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小学科学研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各类场馆教育和学校联谊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课程建设不规范、课程内容和校内课程不紧密、研学实践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从课程建设、课程标准、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场馆在小学科学研学课程中特有的价值,不断探索和延展小学科学教育的新途径和新空间。
   关键词:小学科学研学课程;场馆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019-02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rimary Schools
  XU Chenlai  HOU Qi  (Xiamen Minli Second Primary School,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mon educational goals,various venue education and school associations are involved in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research courses.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rregula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inadequat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school curriculum,and incomplete research practice evalu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is,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urriculum standards,teaching methods,and evaluation methods to enhance the unique value of venu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research curriculum,and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extend new ways and new spaces for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research courses;Venue education;Curriculum construction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科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前沿阵地不仅仅在学校,校外、大自然、各类场馆都是科学教育开展科学研学课程的基础“土壤”。而我国小学的科学研学课程设计正在起步,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学研学课程建设不规范、研学内容和校内科学课程不紧密、研学实践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作为科学教育的研究者和引导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发现对于小学科学研学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在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延展小学科学教育的新途径和新空间。
  
  1.研学课程是对小学科学课程促进和补充
  
   (1)小学科学课程的延伸
   随着教育的发展,身边的场馆呈现出类型多样化、资源科技化、教育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中的场馆不仅包含我们熟悉的科技馆、博物館,更多的是一种广义的具有教育资源和场所的场域,如植物园、垃圾处理厂、眼科医院、大学实验室等,它们都是辅助学生进行开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研学基地。小学科学研学课程利用丰富的展品和真实的资源场馆,在场馆专业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课堂没有解决的疑问和想探究的问题进行校外研学课程。在真实的情境中,零距离观察新奇、有趣的展品或者是高精尖的高科技产品,并能够将科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小学科学研学课程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延伸和优质补充。
   (2)真实场景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很多场馆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展品应景地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真实、具体的事物还能够维系小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单纯的图文理论科学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以《寻找化石》研学课程,音视频虽然能够给学生展示恐龙是什么样子,但是并不能带给学生直观的体验,恐龙体格庞大的体格带给孩子的震撼,而通过场馆展示恐龙的复原骨架和VR技术展示恐龙生活的场景,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恐龙作为曾经地球的霸主,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学习知识具象化、学习场景真实化,在研学任务的驱动下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是小学科学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和运用
   科学研学课程就是基于资源和学习空间拓展的补充课程,而场馆拥有丰富、集中的教育资源,很多展品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样态,为孩子们提供了真实情景下的探究脚手架。研学改变了原有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场馆的设施和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和动手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机会,在实践运用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小鸡是如何从蛋壳里出来的?”课程,学生在孵小鸡的真实情境中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此外,对于我国全新的教学体系而言,在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完成全面的教学特性,才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有效成长。在进行教学培养过程中,基于科学科研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以小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理念的有效培养。在后续的成长方式中,教师通过目前主流的教学方法,可以全面强调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设立具有实践性的任务,使小学生全面投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解决问题。建立合作小组,通过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分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点,实现自主挖掘。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措施,确保教学体系能够保障在小学生学习技能以及解决问题中实现全面的成长。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合理的教学,体现整个教育问题,可以完成思想、方法的全面训练。在教学中,围绕问题进行大量研究以及设计,以确保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掌握课程设计方法,培养整个课程设计能力。使用最终程序设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整个教师教学的过程以及体系进行结合,并检验整个学习效果,才可以保障学生完成核心的教育理念,实现全面成长。
  
  2.当前小学科学研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借助场馆资源进行小学生的科学研学课程教学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研学课程建设本身、研学的内容衔接、研学实施的定量和定性评价等问题仍旧突出,阻碍着场馆发挥其促进教学的效果。
   (1)科学研学课程建设不规范
   科学教育在我国推行已久,新形势倡导的科学研学课程是科学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的建设上,既缺少有效理论的指导,实践经验指导更是少。所以科学研学课程摸索期必然存在问题,这个新领域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场馆加强“常态有效的沟通和实践”来加以完善。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课程建设的不规范主要是没有统一课程标准要求,课程从校内走向校外安全、师资、管理、收费等课程实施不恰当、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当前小学科学研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科学研学课程内容与科学课程内容割裂
   在核心素养目标指导下,科学研学课程可采用多学科内容整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突破科学课程中知识条块分割、脉络阻隔的局限。现实中科学研学课程内容和科学课程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割裂,科学课程主要是基础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科学研学课程中则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动手能力,所以内容以科学实践为主,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科学研学课程就像是一个单独校外课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没有建立联系。
   (3)研學实践评价机制没有建立
   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总体上看,由于研学刚在国内兴起,课程建设不完善,评价机制缺失,在评价内容上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泛化。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等。
  
  3.场馆视域下小学科学研学课程建设的改进措施
  
   (1)基于课程建设的角度,馆校深度合作设计优质课程
   学校和场馆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之满足未来社会需要。场馆的藏品、场所、授课时间具备一定的优势,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校馆互动追求深度交融,开发涉馆系列校本课程能改变原有缺乏深入认知、实践的不足、简单参观考察等形式,合作能充分挖掘场馆的育人价值,学校和场馆深度合作学校的教育特点和管理形式,对学生成长状态的把握、对教育效果的引导能力比较强,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立体的涉“馆”课程的有力保障。
   对于优质资源而言,要想确保得到合理的正确设计,就必须根据教师的实际安排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点的感悟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出来,使学生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通过教师的合理创设,体现整个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合理性。在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课程建设角度确保设计的优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解决整个问题,并提供可行性以及良好的问题思路,利用各种整合到的知识,由浅至深对小学生进行教学。
   (2)基于区域场馆资源优势,设计与科学课程目标契合的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的指导性文件,既对全体学生提出了学习基本要求,又对科学教师备课、授课和评课阐明了标准。只有与课程标准相契合,才可以帮助课程规划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场馆资源,精心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以及核心问题,使得场馆研学课程可以明确体现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让学生有明确的成长目标,带着明确的目的到场馆中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重新构建场馆资源支撑下的科学研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多角度全方位促进场馆教学的作用。
   (3)制定规范的课程评价制度
   在评价强调要以“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于研学旅行,面向组织与计划的评价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具体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研学导师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对实施过程的合理性、规范性的监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该评价机制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评价主体包括参与研学旅行课程的学生、教师、后勤工作者、研学导师、家长等,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的对象;评价内容要精心设计,确保其具备相当高的效度及信度,能够真实地反映课程落实程度;评价方式遵循“契合活动形式、能够真实反映问题”的基本原则。
  
  4.结语
  
   实践证明利用场馆开展学生的科学研学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并且让学生将理论科学知识应用起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牢固掌握科学研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对科学研学课程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小学科学研学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当前的小学科学研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不足之处,对其及时优化和完善。设计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研学课程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成为科学课程的好助手。
  
  参考文献
  [1]伍新春,谢娟,尚修芹,季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科技场馆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6):60-64.
  [2]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05):77-80.
  [3]李云海.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静态展品教育活动设计——以“火山浮石探秘之旅”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02):48-54.
其他文献
噔噔噔!王牌超话市集已开启,聊发现、聊创意、聊感悟、聊旅行、聊美食……五花八门的超话主题,包你大开眼界,直呼精彩!走过路过,可千万别忘了转发、点赞或者发帖讨论哟!  说起博物馆,那可真是个奇妙的地方。想知道小伙伴们在博物馆里都看到了什么吸引人的宝贝,或者有什么样的奇妙经历吗?嘀——前方小导演们发回的短片已上传完毕,老叔我先睹为快,你们快跟上吧!  有请主角——国家博物馆出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
期刊
期刊
看完本刊上一期(2021年10月刊)的精彩封面,“果实”和“秘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小诗人们天马行空,纷纷展示有趣的诗意灵魂。快来感受诗文创作热潮,上榜作品揭晓,一起来围观!  土壤把秘密埋进果實  秋日,成熟的故事  五彩斑斓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  战旗分校五(3)班  下期挑战任务  仔细观察本期封面图画,创作一首三行诗或一篇百字故事。  挑战方式  1.发邮件:将你创作的
期刊
集合啦!集合啦!大家玩过“密室逃脱”吗?惊险烧脑的关卡,隐藏至深的“陷阱”,一环套一环,一关接一关,好不刺激!《作文大王》精心打造的密室逃脱正在召唤你,新奇有趣,惊喜多多,让你脑力眼力齐“开挂”,还能掌握写作大招,“解锁”一个单元的习作哟!密室大门已朝你打开,快来加入闯关队伍!  作文闯关小分队播报:  本期作文密室为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量身定制”哟!  第一关  陈列柜  小伙伴们来到一个房
期刊
摘 要:群文阅读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方法之一,依托于该方法营造良好校园环境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对群文阅读相关内容进行调查,探讨以群文阅读为依托构建书香校园的现实意义,重点探索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路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书香校园;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教育方式也相应地要进行转变。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学习具有深远影响。作为幼教工作者,也必须与时俱进,顺应要求,转变理念。将体验式学习和教育教学相结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文章介绍了体验式学习的价值作用,指出幼儿园体验式教学面临的现状,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幼儿园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大,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口进行迁移,到城镇寻找发展机会。在搬迁人口中,有许多学龄期的移民子女被安排在安置地中。由于安置地和原居地环境不同,城镇和乡村的环境不同,可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本文将具体分析异地搬迁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指出帮扶异地搬迁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意义,并提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关系着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与水平。为此,本文简单探讨了小学英语拓展性教学中应遵守的原则,明确需要以启发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为主,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有效开展小学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如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运用、建立情感纽带、联系生活实际等,以期推动拓展性阅读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