的变成红色呢?”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天气、动植物的变化,故作神秘,帮助幼儿寻求到了答案。教师的耐心倾听,保护了幼儿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2)幼儿喜欢倾听。《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如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当某老师问到“大家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游”时,一个小朋友就抢说:“老师,我知道是鲨鱼在水里游。”他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说到:“小鱼在水里游”“鸭子在水里游”“乌龟在水里游”……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老师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白。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老师问几名幼儿:“你们听清楚别的小朋友说的话吗?”“他们是不是回答老师的问话?”幼儿都说没听清楚。老师不失时机引导幼儿要认真倾听,同时还表扬了注意倾听的幼儿,教师这一举动,更说明了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慢慢的,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老师就可把一朵小红花奖给他,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二、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1)教师与孩子合作。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当幼儿碰到难题、困惑时,教师就是孩子的朋友与老师,及时引导、解决各类问题。如在美工活动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做着新年贺卡,准备送给爸爸妈妈,小敏突然大叫道:“老师,我这里不会剪开,弄不好!”引得一组小朋友都放下贺卡看着他。教师边用眼神制止她的大喊,边轻盈地走过去,说着:“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做,这条线对折后再剪就可以了,你看,是吗?”小敏使劲地点头,教师又说:“做不完没有关系,一会还可以接着做。让妈妈看到小敏亲自完成的贺卡,妈妈肯定最高兴!”教师经常是活动中的主动出击者,既要关注幼儿的个别需要,又要做到平等合作。
(2)孩子与教师合作。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会不时地提醒着老师,“老师,小红花还没评呢!”“老师,今天的值日生还没选呢!”教师要欣然接受孩子们的建议,哪怕挤出一点的时间,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这也体现了师幼间民主合作的关系。合作是双方的,合作需要有效的、积极的,不是教师刻意营造,也不是幼儿为了迎合教师做作的行为,是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在教师充满爱心的鼓励中自然形成的。在合作中,孩子学会了知识,掌握了生活规则。
三、在探索中相互支持
(1)大胆探索,寻找支点。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只有给幼儿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原有图式,并以此为起点,才能进行建构。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是隐含于其中的,教师可以用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如教师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展开讨论的话题:“小蚂蚁是不是和我们捉迷藏?小朋友们能找到他们吗?”或是暂时退居一旁,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探索时间。
(2)自信表现,追求完美。自信的语言,往往是在考虑自己的能力特点与对方或他人对比的情况下说出的。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攀上了攀登架,就会很自信地告诉别人自己也能攀到最顶上;看到别的小朋友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满有把握地说自己画得会比他更好……孩子这些自信的语言,虽然往往不符合实际,嘴高手低,但是在实现自己语言的活动过程中,却往往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便会更加符合实际。教师应当允许幼儿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
成功的交谈应该是: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相互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地付诸行动;接纳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在角色转换中,让彼此间的交谈更有效,把握好交谈的艺术,实现师幼间的平等对话。
关键词:幼儿;交往礼仪;未来成才
在交往礼仪中,交谈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当一个人不懂得与别人交谈,那么他的潜能就很难挖掘,才能施展不出来。幼儿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教师要善于抓住交谈时机,促进幼儿掌握交谈的技能,并能主动交谈,使幼儿的童年充满探索和发现,充满惊讶、惊喜、兴奋和成功的体验。
交谈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我们不妨与幼儿来进行角色互换,让我们和孩子彼此成为倾听者、合作者、鼓励者、支持者。
一、 在倾听中学习尊重
交谈过程实际上是由“听—说”关系构成的。耐心倾听,以幼儿的思维去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是尊敬、关心幼儿的表现,也能促使幼儿去认识自己和同伴,幼儿在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话中感受、理解他人的需求,教师和幼儿在相互倾听中同样也建立了尊重、信任的关系。
(1)教师主动倾听。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个别差异,当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交流时,可以促使他毫不迟疑、无所畏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习惯一旦形成,将来在工作上、社会中就能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幼儿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为成人与幼儿的交谈埋下伏笔。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可以及时抓住和创造有利于真正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机会,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被清凉怡人、美丽如画的季节所吸引,如何引导幼儿寻着秋天的脚步,发现秋天的秘密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活动中,小豪找不到和他一起玩的小蚂蚁了,急着告诉老师:“原来地上蚂蚁可多了,现在不知去哪儿了?”澄澄手里拿着两片落叶跑到老师跟前问:“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之前都是绿色的,离开以后,为什么有的变成黄色、有的变成红色呢?”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天气、动植物的变化,故作神秘,帮助幼儿寻求到了答案。教师的耐心倾听,保护了幼儿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2)幼儿喜欢倾听。《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如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当某老师问到“大家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游”时,一个小朋友就抢说:“老师,我知道是鲨鱼在水里游。”他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说到:“小鱼在水里游”“鸭子在水里游”“乌龟在水里游”……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老师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白。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老师问几名幼儿:“你们听清楚别的小朋友说的话吗?”“他们是不是回答老师的问话?”幼儿都说没听清楚。老师不失时机引导幼儿要认真倾听,同时还表扬了注意倾听的幼儿,教师这一举动,更说明了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慢慢的,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老师就可把一朵小红花奖给他,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二、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1)教师与孩子合作。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当幼儿碰到难题、困惑时,教师就是孩子的朋友与老师,及时引导、解决各类问题。如在美工活动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做着新年贺卡,准备送给爸爸妈妈,小敏突然大叫道:“老师,我这里不会剪开,弄不好!”引得一组小朋友都放下贺卡看着他。教师边用眼神制止她的大喊,边轻盈地走过去,说着:“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做,这条线对折后再剪就可以了,你看,是吗?”小敏使劲地点头,教师又说:“做不完没有关系,一会还可以接着做。让妈妈看到小敏亲自完成的贺卡,妈妈肯定最高兴!”教师经常是活动中的主动出击者,既要关注幼儿的个别需要,又要做到平等合作。
(2)孩子与教师合作。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会不时地提醒着老师,“老师,小红花还没评呢!”“老师,今天的值日生还没选呢!”教师要欣然接受孩子们的建议,哪怕挤出一点的时间,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这也体现了师幼间民主合作的关系。合作是双方的,合作需要有效的、积极的,不是教师刻意营造,也不是幼儿为了迎合教师做作的行为,是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在教师充满爱心的鼓励中自然形成的。在合作中,孩子学会了知识,掌握了生活规则。
三、在探索中相互支持
(1)大胆探索,寻找支点。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只有给幼儿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原有图式,并以此为起点,才能进行建构。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是隐含于其中的,教师可以用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如教师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展开讨论的话题:“小蚂蚁是不是和我们捉迷藏?小朋友们能找到他们吗?”或是暂时退居一旁,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探索时间。
(2)自信表现,追求完美。自信的语言,往往是在考虑自己的能力特点与对方或他人对比的情况下说出的。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攀上了攀登架,就会很自信地告诉别人自己也能攀到最顶上;看到别的小朋友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满有把握地说自己画得会比他更好……孩子这些自信的语言,虽然往往不符合实际,嘴高手低,但是在实现自己语言的活动过程中,却往往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便会更加符合实际。教师应当允许幼儿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
成功的交谈应该是: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相互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地付诸行动;接纳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在角色转换中,让彼此间的交谈更有效,把握好交谈的艺术,实现师幼间的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