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卡他莫拉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学建立及应用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验卡他莫拉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检验临床样本。

方法

针对卡他莫拉杆菌外膜蛋白COPB设计引物及探针;构建含卡他莫拉杆菌目的基因片段的质粒,梯度稀释后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验证实验方法的敏感性;通过检测7种病原体标准株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用新建荧光定量PCR检测321例诊断为哮喘的儿童患者咽拭子标本。

结果

绘制新建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质粒标准品的标准曲线,新建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0拷贝/反应,研究方法可成功区分卡他莫拉杆菌与其他6种病原体DNA。检测321例临床咽拭子样本,卡他莫拉杆菌阳性25例,阳性检出率为7.79%。

结论

新建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能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卡他莫拉杆菌,可以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成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12月手术治疗的40例成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组,每组均为20例。A组术前行健侧锁骨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行三维重建并镜像生成患侧模型,导入3D打印机打印出患侧镜像模型。术前依模型进行术前规化,术中依模型指导进行微创手术。B组采用传统C臂型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Tubulo-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一些调节因子的作用下转化为间质细胞,引起组织的病理改变。EMT在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EMT在RIF中的发生、发展机制,对肾纤维化的治疗有着非凡意义。miRNA作为一种与基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及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IBD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认为与环境、遗传、感染、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IB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饮食对IBD发病的影响及营养支持对IBD预后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维生素是七大营养素之一,是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细菌溶解产物(泛福舒)在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及预防再发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病房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泛福舒3个月,观察2组患儿在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变化;观察1年内
SOX4属于SOX基因家族C组,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主要参与胚胎发育和调控细胞命运。SOX4通过TGF-β、Wnt通路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转移,并通过直接调节EZH2促发上皮-间质转分化,是人类肿瘤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64个基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SOX4在肺内广泛表达,参与肺形态结构的建立,与肺发育密切相关。该文主要探讨SOX4在调控细胞和肺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研究泼尼松治疗前后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 IS)的发作、脑电图的改变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的改变,探讨泼尼松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有效性、HPA轴在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明泼尼松控制痉挛发作的HPA轴相关机制。方法共收集30例符合标准IS病例(IS组),与30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对比,对30例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与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联合对早产儿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预测价值。方法66例疑似PNAC的早产儿,按诊断结果分为胆汁淤积及无胆汁淤积两组,另取早产儿30例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对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99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分为早发感染组和无早发感染组,其中无早发感染组再分为无感染NRDS组和无感染无NRD
目的总结以单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3例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3例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及随访研究,总结其病例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并结合既往文献提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3例患儿,男2例,女1例,起病年龄8~13岁。以单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首发症状,伴有不突出的三系减少,未引起重视。多系统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伴有血沉、铁蛋白、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