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探索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但是,农村中学重视的焦点依旧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处于次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重读轻写,重课内阅读轻课外阅读,重课内写作轻课外练笔,重教师单向评价轻学生评价,教师主宰语文课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成为必然。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学生应有的权利,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能力,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我们寻求理论支撑。
  如今,在实施素质教育之际,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觉得自己如果讲漏一点、讲少一遍,学生就可能学不会,一定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讲得通透明白。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还存在吗?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了!所以,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精讲多练”。我觉得在练中,一定要突出“多读”。
  课堂上的朗读普遍存在以下的一些不当地方:
  一、流于形式上的读。
  老师为了怕被别人说上课没有让学生朗读,所以随便让学生进行默读、小组读、齐读等,没有考虑各种朗读的适用性,或者老师安排学生朗读时间过少。例如,让学生用两三分钟默读一篇较长的课文,学生根本不够时间读完,当然达不到读的效果。
  二、没抓住精华部分读。
  课本上的文章类型各种各样,朗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老师应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精华部分,而不能从头至尾、漫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如在《月光曲》一课中描写月光内容的段落是精华部分,老师可在播放《月光曲》的过程中示范朗读,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大海的景象,使学生较快地融入情景中,再指导学生朗读这种部分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缺少对朗读的评价。
  学生朗读完了,老师就觉得已经完成了一段的教学任务了,继续讲下一段,通常缺少对朗读效果的评价。可能个别老师认为朗读完再让学生评价,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倒不如让我多讲一遍,让学生更明白点。实际上,这是老师对“读中领悟”的作用理解得不透彻。学生如果对课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透彻,那他一定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内容。这时,如果老师大胆地让学生相互评价,指出朗读过程中不当的地方,找出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真正弄懂了课文,这不是比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课文更好吗?
  “三尺冰冻,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非得长抓不懈,并要注意训练的方法。
  一、学会看“朗读提示语言”。
  一个句子,除了由文字组成外,还有各种的标点符号。这些标点符号就是最初的、最基本的“朗读提示语言”。如有“、”的地方停顿时间最短;比“、”停顿时间长一点的是“,”;遇到“?”时,要读出疑问的语气;遇到“!”时,要读出感叹语气……虽然学生在以后学习朗读过程中不一定完全按照这些“提示语言”来朗读,但作为开始练习朗读,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些“提示语言”。
  二、喜怒哀乐皆自然。
  学生练习朗读,毕竟由于年龄等各种客观因素,我们不可能用专业演员的要求对待他们,让他们一下子笑,一下子哭。这样对于一个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不好,容易出现喜怒无常,但朗读训练必须让学生读好各种不同的感情的语句,怎么办呢?我觉得作为老师,只要我们平常多点留意学生的生活、多点积累他们情感变化的素材,把这些素材应用到朗读训练上就行了。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悲”可以说是全文的基调,那怎样使学生入情入景呢?我开头是这样导入的:很不幸,××同学的外公今年去世了。××同学,你能讲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亲人,当我们的某一个亲人要离开,我们永远都见不到他时,心情会跟××同学一样。下面请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自己某一个亲人离开你时的情景(老师播放哀乐)。
  三、形式多样,力求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为在多读多写的实践中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在多读多写和多向评价过程中,他们感到轻松、自然、有趣、和谐,精神压力消除了,心理状态改善了,就能变“苦”为“乐”,变“难”为“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语文积累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然大幅度提高。
  大量阅读和写作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转化“差生”时曾经说过的:“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思维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经用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写作范围。”
  1、符号法:对于训练中年级学生朗读,由于他们开始接触到较多的长句,因此我“\”把长句划分成几部分,用“…”标出重读的词语,用“―――”标出轻读的词语。通过加上这些提示符号,学生更容易掌握语感,分清轻重、快慢。
  2、聆听自己的声音: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好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有所增加。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一部复读机和一盒空白磁带,学生把课文中精彩的部分朗读出来、录音并听听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不满意的,可重新录音。学生通过聆听自己的朗读,可以克服“当局者迷”的毛病,更好地克服自己的缺点。
  3、养成多听故事的习惯。说书与朗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通过听说书艺人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各种情感的语句转化为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并总结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可以博取众家之长,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都不错的效果。
  朗读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多读”,才能“精讲”,才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还能够挖掘管理信息与财务数据的利用价值,使之成为管理决策和完善单位内控机制的依据.但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公务员培训作为公务员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手段日益受到政府和公务员的广泛重视。但在培训中,公务员对培训必要性认识的不足、公务员管理机制和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小学中低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写作时总是困难重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经过近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觉得学生能否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这与作文入门的指导有很大的的关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作文呢?  一、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三年级的学
期刊
期刊
【摘要】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小学三年级学生,面对写作时,似乎都变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多老师也觉得束手无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立足文本,挖掘适合学生仿写的句、段、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练习,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渐渐提高。  【关键词】文本仿写仿句仿段仿篇  作文教学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标将小学语文的写作
期刊
【摘要】对于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一、自由表达,激发创新灵感;二、鼓励想象,点燃创新火花;三、多样练笔,享受创新乐趣。  【关键词】创新作文自由表达鼓励想象多样练笔  对于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管建刚老师说得好,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
期刊
【摘要】现阶段农村小学生硬笔书写呈现出不容乐观的局面,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元的,具体来自于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自身认识以及家长的错误观念四个方面。为了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硬笔字书写水平,学校方面要加强对于硬笔书法的重视、教师方面要应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硬笔书法教学、校外要动员家长做好课后监督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硬笔书法的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硬笔书写实践研
期刊
根据我国颁布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的相关内容,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现已经落实了全面且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并且还推动了高校财务工作的整改.本文
【摘要】大语文教学观是把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在这个背景和前提下,对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保证文言文知识的有效性,还要保证学生学到更多的古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提升小学生文化知识,这也是对教师教学策略提出高标准要求,本文试探讨关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铺垫,在大语文教学观背景下,当下
期刊
【摘要】 考场作文是对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它与平时作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时间上受到了严格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一个人的写作潜能写好考场作文,这是许多专家十分关注并为之艰苦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写作技巧  有人把作文称作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因为它是语文试卷的压轴题,分值比例大,而且费时费工。另外考场作文的第一读者是阅卷老师,他们都是语文教学的内行,考生的作文是否能拨动他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