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岩岛对峙中的舆论博弈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不管菲律宾耍什么花招,是出于国际政治的打算,还是国际借力的企图,或者是试探中方底线的招数,一而再、再而三挑起国际舆论事端,都改变不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而中国在黄岩岛争议上始终保持自我克制,沉着应对。面对国际舆论形势,中国应积极提升信息传播公信力,争取国际舆论朝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黄岩岛;舆论;导向
  前段时间,黄岩岛争端成为了国际舆论的重点,中菲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舆论方面"不妨一战"的呼声,将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南海争端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南海问题错综复杂、由来已久,但至少在舆论层面,过去几十年里一直相对平静,从未如今天这般沸反盈天,其背后是中国崛起及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带来的地缘政治格局震荡"副产品"之一。
  一、愈演愈烈--菲律宾国内舆论导向
  今年5月11日,菲律宾组织菲海外侨民到各国的中国使馆前示威,抗议中国"侵略行为"。同时,据《菲律宾量报》5月7日报道,菲律宾前国防部长表示,菲政府应该寻求"国际社会舆论"的支持,从而将黄岩岛对峙事件交由国际法庭解决。据菲律宾ABS-CBN新闻网报道,发起呼吁的"美国菲人追求善政"组织主席里维斯称,菲律宾民众将于11日在马卡蒂的世界中心举行抗议活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多伦多、悉尼、罗马、意大利及东京等地届时都将举行菲律宾侨民的抗议活动。里维斯宣称:"11日的全球行动将给中国施加压力,让它停止公然的侵略行动,并在国际海洋法法庭以和平方式解决黄岩岛争端"。
  以上诸多事例,对国际社会来讲,菲律宾一直在营造舆论,在南海问题上,好像中国是一个大国、强国对周边的国家造成威胁,因此一直玩以小欺大的游戏,在国际社会上它特别会装委屈,好像中国欺负到它一样。
  那么,为何近期菲方在黄岩岛的问题上反应超常强烈呢?那就是转移国内矛盾,化解信任危机。在菲律宾政局动荡之际,菲律宾国内乱象频仍,经济状况很不景气,贫富差距大。阿基诺三世上台来政绩平平,急需通过转移国民视线来缓解国内压力,而南海问题恰恰是他自以为是的修补形象的机会。据有关报道,菲律宾的政治体制是借鉴西方的,民意对政策影响较大,所以用黄岩岛事件刺激民族主义的情绪,其实也是阿基诺三世转移视线,掩盖他在政治方面不作为,降低国内民众反弹的一个策略。同时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认为"安内必先攘外",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故伎重演,又玩起了"反华牌"。
  菲律宾如此调动国际舆论,究竟是什么原因?据有关报道指出,菲方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险恶战略压力,周边环境复杂,在南海、黄海等等海洋权益维护上都面临很多困难,南海问题上,同时与四个东盟成员国存在分歧,而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急需和平的环境,在主观政治愿望上,不愿破坏来之不易和平发展机遇,菲律宾方面认为,正当中国政府换届的敏感期,不太可能在南海采取军事行动。菲律宾防务专家阿特·维拉桑塔就公开说,中国并没有做好出兵的准备,也面临着不能一击而中带来的压力,中国方面最主要的顾虑在于美国是否军事介入,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他认为,只要中国不出兵,菲律宾就可以调动国际輿论,继续在黄岩岛问题上讨价还价。
  二、沉着应对--中国国内舆论导向
  我们知道,菲律宾在黄岩岛事件的种种行径早已惹怒中国,虽然前有中国留美学生在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门前拉起"滚出黄岩岛"的横幅,后有内地媒体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中国应该以军事方式回击,而微博上网友支持用武力还击菲律宾的言论早已铺天盖地。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在黄岩岛争议上始终保持自我克制,不推崇武力介入。
  从历史事实上,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大量史料充分证明,早在十三和十四世纪的中国元朝时,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岛屿在20世纪90年代后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不断挑起争端。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后,菲方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借口,先是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公开叫嚣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本着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连续不断的行政管理等国际法原则,中国拥有对黄岩岛无可争辩的主权。菲方的主张和行为,显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的准则背道而驰,其霸占我领土的图谋昭然若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直批驳,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存在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问题。
  从国内回击形式看,短期内,除了在外交上的努力,中国的主要策略是派出海监船和渔政船进行执法。尽管国内支持用武力还击菲律宾的言论很多,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中,我们却表现出了足够的和平诚意和容忍,该做法既显示了中国把涉及黄岩岛事务作为中国的内部事务处理,传递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可让步的态度,又充分显示了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但是,能打而不打,难忍而能忍,正显示了一个大国在处理争端方面的和平与友善态度。中国的不开战,正是站在了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高度上。
  就对峙形势来看,菲律宾仍不甘心服输,菲律宾部分民众被煽动起来抵抗中国。对于黄岩岛问题,中国方面显示其强硬姿态,有关专家表示,菲政府鼓动社会组织进行反华示威游行,这个挑衅已经触碰了中国的底线,引起中方的强烈不满。在外交上,中国需要占据主动,为今后解决该事件打好基础。另外,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梁光烈部长访美,中方已经了解了美国的立场,这有助于更快地解决黄岩岛问题。从局势上判断,舆论越来越不利于菲律宾,其上诉国际法庭解决的要求无果而终,甚至连其视为靠山的美国也拒绝选边站队,菲律宾"失道者寡助"的一面显露无疑。
  三、放眼世界--争取国际舆论导向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我们的国际舆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或者完全不能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动权。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国际舆论对国家行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要想在未来世界格局中赢得更大政治主动,就必须最大程度地争取国际民意支持,积极争取国际舆论这个民意制高点。在黄岩岛事件上,我们要放眼世界,争取国际舆论朝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1、扬长避短:以"有理"克"声高"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在黄岩岛对峙的舆论斗争中,显然"声高"不是我们的优势,那么,相应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在"有理"上多用心思以弥补我们的相对劣势。对此,我国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证明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并实施管辖的事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中国渔民在黄岩岛海域作业是正当的,也是正常的,菲方无权对黄岩岛附近海域的中国渔船登临检查和采取措施。因此,我们要努力塑造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大力宣传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客观事实,让国际社会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国,逐步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2、优化策略:提升信息传播公信力
  中国的舆论形象在世界上有好有坏,"颇有争议"。值得一提的是,对我们的很多负面看法,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真实形象。这除了有西方反华势力刻意"妖魔化中国"的宣传因素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对外宣传做得也很不够。在黄岩岛事件上,无论是从中华民族的利益拓展角度考虑,还是从在各个方面抵制对手借国际舆论对我国内事务干涉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加大对国际舆论主导权的争夺力度,寄希望于对方放弃对我的不利言行是不现实的,单纯的舆论防御也只能是消极、被动的,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还是不断优化策略,让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广泛、更响亮地"走向世界",唯有这种积极进攻,才能有效对抗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全球范围内对我实行的舆论丑化。
  3、力量整合:提高现有对外传播能力
  60 年代伊始,南海诸国开始以主权国家的名义提出对南海的权利主张,他们无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存在,歪曲历史、颠倒黑白,搜寻其"拥有"南海海域和南沙群岛的历史证据,在不同场合为大国介入南海争端制造国际舆论。同時,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法律文本寻找法律依据,在南海制造"中国威胁论"等。客观地讲,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南海诸国赢得了政治同情分,并将南海争端扩大到国际组织,达到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目的。相反,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远远不够,以至于在黄岩岛事件上显得被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就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善于在国际上挖掘我国特有的优势传播资源,充分借助第三方媒体力量,积极整合我国各种现有传播资源,最大程度提升我现有对外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中民,滕桂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3.
  [2]六大铁证:黄岩岛属于中国[J].解放军报,2012.05.10
  作者简介:董继民,防空兵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337调查"中,其所适用的程序规则包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ITC操作与程序规则》,但在2008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ITC操作与程序规则》进行了修改,此次修改势必会对"337调查"中的相关当事方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涉案企业。本文拟对此项程序规则的修改进行梳理后的探究,试图阐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如此修改的意图以及这样修改在程序法上的意义。  关键字:"337调查"; 美国国际
期刊
法院拍卖是指,债务人在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院依职权对其经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的强制执行措施。法院拍卖是法院运用司法权力,通过特定程序,保护债权人债务实现的方式。法院拍卖本也是抵押权实现的方式之一,但如若被拍卖是因非抵押权担保的其他债权而发生,拍卖行为使该抵押权继续存续还是会就此消灭。本文将分析抵押权与拍卖的原理与联系,并以一案件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拍卖与担保非
期刊
摘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从民事立法角度看,其折射出的是我国民事立法中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缺失,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立法的角度,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同时结合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完善我国的民事监护制度。  关键词: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所谓农村留守儿
期刊
摘要:交强险被誉为"无责赔付"或"无过失保险",被认为其赔付原则是"无过错原则"。但实际上这几种提法都有欠妥当,尽管交强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策性,但交强险的根本性质依然是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不论如何都不能违背其根本属性。本文通过上述概念的梳理,辨析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同时揭示交强险的性质与法律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即将出台的交强险优先赔付制度。  关键词:交强险 无责赔付 无过失保险  交强险在出
期刊
摘要:自200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首个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关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研究就逐步展开。在这新一轮的改革大潮中,国家授予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权利更是引发了学者的强烈关注,因此对于这一新政策下的授权立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次改革中授权立法进行剖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求能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授权立法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日益增加,情况也较之以往的社会实践更为复杂,应急管理这一课题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作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社会合作的有力一环,应急管理中的协调联动机制应作为其在制度层面上的核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管理;协调联动;府际关系;多方合作  一、美国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现状分析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系综合简述  美国拥有相对发达的、全面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理体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其的反垄断法规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已颁布并施行《反垄断法》,其中第55条规定了对知识产权行使行为规制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市场支配地位  一、问题的提出  (一)微软垄断案:美国反垄断实践之转折  轰动一时的微软垄断案以美国司法部和19个州为原告,诉被告微软公司。本案的争点在于,1995年11月,微软公司开发出"探索者"浏览器(I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董事地位的提高,董事掌握的权力范围越来越大,也频繁出现了董事利用职权侵犯债权人的事件。由于我国并未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对债权人的民事责任,而仅依靠破产法中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规定并不能及时有效的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所以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对债权人的利益是公司法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公司法中规定董事对债权人责任的必要性。  关键词:公司法 董事 债权人责任  公司曾被誉为
期刊
摘要: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争论缘起于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不同,解释理念有别,解释方法有异,解释限度有别等方面;两者争论的场域主要在于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概念、犯罪构成要件、刑罚处罚范围、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之媲等场域;主张刑法形式解释论,反对刑法实质解释论,坚持形式理性,坚持形式判断优先于实质判断,坚持解释结论之国民的预测可能性。  关键词:形式解释论 实质解释论 文义解释 国民预测可能性 
期刊
摘要:在我国,近年来,由于拆迁、税费征收、征地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造成官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容易被激发,造成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官民矛盾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自身接触与媒体报道是人们了解官民矛盾的两个渠道。在官民矛盾事件中,媒体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以柔化刚试图化解这些矛盾,还是火上浇油,对事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如何改善媒体的报道使之有利于化解官民矛盾的研究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