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绣在中国有这非常悠久的历史,最初苏绣主要用于对人的身体进行装饰,在进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的由在人的身体上进行作画,演变到在人的身体上进行纹身,最后开始才变成在衣服上进行刺绣,这个演变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我们今天看到的苏绣主要是以绣服为主,苏绣在进行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绣法,这些绣法主要可以分为“雅、精、洁、细”的四种风格。本文就苏绣的特征以及其在当今社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苏绣,能够让苏绣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苏绣;当代定位;创新;当代应用;传承
刺绣在中国又被称之为扎花,在中国历史上也经常被称之为女红,苏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工艺之一。我国刺绣发展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400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衣画而裳绣”的记载,这是我国关于刺绣最早的记载,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形成了非常多的地方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刺绣发展的历史上,还曾经演化出非常著名的四大流派。苏绣的特点主要是细顺密和齐光平匀,在苏绣进行演化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地理位置和人文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艳针绣,这种绣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当时历史的影响。
1 我国苏绣的历史发展
刺绣的发展是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洗礼的,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刺绣的记载了,在当时就已经有人把刺绣的服装当做国家的一种礼服了,在三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针绝的出现了,这是当时一个非常著名的刺绣工艺家的一种称号,在《拾遗记》和《历代名画》中对其都有相关的记载,而现在已经被发现最早的苏绣就是在1956年被发现的五代刺绣经袱,这是距今已经发现的最为久远的一种苏绣作品,在这批被发现的苏绣中有着非常多的图案,像是莲花、文字、菱花、缠枝牡丹、荷叶和凤穿牡丹,这里面体现出的苏绣针法主要有铺针、斜缠、平枪、接针、切针等针法,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主要运用了红、黄、蓝、金黄等颜色,在进行刺绣的时候还用深色和浅色来进行晕色,在刺绣的工艺上已经有着非常高的技巧,从刺绣的风格上可以发现,这些刺绣上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时代风格。刺绣在传入明清时期的时候,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开始逐渐的萌芽,刺绣不仅仅只有皇室才会有需求,很多的平民百姓对刺绣的需求也在逐渐的上升,刺绣需求的上升也使得刺绣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快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苏绣就已经在上海地区开始出现,苏绣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苏绣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对时尚的追求,这种特色和工艺使得苏绣出现之后,就被争相模仿,顾绣和苏绣之间虽然名字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到了清末之后以及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刺绣的需求,已经逐渐从生活的一种需求,转变为对其进行艺术的欣赏,这个时期是苏绣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代表刺绣名家主要有华堪、金静芬等,这一时期也是苏绣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苏绣的地位上升到了艺术欣赏的高度。
2 绣法形式多样
最早的剌绣均为单面的平绣,至宋代出现了双面绣。但艺术水平不高。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双面绣《仕女》屏等物来看,清代的双面绣已初具水平。现代的苏绣艺术家们继承传统的绣法、针法,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又创造了双面异色、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针祛)、乱针绣、精微绣、发绣、彩锦绣等新的刺绣形式。双面绣在刺绣时正反二面均无线结,它要将绣线的线头和线尾用记针的方法巧妙地藏在绣品中间,使正反二面图案色泽完全一致,且不留痕迹。双面异色绣则是在刺绣时正反面二面采用不同颜色的绣线,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而令人称奇的则是双面三异绣,它的正反二面的图案、色彩、针法均不相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乱针绣系著名刺绣艺术家杨守玉女士于1928年首创的。它一改传统针法整齐紧密的运针规律,运用看似杂乱无章的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施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发绣(马鬃绣)是指用人头发或马鬃来代替绣线,利用发鬃的黑、白、棕、黄等自然色泽,运用不同的针法刺绣出来的作品。彩锦绣是以“点彩”与“纳棉”二种绣法绣成的绣品,工艺特点是在方格纱的底料上,灵活运用点彩,纳棉针法,组成独特的点、线、面而构成刺绣画面,具有造型简练、色彩明快、装饰性强的特点。
3 色彩丰富典雅
苏绣的色调是丰富多彩的,粗略的分约有10多类,细分则有百余种。而这只是肉眼所看到的画面效果,事实上,苏绣所用的丝线的颜色多达1000多种,而且为了使作品色泽和润,每种色线又都有从深到浅的多个色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绣一朵红牡丹,虽然都是用红色线,但是往往要配上从深到浅的10多个色级的红线,才能在使用中运用自如。虽然苏绣的色彩非常丰富,但一般情况下很少用非常艳丽的色彩作主色调,或用作底色。如绣金鱼多用深绿色天蓝色底料,以体现水的清澈;古画、佛像多用古铜色、鼻烟色,以显古朴;至于花鸟虫兽之类底料颜色较多,一般根据刺绣者的习惯、喜好和画稿的需要而定。但所用的色彩亦多以清新淡雅的月白、古月、豆青、妃色、茜色、茄花、绿色、米色等为主。即使由于作品的需要,而要表现大块的鲜艳色彩时,刺绣艺術家们也会通过针法和色线的调整,来避免作品的颜色过于艳丽,而造成的俗气和“极光气”。
4 绣工精致细巧
“平光齐匀、和顺细密”是苏绣的传统特色之一,为了达到上述的艺术效果,就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针法。据统计苏绣的针法多达9类43种。各种针法又都有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如乱针绣擅长表现油画、摄影稿(图二),发绣擅长绣白描画稿,散套针擅长绣花鸟鱼虫。绣杨梅用打子针有仿真的效果,绣鱼鳞、羽片要用刻麟针等等。而一幅较大的作品,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针法才能完成。如绣一只仙鹤通常要用散套、施针、斜缠、滚针、扣针等几种针法来完成。
5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苏绣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近代知识产权变得越来越受重视,我国民众维权意识的逐渐上升,人们开始重视苏绣的价值。苏绣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工艺,其本身就有着非常大的价值,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苏绣的发展过程中,人对于苏绣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绣本身的发展有着非常严格的传承体系,主要是以一种家庭式的传承方式来进行发展。现代苏绣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被动了,要想让苏绣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让苏绣化被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苏绣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金晶,郭友南.浅析苏绣在现代生活中的显现[J].丝路视野,2017(29):71-72.
[2]冯雨.苏绣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传承保护研究[J].艺术评鉴,2016(2):36-37.
[3]李锦云.浅析苏绣与吴地文化关系[J].艺术科技,2016,29(4):153-153.
[4]蒋莼淳.论苏绣的吴文化特质[J].经营者,2016,30(9).
关键词:苏绣;当代定位;创新;当代应用;传承
刺绣在中国又被称之为扎花,在中国历史上也经常被称之为女红,苏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工艺之一。我国刺绣发展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400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衣画而裳绣”的记载,这是我国关于刺绣最早的记载,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形成了非常多的地方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刺绣发展的历史上,还曾经演化出非常著名的四大流派。苏绣的特点主要是细顺密和齐光平匀,在苏绣进行演化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地理位置和人文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艳针绣,这种绣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当时历史的影响。
1 我国苏绣的历史发展
刺绣的发展是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洗礼的,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刺绣的记载了,在当时就已经有人把刺绣的服装当做国家的一种礼服了,在三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针绝的出现了,这是当时一个非常著名的刺绣工艺家的一种称号,在《拾遗记》和《历代名画》中对其都有相关的记载,而现在已经被发现最早的苏绣就是在1956年被发现的五代刺绣经袱,这是距今已经发现的最为久远的一种苏绣作品,在这批被发现的苏绣中有着非常多的图案,像是莲花、文字、菱花、缠枝牡丹、荷叶和凤穿牡丹,这里面体现出的苏绣针法主要有铺针、斜缠、平枪、接针、切针等针法,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主要运用了红、黄、蓝、金黄等颜色,在进行刺绣的时候还用深色和浅色来进行晕色,在刺绣的工艺上已经有着非常高的技巧,从刺绣的风格上可以发现,这些刺绣上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时代风格。刺绣在传入明清时期的时候,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开始逐渐的萌芽,刺绣不仅仅只有皇室才会有需求,很多的平民百姓对刺绣的需求也在逐渐的上升,刺绣需求的上升也使得刺绣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快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苏绣就已经在上海地区开始出现,苏绣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苏绣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对时尚的追求,这种特色和工艺使得苏绣出现之后,就被争相模仿,顾绣和苏绣之间虽然名字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到了清末之后以及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刺绣的需求,已经逐渐从生活的一种需求,转变为对其进行艺术的欣赏,这个时期是苏绣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代表刺绣名家主要有华堪、金静芬等,这一时期也是苏绣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苏绣的地位上升到了艺术欣赏的高度。
2 绣法形式多样
最早的剌绣均为单面的平绣,至宋代出现了双面绣。但艺术水平不高。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双面绣《仕女》屏等物来看,清代的双面绣已初具水平。现代的苏绣艺术家们继承传统的绣法、针法,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又创造了双面异色、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针祛)、乱针绣、精微绣、发绣、彩锦绣等新的刺绣形式。双面绣在刺绣时正反二面均无线结,它要将绣线的线头和线尾用记针的方法巧妙地藏在绣品中间,使正反二面图案色泽完全一致,且不留痕迹。双面异色绣则是在刺绣时正反面二面采用不同颜色的绣线,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而令人称奇的则是双面三异绣,它的正反二面的图案、色彩、针法均不相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乱针绣系著名刺绣艺术家杨守玉女士于1928年首创的。它一改传统针法整齐紧密的运针规律,运用看似杂乱无章的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施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发绣(马鬃绣)是指用人头发或马鬃来代替绣线,利用发鬃的黑、白、棕、黄等自然色泽,运用不同的针法刺绣出来的作品。彩锦绣是以“点彩”与“纳棉”二种绣法绣成的绣品,工艺特点是在方格纱的底料上,灵活运用点彩,纳棉针法,组成独特的点、线、面而构成刺绣画面,具有造型简练、色彩明快、装饰性强的特点。
3 色彩丰富典雅
苏绣的色调是丰富多彩的,粗略的分约有10多类,细分则有百余种。而这只是肉眼所看到的画面效果,事实上,苏绣所用的丝线的颜色多达1000多种,而且为了使作品色泽和润,每种色线又都有从深到浅的多个色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绣一朵红牡丹,虽然都是用红色线,但是往往要配上从深到浅的10多个色级的红线,才能在使用中运用自如。虽然苏绣的色彩非常丰富,但一般情况下很少用非常艳丽的色彩作主色调,或用作底色。如绣金鱼多用深绿色天蓝色底料,以体现水的清澈;古画、佛像多用古铜色、鼻烟色,以显古朴;至于花鸟虫兽之类底料颜色较多,一般根据刺绣者的习惯、喜好和画稿的需要而定。但所用的色彩亦多以清新淡雅的月白、古月、豆青、妃色、茜色、茄花、绿色、米色等为主。即使由于作品的需要,而要表现大块的鲜艳色彩时,刺绣艺術家们也会通过针法和色线的调整,来避免作品的颜色过于艳丽,而造成的俗气和“极光气”。
4 绣工精致细巧
“平光齐匀、和顺细密”是苏绣的传统特色之一,为了达到上述的艺术效果,就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针法。据统计苏绣的针法多达9类43种。各种针法又都有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如乱针绣擅长表现油画、摄影稿(图二),发绣擅长绣白描画稿,散套针擅长绣花鸟鱼虫。绣杨梅用打子针有仿真的效果,绣鱼鳞、羽片要用刻麟针等等。而一幅较大的作品,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针法才能完成。如绣一只仙鹤通常要用散套、施针、斜缠、滚针、扣针等几种针法来完成。
5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苏绣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近代知识产权变得越来越受重视,我国民众维权意识的逐渐上升,人们开始重视苏绣的价值。苏绣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工艺,其本身就有着非常大的价值,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苏绣的发展过程中,人对于苏绣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绣本身的发展有着非常严格的传承体系,主要是以一种家庭式的传承方式来进行发展。现代苏绣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被动了,要想让苏绣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让苏绣化被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苏绣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金晶,郭友南.浅析苏绣在现代生活中的显现[J].丝路视野,2017(29):71-72.
[2]冯雨.苏绣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传承保护研究[J].艺术评鉴,2016(2):36-37.
[3]李锦云.浅析苏绣与吴地文化关系[J].艺术科技,2016,29(4):153-153.
[4]蒋莼淳.论苏绣的吴文化特质[J].经营者,201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