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与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学生。本文通过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期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工作过程 技能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求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衔接,要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学生。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并提出该体系下一些教学改革,以期对高职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 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
通过多方调研,在明确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解其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基础上,以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项技能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内容,通过对应的学习领域,建立系统化的课程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相结合,并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模式,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 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不再过分地强调专业和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以岗位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为主,强调“必须”和“够用”。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将教育教学与市场所需结合起来,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安排和设计课程,探索针对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培养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专项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综合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的框架
在构建专业学习领域时,首先考虑到行动领域中所涉及的内容转化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领域;其次,还要考虑到一般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所需的学习领域,设置相关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等课程;再次,还要联系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及要求,设置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拓展类课程,设置拓展领域,培养拓展能力。
具体设置见表1。
2 技能教学体系课程的设置
技能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到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内容安排上,按照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案,涵盖专业技能所需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模块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岗位中“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做就怎么教”,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兼顾学生一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开设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综合素质课程。按课程与岗位专业技能的关联度并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虑,技能教学课程体系依次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岗位所需专业技能课程、考证课程及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
(1)“课证融合”
考虑到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特点,我们将就业中所需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会计电算化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知识及内容融合到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课程与证书相融合,使我们的学生未出校门就达到岗位要求。在课程的编排上,尽可能地将考证与所授课程相结合。
(2)编写适合的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但仍强调知识性,只是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当然,有知识有技能,更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相应内容的教材要精挑细选,如果现有的教材无法满足,应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编写一些实用性、针对性更强的教材。教材内容要体现岗位分工、操作流程、基本技能等。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的操作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着“工学交替”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鉴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从事会计相关岗位会涉及到实习单位的经济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保密性,还有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会影响实习单位正常的会计工作,因此,这种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基地是解决提高学生技能的较好途径。
2 教学方法
(1)“教、学、做”一体化
对于教学,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形式。利用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具使学生对会计岗位有直观的认识,再通过课堂分岗位实训,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细化、简单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讲、学生练,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掌握会计岗位技能。
(2)以赛促学,提高技能
根据课程设置和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提倡有计划地开展与参加技能比赛,提高职业技能。在比赛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比赛规则与方式,要体现高职职业教育改革的内涵,注重与就业需求、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相吻合。通过参加和举办比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你追我赶,力求上进。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需求缩小了距离。
3 教学评价体系
(1)成果展示
会计电算化专业所学内容是操作性较强的,通过实训,体现学生是否掌握相应会计岗位技能。如在会计核算技能中,学生可以通过原始凭证展示是否具备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技能,可能通过记账凭证、账簿、各类报表、纳税申报表展示是否掌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正确计税并填写纳税申报表的技能。通过成果展示,可以较好地显示各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将实训成果在班级中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更好地明确知识重点与技能要领。
(2) 比赛证书
为了提高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将比赛证书也纳入考核的范畴。对于取得竞赛名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比如,在全国ERP沙盘比赛中,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该门课程的平时分给予满分。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技能教学的氛围。
(3)知识测试
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技能的取得,所以知识的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的测试以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作为考核点,通过试卷进行考核。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与相应的教学改革,我们正处于摸索阶段,尝试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提高技能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以项目课程、案例教学为主体的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变革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建设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红,王珏: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思考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VOL.8.N O.2.106-108页
[关键词]工作过程 技能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求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衔接,要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学生。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并提出该体系下一些教学改革,以期对高职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 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
通过多方调研,在明确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解其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基础上,以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项技能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内容,通过对应的学习领域,建立系统化的课程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相结合,并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的教学模式,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 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不再过分地强调专业和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以岗位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为主,强调“必须”和“够用”。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将教育教学与市场所需结合起来,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安排和设计课程,探索针对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培养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专项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综合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的框架
在构建专业学习领域时,首先考虑到行动领域中所涉及的内容转化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领域;其次,还要考虑到一般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所需的学习领域,设置相关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等课程;再次,还要联系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及要求,设置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拓展类课程,设置拓展领域,培养拓展能力。
具体设置见表1。
2 技能教学体系课程的设置
技能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到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内容安排上,按照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案,涵盖专业技能所需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模块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岗位中“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做就怎么教”,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兼顾学生一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开设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综合素质课程。按课程与岗位专业技能的关联度并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虑,技能教学课程体系依次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岗位所需专业技能课程、考证课程及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
(1)“课证融合”
考虑到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特点,我们将就业中所需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会计电算化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知识及内容融合到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课程与证书相融合,使我们的学生未出校门就达到岗位要求。在课程的编排上,尽可能地将考证与所授课程相结合。
(2)编写适合的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但仍强调知识性,只是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当然,有知识有技能,更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相应内容的教材要精挑细选,如果现有的教材无法满足,应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编写一些实用性、针对性更强的教材。教材内容要体现岗位分工、操作流程、基本技能等。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的操作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着“工学交替”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鉴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从事会计相关岗位会涉及到实习单位的经济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保密性,还有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会影响实习单位正常的会计工作,因此,这种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基地是解决提高学生技能的较好途径。
2 教学方法
(1)“教、学、做”一体化
对于教学,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形式。利用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具使学生对会计岗位有直观的认识,再通过课堂分岗位实训,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细化、简单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讲、学生练,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掌握会计岗位技能。
(2)以赛促学,提高技能
根据课程设置和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提倡有计划地开展与参加技能比赛,提高职业技能。在比赛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比赛规则与方式,要体现高职职业教育改革的内涵,注重与就业需求、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相吻合。通过参加和举办比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你追我赶,力求上进。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需求缩小了距离。
3 教学评价体系
(1)成果展示
会计电算化专业所学内容是操作性较强的,通过实训,体现学生是否掌握相应会计岗位技能。如在会计核算技能中,学生可以通过原始凭证展示是否具备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技能,可能通过记账凭证、账簿、各类报表、纳税申报表展示是否掌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正确计税并填写纳税申报表的技能。通过成果展示,可以较好地显示各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将实训成果在班级中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更好地明确知识重点与技能要领。
(2) 比赛证书
为了提高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将比赛证书也纳入考核的范畴。对于取得竞赛名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比如,在全国ERP沙盘比赛中,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该门课程的平时分给予满分。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技能教学的氛围。
(3)知识测试
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技能的取得,所以知识的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的测试以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作为考核点,通过试卷进行考核。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课程体系与相应的教学改革,我们正处于摸索阶段,尝试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提高技能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以项目课程、案例教学为主体的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变革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建设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红,王珏: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思考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VOL.8.N O.2.106-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