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棚里基本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了,主管道自动配好肥料后会自动打到棚里,这样既减少了人工,还能实现精准施肥。”站在林果大棚内的贺兰县西岗镇德林果蔬示范基地总经理于德江向记者介绍到。
智能种植、远程监控、高效养殖……近年来,贺兰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农业园区科技含量,曾经以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被先进的智慧农业所替代,传统农业装上了聪明大脑,智慧农业走上了“快车道”。
“我们安装了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实现对设施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采集,并利用软件平台进行数据智能分析,对温室卷帘和通风等辅助设备进行控制”,于德江介绍,通过实现设施种植智能化生产管理,降低了60%以上用水量,节约1/3以上劳动力,降低40%以上劳动强度。
贺兰县西岗镇德林果蔬示范基地以种植西红柿、黄花、西芹、葡萄等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设施农业种植。目前,基地有这样的果蔬大棚166个,占地达560多南。
设施果蔬大棚实现智能化管理后,节省了更多劳动力,同时通过流转更多的土地,吸引周边大量的农户边打工边接受新的农业技能。
座落在贺兰县的银川科海鱼菜共生园同样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其中也隐藏着科技农业的智慧结晶。“为什么还有淡淡的薄荷香啊?真让人心旷神怡”记者问道,“我们养的这些是薄荷鱼是吃着长在水里的薄荷叶长大的,这种技术通俗一点说叫作‘鱼菜共生’,大棚就是一个生态圈,设置了蔬菜立体种植区和渔业养殖区。养鱼的水经过滤后,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鱼帮菜、菜帮鱼,实现和谐共生。”银川科海稻渔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石常晋说。
鱼菜共生园的最大亮点是尾水不排放,植物的二次根系可以吸附营养元素,降解一部分亚硝酸盐。净化后的水可作为水产养殖的优质水源,既解决了残饵排泄物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又降低了水稻施肥量和用藥量,有效减少了园区农业面源污染,最终实现以渔肥田、以田净水、以渔治碱。目前,该技术已在银川10多个渔业养殖基地推广应用。
这时,石常晋的手机吱吱开始“报警”,检测水质的页面跳了出来,他说: “水质监测、水产品质量监控、远程精准投喂、鱼病远程诊断等繁琐工作,现在都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电腩、手机上轻松完成。通过发展智慧渔业,不但提升了渔业生产效率,300多亩鱼塘每年节约成本10多万元,而且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精细喂投和科学用药,降低了养殖水体污染,使渔业生产从经验依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
据记者了解,目前,贺兰县已集成推广应用池塘微孔增氧、生物制剂水质调控、物联网应用等7项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技术,建设第三排水沟、第五排水沟2个农业尾水循环治理示范区,晶诚、新明、科海、蓝湾、拱福名优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5个,试验开展鲈鱼大规格苗种培育及绿色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实现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不向黄河排一滴废水。
记者从贺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贺兰县为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补齐农业信息化的短板,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推广应用有机水稻质量溯源、设施农业大棚管家自动控制、奶牛场全程信息化管理、渔业养殖水质远程监测、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一批“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
目前。贺兰县部分种植、畜牧、水产企业自建了视频监控、物联网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企业ERP、病虫害远程诊断、宣传展示(企业网站、公众号等)、在线电商等应用系统,规范了企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升级了营销渠道,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在尝试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决策支持。
智能种植、远程监控、高效养殖……近年来,贺兰县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农业园区科技含量,曾经以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被先进的智慧农业所替代,传统农业装上了聪明大脑,智慧农业走上了“快车道”。
“我们安装了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实现对设施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采集,并利用软件平台进行数据智能分析,对温室卷帘和通风等辅助设备进行控制”,于德江介绍,通过实现设施种植智能化生产管理,降低了60%以上用水量,节约1/3以上劳动力,降低40%以上劳动强度。
贺兰县西岗镇德林果蔬示范基地以种植西红柿、黄花、西芹、葡萄等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设施农业种植。目前,基地有这样的果蔬大棚166个,占地达560多南。
设施果蔬大棚实现智能化管理后,节省了更多劳动力,同时通过流转更多的土地,吸引周边大量的农户边打工边接受新的农业技能。
座落在贺兰县的银川科海鱼菜共生园同样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其中也隐藏着科技农业的智慧结晶。“为什么还有淡淡的薄荷香啊?真让人心旷神怡”记者问道,“我们养的这些是薄荷鱼是吃着长在水里的薄荷叶长大的,这种技术通俗一点说叫作‘鱼菜共生’,大棚就是一个生态圈,设置了蔬菜立体种植区和渔业养殖区。养鱼的水经过滤后,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鱼帮菜、菜帮鱼,实现和谐共生。”银川科海稻渔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石常晋说。
鱼菜共生园的最大亮点是尾水不排放,植物的二次根系可以吸附营养元素,降解一部分亚硝酸盐。净化后的水可作为水产养殖的优质水源,既解决了残饵排泄物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又降低了水稻施肥量和用藥量,有效减少了园区农业面源污染,最终实现以渔肥田、以田净水、以渔治碱。目前,该技术已在银川10多个渔业养殖基地推广应用。
这时,石常晋的手机吱吱开始“报警”,检测水质的页面跳了出来,他说: “水质监测、水产品质量监控、远程精准投喂、鱼病远程诊断等繁琐工作,现在都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电腩、手机上轻松完成。通过发展智慧渔业,不但提升了渔业生产效率,300多亩鱼塘每年节约成本10多万元,而且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精细喂投和科学用药,降低了养殖水体污染,使渔业生产从经验依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
据记者了解,目前,贺兰县已集成推广应用池塘微孔增氧、生物制剂水质调控、物联网应用等7项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技术,建设第三排水沟、第五排水沟2个农业尾水循环治理示范区,晶诚、新明、科海、蓝湾、拱福名优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5个,试验开展鲈鱼大规格苗种培育及绿色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实现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不向黄河排一滴废水。
记者从贺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贺兰县为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补齐农业信息化的短板,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推广应用有机水稻质量溯源、设施农业大棚管家自动控制、奶牛场全程信息化管理、渔业养殖水质远程监测、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一批“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
目前。贺兰县部分种植、畜牧、水产企业自建了视频监控、物联网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企业ERP、病虫害远程诊断、宣传展示(企业网站、公众号等)、在线电商等应用系统,规范了企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升级了营销渠道,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在尝试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