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话语文阅读指导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的阅读能力培养要求,文章从教学的几个环节入手,谈谈个人的些许经验与做法。一、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阅读方法指导。(预习、课堂教学、记诵、课外阅读指导)二、温故知新:常读常新。(首先要有独立的思考。其次留意关键字句。)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指导,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常读常新 审美品味 人文情理 自我个性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途径和方法方不计其数,本文将从教学的几个环节——阅读指导方面谈谈个人的些许经验与做法。
  一、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要想方设法使之阅读得法。
  预习环节。学生预习,刚开始会不得要领,教师要给具体的提示,出示预习目标正音释词辨字,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得以解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若只是简单要学生预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如把它分解成小目标,如《山中访友》,从解题入手预习,山中的朋友是谁?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当作朋友?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去拜访他的这些朋友?在这些预习目标出示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表白自己的意见,听取不同的意见,评判别人的意见,老师针对错误给予纠正,针对疏漏的给予补充,针对疑难的给与阐明,学生就容易心领神会。
  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创造的高层次的审美品味和人文情操能力。在阅读中能“常读常新”,实现四个突破:从词语意义到审美品味;从认识情理到人文情理;从整体共性到自我个性;从直接感知到细节研习。
  从词语意义到审美品味的培养。阅读首先接触的是语言文字,要求在前一部份的预习中把字面意思弄懂,但这是直觉思维,由直觉思维上程式到情感体验,就应该培养相应的审美品味。苏轼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抓住“归去”引导学生作审美透视:“归去”有一种说不出的孤寂无聊之感,主体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俗世不是苏轼的世界,苏轼只是“归去”。这正是词人屡遭贬谪身处逆境所油然而生的“出世”心态的流露。醉后所产生的幻觉与天马行空般瑰奇的思维掺杂一起,形成看似无理,实则理在情中的天人对话情境,作者并不顾自怜,尽管形单影只,而是无羁地“起舞”,忘记万丈红尘的喧嚣,陶醉于心灵的旷野。通过这样的品味,有利于领略苏轼词的神韵。而这种由“意义”到“涵义”的审美活动,是“常新”的领悟。
  从认知情理到人文情理的培养。学生必然要对阅读文本作出评价。可以这么说,走进文本是表层的认知情绪,只有再走出文本,才能“常读常新”。如果能把表层的认知情绪上升到超脱俗定框架,净化审美心境,丰富人格内涵,那么,阅读活动就达到常新的境界了。就如阅读鲁彦先生的《听潮》如果依教材定位:“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求“领略大海的美”,来进行阅读教学,这仅是表层的认知情理。其实,通过考察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创作个性,《听潮》还应有更高层次的品味,更深刻的意蕴。作者在文章中曲折隐晦地表达了潜意识里的一种躁动,追忆、眷念的情思。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无缘投身革命,不能当弄潮儿,对鲁彦而言是不无遗憾的。而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其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催促他去讴歌、去赞美。听潮,可以理解为作家对远去的革命浪潮的无比怀忆。“这是伟大的乐章”、“我喜欢海,更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这些语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革命的热爱和赞美。鲁彦不愧是大家风范,他寓情于景,“海潮”渗透着先生的艺术观照,经过了文化思想的融注,就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潮非潮,潮就是生活,就是斗争。作者把深沉的情感抒写得不怒不伤,优美而热烈,其作品本身就达到了人文情理的高度,阅读指导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这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这种探索隐藏思想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辨出文中新异滋味,而且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培养起来的能力,对王鲁彦同时代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温故而知新”。
  从整体共性到自我个性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性教育是语文教学需要攀登的一个重要阶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有许多说法,因为理解能力只能寓于个性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个性特点、闪光点,就等于开发了学生特殊的创造潜能,实现由“读会”到“会读”的质的转变。《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教材给“荷担者三夫”注释为“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有一学生质疑,既然前面说愚公的举措是造福子孙的好事,且得到绝大多数人赞成,工程又如此艰巨,怎能可能仅率能挑担者三人去呢?……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想在太岁头上动土了。仔细斟酌,他说的不无道理,集体讨论:“三”在句中虚指还是实指?学生众口纷云,举了不少例子,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白发三千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以上文言文中“三”一般是虚指,“荷担者三夫”中“三夫”应理解为“几个人”而不是“三个人”。这种大胆质疑,不仅会提高课堂参与的质量,更是阅读创新能力的闪现。可见,阅读教学必须体现学生个体地位,学生可以向传统的看法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应给予关注。唯此,才能鼓励自我,发展个性。
  从直接感知到细节研读的培养。以范文为对象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琢磨字句的表情达意。琢磨作者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独特的语句去表达某种特定情感,从运用语言的范例中学习语言,如《小桔灯》“我把《唐诗三百首》读了一半”“我把报纸的前前后后看了一篇”——用具体可感的过程说明时间过了很久,《社戏》中六一公公是这样责备偷他豆的小孩:“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吧?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六一公公责备是假,对这般“小鬼”充满了怜爱,不是为了证实昨天是否偷了豆,而为了豆被“踏坏了不少”。一个宽厚慈爱又珍惜自己劳动果实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其次,理解作者的思路,如《故乡》,以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进行了比较,通过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场面中相关的人物描写,写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衰败,农民破产这个不争的现实,也表达作者的愿望:“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地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记诵环节。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包括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的背诵积累,要想获得阅读积累,必须记忆这些感性材料,只有熟悉它,才能读出它的内涵。叶圣陶先生对记诵有精辟的论述:“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字都很重要,仅仅讨究,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都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要想使记诵落到实处,就得在课堂上指名记诵,其他同学借此对勘,使记诵不流于形式。
  课外阅读环节。语文教学中适合阅读的文本浩如烟海,而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阅读势必向课外延伸。指导课外阅读总的要求:先抓住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重点,以使在正式阅读之前,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概念,了解文中的记叙要素,作者价值取向或给我们什么知识,真正做到以少胜多,执简驭繁。
  推荐长篇读物要求全班学生用同一教材,不同教材不便指导,况且,同一教材同学们的共同讨论有助于阅读能力的长进的,一个学期,选一两部即可,而一两部中,也不是每个章回都讨论。学生的实际阅读在课外,有的安排在假期。不贪多务广,不草率从事。读完之后,要有心得体会,教师要全盘把握主持学生的讨论,评点学生的体会。
  推荐时文美文。《读者》、《杂文报》等都是首先,这些作品触及热点,怡情励志,开阔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脉膊,吸呼新鲜的气息。
  二、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要有独立的思考。
  金庸先生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电视剧《笑傲江胡》虽然拍得好,但仍没有原著精彩。究其原因,是金庸小说的魅力尽在语言文字中。少年时代读《西游记》,那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直叫人痛快;年长后读《西游记》,发现被大圣杀死的妖怪似乎只是些没背影的白骨精之流,那神道仙佛的坐骑们,岂不像横行人间的匪霸们。人间有皇帝,天上有玉帝,佛国有如来,冥府有阎君。一部《西游记》,一部神话的民间斗争史;现在看《西游记》,却发现猪八戒的率真,取途路上挑重物,埋死人,他默默地干,肩扛钉钯,也一样冲锋在前,有自私的个人打算,那是环境使然——多像一个中国农民,朴实憨厚,任劳任怨,有时又不乏小小的狡猾。若把文学作品的每个字词读死,那文学就失去的活力,因为作品是活的。
  林黛玉《葬花词》,以落花自说,“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引起宝玉的伤感,他想到园子,想到众多的姐妹的归宿,也不禁悲从中来。可是一样的暮春时节,龚自珍面对落花却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慷慨豪迈。
  留意关键字句。
  安徒生童话中有这样一句:“鱼说,即使我流泪了,也没有人知道;水说,我看见了,因为你在我心里。”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几乎都读过安徒生童话,如果老师在他们的中学时代强调他们再读童话中的这句话,他们的内心会被深深地触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水,也都是这世界的鱼,因为有我们爱着的人,有关爱我们的人。
  所有的尝试与设想,均要求老师要有丰厚的积累,阅读名家名篇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大师对话的过程,多读书,读好书,常读常新,将使每一个个体生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指导,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益。做为引路人的老师,将在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魅力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一精要论述,指明小学生作文要读写结合.怎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和奠基石,小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理性思维和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新教育对
【摘 要】目前的工学结合主要是将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如何通过工学结合使学生真正从主观意识上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仍需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本文从大学生的生活费管理方面对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 生活费薪酬化 社会人 转变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一些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都在以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培养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双翼,让学生展开双翼,他们才能自由地翱翔于语文学习的广阔天空。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要求:①、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②、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③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首先出现在英国,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浪潮,这一浪潮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已逐渐成为政府改革思路之一。随着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打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英语素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前,我们对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爱”。教师的爱心是构成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体的支点。班主任的爱心是一种责任和感召力,其建立于关心和尊重学生,它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班主任工作错综复杂,这不仅要求班主任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更要求班主任要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工作。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班级管理的主旋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以情感人,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后续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首先分
宽行距、大株距、高架面、水平叶幕、垂枝条、控产量、提品质的栽培管理模式,是北方设施葡萄的发展方向.采用高光效架式,葡萄园内通风透光好,叶片接受阳光面积大,光能利用率
期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反思在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教学质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生活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