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就成为每个中学数学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在分析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探析,希望对改善数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新课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性对中学数学教学而言,它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外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为改善中学数学教学现状、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由于正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加上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卑、软弱、任性、叛逆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普遍存在。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的表现为:对困难准备不足,自学能力差,不懂得合作学习,课堂精力不集中,个人情绪容易波动等,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够高
通过调查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是大量存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普遍较重,加上各种数学评比和竞赛活动的影响,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原本活泼有趣的数学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下降,不利于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不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目前,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学没有实现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结合,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主要还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人格培养的渗透,这不利于中学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全体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构建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模式的具体措施
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模式的构建会涉及到很多环节,需要经历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对此,本文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探析。
(一)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换句话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教学条件的创设,积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式、主动式的学习,一改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讲授初中“三角函数”这一章节时,很多教师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理想,但当问及学生的学习困难时,很多教师又说不出所以然。通过一些分析发现,三角函数的知识相对抽象,而有的数学教师只顾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吸收状况。对此,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预习或自学,发现学习中的难点,然后教师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更是要积极听取,注重对学生质疑的保护,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加学生对成功的体现,这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实现进步与发展
传统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等,所以,中学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个性特征明显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进步与发展。例如,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或者延伸学习,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指导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等,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教学模式。
(三)加强对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开拓新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嚴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生学了“平移和旋转”后,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一条道路两边有两辆相同型号的汽车,怎样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我国国旗上的四个小五星能否通过一个小五星旋转得来?如果可以,旋转中心在哪里呢?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评价,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课程评价一定要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等因素,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在中学课程评价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探究性、创造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保障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开放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不应当对落后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多元化的评价要积极开展“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学生”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保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激励、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等,这些都能够深入中学生的内心,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生活中的数学比比皆是,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很好地把生活内容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尤其是中学生对于数学的乐趣还不甚理解,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只是把他当作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而对“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可以处处体现数学在大千世界中的作用,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发挥自己课堂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去探究数学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中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构建有效的中学数学教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中学数学教学环节的研究,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思想,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变化,改善数学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穆友馨.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新课程,2010,(11).
[2]于永志.实践创新以完善数学教学——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认识与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李强.浅谈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4]刘颖.让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发出美的光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的初探[J].科技风,2010,(12).
新课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性对中学数学教学而言,它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外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为改善中学数学教学现状、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由于正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加上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卑、软弱、任性、叛逆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普遍存在。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的表现为:对困难准备不足,自学能力差,不懂得合作学习,课堂精力不集中,个人情绪容易波动等,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够高
通过调查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是大量存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普遍较重,加上各种数学评比和竞赛活动的影响,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原本活泼有趣的数学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下降,不利于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不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目前,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学没有实现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结合,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主要还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人格培养的渗透,这不利于中学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全体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构建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模式的具体措施
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模式的构建会涉及到很多环节,需要经历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对此,本文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探析。
(一)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换句话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教学条件的创设,积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式、主动式的学习,一改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讲授初中“三角函数”这一章节时,很多教师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理想,但当问及学生的学习困难时,很多教师又说不出所以然。通过一些分析发现,三角函数的知识相对抽象,而有的数学教师只顾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吸收状况。对此,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预习或自学,发现学习中的难点,然后教师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更是要积极听取,注重对学生质疑的保护,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加学生对成功的体现,这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实现进步与发展
传统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知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等,所以,中学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个性特征明显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进步与发展。例如,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或者延伸学习,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指导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等,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教学模式。
(三)加强对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开拓新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嚴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生学了“平移和旋转”后,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一条道路两边有两辆相同型号的汽车,怎样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我国国旗上的四个小五星能否通过一个小五星旋转得来?如果可以,旋转中心在哪里呢?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评价,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课程评价一定要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等因素,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在中学课程评价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探究性、创造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保障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开放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不应当对落后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多元化的评价要积极开展“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学生”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保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激励、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等,这些都能够深入中学生的内心,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生活中的数学比比皆是,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很好地把生活内容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尤其是中学生对于数学的乐趣还不甚理解,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只是把他当作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而对“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可以处处体现数学在大千世界中的作用,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发挥自己课堂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去探究数学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中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构建有效的中学数学教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中学数学教学环节的研究,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思想,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变化,改善数学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穆友馨.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新课程,2010,(11).
[2]于永志.实践创新以完善数学教学——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认识与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李强.浅谈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4]刘颖.让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发出美的光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的初探[J].科技风,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