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防范农业风险,保证农业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本文阐述了农业风险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垦区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建立垦区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对建立垦区农业风险进行综合防范管理以促进垦区农业的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垦区农业 农业风险 风险管理 防范体系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农业有了巨大发展。随着我国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垦区农业经营风险的种类与表现形式将日益复杂,我们必须对垦区农业风险作一个系统的研究,并打造出系统的风险防范体系。
  
  一、农业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关于农业风险已有相当多的文献资料,其中有很多是研究农民的风险认知和其与生俱来的“风险厌恶”的。涉及农业风险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绿色革命”技术、降雨量的变动、农村信贷、农业补助金、多样化种植、灌溉、农作物保险、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农村贫困、干旱的影响和风险管理。农业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灾害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农业风险除具备风险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特点。1、自然性。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2、突发性。自然状态的变异性往往造成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市场的千变万化常常令人难以捉摸,而生产经营者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更助长了风险发生的突发性与随机性。3、不对称性。在通常情况下,高风险是与高收益相对称的。然而,农业并非如此。作为弱质产业,农业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市场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机制。4、不确定性。农业受自然力的控制,自然界又是变化多端的,远远超出了目前人类社会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历史。中国的农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所谓农业风险,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因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内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中国农业竞争力带来的危害。农业风险的来源有许多,主要来自地理环境、气候和生物系统本身的内在不确定性。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一直都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农业风险的来源、风险与技术采用、风险管理等问题值得在政策设计、项目规划时认真考虑。
  
  二、垦区农业面临的风险
  
  当前,垦区农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风险
  此处的“资源”,特指农业自然资源,它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前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主要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等。资源风险是指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带来的危害。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安全的前提。垦区农业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且资源风险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垦区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垦区农业土地的贫瘠化问题不可小看。耕地风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的安全问题。垦区农业水资源短缺。近年来,垦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垦区农业生态恶化。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盐渍化耕地。
  
  (二)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垦区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外部自然环境条件的好坏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可预测性,直接影响到垦区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由于垦区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各种自然灾害经常给垦区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抗御自然灾害,长期以来垦区农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建设了一批防御自然灾害的工程,为粮食等农作物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垦区农业目前还属于“靠天吃饭”的产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受到旱灾、涝灾、洪灾、风灾、雹灾、火灾、病虫害、鼠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外还有大量农作物种植面积和草原,遭受了病虫害、鼠害等灾害的影响。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垦区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垦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需求弹性小;二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三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四是遭遇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当前垦区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集中在一起就是农产品竞争力低。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这可以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组织程度等。垦区农业落后的农业装备水平和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大部分粮食的生产成本节节攀高,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垦区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议
  
  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仍然属于高风险产业和脆弱行业,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亟待加强。建立和完善垦区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对于防范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保证垦区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合理利用保护垦区农业资源和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
  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实施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垦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合理利用保护垦区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建立具有保护环境和较高经济生产功能的垦区农业体系。防范垦区农业风险,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要坚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垦区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地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垦区农业林牧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方向各有侧重。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两个中心,从资源状况和经济目标出发,在较大范围内,结合垦区农业的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垦区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 色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同时结合经济林、草山、草坡建设进行。在不断提高垦区农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根据垦区农业生产地域特点和垦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垦区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降低各类灾害对资源环境破坏的能力。
  
  (二)建立综合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防范垦区农业风险,就要建立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综合性灾害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手段,通过整合后的组织和社会协作,对灾害进行全过程管理,提升政府和社会的灾害管理与防灾减灾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减轻各种自然灾害,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循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灾害管理模式。在灾害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包括建立能动环境、确认主要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确认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制定有效方法以降低风险、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也是有效防范垦区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了降低和分散农业自然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经济补偿制度。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国家、社会、集体和农户家庭的合力作用,并通过一系列机制和体制来保障,由此可以实现农业风险转移的社会化,以保障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也为受灾地区农村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提供制度保证。我国农业救灾应从单一的依靠政府财政救助的“一线式”模式向“网状式”保障模式转变。一是建立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二是建立农业自然灾害合作保险制度;三是建立政府和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作物保险集团。
  
  (三)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垦区农业市场化进程
  防范垦区农业风险,要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政府应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降低现代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的市场机制是指以市场为依托,以风险利益为纽带,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建立风险损失基金,所形成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市场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的典型手段是通过保险形式。风险单位作为投保人事先以少量的、可以确定的风险费用的支付,来换取对未来不确定的、巨大经济损失补偿的保证。市场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必须正视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灾害管理和补偿问题。现代农业本身的高投入、高技术、高产业化和高市场化率的特点,又需要全面推进垦区农业市场化进程。通过推进垦区农业市场化进程,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以转移和分担等多种方式化解出去。
其他文献
2007年,根据县委组织部书面委托及当年审计项目计划,我局派出审计组,对A镇镇长经济责任进行就地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A镇存在违反财经法纪、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近几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涌现出了一些在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成就的优秀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方式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一、内部审计机构应重新合理定位    目前企业大部分的
期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计机关如何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力解决思想理念老一套、管理方式老一套、审计方法老一套、查处问题老一套、审计建议老一套等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工作全面创新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机关应着力在以下八个方面创新审计工作。  一、创新审计理念,以现代审计理念拓宽审计监督思路。要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
期刊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的而获取审计证据的技术和手段的统称。在审计工作特别是在探寻经济案件线索的过程中,正确选用审计方法,不仅可以尽快发现问题、查明真相,而且可以节约审计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因此,研究并科学地运用审计方法,对审计工作特别是探寻经济案件线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审计方法根据不同的依据或标志可以有多种分类。为了适应探寻经济案件线索工作的特殊需求,我们在对一些常规性审计
期刊
详细介绍了车身涂装旋杯设备的功能、设备的配置及具体要求,为选择旋杯设备提供了详细的技术参数。
阐述了色差的概念及色差仪的测量原理,并对车身在喷涂过程中色差的调整和控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调查路线和方法    2006年7月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经济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对呼伦贝尔市四个牧业旗进行为期20天的调研(调研顺序是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调研以嘎查为切入点,以户为基本点,涉及牧区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调研中选择较能反映当地情况的两类嘎查,一是较富裕嘎查,一是较贫困嘎查。采取与书记、嘎查达面对面交谈,解剖嘎查总体情况及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纳米粉体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如何得到高度分散的纳米粉体是一难题。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ZnO,讨论了其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