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岩土工程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众所周知,通常地质灾害造成的后果是无可预期,非常严重的。本文从岩土工程的概念论起,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需要防治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措施
近年来,地质灾害不断爆发,危害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下岩土工程的变化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全世界面积比较广大,气候条件等变化比较明显的国家,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从2008年至今,中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性循环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岩土工程认识不够造成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岩土工程特点及与地质灾害的联系
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的地质工程学就开始了对岩土工程的研究。总的来讲,岩土工程的探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像泥石流,崩塌等大部分常见的地质灾害都是由地下岩体的变形,变质而引起的。
从概念上来讲,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以它具有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当然,地质灾害的爆发不仅受到岩体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过不可否认,岩土工程的稳定确实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预防地质灾害,就必须要知道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然后通过对岩体等的研究得出起防治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浅析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及类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且地理位置独特,所以我国的地质构造相对其他国家较复杂。在当今这个地球环境多变的世界,加上我国人口众多,本身对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较多,而且经济相对落后,承载能力较弱,所以我国地质灾害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生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高,损失较严重。可以说,地质灾害,已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当然,针对此状况,国家也进行了很多的数据分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包含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面沉降及地裂,发展十分严重。其中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分布甚至已占据整个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西北地区的地质灾害相对更为严重,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急切重视。
关于地质灾害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由于自然界的变化造成岩土变质等问题而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属于自然地质灾害,这类地质灾害往往无法人为直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因素,像是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日积月累导致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属于人为地质灾害的范畴,是人为可以控制的。要说明的是,我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是人为因素,可见要防治地质灾害也应该从人们自身做起才行。由此,我们也得到了比较详细的地质灾害类型:
(一)滑坡
滑坡可以说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最基本得表现形式,它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一般在暴雨多发区或是江、河、湖等地或是地形相差较大的峡谷,及山谷铁路公路等地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极大,还有一些易滑岩土分布区都是滑坡的发生地带。引发滑坡的因素首先应归咎为地震,这也是为什么汶川地震后滑坡非常严重的原因。其次像降雪,地表水的侵泡都是滑坡产生的根源之一,还有就是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堆填加载,乱砍乱伐等都是滑坡发生的诱因所在。
(二)崩塌
崩塌是第二类常见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它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总结起来,其实产生崩塌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像是过渡开采矿产资源,由于道路工程建设不得不开挖边坡,还有就是书库蓄水不至于渠道的过渡渗漏,堆渣填土及强烈的震动等,都是引发崩塌的主要原因,这点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三)泥石流
泥石流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引发泥石流的诱因跟崩塌类似,以人为因素为主,主要是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乱砍滥伐造成的。
(四)地面变形
一般来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都属于地面形变的范畴,造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因素也大致相同,尤以地面塌陷最为突出。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造成它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这是造成塌陷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岩溶活动或是抽取大量的地下水也是造成地面塌陷的主要成因。当然,地面塌陷必然一起地面沉降,严重事导致地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五)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综述
虽然上述以提及人为因素对于地质灾害的影响,但是不详细。笔者在此进一步强调人为因素对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忘大家予以重视。
大家都知道,人为因素可以加快泥石流,崩塌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对于影响状况,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确。其实对于一般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特点,通常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人为地质灾害的诱发速度惊人。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 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其次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
最后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
所以说,我们有必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来对岩土工程地质危害加以防治,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在其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以上我们已经总结了各方面的地质灾害类型,对于地质灾害的严重性笔者人为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望可以解决掉一些相关问题。
(一)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二)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三)避让措施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分两方面讨论,一方面是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做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指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四)教育措施
这一点虽然经常被人们忘掉,但是却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较强教育措施,让大家都是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有可能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人们深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恶化,什么样的行动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四、总结
综合全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主动了解地质灾害的引发诱因,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地质环境,为防治地质灾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岩土工程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众所周知,通常地质灾害造成的后果是无可预期,非常严重的。本文从岩土工程的概念论起,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需要防治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措施
近年来,地质灾害不断爆发,危害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下岩土工程的变化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全世界面积比较广大,气候条件等变化比较明显的国家,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从2008年至今,中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性循环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岩土工程认识不够造成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岩土工程特点及与地质灾害的联系
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的地质工程学就开始了对岩土工程的研究。总的来讲,岩土工程的探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像泥石流,崩塌等大部分常见的地质灾害都是由地下岩体的变形,变质而引起的。
从概念上来讲,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以它具有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当然,地质灾害的爆发不仅受到岩体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过不可否认,岩土工程的稳定确实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预防地质灾害,就必须要知道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然后通过对岩体等的研究得出起防治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浅析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及类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且地理位置独特,所以我国的地质构造相对其他国家较复杂。在当今这个地球环境多变的世界,加上我国人口众多,本身对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较多,而且经济相对落后,承载能力较弱,所以我国地质灾害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生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高,损失较严重。可以说,地质灾害,已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当然,针对此状况,国家也进行了很多的数据分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包含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面沉降及地裂,发展十分严重。其中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分布甚至已占据整个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西北地区的地质灾害相对更为严重,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急切重视。
关于地质灾害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由于自然界的变化造成岩土变质等问题而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属于自然地质灾害,这类地质灾害往往无法人为直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因素,像是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日积月累导致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属于人为地质灾害的范畴,是人为可以控制的。要说明的是,我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是人为因素,可见要防治地质灾害也应该从人们自身做起才行。由此,我们也得到了比较详细的地质灾害类型:
(一)滑坡
滑坡可以说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最基本得表现形式,它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一般在暴雨多发区或是江、河、湖等地或是地形相差较大的峡谷,及山谷铁路公路等地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极大,还有一些易滑岩土分布区都是滑坡的发生地带。引发滑坡的因素首先应归咎为地震,这也是为什么汶川地震后滑坡非常严重的原因。其次像降雪,地表水的侵泡都是滑坡产生的根源之一,还有就是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堆填加载,乱砍乱伐等都是滑坡发生的诱因所在。
(二)崩塌
崩塌是第二类常见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它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总结起来,其实产生崩塌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像是过渡开采矿产资源,由于道路工程建设不得不开挖边坡,还有就是书库蓄水不至于渠道的过渡渗漏,堆渣填土及强烈的震动等,都是引发崩塌的主要原因,这点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三)泥石流
泥石流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引发泥石流的诱因跟崩塌类似,以人为因素为主,主要是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乱砍滥伐造成的。
(四)地面变形
一般来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都属于地面形变的范畴,造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因素也大致相同,尤以地面塌陷最为突出。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造成它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这是造成塌陷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岩溶活动或是抽取大量的地下水也是造成地面塌陷的主要成因。当然,地面塌陷必然一起地面沉降,严重事导致地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五)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综述
虽然上述以提及人为因素对于地质灾害的影响,但是不详细。笔者在此进一步强调人为因素对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忘大家予以重视。
大家都知道,人为因素可以加快泥石流,崩塌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对于影响状况,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确。其实对于一般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特点,通常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人为地质灾害的诱发速度惊人。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 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其次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
最后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
所以说,我们有必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来对岩土工程地质危害加以防治,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在其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以上我们已经总结了各方面的地质灾害类型,对于地质灾害的严重性笔者人为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望可以解决掉一些相关问题。
(一)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二)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三)避让措施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分两方面讨论,一方面是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做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指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四)教育措施
这一点虽然经常被人们忘掉,但是却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较强教育措施,让大家都是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有可能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人们深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恶化,什么样的行动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四、总结
综合全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主动了解地质灾害的引发诱因,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地质环境,为防治地质灾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