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以同期在我院手术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高,引流管放置比例高,恶性肿瘤比例高,二三类手术比例高,平均手术时间长,合并慢性疾病比例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高危因素较多,需要医生高度重视,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原因;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02-02
在手术技术提升与无菌操作和预防感染措施改善的推动下,多数手术患者可顺利康复,但是,切口感染仍旧是术后常见并发症,而一旦发生即能影响手术效果,引起切口延迟愈合、全身感染等,增加患者病痛,因此,必须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3月我科治疗的普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说明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普外科手术后患者100例,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0例,以其为实验组,同期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0例,以其为对照组。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2-81岁,平均(396 573)岁。100例患者中I类清洁切口21例,如行甲状腺切除术、乳腺切除术;II类清洁-污染切口52例,如行胆囊切除术;III类污染切口27例,如行肠梗阻绞狭手术。患者术前体质存在区别,其中长期吸烟史7例,肥胖症状4例,术前合并糖尿病6例,术前慢性支气管炎5例。有42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其中实验组33例,对照组9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术后切口感染诊断。术后30d内、有植物人1年内、且感染与手术有关,伤口内留出脓样分泌物或软组织培养后可分离出微生物,伤口处伴有压痛、疼痛、发热、发红、肿胀等现象。在普外科术后第3、5、7天对患者进行切口检测,调查分析感染因素。
13调查指标我院从患者年龄、有无引流、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恶性肿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手术类型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实验组三类切口类型中,II类、III类切口类型感染率较高,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60岁以上患者比例大,引流管放置数量多,恶性肿瘤比例高,二三类手术比例高,平均手术时间较长,合并慢性疾病数量大,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多发并发症,由于术后患者各项机能不能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且术中操作、术后护理中存在缺陷,使切口感染常出现在普外科手术后,这对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病痛起到了严重抑制作用。具体来看,手术切口感染的引发因素主要有:
31年龄因素本组研究中,实验组老年患者数量较高,且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这说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其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机体功能、免疫能力等下降,手术实施难度提升,术后恢复慢,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必须提高警惕,做好术前抗感染处理机术后抗生素使用,以有效防止切口感染。
32手术操作①实验组引流管放置量较大,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这说明手术操作、手术器械对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手术设备的消毒工作,并要在手术中进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切口引流,并在术后进行适当处理。②研究发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与手术时间成正比,手术时间过长,操作粗暴常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这要求施术者必须具备精湛的手术技术,并掌握手术程序,进行合理、准确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③三种切口方式中,I类感染率最低,II类居中,III类最高,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化、规范化操作。
33患者自身患者机体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往往造成严重的切口感染。研究中,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其原因在于,肥胖患者脂肪堆积,常出现糖代谢异常,术后切口部位因脂肪液化、液体积聚或坏死而造成切口感染;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用手术刀一次性成功直切皮肤与皮下脂肪,尽量减少牵拉、钳夹动作,控制好切口的长度,进而降低切口感染率。在糖尿病的刺激下,伤口处形成肉芽,使纤维母细胞降低,严重影响切口愈合,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因此,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若诊断出糖尿病,则进行及时治疗。
总之,术后切口感染常出现在外科手术中,其引发原因众多,其主要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慢性疾病、手术类型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必须遵循无菌观念,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等治疗药物,开展微创技术,进行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操作,并进行术后全面化护理,以将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和姐,张丽君,王满红,陶祥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13(01):222-223
[2]吴安华,任南,文细毛,易霞云,黄勋,徐秀华,巩玉秀我国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2):881-884
[3]任南,徐秀华,吴安华,吕一欣,易霞云,王曼平,文细毛,黄勋,龚瑞娥,冯丽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1):1-3
[4]郭金凤,丁丽贞,李筠9151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4):271-272
[5]左武,蔡璇,朱琴,李红霞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8):221-223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原因;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02-02
在手术技术提升与无菌操作和预防感染措施改善的推动下,多数手术患者可顺利康复,但是,切口感染仍旧是术后常见并发症,而一旦发生即能影响手术效果,引起切口延迟愈合、全身感染等,增加患者病痛,因此,必须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3月我科治疗的普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说明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普外科手术后患者100例,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0例,以其为实验组,同期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0例,以其为对照组。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2-81岁,平均(396 573)岁。100例患者中I类清洁切口21例,如行甲状腺切除术、乳腺切除术;II类清洁-污染切口52例,如行胆囊切除术;III类污染切口27例,如行肠梗阻绞狭手术。患者术前体质存在区别,其中长期吸烟史7例,肥胖症状4例,术前合并糖尿病6例,术前慢性支气管炎5例。有42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其中实验组33例,对照组9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术后切口感染诊断。术后30d内、有植物人1年内、且感染与手术有关,伤口内留出脓样分泌物或软组织培养后可分离出微生物,伤口处伴有压痛、疼痛、发热、发红、肿胀等现象。在普外科术后第3、5、7天对患者进行切口检测,调查分析感染因素。
13调查指标我院从患者年龄、有无引流、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恶性肿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手术类型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实验组三类切口类型中,II类、III类切口类型感染率较高,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60岁以上患者比例大,引流管放置数量多,恶性肿瘤比例高,二三类手术比例高,平均手术时间较长,合并慢性疾病数量大,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多发并发症,由于术后患者各项机能不能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且术中操作、术后护理中存在缺陷,使切口感染常出现在普外科手术后,这对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病痛起到了严重抑制作用。具体来看,手术切口感染的引发因素主要有:
31年龄因素本组研究中,实验组老年患者数量较高,且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这说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其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机体功能、免疫能力等下降,手术实施难度提升,术后恢复慢,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必须提高警惕,做好术前抗感染处理机术后抗生素使用,以有效防止切口感染。
32手术操作①实验组引流管放置量较大,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这说明手术操作、手术器械对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手术设备的消毒工作,并要在手术中进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切口引流,并在术后进行适当处理。②研究发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与手术时间成正比,手术时间过长,操作粗暴常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这要求施术者必须具备精湛的手术技术,并掌握手术程序,进行合理、准确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③三种切口方式中,I类感染率最低,II类居中,III类最高,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化、规范化操作。
33患者自身患者机体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往往造成严重的切口感染。研究中,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其原因在于,肥胖患者脂肪堆积,常出现糖代谢异常,术后切口部位因脂肪液化、液体积聚或坏死而造成切口感染;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用手术刀一次性成功直切皮肤与皮下脂肪,尽量减少牵拉、钳夹动作,控制好切口的长度,进而降低切口感染率。在糖尿病的刺激下,伤口处形成肉芽,使纤维母细胞降低,严重影响切口愈合,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因此,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若诊断出糖尿病,则进行及时治疗。
总之,术后切口感染常出现在外科手术中,其引发原因众多,其主要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慢性疾病、手术类型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必须遵循无菌观念,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等治疗药物,开展微创技术,进行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操作,并进行术后全面化护理,以将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和姐,张丽君,王满红,陶祥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13(01):222-223
[2]吴安华,任南,文细毛,易霞云,黄勋,徐秀华,巩玉秀我国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2):881-884
[3]任南,徐秀华,吴安华,吕一欣,易霞云,王曼平,文细毛,黄勋,龚瑞娥,冯丽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1):1-3
[4]郭金凤,丁丽贞,李筠9151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4):271-272
[5]左武,蔡璇,朱琴,李红霞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8):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