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时代在不断前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模式需要创新。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養就是我国教育部门重点的选择对象。以培养人才为首要目标,实施新的培养机制和培养实践能力,最终为建设我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贡献。分析我国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
  [关 键 词] 教育;材料物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3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已位于世界前列,教育事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相比建国之初已经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与资本主义的世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分支来看,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新型教育模式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对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还运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发展的节奏,面临着转变和创新。我们需要结合信息时代的背景和国家目前的发展状况,重新认识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和改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新型的、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各大工科高校在2003年开设材料物理专业,因此材料物理专业的出现和发展,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初,我们就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作为材料物理教育的根本。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程设置方案和教育机制的种种原因,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不太乐观,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学生是材料物理专业的被教育对象,因此,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决定着我国材料物理专业的教育水平,决定着我国材料物理专业的发展高度。对材料物理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储备就是材料学、物理学以及知识理论的实践应用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它是提高材料物理专业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掌握了材料物理学的专业课知识,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国材料物理学的人才水平。由于专业课的深奥和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广泛,对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有对本专业掌握不足的现象。因此,应该对专业水平进行深度的提高。因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直接导致培养标准的欠缺以及该学科的发展不足。对于这一问题一定要深刻认识,从基础抓起,提高学科发展水平,提高学科人才培养水平。只有学生提高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为提高材料物理的实际应用水平做出铺垫。
  (二)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不够
  在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过程中,使课程提供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对材料物理的学习和提高理论的应用水平课程的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如果只掌握了材料物理的知识,不能够将其灵活运用,纸上谈兵不仅会曲解材料物理学习的最初目的,而且也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曲解了我们国家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因此,在针对基础概念的讲解之后,学校针对理论并没有搭配实际的情景再现。教师只在上课讲解知识而缺少实践环节,有的实践和实验也只是比较表面的操作,并没有深入地结合理论知识,只有深入地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加方便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和技巧。对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的材料物理学提高自身的实际应用水平,加大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水平,这样学生可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更快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三)课程设置落后,无法跟上时代步伐
  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材料物理学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设置是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因此,课程设置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课程设置缺少实践工作指导和操作,即使有简单的实验,但是实验也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全面理解,更无法让学生到企业公司中胜任相关专业的工作。这点让学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步,阻碍了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因此,课程应该驻中国改革和创新,除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在学习基础理论课之后,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动手操作和进行创新性实验,有条件的可到公司企业单位参观和实习,这样便会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提高应用水平。工程教育与企业的脱离直接影响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企业喜欢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该与现代企业真正结合起来,真正提高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水平。
  二、提升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提高材料物理专业的实际应用水平。可从以下几点来说:首先提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只有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地促进材料物理专业的发展。其次是设置合理、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和采取与实际结合的教育方法。只有改善教育方法和课程模式才能实现该方向的真正进步和突破。
  (一)初步构建产学联合培养的新机制
  产学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实际是指各大高校与企业两方实现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只有这样才符合材料物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学校针对企业的需求培养真正可胜任实际工作的人才,对于设计好的课程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做到理论与实际的高水平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对企业的技术难题学校可提供技术支持,联合攻克技术难题,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可作为企业的技术后盾。(2)企业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性极强的实验设备和实际操作平台,这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理论展开结合实际经验的教学,这样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最大程度的灵活应用,能够灵活地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企业可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这样学生可以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有一个过渡期,对日后胜任相关专业的工作有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   (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由于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审计材料应用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的考验,因此,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人才和提高学生生源整体素质是提高材料物理学应用型人才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教师是高校教授学生材料物理专业的执行主体,一定要尽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现如今,材料物理专业的分支种类多种多样,理论课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又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提高主、客体才能真正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本就会相对节省很多。另外,材料物理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对本专业的实际应用技能熟练地掌握,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较高的总结能力。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由于材料物理学的难度大,对新的课程,很难把握学习者的接受程度。而且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高校课程管理人员必须改革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为培养产学联合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做准备和铺垫。课程设置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新的课程设置完成后很有可能会出現很多漏洞,这就需要学校课程管理者对新的课程以及教师的教学针对学生自身的评价进行监督和指導,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体验检验一下我们的课程设计、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达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我国的各大工科高校开设材料物理专业的历程也只有短短几年,其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初,我们就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作为材料物理教育的根本。虽然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对实际的生产操作和工作检验有所欠缺。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制度,对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考核和评估,只有真正通过考核的学生才可以正式上岗就业,成为高校材料物理专业的讲师。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对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和鼓舞,对成绩较差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提高。同时,设立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大赛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和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改变学生的相关实验内容单一、综合型和设计型偏少的情况,对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进行整合与更新,将专业实验分为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提高实验,切实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保障。在学生的考试考核中,不仅要设置专业理论课的考核,还要加强对实际能力的考核。
  三、结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产学联合培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实际应用水平至关重要。因此,一切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全面促进其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138-140.
  [2]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经济学院学报,2010,8(5):1-4.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变化.可以说,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知
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企业生产的一贯方针。
流行元素是设计师表达设计灵感的一种手段。当众多的设计师都青睐一种设计细节的时候,这种细节便成为流行,中国戏剧很重视视觉的美感和意境的营造,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个造型都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就成为现阶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 键 词] 高职;思政课堂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29-0
音乐美学是一门综合的理论学科,音乐艺术是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美学研究的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美学以音乐艺术实践为基础,并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虽然医学不断提高,但是当下很多人都出现了亚健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压力太大同时缺乏锻炼,使得身体素质不断降低.而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每天的学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新时代的新科技不仅带了更快捷、更方便的生活方式,也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应是二者之间的争霸之战,而应该是互为补充,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有良好品德,有探究、爱生活的儿童是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我们都是在教学的第一线,很清晰地认识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好动、行为意识不强,容
现电信运营商面临新的全业务运营课题是:如何发挥原有优势、弥补弱势。如何促进语音。数据。无线,套餐等业务的有效融合,那么光通讯PON网络就是现阶段实现业务融合的最好载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