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曲音乐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最根本的特征,但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并未受到关注,当代高校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及其教育体系的影响,对戏曲音乐的鉴赏缺乏正确的方法,本文就戏曲音乐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方法做初步阐述。
[关键词]戏曲;传统音乐;审美;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45-02
[收稿日期]2019-12-05
[作者简介]李曉环(1983— ),女,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平凉 744000)
海纳百川、大器晚成的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化身,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一唱三叹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它保存了民族历史文化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之根本特征,折射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神。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欧洲音乐教学体系占主流地位,专业音乐教育以传授西洋音乐知识、技能为主,中国传统音乐教学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戏曲音乐更是没有成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及所受教育体系等原因,对戏曲音乐不感兴趣,审美方法更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将从戏曲音乐的美学特点入手,探讨戏曲音乐审美的方法。
一、美学意向
中国戏曲音乐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要体现戏剧性的要求,着力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是一种戏剧化的音乐,从表现手法到艺术技巧都有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哲学之本“易”
杜亚雄先生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总谓之三易——谱易、声易、拍易。源于先秦哲学《易经》的“易”,是中国传统音乐根本性的特点,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区别。
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不同于五线谱,没有固定音高,工尺谱、文字谱,从谱面看有板无眼,但每一个演员心里却是有板有眼,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演绎不同的角色,因此戏曲音乐就有很多流派之分。传统音乐中的摇声也并非没有唱准、奏准,比如流行于陕西的碗碗腔,其花音和苦音就是运用摇声表现的一种音调,如果用五线谱记谱,严格去唱奏就会失去本来的风格、韵味。“在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的唱腔中,常常出现‘撤’与‘催’,拍值不改变,总是一个速度,音乐必然显得呆板乏味,‘撤’与‘催’的运用是音乐充满了变化和活力。”[1]戏曲音乐用版式变化来刻画戏剧冲突,可松可紧,可快可慢,适于人物感情的激烈变化。
戏曲音乐如果没有了摇声,就失去音高方面的变化之道,没有散板和拍值可变的弹性节拍和节奏的特点,就失去了节奏节拍的变化之道,其神韵也就丧失殆尽了。
(二)再现了传统音乐的即兴性和流传变异性
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不以书面乐谱为主,戏曲音乐更是如此,很多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但却对各种传统剧目驾轻就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即兴发挥编写唱词。戏曲音乐因为口头传唱而不断衍变发展,唱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作曲、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同一唱腔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流派。
因为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流传变异性,戏曲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如此一来,检验一个艺人的艺术造诣之高低,就是看他的即兴发挥能力,很多人进戏园往往不是看戏而是听戏,表演的故事倒背如流,听了数次仍意犹未尽,他们往往就是前去听名角的即兴发挥,当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做了现场发挥,更符合情节和剧情需要时,他们就会拍手叫好,喝彩称赞。正是因为艺人的最高水准体现在即兴发挥上,中国戏曲的大多剧目常演八百年而不衰,百看不厌。
(三)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服装等多种元素,体现了“和为贵”的中国哲理。中国传统美学主张“中和为美”,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在戏曲中也是以一总万,声腔一曲多用,舞台一景多用。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表达感情往往采用迂回的方式,不像西方歌剧情感的爆发之突然,在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中,也一贯把正确的伦理、理性作为前提,在情与理的关系上,强调中和为美,表现情感又强调情理交融。戏曲音乐在表现人物的情感时就常用拖腔以表现仅仅唱完词句还不足以表现更深的意境,将某句或某唱词的最后一字附上长短不一的拖腔,进一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予以更深更细更为形象的表现。这种一唱三叹的方式,和的境界,强调了情与理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也是戏曲深受欢迎的最美体现。
二、现状分析
中国戏曲最能代表中国音乐,但欣赏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观众群体在不断减少,在当前戏曲舞台不景气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应积极主动关注戏曲的未来与发展。戏曲音乐需要赢得观众,大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及鉴赏便显得极为重要,究其不被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生活环境
当代大学生都是95后、00后,我国文化开始由封闭单元文化形态向多元文化形态过渡,各种媒体、电视网络开始普及,尤其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俗歌曲备受学生欢迎,他们对传统音乐并不重视,对戏曲更是持有排斥的态度。
(二)教育体系
中小学音乐老师毕业于专业院校,在“西乐东渐”之后的欧洲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他们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贯用西洋体系,传统音乐的教育依旧处于隶属地位,当代高校学生从小开始接受的教育体系以及欣赏习惯造就了戏曲音乐的不被关注。
三、审美方法
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至今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责无旁贷,了解戏曲鉴赏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走进剧场,感受戏曲魅力
在条件允许的同时,走进剧场去欣赏戏曲,从心理上认识戏曲的文化内涵。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2]在主动的情绪之下,逐渐培养兴趣,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学生都有想看戏却看不懂的感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戏曲鉴赏也是一个道理,从心理上不排斥,就是看懂的最初体现,循序渐进,从最初觉得不厌烦到逐渐觉得好听、有趣,直到明白其中的套路,就逐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之下,多看多听,便会发现传统戏曲韵味无穷,乐趣与哲理尽在其中。
(二)情景参与,体验角色情感
中国戏曲通过舞台来展示艺术美,从宋代的瓦肆勾栏到现代剧场,都是跟观众席分开的舞台,由于舞台的直观性,多采用写意的表现手法,中国戏曲舞台不像西方话剧用实物布景,而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来表现。幕布拉开,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这一桌二椅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时设定场景,舞台上所有的东西需要借助观众的想象补充。如:京剧《打渔杀家》中,演员只有一叶小桨,通过舞台动作的演绎,却把一个渔家女划船的过程刻画得惟妙惟肖,随着音乐观众就会联想到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行进的场景,充分感觉到演员的身体难以平衡的行进过程。
在鉴赏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角色,体验剧中角色的人物情感,有利于更好地欣赏。从接受美学角度来讲,文艺作品中都留下了一些空白和不确定性,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虚拟性,一出戏中,时空跨越往往很大,不同的流派表演在处理上也具有即兴性,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以前的审美经验去填补这些空白,通过某些片段的练习和情景的联想才能更好体会作品的意义。
(三)习读剧本,提高艺术修养
戏曲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因此,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理解作品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高校学生不同于一般票友,除了欣赏、体验还应该习读优秀的古典名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及鉴赏水平。
古典戏曲名著在语言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作者均善于糅合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往往一出戏中,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与妙句层层叠出,而又水乳交融,妙合无间。在中国戏曲史上,北剧南戏等剧本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流传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的品评、校勘、订正,深得人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读者。
在观看戏曲表演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剧本,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剧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有助于更深刻理解鉴赏传统戏剧,补充深化戏剧鉴赏水平。
(四)结合风俗,赏析地方戏曲
戏曲音乐根植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当地民间音乐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的语言、宗教信仰、民俗习惯、文化思想都是影响戏曲风格的主要因素。“母语音乐教育”的提出,逐渐被提倡并且投入教学实践,地方剧种基本采用方言演唱,将当地风土人情贯穿其中。在条件许可之下,学校可将地方剧团、民间戏班请到音乐学院,将地方戏曲渗透到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地方语言的优势,让学生鉴赏并学习,熟悉戏曲中的各种角色。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之上赏析地方戏曲既是对自己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有力补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脱胎于古代宫廷俳优的戏曲,先秦至唐代开始萌芽,雏形于宋金时期,元至明初逐渐成熟,明清时期已经繁荣发展,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杂,艺术之精湛,影响之广泛,怎一个“叹”字了得!
注释:
[1]杜亚雄.探索的腳步——中国民族音乐学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36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张文博 刘青莹:传播学视角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戏曲;传统音乐;审美;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45-02
[收稿日期]2019-12-05
[作者简介]李曉环(1983— ),女,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平凉 744000)
海纳百川、大器晚成的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化身,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一唱三叹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它保存了民族历史文化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之根本特征,折射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神。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欧洲音乐教学体系占主流地位,专业音乐教育以传授西洋音乐知识、技能为主,中国传统音乐教学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戏曲音乐更是没有成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及所受教育体系等原因,对戏曲音乐不感兴趣,审美方法更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将从戏曲音乐的美学特点入手,探讨戏曲音乐审美的方法。
一、美学意向
中国戏曲音乐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要体现戏剧性的要求,着力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是一种戏剧化的音乐,从表现手法到艺术技巧都有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哲学之本“易”
杜亚雄先生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总谓之三易——谱易、声易、拍易。源于先秦哲学《易经》的“易”,是中国传统音乐根本性的特点,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区别。
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不同于五线谱,没有固定音高,工尺谱、文字谱,从谱面看有板无眼,但每一个演员心里却是有板有眼,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演绎不同的角色,因此戏曲音乐就有很多流派之分。传统音乐中的摇声也并非没有唱准、奏准,比如流行于陕西的碗碗腔,其花音和苦音就是运用摇声表现的一种音调,如果用五线谱记谱,严格去唱奏就会失去本来的风格、韵味。“在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的唱腔中,常常出现‘撤’与‘催’,拍值不改变,总是一个速度,音乐必然显得呆板乏味,‘撤’与‘催’的运用是音乐充满了变化和活力。”[1]戏曲音乐用版式变化来刻画戏剧冲突,可松可紧,可快可慢,适于人物感情的激烈变化。
戏曲音乐如果没有了摇声,就失去音高方面的变化之道,没有散板和拍值可变的弹性节拍和节奏的特点,就失去了节奏节拍的变化之道,其神韵也就丧失殆尽了。
(二)再现了传统音乐的即兴性和流传变异性
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不以书面乐谱为主,戏曲音乐更是如此,很多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但却对各种传统剧目驾轻就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即兴发挥编写唱词。戏曲音乐因为口头传唱而不断衍变发展,唱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作曲、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同一唱腔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流派。
因为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流传变异性,戏曲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如此一来,检验一个艺人的艺术造诣之高低,就是看他的即兴发挥能力,很多人进戏园往往不是看戏而是听戏,表演的故事倒背如流,听了数次仍意犹未尽,他们往往就是前去听名角的即兴发挥,当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做了现场发挥,更符合情节和剧情需要时,他们就会拍手叫好,喝彩称赞。正是因为艺人的最高水准体现在即兴发挥上,中国戏曲的大多剧目常演八百年而不衰,百看不厌。
(三)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戏曲是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服装等多种元素,体现了“和为贵”的中国哲理。中国传统美学主张“中和为美”,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在戏曲中也是以一总万,声腔一曲多用,舞台一景多用。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表达感情往往采用迂回的方式,不像西方歌剧情感的爆发之突然,在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中,也一贯把正确的伦理、理性作为前提,在情与理的关系上,强调中和为美,表现情感又强调情理交融。戏曲音乐在表现人物的情感时就常用拖腔以表现仅仅唱完词句还不足以表现更深的意境,将某句或某唱词的最后一字附上长短不一的拖腔,进一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予以更深更细更为形象的表现。这种一唱三叹的方式,和的境界,强调了情与理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也是戏曲深受欢迎的最美体现。
二、现状分析
中国戏曲最能代表中国音乐,但欣赏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观众群体在不断减少,在当前戏曲舞台不景气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应积极主动关注戏曲的未来与发展。戏曲音乐需要赢得观众,大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及鉴赏便显得极为重要,究其不被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生活环境
当代大学生都是95后、00后,我国文化开始由封闭单元文化形态向多元文化形态过渡,各种媒体、电视网络开始普及,尤其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俗歌曲备受学生欢迎,他们对传统音乐并不重视,对戏曲更是持有排斥的态度。
(二)教育体系
中小学音乐老师毕业于专业院校,在“西乐东渐”之后的欧洲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他们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贯用西洋体系,传统音乐的教育依旧处于隶属地位,当代高校学生从小开始接受的教育体系以及欣赏习惯造就了戏曲音乐的不被关注。
三、审美方法
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至今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责无旁贷,了解戏曲鉴赏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走进剧场,感受戏曲魅力
在条件允许的同时,走进剧场去欣赏戏曲,从心理上认识戏曲的文化内涵。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2]在主动的情绪之下,逐渐培养兴趣,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学生都有想看戏却看不懂的感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戏曲鉴赏也是一个道理,从心理上不排斥,就是看懂的最初体现,循序渐进,从最初觉得不厌烦到逐渐觉得好听、有趣,直到明白其中的套路,就逐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之下,多看多听,便会发现传统戏曲韵味无穷,乐趣与哲理尽在其中。
(二)情景参与,体验角色情感
中国戏曲通过舞台来展示艺术美,从宋代的瓦肆勾栏到现代剧场,都是跟观众席分开的舞台,由于舞台的直观性,多采用写意的表现手法,中国戏曲舞台不像西方话剧用实物布景,而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来表现。幕布拉开,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这一桌二椅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时设定场景,舞台上所有的东西需要借助观众的想象补充。如:京剧《打渔杀家》中,演员只有一叶小桨,通过舞台动作的演绎,却把一个渔家女划船的过程刻画得惟妙惟肖,随着音乐观众就会联想到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行进的场景,充分感觉到演员的身体难以平衡的行进过程。
在鉴赏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角色,体验剧中角色的人物情感,有利于更好地欣赏。从接受美学角度来讲,文艺作品中都留下了一些空白和不确定性,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虚拟性,一出戏中,时空跨越往往很大,不同的流派表演在处理上也具有即兴性,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以前的审美经验去填补这些空白,通过某些片段的练习和情景的联想才能更好体会作品的意义。
(三)习读剧本,提高艺术修养
戏曲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因此,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理解作品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高校学生不同于一般票友,除了欣赏、体验还应该习读优秀的古典名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及鉴赏水平。
古典戏曲名著在语言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作者均善于糅合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往往一出戏中,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与妙句层层叠出,而又水乳交融,妙合无间。在中国戏曲史上,北剧南戏等剧本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流传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的品评、校勘、订正,深得人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读者。
在观看戏曲表演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剧本,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剧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有助于更深刻理解鉴赏传统戏剧,补充深化戏剧鉴赏水平。
(四)结合风俗,赏析地方戏曲
戏曲音乐根植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当地民间音乐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的语言、宗教信仰、民俗习惯、文化思想都是影响戏曲风格的主要因素。“母语音乐教育”的提出,逐渐被提倡并且投入教学实践,地方剧种基本采用方言演唱,将当地风土人情贯穿其中。在条件许可之下,学校可将地方剧团、民间戏班请到音乐学院,将地方戏曲渗透到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地方语言的优势,让学生鉴赏并学习,熟悉戏曲中的各种角色。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之上赏析地方戏曲既是对自己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有力补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脱胎于古代宫廷俳优的戏曲,先秦至唐代开始萌芽,雏形于宋金时期,元至明初逐渐成熟,明清时期已经繁荣发展,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杂,艺术之精湛,影响之广泛,怎一个“叹”字了得!
注释:
[1]杜亚雄.探索的腳步——中国民族音乐学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36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张文博 刘青莹:传播学视角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