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v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及功能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12例13足得到随访的距骨骨折的坏死发生率、足踝功能及致残率.按Hawkins分型:Ⅰ型2足,Ⅱ型4足,Ⅲ型5足,Ⅳ型2足.结果 12例随访11~52个月,平均19.6个月.8足出现距骨坏死,3足需处理,其中1足行踝关节融合,1足行距下关节融合,1足行减压植骨;另5足踝关节、距下关节功能良好,无距骨塌陷、骨关节炎表现.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8足,良2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77%.结论 距骨骨折脱位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与骨折的部位及创伤能量相关,但其功能预后与缺血坏死并不相关。

其他文献
严重创伤患者往往因严重失血,导致大量凝血因子丢失,加之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消耗性凝血病.而消耗性凝血病、低体温和酸中毒是严重创伤患者的主要生命威胁,通常称作"致死三联
期刊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加后路硬膜内松解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不全瘫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入我院的22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加后路硬膜内松解术,该22例患者均已在外院行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不明显,且CT证实椎管内仍有骨性压迫,MRI显示脊髓连续性仍存在.除2例患者改为前路减压Z-plate固定外,其余20例均保留原椎弓根系统,仅
近些年来,再生医学蓬勃发展,它主要致力于使用干细胞来生成机体组织和器官以替代人体丧失功能的器官和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再生医学需要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1)干细胞,即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能力,能够修复受损器官组织的细胞;
期刊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为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文献报道较少.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骨窗开颅并强调保留横窦外骨桥,但存在横窦显露不清及术后横窦受压等问题.笔者尝试采用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将62例不稳定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关节组)和DHS内固定(螺钉组)各31例,经随访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58例患者获随访(关节组28例,螺钉组30例),随访时间13~49个月,平均80岁.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关节组(76
2008年11月2日,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交通伤与创伤数据库学组在浙江省杭州市美丽的西湖畔宣布成立,并召开了全国学术研讨会.学组聘请王正国院士、石应康教授、侯树勋教授和朱佩芳教授为顾问,周继红教授任组长,金会庆、许涛和尹志勇教授任副组长.会议就我国交通伤、创伤评分与创伤数据库的现况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并就学组的发展与任务达成共识.笔者就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期刊
################
ARDS是一种以急性起病为特征,持续低氧血症的综合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时有见到,特别是在合并有肺部损伤的患者.我科自2001年以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绵阳属重灾地区之一,人员伤亡惨重.笔者将我院收治的由地震造成的颅脑创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
外伤性头皮动静脉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18岁.1999年2月入院,因2个月前从高处坠落伤及头顶部,出现头皮血肿,以后逐渐增大,伴有不适,血肿直径大约3 cm.门诊给予穿刺抽吸,血液随穿刺针眼喷出,予加压并用7-0线缝合,缝合9 d后拆线,拆线后3d,血肿恢复到原来大小.后来在局部麻醉下,切开血肿,发现一动脉破裂,用7-0线两端缝合结扎,8 d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