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灾难电影与流言之殇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灾难电影概述
  灾难电影是一种关于各种灾难的电影类型,灾难电影常常以空难、海难、天然灾害或陨石撞击为主题,也涉猎外星人入侵或怪物突变的主体,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关于全球暖化、气候变迁的主题也加入灾难电影中。
  21世纪至今,随着电影特效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导演更多的将视线转移至人类不可抗拒的世界末日题材,这时的电影更多关注世界毁灭时人类的命运与自我救赎。代表作有《后天》、《2012》、《地心日记》等。这一转向更多的体现了人们对于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忧虑和思考,这一忧虑与思考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关照,也直接的影响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2012》播映后,各大媒介的报道显示了灾难影片与生活中的流言传播的关系。
  二、灾难电影与流言风险
  (一)流言、谣言的概念
  流言自古有之,且日益成为一种潜在的风险,《荀子·致士》篇中,警戒君子“凡事流言、流说、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1]而古希腊则将谣言女神的祭坛修在雅典城的中心广场。
  《辞海》“流言”条解:散布没有根据的话。谣言,则释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显然,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流言”与“谣言”是基本作为同义词混用的;但从构词和用法进一步解析,“流言”强调的是“流动,流散”的状态,强调信息传递渠道并不正式但流传广泛。[2] “谣言是敌意的攻击,是造谣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信息,更具有人为性。”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流言是无意识的以讹传讹,而谣言为有意识的中伤,从学术界定上,流言是中性的,流言学家罗诺斯和费恩也指出:“流言不仅出自善意动机,也可能出自恶意动机。”[3]
  流言,英文为“rummor”,源于拉丁文的“noise(吵闹)”和“din(哈器喧嚣)”,其含义正式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与古典时期罗马人既代表荣誉又有危险一面的谣言女神(Fama拉丁文)不同,它的形象是手持双头箭的盔甲男子。最早出现在17世纪初塞扎尔·里帕《圣像学》一书中。它的矛盾的箭头和盔甲,代表着危险,是骚乱的象征和概念,“它不光指以潜在或紧急讯息的身份出现的谣言,同时也表示个别说话人和传播者出现在某个地方并聚成一群的时候会出现的情况。”[4]
  关于流言的经典定义则来自于奥尔波特等于1947年的著作《流言心理学》中的解释:“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不过随着媒介的介入,流言的传播已经突破了口头传播这一单一的传播模式。[5]
  从以上的关于流言的概念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流言具有非官方性、中立性、未经证实性、广泛性这几个特征。
  在整个社会机制中,流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作为一种“精神口香糖”,被民众反复咀嚼,大家使用这一“弱者的武器”来发泄情绪、表达诉求、产生一个个的流言冲击波,以期引发社会的“蝴蝶效应”。
  (二)灾难电影与流言风险的勾连
  在灾难电影《后天》、《2012》、《地心日记》等扔出的重磅冲击之前,世界末日的流言早已流传于世,包括玛雅人的预言也早就面世,只是在《2012》播放后,末日论被全球更多的人所关注,各种关于末日来临的恐慌和应对策略不断见诸报纸与网络,似乎很多人们的选择了沉迷于这一言论并积极思考该如何避免这一困境。
  本文拟以影片《2012》为介入点,试图剖析影片与流言的勾连关系。
  首先,《2012》中逼真的场景的模拟展示,影片中展示风险预兆的场景有翻滚的地下井水;黄石公园干涸的湖面;超市中地缝的蔓延开裂,这些场景渲染了即将来临的风险的可怕和不可逆性。而当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后,天崩地裂的场景更是炫目而震撼,主人公一家驾车在不断崩裂的路面和倒塌的大楼中逃生更是制造了惊险与刺激的气氛,激发出观众的关心与期待。而危险来临的高潮便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在洪水中倒塌;埃菲尔铁塔的摧毁;约翰·肯尼迪号航母被巨浪掀翻后撞向白宫;美国洛衫矶在地震中坍塌等。火山地震、海啸洪水、陨石雨等灾难形式交相呈现,实现了史上灾难大集合,真正将观众带入世界末日的观感中。
  其次,影片中的悲世情结所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众多末日灾难电影在描绘自然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也深入反映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折射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次思考,探讨了人对自然恣意掠夺所引发的生态失衡及人类由于破坏自然而自食恶果的问题。灾难片中浓缩了深深的对环境的忧思,而这种忧思借助于影片布道于受众。影片中对于人类力量与自然力量抗争的无力折射了人类的弱小,孤单的诺亚舟在无尽的汪洋中形只影单,人类被自己造就的环境吞噬与遗弃。这样的悲世情结深深地感染着观众,也让观众在这一情绪中重塑我们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
  因为逼真的影像效果和悲世情结,一些观众开始对片中的描摹的场景信以为真,同时开始担忧自身所处的愈来愈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转而将这一担忧诉诸于网络,导致网络中有关2012年的“世界末日说”再度升温。而现实社会中不同的国家不断的发生着地震、海啸,这些信息似乎与2012中的提及的预兆相互应证,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恐慌。基于心理上的不安,人们会进一步产生消灭模糊的信息匮乏、缺失或真空状态的强烈欲望。事实上,人们往往急于对意义的含糊状态生发出极其强烈地要求理解的心理动机。[6]这一动机推动了流言的不断传播。
  三、灾难电影与流言的勾连的机制
  (一)时代背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流言流传甚嚣,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这一状况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及影像造成的逼真的视觉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干系。
  灾难电影中凸显的正是人们对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的恐慌,这种恐慌导致大众丧失了基本的安全性,观众转而在虚拟的影像中企图找寻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案。
  灾难电影巧妙且不着痕迹地抓住观众的心理,将恐惧诉诸于影片当中,影响观众并促使受众接受灾难影片中的灾难意识,让观众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进而使受众居安思危。面对着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我们都觉得有某种恐惧要吞噬自己。灾难片把观众潜意识中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表现到极至,在精神上迎合了观众本能的求生意识,使观众在欣赏视听奇观的同时感受到了恐慌,对自己的生存境遇进行反思。21世纪的灾难电影蕴含深刻的生态意识,对观众产生了深远影响。[7]任何人的潜意识里, 都有着对未来的恐惧, 对灾害抑或灾难的担忧,尤其在这样一个物质与精神落差极大的年代里。而灾难电影,则承担着人类精神的净化功能——观众可以从银幕上他人的灾难获得暂时的安慰和救赎,并得到内心的安宁,以及努力战胜灾难的力量和勇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失控的感觉,人们将影像中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视作现实中即将发生的现象或问题,这一假定使得人们陷入了集体恐慌,而这种恐慌最终通过谣言喷泄而出,这一恐慌则涉及了受众的观影的心理机制。
  (二)观影的心理机制
  本文就《2012》进行文本分析,思考镜头语言及叙事所带给观众的观影的感受。电影《2012》中的黄石公园的火山爆发的影像是对火山爆发的场景逼真而震撼的模拟,让人们在观看中不由自主的相信这一场景,并由环境污染和恶化而推导出发生这一境况的可能性。
  因电影符号属于皮尔斯归纳的相似符,具有模拟性,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符号模拟现实生活或想象的世界的场景,建构一种意义结构。麦茨认证了电影影像的所指与能指的统一,因而观影中我们主要关注作为所指的影像,劳拉·穆尔维提出观影时:“认同”感指向了观众会在观看之中便下意识地将自我与主人公置换,在影像的世界里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完成现实中未完成之夙愿。[8]这也正是符号学派美学家苏珊朗格将电影称之为“梦工厂”的原因所在。因影像同时具备的“想象”和“虚幻”的属性,这两种属性使得观众更容易被卷入想象的世界。而巴赞提出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的理论,则表述了电影复原现实的能力和人与现实的暧昧关系。阿尔特曼对此的观点是:“‘镜像’体验”即意味着处于‘转换性’情境(如电影银幕或影像)时,个人在其中混淆了想象与现实的场域。”[9]而德勒兹在《时间—影像》中关于想象与真实的论述:“想象的视角可以把真实变成想象的东西,与此同时,它自己也变成真实的,再一次给我们真实感”则进一步推进了想象与真实互换的可能性。[10]影像的特殊属性往往使得人们在观影中,沉迷于炫目而逼近现实的影像中,并进一步模糊了想象与真实的界限,这也在某一层面上导致了影像不可避免的成为流言的推动者。
  四、灾难电影推动流言风险的作用机制
  (一)灾难电影引发的流言之思:诉求机制
  导演艾默里奇曾说过:“我们最大的恐惧和虚无感,不是来自面对自然的不可知,也不全是关于对地震海啸的想象。事实上,对我们产生威胁的是那种面对人类内心邪恶与黑暗的恐惧,以及我们面对人类社会异化、政治国家失控所产生的荒诞感。有时,我们毫无理性恣意妄为地对自然界的毁灭也是恐惧感的来源。这种种根源性恐惧已经种在每个现代人的心中,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看者,灾难片无疑是最好的释放。”[11]
  灾难片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消防的预演、灾害的预警。这正是灾难片所特有的文化意义与作用,它是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灾难的电影的风靡,唤起了人们最原始的对自然的敬畏和恐惧,其中所包含的生态内蕴唤醒了人类的灾难意识,人们将这一意识投射至流言中,借以表达人类对于自己所处境地的惶恐、不安,有助于人们提升对于环境和家园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二)灾难电影引发的流言之殇:破坏机制
  流言则往往由无意的讹传所致。虽然流言的后果不一定有害.但是.大多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恶劣的影响,干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在特殊时期,更会不利于人们应付重大恶性事件和灾难。[12]流言一经产生,将以较快的速度在人群中迅猛传播。身处流言漩涡中人们对流言的敏感有可能达到极度非理性的程度。这种消极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而引发社会震荡。由灾难电影引发的流言的广泛流传,亦引发了一些非理性行为,人们并未如期反思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而是采取过激的行为,如网络报道中的花光钱财、建造逃避灾难的场所等等非理性事件时有发生。
  结语
  诚如艾默里奇的观点:“我觉得电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不造成观影困惑的前提下,应该可以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现实,传递作为创作者的思考。比如《后天》、《2012》这样的电影,我甚至希望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改变。”[13]灾难电影并非着意于流言的产生与推动,它的产生更多的承载着创作者悲悯天人的人文关怀与忧思,也承载着创作者的深层意图,启发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现实思考,流言只是这种思考的非理性的承载体,在惶恐与不安中点燃人类深思的启航灯,也警戒人们关注自己与世界密切的唇齿相依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259.
  [2][4]蔡静.流言:社会的阴影[M].2006:3,4.
  [3]徐锦江.流言导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163.
  [5]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M].1947:2.
  [6]马志国.解析流言[J].百科知识,2003(7): 41.
  [7]李洁.灾难电影研究:生态内蕴的劝服诉求[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6.
  [8]聂欣如.电影的语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86.
  [9](美)查尔斯·F·阿尔特曼.精神分析与电影[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534.
  [10]德勒兹.时间—影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3.
  [11][13]李东然.《2012》和灾难片狂人罗兰·艾默里奇[J].三联生活周刊,2009 (43).
  [12]S. T. FISKE.Social Beings. A Core Motives Approach to Social Psychology [C]/ / Hoboken, NJ: John Wiley
其他文献
介绍了ALC板的轻质高强、保温等特点及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其在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工程的应用,阐述了ALC板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及部分细部节点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一些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继电保护装置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微机保护的推广和应用,对探测技术提出的更高的需求。本文从继电保护装置研究的多个角度入手,对
“地图舌”是口腔粘膜软组织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发生在舌头上而且经常变化,今天在这一部位,明天又转到另一部位;有时消失了,过几天又会出现,它具有游走性的特征,所以又称“游
在生命科学领域里能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这是人类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从分子水平最直接探索自身生物奥秘的
2015年12月31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影评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贵州师范大学田家炳书院举行。该活动由贵州省电影家协会、电影评介杂志社、贵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  大会由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李俊主持,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副校长蔡永生在颁奖大会上致辞:“这次征文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举办抗战胜利
目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格局下。我国的离退休人数逐年剧增,虽然退休人员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他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及其退休后生活保障都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因此,现对离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
卫生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 ,只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的卫生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就这一话题 ,略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