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80岁,眼睛混浊,完全不在意身边的人与事,大小便都在床上随机进行。从早到晚,她只是低着头、哆哆嗦嗦地把衣服扣子一颗颗解开,再把衣服一层层脱下来,好像它们是累赘的身外之物。她还喜欢抓扯棉被和枕头,把它们拉近、推远,直至推到地上。弄得累了,她就嗯嗯啊啊地喘息一阵,接着又像西西弗斯一样周而复始。保姆只好在旁边阻止、劝说,并替她穿上脱下的衣服。
她儿子是我早年的同窗,人很孝顺,请我去家中看看她,希望能尽量想想办法。我首先想到的是给她穿上尿不湿,再做些像婴儿穿的那种连体衣裤,开裆,装上拉链,免得她穿来脱去受凉。到她家时恰好是午饭时分,鱼丸、鸡汤端了上来,她眼睛一亮,面有喜色道:“饭饭、饭饭,吹吹、吹吹。”看到母亲日复一日地返老还童、不可理喻,儿子神色凄凉而张皇。一老一少两个保姆轮班侍候她,皆表情木讷、睡眼惺忪。
我大致检查了她的身体,又看了看她的病历和体检报告。她一直按常规服用扩血管和降血脂的药,五脏六腑都没什么大问题。于是,我准备让她吃点安眠药,至少保证晚上能睡几小时,以免体力消耗过大。
春寒料峭,雕花的木窗外,泡桐树淡紫色的花恣意地开着。此情此景却让人揪心。她曾经是耳鼻喉科医生、女中豪杰。当年,她工作繁忙,常常超负荷运转:看门诊、管病房、上手术、写论文、带学生……年纪渐长,她体力不支,早早就与儿子商定自己退休后要彻底休息,不返聘,也不私下看病人。儿子也认为,母亲晚年的重点只有一個:休息休息再休息。因此,儿子想方设法收拾好这个安静的院落,让母亲颐养天年。在这里,一切都不用她操心:不用买菜做饭,一日三餐都有人送上楼,衣服不用洗,家务不用做,只管浇浇花、看看电视就好。她长期除了工作,别无爱好,也没几个朋友。结果,在退休后的20年里,她几乎是枯坐在阁楼上,看尽了泡桐树花开花落。
刚退休那几年,她曾经烦躁、生气、哭闹、骂人,甚至出现过幻觉。去精神科看过后,她吃了一些相关药物来控制情绪、增加睡眠。这更让儿子觉得,她需要加倍休息、认真侍候。儿子在家时,每天早晚都会上楼问安。但儿子工作忙,老是出远门,没法常常陪伴她。起初,她还安安静静待在家里,慢慢地就开始在窗前张望、踱步,后来干脆就不睡觉、不吃饭,专心倾听楼下的动静,直到儿子回来。于是,儿子只好尽量调整工作,守在她身边。有一次,儿子实在有事要出差,只好对她说:“妈,我要出去几天,你看不到我不要着急啊。”话音未落,她就一把抱住儿子的腰,坚决不松开,最终弄得儿子误了航班。此后,儿子就再没出过远门。
年年岁岁,窗外的泡桐树越长越高大,紫色的花朵遮天蔽日。她则越来越沉闷,电视不看了,花不浇了,也不再打量窗外,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脸上越发失去了表情。渐渐地,她竟然连儿子也认不出了。
谈起这些,同窗喉头发哽,对自己为母亲一手安排的享清福的生活痛心疾首。他知道,与母亲同龄的好多同事仍在坐门诊、动手术、讲课、带学生。忙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不应与世隔绝,无所事事地闲坐家中,她需要充实忙碌的生活——见许多人,说许多话,走许多路。
生命在于运动,人是“动”物,身与心都要动起来,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然而,当他意识到这些时,已经太晚了。
不同的人活在不同的生态圈中。与同窗家相距不过几百米的小巷里,住着另一位老人。1985年前后,我天天都骑车经过华西医院围墙外一条灰不溜秋的狭窄小巷。那里雨天泥泞满地,晴天尘土飞扬。我常常看到一位老人,他家就在小巷中央,家门口堆满了花花绿绿的纸盒。他看上去很老很老,双眼眨巴,迎风流泪,脸上灰暗浮肿、沟壑纵横,头发几乎掉光了,牙齿也只剩下几颗“钉子户”,说话时关不住风,吃饭时嘴皮吸进努出,动静很大。可他总在门前干活:给裁剪好的纸板边缘刷上糨糊,把它们粘成一个个蛋糕盒、点心盒。中午时分,一个工人骑着三轮车来送纸板,同时取走老人糊好的纸盒。每到这时,老人就会颤颤巍巍、一趟又一趟地把纸盒堆上车,码放整齐。最后,几枚硬币在两人手中交接,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清脆。
入夏后有段时间没看见他,我猜想他可能是离去了。但过了些天,他的身影又出现了,仍旧在家门口糊纸盒,接着歪歪倒倒地把它们端上三轮车。我不由得感慨生命力之强大与长久,又感叹如此高龄还如此辛劳的人,确实少见。
有一天,我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是一个明亮的正午,我见老人正努力地把一堆棉被端端正正地摆在门前的空地上。棉被里裹着一个小男孩儿,看上去六七岁,头颅畸形,表情呆滞,嘴角流涎,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孩子面前放了一个搪瓷碗,里面有几枚硬币,原来是在就地乞讨。天气晴好,男孩儿在秋阳下端坐着,脸灰扑扑的,不言不语,不笑不动。小巷偏僻,偶尔有上班上学、衣着整洁的人路过,但大多步履匆匆、无暇他顾。只有几位邻家大嫂叹着气,从腰间摸索出小布包,犹犹豫豫地数出几枚硬币,蹑手蹑脚地走近,轻轻把它们投进碗里。过了一阵,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恰好经过,只见他身子一斜,蜻蜓点水般放下两枚硬币后就飘然而去,颇有济公的风度。
此时,旁边一个婆婆自言自语道:“造孽啊造孽!”原来小男孩儿的父亲和祖父都已亡故,只剩下唯一的曾祖父与他相依为命。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老人生命力长久的原因。他必须活下去,要爬起来做事,这样才能养活患病的曾孙子。无论多么衰弱,老人的身心都处于某种动态;即使气若游丝,他的心灵之灯仍会幽幽地燃烧下去。
其实,我觉得生命的任何状态都是有意义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各有其价值。老年失智则能令患者免于体验死亡的痛苦和恐惧。仔细想来,上天对死亡做出了颇为恰当的安排。在临近死亡之际,让个体进入木然、迟钝甚至失智状态,借此安稳离世。按照自然规律,如果个体在身体之火熄灭时,心灵之灯也同步枯竭,那就是做好了身心两方面的准备去迎接死亡。这是非常圆满的结局。
遗憾的是,对某些个体而言,心灵枯竭来得太早,就像同窗的母亲一样,虽然心灵之灯几近枯竭,但她的身体活力尚存,还有足够的精力来脱衣服、扯棉被。哀莫大于心死,她悲剧的核心是老年失智已发展到最后阶段,回天乏术。
无论城乡,大多数老人以后的理想去处很可能是一些类似养老院的机构。如果这些机构能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安排多种高质量的精神活动和适度的体力活动,让他们的身心都处于活跃状态,保持七情六欲,一起高高兴兴地有所为、有所学就好了。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此事,也相信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其实,很多老年人想做点事情、学点东西、受点教育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年轻人。
她儿子是我早年的同窗,人很孝顺,请我去家中看看她,希望能尽量想想办法。我首先想到的是给她穿上尿不湿,再做些像婴儿穿的那种连体衣裤,开裆,装上拉链,免得她穿来脱去受凉。到她家时恰好是午饭时分,鱼丸、鸡汤端了上来,她眼睛一亮,面有喜色道:“饭饭、饭饭,吹吹、吹吹。”看到母亲日复一日地返老还童、不可理喻,儿子神色凄凉而张皇。一老一少两个保姆轮班侍候她,皆表情木讷、睡眼惺忪。
我大致检查了她的身体,又看了看她的病历和体检报告。她一直按常规服用扩血管和降血脂的药,五脏六腑都没什么大问题。于是,我准备让她吃点安眠药,至少保证晚上能睡几小时,以免体力消耗过大。
春寒料峭,雕花的木窗外,泡桐树淡紫色的花恣意地开着。此情此景却让人揪心。她曾经是耳鼻喉科医生、女中豪杰。当年,她工作繁忙,常常超负荷运转:看门诊、管病房、上手术、写论文、带学生……年纪渐长,她体力不支,早早就与儿子商定自己退休后要彻底休息,不返聘,也不私下看病人。儿子也认为,母亲晚年的重点只有一個:休息休息再休息。因此,儿子想方设法收拾好这个安静的院落,让母亲颐养天年。在这里,一切都不用她操心:不用买菜做饭,一日三餐都有人送上楼,衣服不用洗,家务不用做,只管浇浇花、看看电视就好。她长期除了工作,别无爱好,也没几个朋友。结果,在退休后的20年里,她几乎是枯坐在阁楼上,看尽了泡桐树花开花落。
刚退休那几年,她曾经烦躁、生气、哭闹、骂人,甚至出现过幻觉。去精神科看过后,她吃了一些相关药物来控制情绪、增加睡眠。这更让儿子觉得,她需要加倍休息、认真侍候。儿子在家时,每天早晚都会上楼问安。但儿子工作忙,老是出远门,没法常常陪伴她。起初,她还安安静静待在家里,慢慢地就开始在窗前张望、踱步,后来干脆就不睡觉、不吃饭,专心倾听楼下的动静,直到儿子回来。于是,儿子只好尽量调整工作,守在她身边。有一次,儿子实在有事要出差,只好对她说:“妈,我要出去几天,你看不到我不要着急啊。”话音未落,她就一把抱住儿子的腰,坚决不松开,最终弄得儿子误了航班。此后,儿子就再没出过远门。
年年岁岁,窗外的泡桐树越长越高大,紫色的花朵遮天蔽日。她则越来越沉闷,电视不看了,花不浇了,也不再打量窗外,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脸上越发失去了表情。渐渐地,她竟然连儿子也认不出了。
谈起这些,同窗喉头发哽,对自己为母亲一手安排的享清福的生活痛心疾首。他知道,与母亲同龄的好多同事仍在坐门诊、动手术、讲课、带学生。忙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不应与世隔绝,无所事事地闲坐家中,她需要充实忙碌的生活——见许多人,说许多话,走许多路。
生命在于运动,人是“动”物,身与心都要动起来,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然而,当他意识到这些时,已经太晚了。
不同的人活在不同的生态圈中。与同窗家相距不过几百米的小巷里,住着另一位老人。1985年前后,我天天都骑车经过华西医院围墙外一条灰不溜秋的狭窄小巷。那里雨天泥泞满地,晴天尘土飞扬。我常常看到一位老人,他家就在小巷中央,家门口堆满了花花绿绿的纸盒。他看上去很老很老,双眼眨巴,迎风流泪,脸上灰暗浮肿、沟壑纵横,头发几乎掉光了,牙齿也只剩下几颗“钉子户”,说话时关不住风,吃饭时嘴皮吸进努出,动静很大。可他总在门前干活:给裁剪好的纸板边缘刷上糨糊,把它们粘成一个个蛋糕盒、点心盒。中午时分,一个工人骑着三轮车来送纸板,同时取走老人糊好的纸盒。每到这时,老人就会颤颤巍巍、一趟又一趟地把纸盒堆上车,码放整齐。最后,几枚硬币在两人手中交接,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清脆。
入夏后有段时间没看见他,我猜想他可能是离去了。但过了些天,他的身影又出现了,仍旧在家门口糊纸盒,接着歪歪倒倒地把它们端上三轮车。我不由得感慨生命力之强大与长久,又感叹如此高龄还如此辛劳的人,确实少见。
有一天,我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是一个明亮的正午,我见老人正努力地把一堆棉被端端正正地摆在门前的空地上。棉被里裹着一个小男孩儿,看上去六七岁,头颅畸形,表情呆滞,嘴角流涎,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孩子面前放了一个搪瓷碗,里面有几枚硬币,原来是在就地乞讨。天气晴好,男孩儿在秋阳下端坐着,脸灰扑扑的,不言不语,不笑不动。小巷偏僻,偶尔有上班上学、衣着整洁的人路过,但大多步履匆匆、无暇他顾。只有几位邻家大嫂叹着气,从腰间摸索出小布包,犹犹豫豫地数出几枚硬币,蹑手蹑脚地走近,轻轻把它们投进碗里。过了一阵,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恰好经过,只见他身子一斜,蜻蜓点水般放下两枚硬币后就飘然而去,颇有济公的风度。
此时,旁边一个婆婆自言自语道:“造孽啊造孽!”原来小男孩儿的父亲和祖父都已亡故,只剩下唯一的曾祖父与他相依为命。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老人生命力长久的原因。他必须活下去,要爬起来做事,这样才能养活患病的曾孙子。无论多么衰弱,老人的身心都处于某种动态;即使气若游丝,他的心灵之灯仍会幽幽地燃烧下去。
其实,我觉得生命的任何状态都是有意义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各有其价值。老年失智则能令患者免于体验死亡的痛苦和恐惧。仔细想来,上天对死亡做出了颇为恰当的安排。在临近死亡之际,让个体进入木然、迟钝甚至失智状态,借此安稳离世。按照自然规律,如果个体在身体之火熄灭时,心灵之灯也同步枯竭,那就是做好了身心两方面的准备去迎接死亡。这是非常圆满的结局。
遗憾的是,对某些个体而言,心灵枯竭来得太早,就像同窗的母亲一样,虽然心灵之灯几近枯竭,但她的身体活力尚存,还有足够的精力来脱衣服、扯棉被。哀莫大于心死,她悲剧的核心是老年失智已发展到最后阶段,回天乏术。
无论城乡,大多数老人以后的理想去处很可能是一些类似养老院的机构。如果这些机构能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安排多种高质量的精神活动和适度的体力活动,让他们的身心都处于活跃状态,保持七情六欲,一起高高兴兴地有所为、有所学就好了。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此事,也相信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其实,很多老年人想做点事情、学点东西、受点教育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