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17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静脉激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治疗,共治疗7d.测定患者血清IgE和IL-17.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8.4%(x2=5.24,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gE和IL-17均有明显降低(t=21.7119、13.0190、11.2647、7.1588,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3.8141、5.1214,均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IgE和IL-17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为主,男多于女,人群分布以学生为主体,冬、春、夏季明显.临床特点,初期多有相应的腮腺肿大,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或表现为头痛、头晕、肌无力、嗜睡等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大多正常范围;血、尿淀粉酶多明显增高;少数病例
近年来抗真菌治疗的药物浓度监测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为更好了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体内可达到的浓度,作者对德克萨斯大学真菌参考实验室于2001年1月至2013年3月测定的伏立康唑
目的:比较经腋前线进路的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和常规方法制备胸大肌肌皮瓣在修复口腔口咽癌术区缺损的效果.方法:纳人口腔、口咽癌患者9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根治手术,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一期手术中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的效果,并对鼻底、鼻翼外形对称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9月采用口腔黏膜瓣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常规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紊乱等基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单纯的双歧三联活菌散剂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大便外观、呕吐、腹痛和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间歇黏液血便3年,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血便,每日数次,量不多,伴里急后重,无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皮疹、关
目的:探讨四维(4D)超声表面成像在胎儿脐带因素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Voluson730Realtime 4D超声诊断仪对26~36周550例胎儿颈部进行实时表面成像检查,以动态立体三维成像效果显
目的 分析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原地区肝包囊虫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高原地区肝包囊虫病300例的麻醉方法,300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起效后行全身麻醉诱导,术中用芬太尼等泵入维持,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经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术中患者均无疼痛反应,肌肉松弛满意度为87.3%.结论 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相对减少的麻醉药量,可使患者尽快苏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不同时机给药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效果及淋巴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给予10 mg地佐辛,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10 mg地佐辛;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和手术结束前10 min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三组患者全部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于术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干预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PCI)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d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测试,筛选出伴焦虑抑郁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黛力新组和对照组,黛力新组在PCI术后第3天开始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天早晨、中午各1片黛力新口服;对照组在PCI术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