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培养和建设,更好地实现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高职教育产业融合和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主要针对当前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构建,更好地对人才建设路径进行拓宽,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给予新型的思路。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64-02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地升级和转型,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已经从规模化扩张朝着建设提升新阶段进行转移,“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当前进一步实现内涵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当前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保障。产教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效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产教融合内涵概述
一些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的区域是经济产业发展,更好地为区域行业内部提供可靠的技术性人才,因此,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区域性和指向性。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时候,需要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提升,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更好地消除高职院校中产生的问题。为了对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实施,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对职业教育进行创新的制度,对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有效的建设,对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培养出上亿的劳动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对教育改革进行有效的深化,提升现代化教育的速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进行相应的完善,对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进行深化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相关部门还需要坚持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这也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深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了相应的基础。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定义,长久以来都没有将其列入权威范畴之中,在传统学术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只能反映出一个固定时间点内教师的能力,不能对整个“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进行有效的展现。因此,当前需要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内部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1]。
首先,产教融合属于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现代高职教育制度的变革,可以实现产业链和教育链双链结合,还能将产业和教育相互补充,以为社会服务为基本宗旨,共同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其次,产教融合有着不同视角,也包括几个层面,其一是当前产业结合教育的良好融合能够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撑,且高职教育也可以为产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两者互为补充,更好地实现了产业和教育的有效结合。其二是企业和学校的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属于产教融合的主要基础,相关企业和学校之间应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其三是生产和教学之间的融合,让教学内容和岗位技术能力相结合,使其层层深入,融为一体。
二、高职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了政策转型和教育发展需要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是在我国特定情况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描述的词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升。我国教育委员会在进行示范性教学工作通知中要求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相应的专業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国国务院在之前发布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决定,其中提出了对教师资格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加快建设,还同时强调了高职院校内部需要对企业优秀员工进行及时的引进[2]。伴随着当前产业化结构发展转型和升级,我国一些大型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如果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大量产业型人才进行支撑。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技术人才需求较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然而社会中人才市场不能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另外,伴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也逐渐增多,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发展,但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了解得不够多,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这使毕业生很难做到充分就业。用工和就业之间的矛盾也是现代企业用人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矛盾。因此想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就需要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完整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发展和壮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3]。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保证
对当前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进行一定的深化和优化,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升,同时也是新时代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措施。高职院校是当前对生产一线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基础和载体。如何能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快地适应当前职业的范围?“双师型”教师有着相对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更好地作为高职院校人才有效培养的基础,“双师型”教师也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实现当前人才高质量培养的主要手段。“双师型”教师有着相对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有着良好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 教学方式有效地创新,发挥长处,不但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提升,也对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程度进行了提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对行业需求进行满足。所以,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内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内部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够一定程度上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4]。
三、高职院校内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眼下,在我国高职院校招聘过程中也存在对学历过于重视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经验丰富教师的判断。对人才进行引进的过程中主要以博士生和硕士生等高材生为主,但是这类教师都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只是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却没有相应扎实的实践能力,这种现象也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和企业服务中的主要作用。又因为现有的机制和体系因素导致行业中的一些相对优秀的专业人员因为学历原因不能进入高职院校中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逐步优化起到了限制作用。其次是教师队伍规模不是很完善,近几年来我国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加大了高职院校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施。即便有一些高职院校内部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也会因为实践时间或是其他问题导致其不能有效地将企业内部的问题有效解决,不能对企业内部科学技术服务和职工培训进行满足。另外,“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没有相关行业的领军者进行有效引导也成为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挑战[5]。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现阶段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更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相应的保证,对高职院校内部的战略目标实现有着现实意义,对产教融合进行深化和发展还可以提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高职院校在对教师进行引进的时候,不但要对学历和职称进行相应的重视,还应该将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引进的主要条件,在进行面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应聘者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更好地对其教学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保证。高职院校还需要保证产教融合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重点对区域经济内部产业人才需求进行满足,遵循相关原则,对项目合作和科技研发进行相应的科学引进,邀请企业优秀技术人才来校工作,更好地实现人才跨体系流动,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人才资源的共享。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生源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师队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而一些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核心部分也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补充。对产教融合和校企融合进行不断的深入,加大企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对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进行完善和充实,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能有效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锻炼和实践,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合作项目,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内部的人才培养[6]。
综上所述,在当前产教结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就应该对“双师型”教师隊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一支具有深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也对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教育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关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顾志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9,702(2):99-102.
[2]黄俊霞.工科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因素及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27-29.
[3]郑世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探究[J].广西教育,2017(27):88-89.
[4]徐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变迁与实践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81-86.
[5]高菊兰,李文晋.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1):76-79.
[6]陈莉.关于“双师型”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6):71-74.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64-02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地升级和转型,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已经从规模化扩张朝着建设提升新阶段进行转移,“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当前进一步实现内涵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当前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保障。产教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效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产教融合内涵概述
一些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的区域是经济产业发展,更好地为区域行业内部提供可靠的技术性人才,因此,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区域性和指向性。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时候,需要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提升,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更好地消除高职院校中产生的问题。为了对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实施,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对职业教育进行创新的制度,对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有效的建设,对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培养出上亿的劳动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对教育改革进行有效的深化,提升现代化教育的速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进行相应的完善,对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进行深化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相关部门还需要坚持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这也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深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了相应的基础。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定义,长久以来都没有将其列入权威范畴之中,在传统学术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只能反映出一个固定时间点内教师的能力,不能对整个“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进行有效的展现。因此,当前需要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内部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1]。
首先,产教融合属于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现代高职教育制度的变革,可以实现产业链和教育链双链结合,还能将产业和教育相互补充,以为社会服务为基本宗旨,共同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其次,产教融合有着不同视角,也包括几个层面,其一是当前产业结合教育的良好融合能够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撑,且高职教育也可以为产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两者互为补充,更好地实现了产业和教育的有效结合。其二是企业和学校的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属于产教融合的主要基础,相关企业和学校之间应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其三是生产和教学之间的融合,让教学内容和岗位技术能力相结合,使其层层深入,融为一体。
二、高职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了政策转型和教育发展需要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是在我国特定情况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描述的词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升。我国教育委员会在进行示范性教学工作通知中要求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相应的专業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国国务院在之前发布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决定,其中提出了对教师资格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加快建设,还同时强调了高职院校内部需要对企业优秀员工进行及时的引进[2]。伴随着当前产业化结构发展转型和升级,我国一些大型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如果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大量产业型人才进行支撑。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技术人才需求较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然而社会中人才市场不能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另外,伴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也逐渐增多,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发展,但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了解得不够多,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这使毕业生很难做到充分就业。用工和就业之间的矛盾也是现代企业用人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矛盾。因此想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就需要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完整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发展和壮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3]。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保证
对当前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进行一定的深化和优化,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升,同时也是新时代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措施。高职院校是当前对生产一线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基础和载体。如何能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快地适应当前职业的范围?“双师型”教师有着相对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更好地作为高职院校人才有效培养的基础,“双师型”教师也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实现当前人才高质量培养的主要手段。“双师型”教师有着相对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有着良好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 教学方式有效地创新,发挥长处,不但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提升,也对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程度进行了提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对行业需求进行满足。所以,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内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内部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够一定程度上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4]。
三、高职院校内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眼下,在我国高职院校招聘过程中也存在对学历过于重视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经验丰富教师的判断。对人才进行引进的过程中主要以博士生和硕士生等高材生为主,但是这类教师都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只是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却没有相应扎实的实践能力,这种现象也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和企业服务中的主要作用。又因为现有的机制和体系因素导致行业中的一些相对优秀的专业人员因为学历原因不能进入高职院校中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逐步优化起到了限制作用。其次是教师队伍规模不是很完善,近几年来我国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加大了高职院校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施。即便有一些高职院校内部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也会因为实践时间或是其他问题导致其不能有效地将企业内部的问题有效解决,不能对企业内部科学技术服务和职工培训进行满足。另外,“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没有相关行业的领军者进行有效引导也成为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挑战[5]。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现阶段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更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相应的保证,对高职院校内部的战略目标实现有着现实意义,对产教融合进行深化和发展还可以提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高职院校在对教师进行引进的时候,不但要对学历和职称进行相应的重视,还应该将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引进的主要条件,在进行面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应聘者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更好地对其教学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保证。高职院校还需要保证产教融合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重点对区域经济内部产业人才需求进行满足,遵循相关原则,对项目合作和科技研发进行相应的科学引进,邀请企业优秀技术人才来校工作,更好地实现人才跨体系流动,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人才资源的共享。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生源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师队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而一些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核心部分也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补充。对产教融合和校企融合进行不断的深入,加大企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对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进行完善和充实,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能有效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锻炼和实践,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合作项目,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内部的人才培养[6]。
综上所述,在当前产教结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就应该对“双师型”教师隊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一支具有深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也对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教育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关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顾志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9,702(2):99-102.
[2]黄俊霞.工科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因素及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27-29.
[3]郑世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探究[J].广西教育,2017(27):88-89.
[4]徐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变迁与实践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81-86.
[5]高菊兰,李文晋.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1):76-79.
[6]陈莉.关于“双师型”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6):71-7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