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自主性、互动性、应用性的课程特点出发,采用“互动 自主”翻转课堂形式授课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创新点。从目前心理翻转课堂的不足出发,文华学院依据南加州大学的翻转课堂设计原则进行了全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方案并对本校2016级新生进行了实践,并追踪了课堂反馈。实践过程与量化追踪显示,新方案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058-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电子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的不断普及,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随之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必修课,具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改进教学模式,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作用的重要且必要的过程。其中,翻转课堂作为新兴教学模式的代表,具有互动交流、个性定制、学生中心的显著优势,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目前国内以翻转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课堂准备不充分、课后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现状
作为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由于讲授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已经越来越多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基数大,翻转课堂中分享不充分,难以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互动。
2.在课堂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观看与学习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3.课后检查反馈难以落实,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吸收效果如何无法检查。
综上,目前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的应用上,需要采取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文华学院参考了南加州大学关于翻转课堂设计原则的研究成果。
三、南加州大学对于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Min Kyu Kim等研究者通过对南加州大学三种不同学科(工程学、社会研究、人类学)的翻转课堂进行混合方法研究,总结出九条设计翻转课堂的原则(如图):
其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教学与环境可以成为设计的重点,课堂中提供的反馈与氛围可以使心理课成为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的良好空间。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资源
文华学院引进了一套由国内名师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视频课程,并通过教务处通知、辅导员督促等方法指导学生观看。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1.课前阶段。首先应当确定可以使用的网络资源以及确定整体课堂设计方案。文华学院选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指定网络课程。教师根据课堂中的认知负荷理论来设计翻转课堂的内容,设计程序环节并提前组织了试点学生进行实验,最终确定方案细节。
2.课中阶段。文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每次4个课时,其中,时间分配的方式如下所示:
首先,课堂开始以介绍翻转课堂的含义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为主,引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其次,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由不熟悉、拘谨到互相熟悉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建立小组关系。提供机会使得小组互相熟悉,创造课堂氛围。
之后进入学生讨论、思考、总结、应用的课堂环节,教师在屏幕上呈现十个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提取出学生反馈最多的主题——“宿舍对对碰”、“网络与生活”、“越学越有劲”等,每个小组经过商讨选择一个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讨论的结果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方式呈现。以任务式教学促进课上与课下的知识链接。
最后是教师的评价总结环节。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内容,升华课程主题,指导学生如何将讨论成果应用于生活中。在课后利用自有网络平台进行分享与反馈,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促进性反馈”原则。
3.课后阶段。课后,教师布置了个人作业以及发放“翻转课堂实效性调查问卷”,通过质化和量化两种形式收集课堂反馈效果。在260份调查问卷中,90%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更好地调动了积极性,加深同学了解,体验到了身心放松。量化与质化的指标都显示了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五、总结与展望
在对3960名新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并取得良好课堂反馈后,实践经验证实了基于南加州翻转课堂原则设计的课堂模式十分适合心理健康教育。文华学院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出发,根据创新的设计原则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取得了理想效果,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的目标要求。
未来在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进一步推动课堂效果:
1.翻转课堂与慕课必须紧密结合,本次课堂反馈问卷中显示将近1/4的学生仅观看了1/2的视频课堂或更少。因此,提高视频课程的影响成为未来慕课发展的重要命题。研究认为通过强调自我约束以及在视频课中提供停顿与测验可以有效增强慕课的注意与记忆效果。
2.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持续效果争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翻转课堂形式加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效果并不持久。因此,进一步全面贴合科学设计原则,在有限课时最大程度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持续影响力成为翻转课堂有效性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2]王小彦.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3):12-15.
[3]Kim,M. K.,Kim,S. M.,Khera,O.,
关键词:翻转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058-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电子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的不断普及,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随之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必修课,具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改进教学模式,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作用的重要且必要的过程。其中,翻转课堂作为新兴教学模式的代表,具有互动交流、个性定制、学生中心的显著优势,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目前国内以翻转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课堂准备不充分、课后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现状
作为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由于讲授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已经越来越多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基数大,翻转课堂中分享不充分,难以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互动。
2.在课堂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观看与学习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3.课后检查反馈难以落实,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吸收效果如何无法检查。
综上,目前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的应用上,需要采取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文华学院参考了南加州大学关于翻转课堂设计原则的研究成果。
三、南加州大学对于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Min Kyu Kim等研究者通过对南加州大学三种不同学科(工程学、社会研究、人类学)的翻转课堂进行混合方法研究,总结出九条设计翻转课堂的原则(如图):
其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教学与环境可以成为设计的重点,课堂中提供的反馈与氛围可以使心理课成为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的良好空间。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资源
文华学院引进了一套由国内名师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视频课程,并通过教务处通知、辅导员督促等方法指导学生观看。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1.课前阶段。首先应当确定可以使用的网络资源以及确定整体课堂设计方案。文华学院选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指定网络课程。教师根据课堂中的认知负荷理论来设计翻转课堂的内容,设计程序环节并提前组织了试点学生进行实验,最终确定方案细节。
2.课中阶段。文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每次4个课时,其中,时间分配的方式如下所示:
首先,课堂开始以介绍翻转课堂的含义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为主,引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其次,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由不熟悉、拘谨到互相熟悉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建立小组关系。提供机会使得小组互相熟悉,创造课堂氛围。
之后进入学生讨论、思考、总结、应用的课堂环节,教师在屏幕上呈现十个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提取出学生反馈最多的主题——“宿舍对对碰”、“网络与生活”、“越学越有劲”等,每个小组经过商讨选择一个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讨论的结果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方式呈现。以任务式教学促进课上与课下的知识链接。
最后是教师的评价总结环节。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内容,升华课程主题,指导学生如何将讨论成果应用于生活中。在课后利用自有网络平台进行分享与反馈,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促进性反馈”原则。
3.课后阶段。课后,教师布置了个人作业以及发放“翻转课堂实效性调查问卷”,通过质化和量化两种形式收集课堂反馈效果。在260份调查问卷中,90%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更好地调动了积极性,加深同学了解,体验到了身心放松。量化与质化的指标都显示了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五、总结与展望
在对3960名新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并取得良好课堂反馈后,实践经验证实了基于南加州翻转课堂原则设计的课堂模式十分适合心理健康教育。文华学院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出发,根据创新的设计原则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取得了理想效果,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的目标要求。
未来在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进一步推动课堂效果:
1.翻转课堂与慕课必须紧密结合,本次课堂反馈问卷中显示将近1/4的学生仅观看了1/2的视频课堂或更少。因此,提高视频课程的影响成为未来慕课发展的重要命题。研究认为通过强调自我约束以及在视频课中提供停顿与测验可以有效增强慕课的注意与记忆效果。
2.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持续效果争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翻转课堂形式加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效果并不持久。因此,进一步全面贴合科学设计原则,在有限课时最大程度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持续影响力成为翻转课堂有效性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2]王小彦.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3):12-15.
[3]Kim,M. K.,Kim,S. M.,Kher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