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相关体育报道案例,本文梳理了当前体育报道的叙事风格以及背后动因,并认为“景观—表演”范式对当下体育报道叙事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体育报道 景观 表演 受众
大众媒介与体育活动的结合制造了激情四射、冲突不断、令人着迷的现代媒介景观。从武力对抗走向礼仪,从贵族垄断走向大众共享,从散乱走向有规则,全球各地古老的竞技活动逐渐被现代体育所取代,而现代体育活动在今天又被充分的媒体化和图像化。全球各地的体育比赛被各类媒介“抽离”出来,重新拼贴成了一个非原生的世界,进入全球各地受众的日常生活。
一、“信息场”营造与受众变迁:体育报道策略的选择
为了精彩地呈现全球体育活动,大众媒介及时传递赛事最新消息,进行现场直播,不时地关注赛场内外的“流言蜚语”,并制作体育专题节目进行总结与回顾,采取了多样而有趣的叙事策略。
刀光剑影下的江湖叙事。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媒介将体育比赛编织成一场又一场的现代江湖争霸故事。体育新闻大量地挪用“新霸主”、“战神”、“飞侠”“终老”等江湖语言,套用门派转会、恩怨情仇的武侠框架,讲述着不同体育参赛主体之间的“对抗——结仇——复仇——退隐——新对抗”。
悬念氛围中的战争叙事。利用“战场”和“战争”来隐喻“赛场”和“赛事”,体育报道在此又大量挪用战争辞令,展现比赛张力。赛前,媒介呈现的是一种战事分析,“统领众将”、“挥军东征”、“排兵布阵”等军事语言被应用;赛中,媒介书写着激烈的拼杀场景,“厮杀”、“打乱阵脚”、“突破防线”、“掩护”等对抗性语言频繁出现;赛后,媒介进行“战报”分析,“前方消息”、“铁血英雄”等战事辞令又被引用。另外,教练为“帅”,球员为“将”,逆境中挽救比赛曰“救主”,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兵家用语已经成了体育报道日常语言。
英雄情色间的娱乐叙事。体育报道一直与绯闻等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报道内容或进行性暗示,或直接利用性辞令来叙事,如“清纯玉女 展曲线诱惑”、“穆雷女友风情万种 当众拥抱帅哥不避人”等。幽默、煽情、夸张、独家、时尚等风格陈述都在营造一种娱乐化效应。
亲切直观的拟物叙事。体育报道往往利用某个动物来称呼某个球星、某个球队或者某次比赛这样的拟物化叙事方式,比如“魔兽”霍华德、“飞鱼”菲尔普斯、“狼王”加内特、“小鱼”费舍尔、“大鲨鱼”奥尼尔、芝加哥公牛队。每种动物都有各自天生的运动本能,体育叙事借助拟人化叙事,可以形象地概括球星主要特征,也方便观众接近与识记。
“共同在场”的空间叙事。“共同在场”不是对某个实体确定的坐标体系的界定,而是这些积极活动的实体情境的定位。媒体进行体育赛事直播时,也积极汇总两个球队之外的球员新闻和场外花絮,创造一种“缺席的在场”。2009年NBA总决赛虽然在湖人队和魔术队之间进行,但其它已经出局的球队故事和明星故事仍被媒体不断报道。球星的绯闻、对骂、转会、观战都为总决赛体育报道营造了一个丰富的信息场。
二、“弥漫的受众”:与体育赛事、媒介呈现一起“表演”
在全球媒介生态环境的转型下,“景观—表演”作为一种受众研究范式,被提了出来。“景观—表演”范式将消费与认同的观点纳入受众研究,重视受众在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之自我形象的寻觅与建构。可以说,现代社会受众研究远远超脱了“使用”和“对抗”内涵,人们更多地是试图从媒介影像消费行为中获取愉悦,找寻在现实中失落或被分割的自我。Abercrombie与Longhurst认为现代社会人人都是观众。由于当代媒介影像的日趋复杂,媒介影像消费的泛滥和日常生活商品化的趋势,景象表演被视像放大,人们难以摆脱媒介影像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①他们提出“弥漫的受众”(the diffused audiences)概念,并指出“弥漫的受众”是由景观(spectacle)和自恋(narcissism)共同塑就的。
1、“景观”与“自恋”:那些“迷”们不仅是在“看”
景观原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表演和作秀。它具有“看与被看”、“观看凝视与公开展示”双重意涵。景观社会说的是世间万物不仅是存在的,或是被拥有的,更是被注意的,世界成了一种表演与展示,人类万物为了被凝视而表演。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介制作者为了受众的凝视而策划景观。不过,Abercrombie与Longhurst认为这些痴迷的观众并非被动与默从的,而是参与景观生产,并想象性地进行表演。
“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纳赛塞斯(Narcissus)的故事,美男子纳赛塞斯爱上自己的水中倒影,整日坐在水边观赏自己身影而饿死,死后化为溪边的水仙花。学者用“自恋”描绘的是,当今大众传媒创造了一种景观,帮助现代社会受众投射着自我欲望。②这种“自恋”包括对他人(如明星偶像)形象的爱恋,包括想象性的在他者的凝视下表演,而人们成为自我与他人表演的鉴赏家,在模仿、反思、想象他者的自我形象中建立另外一个自我。
2、体育“观看”与受众“表演”的两种方式
“现场围观”和“媒介观看”是现代体育比赛两种主要观看方式。“现场围观”可以看到比赛全过程和连续性,人们可以经历各种各样的时刻和差别,可以与涌动的人群相接触,感受现场的呼吸与脚步。“媒介观看”是借助媒体所进行的观看,媒体随时游弋于赛场内外,用上帝全知的视角为体育领域建造一个想象世界与象征空间,这一空间内容都来自现场,但是任何人在现场都不可能完整看到。③
具体来说,体育“迷”们比赛现场的任何表演本来都是处于“隐秘”状态的,他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演出,或只是被身边的少数观众看到,如此演出最大的意义是在现场氛围下与大家一起助威呐喊,宣泄平日里的压抑。而一旦现代影像设备介入,则会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这些观战的主体则成了体育比赛活动的一部分,那些富有激情的、扮相各异的球迷们、观战的非参赛明星同赛场运动员一道成了体育赛事的主体,一同进行表演,成了媒介景观的素材。那么,“媒介观看”方式下的受众又如何表演并获得认同呢?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事件叙述,人们建构自我认同,反复对比进行修补、强化,获取自我满足。
体育报道“江湖叙事”策略满足了球迷们对男子气质的追求。在观看体育比赛报道或者现场赛事转播中,球迷们逐渐地将自己融入了媒介营造的体育空间,江湖场域中的忠肝义胆、侠骨柔情都在如此的虚拟体育空间中被反复复制,从而让在现实社会遭遇挫折的人们在江湖的叙事中寻找到动力,并进行自我重塑。2009年5月5日,火箭客场迎战湖人,巴蒂尔在第二节就已经拼得头破血流,姚明在撞伤了膝盖之后拒绝接受队医检查就坚持返场,最终以100:92战胜湖人。“满面血流如战士勋章 巴蒂尔演绎精彩艺术防守”、“阿泰:将强硬进行到底”、“巴蒂尔血洒赛场勇堵枪眼 斯科拉抢板掩护甘当蓝领”,这些既是大众传媒给这些体育英雄们的“加冕”,也在球迷们那里营造了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共鸣。
3、网络空间里的“迷”们行为
如果赛场欢呼体现受众一种参与的热情,那么受众媒介观看时的所做所为则是一种自我张扬和寻找家园的心理呈现,而这种呈现主要是在网络体育空间中得以展现和发挥的,体育受众们根据自身经验接受信息、解读信息、制作信息、投射自我、展演自我。比如,在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篮球版这样一个网络空间里,受众已经不仅是普通的消费者或者迷群,还是小型的生产者。大家积极地参与阅读,设置话题、发表意见,让自己融入网上情境,把自我投射到某一球队或者某一个球星身上,多方搜集赛事和球员信息材料作最大程度地完善,并解释相关内容与意义。网络还聚集了“意见与品位的意外相逢”,许多受众在此碰见了“趣味相投者”,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认同,或者观看别人的发言、跟贴、制造表演,或者想象在别人的凝视下进行自我发言、跟贴等表演,而一旦获得他者的赞同与支持,那种在现实激烈竞争环境中难以实现的个人价值感油然而生。于是,这些迷们都成了表演的主体,希望被看见,为了看见而努力表演,表达自我。
结语
大众媒介在呈现体育比赛、社会事件等时,弥漫受众对叙事的认同与建构。当然,受众对作为想象的媒介资源是有选择的,篮球迷喜欢篮球赛事,足球迷喜欢足球赛事,某明星迷喜欢某明星的“一举一动”。再者,所谓“伪球迷”其实并不“伪”,只是他们把自己投射到某项运动或者某个球队、球员,当后者退出景观空间时,他们也随之退出。火箭在输给湖人止步西部半决赛时,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篮球版明显“冷清”,留守的多是那些把自己一切心理关照投射于篮球运动本身的迷们。当前体育新闻叙事的选取应该关注两点:一是媒介融合现状。受众们在观看电视和网络电视时,都寻求一个网络公共平台进行评点、表演,个中的魅力甚至不输于比赛本身。二是受众不仅是简单地接收或者根据自我经验进行阅读。在生活节奏加快、市场利益驱动和娱乐盛行的现代社会,“景观—表演”范式是对受众行为的较为恰当的描述。
参考文献
①S.V.Srinivas:Book reviews an-
d notices:Nicholas Ambercrombie and Brian Longhurst,Audiences: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Feb 2000;vol.34:pp.153
②张玉佩,《从媒体影像观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新闻学研究》,台北,82期
③[法]乔治·维加雷洛:《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华)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体育报道 景观 表演 受众
大众媒介与体育活动的结合制造了激情四射、冲突不断、令人着迷的现代媒介景观。从武力对抗走向礼仪,从贵族垄断走向大众共享,从散乱走向有规则,全球各地古老的竞技活动逐渐被现代体育所取代,而现代体育活动在今天又被充分的媒体化和图像化。全球各地的体育比赛被各类媒介“抽离”出来,重新拼贴成了一个非原生的世界,进入全球各地受众的日常生活。
一、“信息场”营造与受众变迁:体育报道策略的选择
为了精彩地呈现全球体育活动,大众媒介及时传递赛事最新消息,进行现场直播,不时地关注赛场内外的“流言蜚语”,并制作体育专题节目进行总结与回顾,采取了多样而有趣的叙事策略。
刀光剑影下的江湖叙事。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媒介将体育比赛编织成一场又一场的现代江湖争霸故事。体育新闻大量地挪用“新霸主”、“战神”、“飞侠”“终老”等江湖语言,套用门派转会、恩怨情仇的武侠框架,讲述着不同体育参赛主体之间的“对抗——结仇——复仇——退隐——新对抗”。
悬念氛围中的战争叙事。利用“战场”和“战争”来隐喻“赛场”和“赛事”,体育报道在此又大量挪用战争辞令,展现比赛张力。赛前,媒介呈现的是一种战事分析,“统领众将”、“挥军东征”、“排兵布阵”等军事语言被应用;赛中,媒介书写着激烈的拼杀场景,“厮杀”、“打乱阵脚”、“突破防线”、“掩护”等对抗性语言频繁出现;赛后,媒介进行“战报”分析,“前方消息”、“铁血英雄”等战事辞令又被引用。另外,教练为“帅”,球员为“将”,逆境中挽救比赛曰“救主”,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兵家用语已经成了体育报道日常语言。
英雄情色间的娱乐叙事。体育报道一直与绯闻等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报道内容或进行性暗示,或直接利用性辞令来叙事,如“清纯玉女 展曲线诱惑”、“穆雷女友风情万种 当众拥抱帅哥不避人”等。幽默、煽情、夸张、独家、时尚等风格陈述都在营造一种娱乐化效应。
亲切直观的拟物叙事。体育报道往往利用某个动物来称呼某个球星、某个球队或者某次比赛这样的拟物化叙事方式,比如“魔兽”霍华德、“飞鱼”菲尔普斯、“狼王”加内特、“小鱼”费舍尔、“大鲨鱼”奥尼尔、芝加哥公牛队。每种动物都有各自天生的运动本能,体育叙事借助拟人化叙事,可以形象地概括球星主要特征,也方便观众接近与识记。
“共同在场”的空间叙事。“共同在场”不是对某个实体确定的坐标体系的界定,而是这些积极活动的实体情境的定位。媒体进行体育赛事直播时,也积极汇总两个球队之外的球员新闻和场外花絮,创造一种“缺席的在场”。2009年NBA总决赛虽然在湖人队和魔术队之间进行,但其它已经出局的球队故事和明星故事仍被媒体不断报道。球星的绯闻、对骂、转会、观战都为总决赛体育报道营造了一个丰富的信息场。
二、“弥漫的受众”:与体育赛事、媒介呈现一起“表演”
在全球媒介生态环境的转型下,“景观—表演”作为一种受众研究范式,被提了出来。“景观—表演”范式将消费与认同的观点纳入受众研究,重视受众在媒介消费行为所展现之自我形象的寻觅与建构。可以说,现代社会受众研究远远超脱了“使用”和“对抗”内涵,人们更多地是试图从媒介影像消费行为中获取愉悦,找寻在现实中失落或被分割的自我。Abercrombie与Longhurst认为现代社会人人都是观众。由于当代媒介影像的日趋复杂,媒介影像消费的泛滥和日常生活商品化的趋势,景象表演被视像放大,人们难以摆脱媒介影像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①他们提出“弥漫的受众”(the diffused audiences)概念,并指出“弥漫的受众”是由景观(spectacle)和自恋(narcissism)共同塑就的。
1、“景观”与“自恋”:那些“迷”们不仅是在“看”
景观原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表演和作秀。它具有“看与被看”、“观看凝视与公开展示”双重意涵。景观社会说的是世间万物不仅是存在的,或是被拥有的,更是被注意的,世界成了一种表演与展示,人类万物为了被凝视而表演。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介制作者为了受众的凝视而策划景观。不过,Abercrombie与Longhurst认为这些痴迷的观众并非被动与默从的,而是参与景观生产,并想象性地进行表演。
“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纳赛塞斯(Narcissus)的故事,美男子纳赛塞斯爱上自己的水中倒影,整日坐在水边观赏自己身影而饿死,死后化为溪边的水仙花。学者用“自恋”描绘的是,当今大众传媒创造了一种景观,帮助现代社会受众投射着自我欲望。②这种“自恋”包括对他人(如明星偶像)形象的爱恋,包括想象性的在他者的凝视下表演,而人们成为自我与他人表演的鉴赏家,在模仿、反思、想象他者的自我形象中建立另外一个自我。
2、体育“观看”与受众“表演”的两种方式
“现场围观”和“媒介观看”是现代体育比赛两种主要观看方式。“现场围观”可以看到比赛全过程和连续性,人们可以经历各种各样的时刻和差别,可以与涌动的人群相接触,感受现场的呼吸与脚步。“媒介观看”是借助媒体所进行的观看,媒体随时游弋于赛场内外,用上帝全知的视角为体育领域建造一个想象世界与象征空间,这一空间内容都来自现场,但是任何人在现场都不可能完整看到。③
具体来说,体育“迷”们比赛现场的任何表演本来都是处于“隐秘”状态的,他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演出,或只是被身边的少数观众看到,如此演出最大的意义是在现场氛围下与大家一起助威呐喊,宣泄平日里的压抑。而一旦现代影像设备介入,则会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这些观战的主体则成了体育比赛活动的一部分,那些富有激情的、扮相各异的球迷们、观战的非参赛明星同赛场运动员一道成了体育赛事的主体,一同进行表演,成了媒介景观的素材。那么,“媒介观看”方式下的受众又如何表演并获得认同呢?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事件叙述,人们建构自我认同,反复对比进行修补、强化,获取自我满足。
体育报道“江湖叙事”策略满足了球迷们对男子气质的追求。在观看体育比赛报道或者现场赛事转播中,球迷们逐渐地将自己融入了媒介营造的体育空间,江湖场域中的忠肝义胆、侠骨柔情都在如此的虚拟体育空间中被反复复制,从而让在现实社会遭遇挫折的人们在江湖的叙事中寻找到动力,并进行自我重塑。2009年5月5日,火箭客场迎战湖人,巴蒂尔在第二节就已经拼得头破血流,姚明在撞伤了膝盖之后拒绝接受队医检查就坚持返场,最终以100:92战胜湖人。“满面血流如战士勋章 巴蒂尔演绎精彩艺术防守”、“阿泰:将强硬进行到底”、“巴蒂尔血洒赛场勇堵枪眼 斯科拉抢板掩护甘当蓝领”,这些既是大众传媒给这些体育英雄们的“加冕”,也在球迷们那里营造了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共鸣。
3、网络空间里的“迷”们行为
如果赛场欢呼体现受众一种参与的热情,那么受众媒介观看时的所做所为则是一种自我张扬和寻找家园的心理呈现,而这种呈现主要是在网络体育空间中得以展现和发挥的,体育受众们根据自身经验接受信息、解读信息、制作信息、投射自我、展演自我。比如,在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篮球版这样一个网络空间里,受众已经不仅是普通的消费者或者迷群,还是小型的生产者。大家积极地参与阅读,设置话题、发表意见,让自己融入网上情境,把自我投射到某一球队或者某一个球星身上,多方搜集赛事和球员信息材料作最大程度地完善,并解释相关内容与意义。网络还聚集了“意见与品位的意外相逢”,许多受众在此碰见了“趣味相投者”,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认同,或者观看别人的发言、跟贴、制造表演,或者想象在别人的凝视下进行自我发言、跟贴等表演,而一旦获得他者的赞同与支持,那种在现实激烈竞争环境中难以实现的个人价值感油然而生。于是,这些迷们都成了表演的主体,希望被看见,为了看见而努力表演,表达自我。
结语
大众媒介在呈现体育比赛、社会事件等时,弥漫受众对叙事的认同与建构。当然,受众对作为想象的媒介资源是有选择的,篮球迷喜欢篮球赛事,足球迷喜欢足球赛事,某明星迷喜欢某明星的“一举一动”。再者,所谓“伪球迷”其实并不“伪”,只是他们把自己投射到某项运动或者某个球队、球员,当后者退出景观空间时,他们也随之退出。火箭在输给湖人止步西部半决赛时,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篮球版明显“冷清”,留守的多是那些把自己一切心理关照投射于篮球运动本身的迷们。当前体育新闻叙事的选取应该关注两点:一是媒介融合现状。受众们在观看电视和网络电视时,都寻求一个网络公共平台进行评点、表演,个中的魅力甚至不输于比赛本身。二是受众不仅是简单地接收或者根据自我经验进行阅读。在生活节奏加快、市场利益驱动和娱乐盛行的现代社会,“景观—表演”范式是对受众行为的较为恰当的描述。
参考文献
①S.V.Srinivas:Book reviews an-
d notices:Nicholas Ambercrombie and Brian Longhurst,Audiences: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Feb 2000;vol.34:pp.153
②张玉佩,《从媒体影像观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新闻学研究》,台北,82期
③[法]乔治·维加雷洛:《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华)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