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路径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面对言简意赅的中国古典诗词,就像面对螃蟹,不知从何下手。解读诗歌,进而品味诗歌的意蕴,就如吃螃蟹,得遵循一定的路径,抓住关键,慢慢咀嚼,品出诗味。下面谈谈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路径。
  一、通读全诗,把准意脉
  首先,须从诗题到诗人到诗句到注释,通读几遍,迅速把握关键之点,判断全诗的基本内容和感情,以确定解读的基本方向。
  一是基本内容,即它写的大概是什么,或送别、或思念、或怀古、或伤春、或悲秋、或写景、或抒怀、或边塞、或行旅、或闺怨,等等;二是情感倾向,或悲伤、或惆怅、或哀怨、或喜悦、或愤怒、或壮怀、或嘲讽、或批判,等等。
  虽然诗歌具有多重意蕴,解读具有较大个性化特征,但它总有其基本边界,因此,这一步并不在对这两方面作具体、准确把握,而在“面”的统摄下解读“点”,再由“点”来理解“面”,以防止对一些“点”作孤立理解,导致解读溢出边界。
  赏诗有一些着眼点,笔者把它称为品读诗歌的“意脉”,这是比较明显的信息。通读全诗应特别注意这些信息:它们好比人的脉搏,抓住了这些点,就把准了诗的基本内涵。它不同于“诗眼”,诗眼是一点,而且由之一般只能探知大略,况且对学生来讲,并非都能准确抓住,而由“意脉”可以理清情感走向,寻索诗意。这些“意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题目、作者、注释、首句、尾句等,它们是鉴赏诗歌最基本的着眼点。
  1.题目往往概括或点明了诗歌基本内容、写作缘由等,由之能迅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如《秋兴》,明确了此诗是因秋景而有所感发,乃触景生情之作;《咏怀古迹》是借古以抒怀,古迹是触发点,抒发个人情怀是其旨归;《马嵬》直接点明写马嵬之事。
  2.首句和尾句一般表明情感旨趣,词则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如,鉴赏《锦瑟》一诗的重心在中间两联,但笔者在教学时,不是从头到尾进行,而是提示学生首先抓住首尾两联,找出点明诗意诗情的字词。学生迅速把握了本诗的基本内容:“思华年”,即追思美好年华,“追忆”、“此情”则表明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已惘然”则透露出诗人的遗憾、茫然、失落甚至沮丧之感。这一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轻松的,再回过头来理解中间两联四个典故的用意,就更加容易了:诗人不过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年华或者对某段美好情感(爱情?夫妻之情?师生之情?)的追忆罢了。这首诗的晦涩难懂,恰恰在诗人未曾点明“此情”到底是何情,让后人难猜,而后人却又被它们吸引而纠缠不休,四个典故原本就是非常虚幻缥缈的神话传说,再化事为景,就给不明的“此情”点染了层层朦胧、迷离的梦幻色彩。这样稍加点拨,中间两联的用意学生就很容易明白。
  3.注释一般明确或暗示了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因、作者基本情况、难点等。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还应当联系其身世、思想状况等。例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对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背景通过对“万岁山”、“蓬壶殿”的注释来交待,同时,要求考生对岳飞有基本了解。
  二是诗中带有主观性情的字词,由之能够直接探知诗人的情感意绪。
  这种路径适合情景互见和情景交融,或抒情较明显的诗歌。古典诗歌重在抒情,多数诗歌有较明显的主观性情感字句。即使是写景诗,意象也往往直接染上了情感。例如,《登高》(杜甫)中诗人用“急”、“啸哀”、“回”分别描绘秋风、猿啼、飞鸟,给人以焦急、紧迫、悲凉、郁塞不通之感,这分明是诗人情感的直接体现。又如,梳理元曲《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的思想感情(情趣),只要着重抓住“春归”、“留春住”、“寻春”这些关键词语,联系“渺渺予怀”一句,就能够准确回答。
  所以,第一步通读全诗,就是要特别注意上述“意脉”,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为进一步解读做好准备。
  三是明确节奏,反复诵读。这主要是用于平时教学中。诗歌是追求韵律节奏的语言艺术作品。明确了节奏,就明确了诗句的意义层次。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节奏,它并不一定是朗诵效果(因为朗诵是为了准确传达诗情,但准确理解诗情却是声情并茂进行朗诵的前提),而在反复诵读,甚至读慢一点,可逐渐激发读者慢慢思考和回味,则意义慢慢就显示出来了。例如,《登高》(杜甫)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人说它有八层意思,对学生来讲,如果能读出六层意义,也非常不错了。只要找准节奏,意思就出来了。这两句在抒情中有叙事。在欣赏这一联时,笔者先让学生划分节奏,然后按照节奏,慢慢读,边读边想,学生基本能找出七种意义。这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可培养学生对诗歌节奏特有的敏感,易于理解诗意。
  二、抓住意象,还原情景
  分析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基本功。意象不仅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还指被诗人主观取舍、提炼后用以表达特定感情的形象。它是诗人精心选择的结果,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形象化),而不是客观再现。很多诗歌只见景,不见情,而是将情寓于景物描写中,这就需要抓住意象,分析其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原诗境,追溯诗情,勾玄意蕴。
  一些诗歌,表情达意非常隐晦,不容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多以悲情、伤感为主调,这会让我们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形成固定思维,影响我们对诗情的把握:本来抒发哀情,我们却认为是乐情;格调是明快的,我们却认为是悲伤。因此,只有把握意象的特征,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内涵。例如,杜甫的《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一些学生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忧伤之情。原因有二:一是受思维惯性的影响,孤立解读一些“关键点”:既然是“遣心”,那么心情一定不好,需要排遣,既然有“雨”,那可能就有悲伤,而尾联“两三家”,那说明诗人是孤独寂寞的,不能说这样的理解一定错误,但至少它不准确;二是因诗歌鉴赏量不够而缺乏对诗歌的直觉把握能力。   读完这首诗,我们很难按照“把准意脉”这一路径找出表明情感倾向的关键点,也难以直接明确诗人是喜是忧。这首诗写的是城郊微雨中的春景,面对这样的春景,诗人的心情到底如何呢?全诗以写景为主,没有抒情和议论性字眼,仅有“遣心”和“眺望”表明诗人在做什么。“遣”有排解,但也有消遣、打发之意,到底做何解读,需要联系全诗。
  “眺望赊”即视野开阔,说明诗人的心情轻松。他抓住城外典型景物,简笔勾勒,炼字的精到,刻画出景物的特征,而不失工笔之趣。“澄江平”、“幽树”“多花”、“鱼儿出”、“燕子斜”这些意象,营构出一幅动静结合、远近相接的平原春景图,给人以生机、活泼之感。而尾联呼应了首联的“去郭”,中间两联的写景,有动却无声,气氛宁静。尾联两句构成对比,以“十万户”的“城中”来衬托只有“两三家”之“此地”的清静。言为心声,可以窥知,诗人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和清闲,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和对眼前景象的欣赏和喜爱之情。全诗正好生动地诠释了“遣心”的基本内涵:随意散心,闲逸自然。
  这一路径,是还原诗境、创造诗境的过程,是把意象构织成一幅画面。本质上,这是从诗句的翻译中得到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把对诗句的翻译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贯穿在诗歌教学中。翻译古典诗歌有一定难度,但适当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只要把诗句基本翻译出来,诗意基本就明白了。这可以作为学生的基本功加强训练。
  例如,笔者在教学《秋兴》(其一)时,第一步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的理解非常到位,基本能准确理解“塞上风云”、“丛菊两开”的双关手法。又如,《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这首诗以形象的方式直接阐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季节变换是自然规律,我们就没有必要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忧伤,何况正如夏天的阴凉,每一个季节都有其可人之处。它以乐观之笔对自古以来太多的伤春之情进行了反拨。如,2012年重庆高考题:“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鹧鸪天]金·王寂)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只要将这两句基本翻译出来,并抓住两个明显的字“瘦”、“肥”,答案自然了然于胸。又如,2010年全国高考题选了刘孝绰的《咏素蝶诗》,其中一个问题是:“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只要把诗歌前六句翻译出来,稍加概括即是。
  不过,一些意象有固定的寓意。例如,“月”之与团圆、思乡,“柳”之与别离难舍,“浦”之与送别,“子规”之与思念、思乡,等等,这些需要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不断积累,予以熟练掌握。
  三、品读语言,深究意蕴
  语言是进入诗歌的第一道门坎,也是深究意蕴的唯一门径。古典诗歌的语言因其凝练而高度浓缩,意蕴丰富。它讲究炼字炼句,追求意义的最大化。很多字因其用得巧妙、精当,达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耐人品味。仔细品读这些字,往往能探知诗人隐微的感情,触及诗人的灵魂。它往往成为理解全诗的关键。再由字而句,由句而篇,全诗意蕴豁然开朗。如,《咏怀古迹》(其三)前两联: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首诗让人着迷处在语言的精深微妙。首联以雄伟的“群山万壑”起句,如异峰突起,极有气势,非常不凡,用意何在?“赴”字化静为动,以拟人手法把群山万壑丛聚如驰骤之状形象地表现出来,自然让人联想到长江两岸绵延不断的群山和无数沟壑,进而联想到滔滔滚滚、奔涌向前的长江水。下句则点出昭君出生地,直接引出所咏之人。群山万壑与滔滔江水集中一地,奔涌向前,情态急迫,仿佛不是奔向荆门,而是奔向昭君。一个人是如此值得景仰,其悲剧让高山大河似乎也为之动容。昭君的悲剧就显得非常深沉,昭君的形象就显得异常高大。这包含着诗人对昭君深深的敬仰。同时,起句语势雄奇,节奏急迫,而接下来的“生长明妃尚有村”却趋于平淡,节奏立即变得舒缓,前后形成对照,前句映衬了昭君的崇高,也反衬了明妃的悲剧性命运。从头至尾,气势由高而低,调子越来越低沉,恰是昭君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这与诗人的命运何其相似!同病相怜,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使一个“赴”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意蕴,实在叹为观止。
  第二联里,“连”,一般解作“联姻”。其实,何尝不可以解作“连接”。解作“连接”,既包含“联姻”之意,让人想到昭君稳定中土、安定边疆的历史功绩,自然回应了起句不凡的奇笔,又把汉宫华丽的“紫台”与荒远的“朔漠”紧密相接,两相对照,与“一去”相呼应,把昭君命运的陡转直下尽然昭示,人物命运的巨大落差轩然展露,让人惋惜异常。一句“独向青冢向黄昏”,无尽的悲凉感不由得沁透全身。昭君的孤“独”不单是死后永留朔漠的孤独,活着之时的孤独亦不亚于身后:在汉宫里,她是孤独的,在朔漠更是孤独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截然不同,即使能说“胡语”,在昭君的内心,恐怕都难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之中,可见这种孤独不仅是身心的孤独,更是精神、文化、传统的孤独,这种孤独如人被投于广漠的荒原,为人称颂的佳人,也将被时光抹平在苍凉的时空里,当后人面对“青冢”,还有谁知道这曾经是让多少人咏叹的明妃呢?一个“向”字,不是“向”太阳,不是向汉宫,而是向“黄昏”,让“青冢”与“黄昏”永相伴,何其落寞,何其凄凉!时间似乎将抹去一切善恶美丑,只留下苍凉的黄昏。可以想见,诗人能够体会到昭君的孤独,那么他自己的孤独会是何其深重!如此苍凉悲慨的意境,是昭君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诗人的情感在此极度低落。其他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的“省”、《秋兴》(其一)中的“系”、“催”、“刀尺”等都是具有丰富意蕴的字眼。
  由此可见,对一些重要字词的挖掘,不是孤立进行的。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字词,能引领学生进入古诗的内核。
  四、读懂诗歌,抓住手法
  通过前述几种途径,可以读懂诗歌,也是进一步品读诗歌的基础和前提,但要准确深入体味诗歌意蕴,还必须掌握和熟悉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比喻、对比、衬托、夸张、拟人、对比、借代、谐音、双关、用典等修辞手法,以及烘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中见景、寓情于景等表现技巧。这些手法是比较明显的,在局部具体展示出来。在此,择要谈谈一些手法的把握。   情中有景,或情中有事,或事中有画。这在杜诗中多有体现。如,《登高》的后面两联,直接是抒情,但明显有叙事,叙事中我们见出这样一副悲壮的画面:诗人伫立高处,睹物思远,悲家伤国,坎坷艰难,迟暮多病,穷愁潦倒,壮志难酬,怆然泣下。《秋兴》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他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情中有景;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情中有事,事中有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是情中有景;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事中有景,情中有景。
  托物言志。古典诗词以“诗言志”为旨趣: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咏物抒怀,或托物言志。后两种手法实为托物言志一种,都较隐蔽,不易把握,应按照咏物抒怀的原则进行解读。这类诗的思想感情,往往不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得那么显明。它们是通过吟咏或塑造某种形象,赋予某种情调或品格,使之人格化、精神化,达到抒怀言志之目的。前人明确指出:“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1]这类手法是整体的,它们渗透于整首诗中。这需要联系创作背景甚至诗人当时的生活经历、人生理想、思想情趣等。如,刘孝绰《咏素蝶诗》(2010年全国卷):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草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则当根据咏物抒怀的原则予以解读。前四句描写素蝶(白蝴蝶)在阳光照耀下,在绿树叶间翩然起舞的情景,末尾两句则明显转向主观意愿的表达——言志。“芳草”和“嘉树”常常象征美好的事物,即使学生不明白其传统喻意,但据“芳”和“嘉”二字,能看出诗人的褒扬态度,暗喻它是诗人心中某种美好的事物;“幸”(希望)、“欲相依”进一步表明期待和倾慕态度。结合注释,诗歌含意迎刃而解:诗人咏“素蝶”在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境遇的某种不满。
  通过对本诗的解读,我们发现,手法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着眼点,但赏诗并非首先就找手法,而首先是读懂诗意。
  综上所述,对诗歌的鉴赏,需要三个基本功:一是对“意脉”有直接的敏感;二是意象的阐释,意境的重构;三是对常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熟练掌握。
  对这些鉴赏路径,应综合运用。而通过对典型诗歌的教学,可以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按照上述路径选择不同教学点,设计多个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对一首诗歌反复品读,这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而且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诗歌,让学生明白,诗歌只有细读,才能入乎其内,涵泳其中,才能出乎其外,品评观照。也可以采用拓展方式,把涉及同类题材的诗歌和一些诗歌鉴赏题引入课内以为补充和拓展,例如,咏史诗、咏怀诗、边塞诗等类型的诗歌以及炼字型的题、手法鉴赏题、语言鉴赏题等。
  就教学而言,一是把教材里的诗歌所涉及到的手法尽可能全面深入分析,以对学生形成耳濡目染之效;二是就这些手法进行归类梳理,让学生理解鉴别,并通过对多首典型诗歌的范例性鉴赏,让学生集中掌握这些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三是对学生就此类知识点进行相当量的练习,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对诗歌有一定量的感知,是提高鉴赏能力的基础。在平时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从这些方面去培养学生品读诗歌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还能让他们体验到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培养其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2]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紫茎泽兰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解剖进行显微观察,确定了紫茎泽兰的显微结构特征。结
当前的媒介语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信息传者与受者合二为一,人们选择信息的自由度增加,这给社会共同价值观打造带来了全新课题,新形势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面临挑战。本文认为
2013年元月7日,《楚天金报》开始向具有浓郁都市特色的财经类报纸转型,其评论版配合报纸的改版转型,也渐渐形成较为显著的特色和风格,成为报纸的一面旗帜.
为研究贵州不同产地烤烟的风格特征特性,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贵州省8个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具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
为利用污水灌溉冬小麦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新乡市生活污水、再生水及地下水3种不同水源进行了盆栽灌溉冬小麦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在根、茎叶中均有累积.籽粒中仅含有少量的铬;除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高管透露,国产4G制式TD—LTE的数据卡将在今年上半年启动友好用户测试,而TD—LTE手机终端也会在下半年启动友好用户测试,两者均将在今年年内初具商用条件。而有
20世纪末以来,对文学经典的戏拟、改写乃至颠覆的做法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令人触目惊心。如香港女作家李碧华通过改编《水浒传》与《金瓶梅》写成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络写手林长治在《Q版语文》中以语文课本中原有的经典作品为“原型”和素材对其进行了无厘头式的篡改和戏说;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对《西游记》的解构更是惨不忍睹。当前,戏谑经典最常见的手法是将其置于新的语境中进行调侃式的阐释,如《水煮三国》和《麻
试验以大棚嫁接黄瓜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结瓜期净光合速率并分析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从而为大棚黄瓜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
每篇文章开始页的左下角应标注该文的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包括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及通讯作者。用六号宋体排。脚注用10格细线与正文分开。示例:
去年12月7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和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2012上海发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上海拉开大幕。据了解,竞赛之后,上海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