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义艺术歌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尚德义先生是一位执着音乐追求、学贯中西的当代著名作曲家、教育家,创作各类大量音乐作品,主要从事声乐作品的创作,在艺术歌曲方面尤其在花腔创作和研究方面作出突出的成就。可以说,尚德义先生硕果累累,作品誉满海内外,为中国音乐创作的繁荣和推动声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尚德义;艺术歌曲;创作;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3-0032-03
  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
  尚德义在他的《独唱歌曲选集》﹙华乐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版﹚的首页上写道:“音乐作品要具有美的品质,既要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又要做到雅俗共赏”。[1]怎样创作雅俗共赏的艺术歌曲,尚德义有自己的一套创作理念。
  (一)在歌词的选择上
  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之初,歌词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和“阳春白雪”的高雅情韵。如青主的《大江东去》、黄自《玫瑰三愿》等作品,歌曲旋律虽然优美,但是由于歌词的文学性太强,当时只能在广大文人中流传。艺术歌曲真正的雅俗共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群众歌曲相结合为中国艺术歌曲的雅俗共赏开辟了道路。朴质真实的情感、对祖国、对故乡深沉的热爱以及同仇敌忾的抗敌热情,把群众与知识分子、作曲家们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此,中国艺术歌曲探索出了一条雅俗共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引进,作曲家迸发了追求新技术、新潮流的创作热情。这些新创作出来的艺术歌曲虽然在作曲技法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题材艰涩难懂很难让广大听众所理解,再加上近年来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对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很多作曲家对创作雅俗共赏艺术歌曲望而却步,导致好的作品也越来越少。但是尚德义却把雅俗共赏当做自己毕生奉行的美学原则。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大众化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浅显易懂的歌词。 《七月的草原》(宋斌庭词)歌词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这里绿浪滚滚,清风悠悠,蜜蜂采花,蝴蝶起舞,羊群像云朵,毡房像银星。形容词中如“嗡嗡的”、“翩翩的”、“白白的”、“闪闪的”等叠词用法,使对美丽草原景色的描写更是锦上添花,无形中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牧笛》(邵永强词)中尚德义先生用这首短小精悍的歌词描绘了牧民安宁祥和生活,淳朴平和的生活中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迷人意境: “夕阳天边坠,晚霞多壮美。是谁牧笛轻轻吹?声声多清脆。 笛声绕雪山,笛声恋溪水。笛声伴着青草香,飘着奶茶味。 夕阳天边坠,晚霞多壮美。是谁牧笛轻轻吹?阵阵暖心扉。长鞭笛中响,牛羊笛中归。阿爷笛中卸鞍髻,阿妈备晚炊。笛声多悠扬,山醉水也醉。牧民多欢乐,草原笑语飞。”《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吕金藻词)歌词中“革命的春天,人民的春天,科学的春天来到”等提法,直接源于郭沫若先生在科学大会中所做的报告。歌词以拟人的手法将广大的科学工作者比作“欢快的百灵鸟”,在 “四人帮”粉碎后,迎来祖国的春天,获得新生。要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如百灵鸟般欢快婉转的放声歌唱,来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展开科技的翅膀,与蓝天彩云比翼,与卫星升腾齐飞,让美好的理想高翔远飞,展现了神州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
  (二)在旋律的创作上
  对于声乐作品来说,能够有一条优美动听、新颖深刻的旋律线,有一曲能够迅速打动人心、获得共鸣的音调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什么贝多芬,柴科夫斯基被世界公认为伟大的作曲家?虽然他们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作品都有生动深刻的旋律,这是共同的。……所以,音乐要美,要好听,要有美好的旋律,这是不可丢掉的。”[2]尚德义先生曾经说过:“我国传统音乐的审美习惯是线形思维,故我在创作时将旋律美的创作放到突出地地位,对旋律音调也做了多方面地尝试,民族民间音乐中有许多花腔的因素,把花腔的技艺自然运用到各地民歌音调中,声乐的发展空间拓宽了,表现力更加灵活自如,这就使得音乐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而且更具艺术性,把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神韵融会在自己的创作之中,追求神似,给人以想象和憧憬。”[3]《牧笛》是一首具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艺术歌曲,作品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西北边陲风情画: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绚丽的晚霞与晶莹的雪山相辉映,悠扬的笛声与少女的歌声相交织,溪水潺潺,奶茶飘香。歌曲旋律具有浓郁的新疆风情,轻巧、华丽的花腔技法与欢快、激越的情绪融为一体。散板性的引子节奏悠长自由,引出开阔、舒展而富有描绘性的歌声。旋律中出现两次八度跳进、装饰音、颤音、跳音,表现了西北风景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琴曲悠扬的美妙仙境。紧接着经过焕然一新而热烈欢快的间奏进入歌曲主题。这是一段舞蹈性的流畅优美的旋律,词曲的结合堪称完美,优美的词意令人陶醉,美丽的旋律令人心跳。在音乐创作上,尚德义先生不是一个赶时髦的人,在崇尚新颖、多变,强调多元化之下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创作原则,走出了一条继承传统、面向大众的创作道路。在他的艺术歌曲中,选择使用这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歌词、熟悉优美的旋律,都为他的歌曲与听众之间搭起了理解和欣赏的桥梁,从而使他的艺术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获得了各种不同的荣誉,也成为了中国雅俗共赏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 彭根发对他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尚德义作品中清新的,个性化的旋律美,是他整体音乐风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对旋律音调做了多方面地尝试,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旋律。他的审美追求将旋律美的创造放到了突出地位。中国是个旋律艺术高度发展的,有着深厚的传统和丰厚的旋律资源的国家。人民大众对旋律艺术有着强烈的审美期待,尚德义的歌曲旋律既适应了群众的审美期待,又提升了群众的审美期待,这就体现了当代先进的作曲家在铸造新时代,民族精神中的美育职责。” [4]
  二、中国特色的花腔创作
  (一)鲜明的民族风格   纵观尚德义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新颖浓郁的民族风格是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的最大特点。他一直潜心于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总是将日常所听到的,记录下的民歌、民调默默地记在心间,将它们溶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巧妙地运用特定民族的特色音调和节奏内核,衍展、创作出具有典型的特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曲调,与歌词浑然一体,表现民族风格。因此,在他的许多艺术歌曲中人们所听到的,都具有地道民族风格的音调。《七月的草原》(宋斌庭词)用热烈明快的节奏和优美流畅的旋律描绘了春天草原的美丽景色和那里人民欢乐、幸福的美好生活及繁荣的景象。音乐主题中带切分的紧凑节奏贯穿全曲,呈现出鲜明的新疆维吾尔民族音乐的风格。蒙古风格的《小鸟飞来了》(任卫新词)音调来源于蒙古长调。引子部分采用节奏自由的散拍子、旋律进行中纯四度和八度的跳进以及句末拖音前出现的颤音都透露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歌曲的 A 部分的节奏型贯穿始终,这正是被称之为“马背民族”——蒙古族所特有的舞蹈节奏,这样的节奏特征也是蒙古民歌的一大特征。
  尚德义在创作这类歌曲时,就直接采用当地的民族音乐素材——特色音调和节奏,同时结合艺术歌曲的写作特点,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歌曲。在这些各具民族音乐神韵的旋律中,没有一首能够找出民歌的原型。但它们体现的各民族的风格却是浓郁的,而且更具概括性和歌唱性,生动地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
  (二)融汇中西的创新探索
  将本土的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的创作技法相结合,是尚德义先生典型的风格特征。他的花腔歌曲创作在我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花腔创作独树一帜之处是他在我国花腔歌曲还为数甚少的情况下,大胆借鉴外国花腔歌曲中的各种技法和手段,并将其有分析、有选择、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独特的中国花腔艺术风格。《火把节的欢乐》(卢云生词)是一首具有彝族风情的花腔歌曲,作品一开始就以欢快婉转的和弦分解旋律,动感活泼的切分节奏,将彝族人民欢度火把节时的欢腾热烈景象和彝家儿女过着幸福生活的欢乐心情表露无余。“彝家心中的欢乐,白天装不下,在这银色的月光下才点燃火把。”切分节奏是彝族民歌中常用的节奏型,这一节奏型的运用使彝族民歌具有欢快俏皮,曲调时起时伏、轻盈优美的特点,体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运用华彩花腔技巧衬托出了欢乐的主题,尚德义将这些民族音乐的元素与西洋花腔技法融合在一起,把彝族人民最隆重、最欢快的节日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将歌曲热烈的情绪一次次推向高潮。 歌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 段由两个乐段共 8 小节组成。B段的开始由一长段的用虚词“啊”带出花腔旋律,将彝族人民在火把的映照下欢乐起舞的情绪推向了一个高潮。B 段音乐的旋律变得舒展,节奏拉宽,调式转到前调的属调,这些要素与 A 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钢琴伴奏方面继续 A 段的比较跳跃的节奏律动感,同时又形成了上下两层织体的对比,动静结合,相得益彰。B 段结尾处的花腔旋律与 A 段和再现段的结尾的写作织体是相似的,体现出整个作品的完美统一。 尚德义在创作中舍弃了许多所谓的现代先锋派音乐的创作技法,将具有中国民族特征的如山歌、摇篮曲、民谣等风格的旋律,加以变化的引入到自己艺术歌曲的旋律创作中。他的作品了解并尊重人民群众对于民族旋律的审美期待、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旋律音调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中,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洋花腔歌曲中的技巧,有选择地、自然巧妙地融入、运用于这些民歌音调中,使乐曲旋律的发展更加灵活自如,更加精巧和富于表现力。他说:“艺术歌曲这种体裁来源于西方,它较高地艺术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要让中国听众吸收和接纳,必须‘中西结合’,即形式与内容都要民族化,要具有中国音乐的风格,我在创作中特别重视这一点。”[5]
  三、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尚德义先生的花腔创作自然不造作,他把花腔歌曲的艺术形式、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的特点和长处同表现与之相适应、相吻合的新的生活内容巧妙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从而塑造了生动的、鲜明的、有艺术冲击力的音乐形象。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王倬词)是一首感情变化较大而具有相当深度的思想内涵的作品,用花腔形式成功地表现出一个聋哑孩子经过医治能开口说话的惊喜和无比激动的心情。音乐跌宕起伏,音乐情绪波澜起伏,加强了有心声不能表达的痛苦回忆和如今能开口说话的喜悦心情对比,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聋哑孩子的艺术形象。他以成功的艺术实践昭示人们:花腔歌曲不仅可以表现现实生活题材,而且还具有这一艺术品种所独有的优势,那极具艺术张力的花腔成功地表现了音乐表达感情的本质力量。《有位同志最会笑》(曾宪瑞词)是一首幽默诙谐、带有讽刺意味的花腔艺术歌曲。这首作品展示了尚德义在花腔风格创作上的又一成功的尝试。曲中花腔部分的处理新颖别致、别具一格。尚先生尝试运用花腔技法,通过不同的“笑声”塑造了一个善于阿谀奉迎的人物形象。音乐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以不规则的节奏和花腔的跳动指出了“有位同志”的特点是“最会笑”,将笑声与花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后来,又运用花腔手段具体描写了这位“同志”对上、下两种不同“笑的艺术”,使这一音乐主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势利小人的人物形象。
  四、韵味无尽的“无词”意境
  梳理尚德义先生的艺术歌曲,其中不少作品常常出现大段以虚词或‘啊’来演绎的“无词”部分,这是是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十分突出的一大特色。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在引子部分即用“啊”唱出了解除痛苦后的聋哑人迸发于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从歌词 “无声世界春雷炸”之后以“啊”开始五个小节的花腔华彩唱段不断推进音乐情绪向上发展,随着一句“东方红”的唱出,音乐进入了另一高潮。在八小节的间奏之后,虽然有两句歌词穿插其中,“歌声化作千层浪,流入东海走天涯”,但就歌曲花腔部分而言,这两句歌词主要是在其中起到前后乐意的连接过渡作用,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居次要地位。此后唱出的大段花腔部分“啊”以四音模进手法层层递进,直至散板式的华彩长句出现,推动音乐情绪真正达到了全曲的最高潮。从情感表现的方面来看,“无词”手法在这首作品中的运用对歌者激动情绪的渲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科学的春天来到了》专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而作,该曲开头的第一、二乐句就体现出花腔风格,这两个“啊”生动地刻画出了欢快的百灵鸟的形象。两段歌词之后,伴随着长达八拍的华彩性颤音,进入歌曲的花腔部分。节拍转为 2/4,此段没有实词,全为表现花腔技巧的“啊”,活泼的跳跃性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描写了百灵鸟歌唱春天的景象,使情绪得到进一步升华,寓意着粉碎“四人帮”后,广大科学工作者迎接“科学的春天”来临的欢乐与喜悦之情。音乐重新回到欢快愉悦的 3/8 拍子,此后在很长一段篇幅里,歌词反复强调“春天来到了”一句,词在这里主要不是表达意义,而是衬托华彩性乐句中明朗的跳跃性情绪,从而将全曲推向高潮,伴随着欢快跳动的花腔圆满结束。《七月的草原》是单二部曲式的结构。固定的切分节奏型贯穿全曲。B 段除了“七月的草原真美丽”一句歌词以外,其余几乎完全是由无词的“啊”构成,旋律起伏跳跃,不断向高音区扩展,并在高声区徘徊,频频出现华丽乐句,把欢快、热烈的情绪不断推向全曲的高潮,仿佛把我们带入到诗情画意的夏日草原之中。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志同词)在结尾处为了表达人们对主人公卡西莫多和阿斯米拉达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尚德义先生写了十六小节的无言的感叹,用“啊”以表达各种非常复杂的感情,这段虚词对前面的歌词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同时又对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起到妙笔生辉的作用。这一如泣如诉、悲恨交集的无词咏唱,形成全曲中最为感人、最富人性化的旋律,是对其原有悲枪情绪的极大强化,成为全曲真正的高潮所在。
  纵观尚德义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可以看出,每一首作品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反映出作曲家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尚德义先生是一位非常严谨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历程中,他始终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不懈探索、不断奋进,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既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又结合本土民族因素,体现出高超娴熟的作曲技法;他的作品格调高雅、意蕴深刻,具有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正是由于他对艺术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故而写作出诸多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声乐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丰富了我国声乐曲库,其作品长期得以流传,为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繁荣和发展和声乐教学做出了积极的可贵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尚德义.尚德义独唱歌曲选集[G].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2]傅庚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在“尚德义教授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人民音乐,2002(08).
  [3][5]王晓平.尚德义西北一呆 24 年[N].音乐周报,2006(17).
  [4]彭根发.论尚德义的声乐作品创作[J].人民音乐,2003(03).
  (责任编辑:刘申五)
其他文献
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目前我国针对红外成像系统的研发大多集中在短波和中波波段。为满足红外天文物理、深空探测、地外生命探寻对长波红外探测器的迫切需求,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本课题组开展了长波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设计并制作了长波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它主要包括长波红外焦平面阵列、光学系统以及电路部分。本论文围绕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模
<正>~~
期刊
自2017年8月起,本刊将连续刊发根据鲍元恺管弦乐曲《炎黄风情》改编的的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这部由朱培宾改编的钢琴作品,以我国六个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民歌为主
近年来,空间结构优化已经成为规划领域研究的热潮,但是针对山区带形小城镇的空间结构优化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定性较多定量较少,本文采用定性加定量的方法使论据更加有说服力。并且在自然资源部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新背景之下,对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所研究的清原县城地处辽东山区,是典型的河谷型带形城市。随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带状城市的空间结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清原县城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生态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