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农村语文教师,上课以来有苦有笑、有失败有成功、有气馁有上进等,可以说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我们的学校呢?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只有让课堂变得兴趣盎然才能使课堂“锦上添花”。
一、师爱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对你所教科目就感兴趣,好像是与老师的一种感情交流。我们的导师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与学生保持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他们,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只有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拨动每个孩子的心弦,才能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优美的乐章。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多交流,允许学生走动,允许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调整坐姿,缓解疲劳,允许他们之间有序的讨论;还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小东,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儿,是我从一年级帶到三年级的学生,现在的他,目光明亮,学习状态极佳。可是刚接触他时,课堂上像赶集似的,东逛西走,对我的“指令”不屑一顾,自习课上边嚼棒棒糖边聊天边写作业的“潇洒”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我冷眼旁观他多日之后,终于因为他的一次迟到而揪住了他,我与他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战,我“制服”了这个孩子……孩子们的苏醒过程真是让我惊心动魄又欣喜非常。
二、好的导语激发求知的兴趣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老师一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文导语,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如我在讲《蚂蚁和蝈蝈》这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拿出蚂蚁和蝈蝈的挂图,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同学们都大声说:蚂蚁、蝈蝈,接着我让学生和我一起板书蚂蚁 蝈蝈。这时我接着说这两种动物发生什么呢?再板书“和”今天我们就学习蚂蚁和蝈蝈,然后齐读课题。这样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这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何联系呢?使他们很快地走进了文本,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多媒体的应用增添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向儿童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鸟岛》一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色和鸟类活动的情形。鸟岛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将难以获得亲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课件的使用让学生如亲临其景,教学时,打开课件,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各种鸟的叫声,亲自经历视觉、听觉的感受,产生心灵的震动,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读得兴趣油然而生,真正进入乐学的状态。
四、设疑点燃学习兴趣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问题设计得好,一堂课就能被充分激活。问题的设计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设计出一些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设计出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问题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与求知之门;它又是一座桥梁,架设在一个个充满知识迷津的渡口。你不见,一堂好课常常是由几个巧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点”活。
五、善用鼓励幽默提高兴趣
鼓励是一门艺术,鼓励的形式有许多种,有的教师侧重语言鼓励,有的教师侧重表情鼓励,也有的教师侧重动作鼓励(如点头、手势及掌声等)。不管哪种鼓励,只要被学生接受,配合默契,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经常使用鼓励的教师,课堂上就像有一股春风,师生配合自然,交流默契,经常充满会意的微笑,学生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踊跃,这样的课使人百听不厌。幽默是一种最高级的智慧,也是一种艺术。老师讲课不能老是板着面孔讲,在课堂显得沉闷的时候,说句歇后语,插个笑话,猜个谜语,用来调节气氛不是挺好吗?当然,课堂上的幽默一定要健康、高雅。如果备课时有所设计使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其效果会更好。想象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在讲授《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观察盘古头顶天,脚蹬地的图画,想象盘古当时战天斗地的情形。于是有同学想到了盘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当时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开;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盘古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为什么还那么健壮?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只手空拳打败南疆欲神,一口气把前来阻止分开天地的灵火神雀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同学想到盘古一脚踩死了引诱他的青蛙怪兽,对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等,课堂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榜样的力量树立兴趣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警句,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豪情,如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汤达的“一个人只要强烈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期目的。”“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努力耕耘,少问收获。”……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轮流书写一些哲理性的句子。其次,经常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越王勾践、大文豪蒲松龄、曹雪芹的成功来激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由于故事感人,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倍感振奋,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出一个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情景,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激活学生求知欲望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作为一个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在激活课堂教学艺术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变得“兴趣盎然”。
一、师爱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对你所教科目就感兴趣,好像是与老师的一种感情交流。我们的导师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与学生保持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他们,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只有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拨动每个孩子的心弦,才能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优美的乐章。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多交流,允许学生走动,允许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调整坐姿,缓解疲劳,允许他们之间有序的讨论;还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小东,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儿,是我从一年级帶到三年级的学生,现在的他,目光明亮,学习状态极佳。可是刚接触他时,课堂上像赶集似的,东逛西走,对我的“指令”不屑一顾,自习课上边嚼棒棒糖边聊天边写作业的“潇洒”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我冷眼旁观他多日之后,终于因为他的一次迟到而揪住了他,我与他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战,我“制服”了这个孩子……孩子们的苏醒过程真是让我惊心动魄又欣喜非常。
二、好的导语激发求知的兴趣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老师一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文导语,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如我在讲《蚂蚁和蝈蝈》这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拿出蚂蚁和蝈蝈的挂图,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同学们都大声说:蚂蚁、蝈蝈,接着我让学生和我一起板书蚂蚁 蝈蝈。这时我接着说这两种动物发生什么呢?再板书“和”今天我们就学习蚂蚁和蝈蝈,然后齐读课题。这样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这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何联系呢?使他们很快地走进了文本,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多媒体的应用增添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向儿童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鸟岛》一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色和鸟类活动的情形。鸟岛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将难以获得亲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课件的使用让学生如亲临其景,教学时,打开课件,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各种鸟的叫声,亲自经历视觉、听觉的感受,产生心灵的震动,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读得兴趣油然而生,真正进入乐学的状态。
四、设疑点燃学习兴趣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问题设计得好,一堂课就能被充分激活。问题的设计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设计出一些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设计出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问题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与求知之门;它又是一座桥梁,架设在一个个充满知识迷津的渡口。你不见,一堂好课常常是由几个巧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点”活。
五、善用鼓励幽默提高兴趣
鼓励是一门艺术,鼓励的形式有许多种,有的教师侧重语言鼓励,有的教师侧重表情鼓励,也有的教师侧重动作鼓励(如点头、手势及掌声等)。不管哪种鼓励,只要被学生接受,配合默契,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经常使用鼓励的教师,课堂上就像有一股春风,师生配合自然,交流默契,经常充满会意的微笑,学生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踊跃,这样的课使人百听不厌。幽默是一种最高级的智慧,也是一种艺术。老师讲课不能老是板着面孔讲,在课堂显得沉闷的时候,说句歇后语,插个笑话,猜个谜语,用来调节气氛不是挺好吗?当然,课堂上的幽默一定要健康、高雅。如果备课时有所设计使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其效果会更好。想象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在讲授《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观察盘古头顶天,脚蹬地的图画,想象盘古当时战天斗地的情形。于是有同学想到了盘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当时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开;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盘古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为什么还那么健壮?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只手空拳打败南疆欲神,一口气把前来阻止分开天地的灵火神雀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同学想到盘古一脚踩死了引诱他的青蛙怪兽,对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等,课堂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榜样的力量树立兴趣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警句,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豪情,如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汤达的“一个人只要强烈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期目的。”“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努力耕耘,少问收获。”……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轮流书写一些哲理性的句子。其次,经常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越王勾践、大文豪蒲松龄、曹雪芹的成功来激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由于故事感人,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倍感振奋,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出一个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情景,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激活学生求知欲望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作为一个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在激活课堂教学艺术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变得“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