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MR完全缓解与病理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NAC)后MR诊断完全缓解(rCR)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引起影像-病理不一致的放射学和临床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NAC后MR诊断为rCR的65例患者资料,取得术后病理,分析临床、乳腺X线图像及MR图像、病理资料.结果 50例患者(50/65,76.9%)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归入“pCR组”;15例患者(15/65,23.1%)术后病理证实有浸润性癌灶残留,归入“假阴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分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84,0.681,0.256,0.646,0.232,0.128).22例患者(22/65,33.8%)乳腺X线片存在微钙化,存在微钙化的患者假阴性率(10/22,45.5%)比例高于无微钙化患者(5/4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NAC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NAC后MRI诊断rCR出现假阴性(11/26,42.3%)比例高于单发癌灶患者(4/3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AC前DCE-MRI扫描42例(42/65,64.6%)癌灶呈肿块强化,23例(23/65,35.4%)癌灶呈非肿块强化,非肿块强化的患者在NAC后MR诊断rCR出现假阴性(9/23,39.1%)比例高于肿块强化患者(6/4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以下因素会增加NAC后MR诊断rCR假阴性的风险:多灶性多中心性癌[OR=1.895(95% CI:1.697 ~3.799),P=0.037];非肿块强化[OR=1.562 (95% CI:1.257~6.387),P=0.034];乳腺X线片内钙化[OR=1.532 (95% CI:1.472~4.375),P=0.008].结论 NAC前乳腺癌乳腺X线片内钙化、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非肿块强化征象,是引起NAC后MR诊断rCR与病理不一致的重要独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对比增强能谱X线摄影(CESM)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的准确性,并对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个乳腺癌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ESM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的准确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图行CESM与病理测量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ESM测量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病理、CESM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8 cm(1.3 cm,3.0 cm)、
目的 探讨胸壁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胸壁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1 ~62岁,平均(41±13)岁.1例因胸痛入院,6例因胸闷、咳嗽入院,其余均无明显症状偶然发现.2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16例仅行CT平扫检查,对患者的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为1.0~7.2 cm,平均(3.2±1.4)cm.1例呈分叶状,其余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均
目的 探讨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的临床及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纵隔GLNH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2岁.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分析其常规MRI表现(主要包括数量、大小、均匀性、强化程度、肿瘤包膜、瘤内T2WI低信号、瘤旁滋养血管及淋巴结“卫星灶”等)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组织病理学亚型:透明血管型11例(73.3%),浆细胞型2例(13.3%),人类疱疹病毒8(HHV-8)相关型1例(6.7%),特发性
目的 探讨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与非典型脑膜瘤(A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SFT/HPC与19例AM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影像学资料.参照T1WI增强扫描图像,在ADC图上利用Firevoxel软件勾画感兴趣区(ROI),生成ADC直方图,提取多个ADC直方图参数,包括ADC最小值(ADCmjn)、ADC平均值(ADCmean)、ADC最大值(ADCmax)、ADC第10百分位数(ADC10%)、ADC第25百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IGLM)的MRI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IGLM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搜集本院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经病理证实的43例IGLM患者.所有患者均按乳腺MRI常规检查方案扫描(包括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2017年3月之后的3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史资料及乳腺MRI影像表现[包括病变形态、信号、动态增强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随着对IGLM认识的加深,来本院行乳腺MRI检查患
目的 探究FIRST重组算法对胸部低剂量CT(LDCT)肺窗、纵隔窗客观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搜集46例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胸部LDCT扫描方案采用固定管电压120 kVp、自动管电流(噪声固定值8.8).原始数据分别采用肺算法、纵隔算法进行重组,重组等级分别为滤波反投影法(FBP)、AIDR 3D-MILD、AIDR 3D-STD、AIDR 3D-STR、FIRST-MILD、FIRST-STD、FIRST-STR,重组层厚1.0 mm,层间距0.8mm,共获得肺窗、纵隔窗各7组薄层图像.肺窗图像测量
目的 探讨联合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诺模图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24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训练组(n=168)与验证组(n=74).在训练组,对T2WI、增强T1WI(T1WI+ C)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进行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数据降维,筛选出有效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接着纳入相关临床
目的 探讨肾脏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S/PNET)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肾脏ES/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7例肾脏ES/PNET中,男3例,女4例,年龄20~ 49岁,平均(29.57±11.86)岁;肿瘤均为单发,左肾4例,右肾3例,肿瘤形态不规则者4例,规则者3例,边界不清晰者4例,清晰者3例,2例瘤体内伴有出血,7例肿瘤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均匀轻-中度渐进性强化;2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由复杂结构或非线性转换组成的多层神经元对数据高级抽象后进行建模分析的一种方法.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更善于发掘出高维数据的潜在特征,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自动学习数据的高级特征.目前,深度学习可以有效地从医学影像中提取相关特征信息,从而进行鉴别诊断和病变评估.深度学习有多种重要的网络模型,有着不同优势和适用范围.
期刊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的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行乳腺常规的磁共振扫描(T1WI;T2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峰度成像(DKI)扫描.所有病灶的良恶性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共计70个病灶,其中46个良性病灶,24个恶性病灶.对病变形态、大小、边界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扩散峰度(MK)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及差异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