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属于农业重点省市及国家重要关注的商品粮产业基地,成为21世纪粮食产量上升及供给能力最可靠的区域。该文分析了黑龙江地区玉米育种的自然优势,并探讨了如何深入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制定了持久的战略性措施。对黑龙江地区发展高产量玉米、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玉米;栽培技术;现状;探析
玉米属于我省主打的农作物,更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主要供给源头。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确保了国家粮食供应畅通。据初步统计得知,2012年黑吉辽三省玉米播种总面积为1067万hm2左右,远远超过了 2011年的播种面积,此数据显示玉米播种面积呈现扩大趋势[1]。尽管玉米播种面积和相对产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眼前资源,脚踏实地的扩大和发展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1 简述黑龙江地区玉米育种优势及产量状况
1.1 自然优势
1.1.1 地狱辽阔、气候适宜和生态环境优越
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侧且维度最高,南起北纬43°26′,北至北纬53°33′,南北距离约为 1120km,西起东经121°11′,东至东经135°05′,东西距离约为930km。年平均气温较低,常年几乎均存在霜雪现象,年降水量范围在400-650mm之间,1600℃≥10℃以上的积温≤2800℃,90d≥玉米生长期≤150d。南北分布着两大山地和五大山脉,东西两大平原使我省具有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别样的气候类型,为我省玉米育种及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
1.1.2 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
因为我省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及独特的生态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技术,育种出了大量生态各异的地方品种,部分品种针对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病毒、耐贫瘠等优点。选择不同群系品种与其进行改良,不仅可充分利用地方种质资源,还能丰富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是我省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也是独特的资源优势。
1.2 栽培技术的发展成效
黑龙江是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玉米也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播种遍布全省,常年播种面积在271万hm2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0.1%以上,玉米年产量在120.2亿kg左右,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40%,约占全国总产的11%,玉米商品化率达70%。玉米总产、人均占有量、商品化率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以上玉米收获效益与栽培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发展是离不开的,不仅带动了黑龙江农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也为国内粮食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2 探析不同玉米栽培技术的开发
2.1 玉米育苗移栽摆插技术
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是成功的高产栽培技术。全面应用到我省农业推广后,可有效提升积温2000 ℃以上,可以看成玉米高产品种北跨一个积温带,有助于高产品种优点的体现。合理将大田直播跟移栽时期彼此交错,有利于减轻水量供给的紧张程度。移栽坐(滤)水,可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排解春旱到来的困扰。
2.2 研究和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
集约化、机械化发展渠道最有利于玉米生产。如今我国农村劳动力逐渐变少,机械化为主线的简化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推广优良育种、更新施肥技术。提高播种均匀性、促进肥料充分利用,发挥最大能量,实现玉米生产整体机械化,加快玉米生产效率,将传统玉米耕种模式转向现代化玉米播种技术。另外还可以建立和推广区域化玉米高产稳产栽培,重点推广寒地保护性耕作。
3 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的战略性对策
3.1 精选种子,科学播种
作为四大作物,玉米相对水稻、大豆和小麦而言,玉米属于稀植作物,黑龙江地区种植密度一般均在45000-75000株·hm2,造成种子质量无法保证,玉米产量迅速下降。黑龙江省分为六个积温带,选种初期,首先根据积温带选择熟期适合且抗性好的品种;帅选诚实的、色泽鲜艳无瘢痕且标签齐全的种子,育种初期根据需要进行科学的浸泡;玉米后期,为了保证尽量少产生杂草,在播种前可对土壤进行封闭。
3.2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的玉米管理与普通品种几乎一样,尤其针对分蘖力强的特用玉米,为维护玉米主茎果穗很好的养分吸收,缩短成熟期限,一定要勤于除蘖。除蘖期间不要忘记虫害的除灭,治病虫害的措施与普通玉米大体一致。特别是粘或甜类型的玉米品种,极易受到蚜虫与玉米螟的侵害,应特别加强管理和防治。
3.3 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
节水灌溉技术途径主要包括:1)沟灌、隔沟灌。玉米播种的相间距离较大时,适合选用沟灌方法。还可通过隔沟灌,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水资源。2)管道输水灌溉。通过连接低下管道,地上通过水泵引上地下水,用软塑料管将水传送到农田中。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防止氮肥过多,抽雄前后保证水分供应量,争取在生长期就彻底防治虫害。
总之,玉米栽培技术已从经验指导实现以科学指导。应用的栽培技术由单项技术向多项技术集成发展,意味着规范化、标准化及规模化的现代化玉米生产将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福亮.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J]. 新农业,2010,10:18-19.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玉米;栽培技术;现状;探析
玉米属于我省主打的农作物,更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主要供给源头。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确保了国家粮食供应畅通。据初步统计得知,2012年黑吉辽三省玉米播种总面积为1067万hm2左右,远远超过了 2011年的播种面积,此数据显示玉米播种面积呈现扩大趋势[1]。尽管玉米播种面积和相对产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眼前资源,脚踏实地的扩大和发展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1 简述黑龙江地区玉米育种优势及产量状况
1.1 自然优势
1.1.1 地狱辽阔、气候适宜和生态环境优越
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侧且维度最高,南起北纬43°26′,北至北纬53°33′,南北距离约为 1120km,西起东经121°11′,东至东经135°05′,东西距离约为930km。年平均气温较低,常年几乎均存在霜雪现象,年降水量范围在400-650mm之间,1600℃≥10℃以上的积温≤2800℃,90d≥玉米生长期≤150d。南北分布着两大山地和五大山脉,东西两大平原使我省具有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别样的气候类型,为我省玉米育种及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
1.1.2 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
因为我省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及独特的生态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技术,育种出了大量生态各异的地方品种,部分品种针对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病毒、耐贫瘠等优点。选择不同群系品种与其进行改良,不仅可充分利用地方种质资源,还能丰富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是我省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也是独特的资源优势。
1.2 栽培技术的发展成效
黑龙江是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玉米也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播种遍布全省,常年播种面积在271万hm2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0.1%以上,玉米年产量在120.2亿kg左右,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40%,约占全国总产的11%,玉米商品化率达70%。玉米总产、人均占有量、商品化率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以上玉米收获效益与栽培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发展是离不开的,不仅带动了黑龙江农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也为国内粮食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2 探析不同玉米栽培技术的开发
2.1 玉米育苗移栽摆插技术
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是成功的高产栽培技术。全面应用到我省农业推广后,可有效提升积温2000 ℃以上,可以看成玉米高产品种北跨一个积温带,有助于高产品种优点的体现。合理将大田直播跟移栽时期彼此交错,有利于减轻水量供给的紧张程度。移栽坐(滤)水,可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排解春旱到来的困扰。
2.2 研究和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
集约化、机械化发展渠道最有利于玉米生产。如今我国农村劳动力逐渐变少,机械化为主线的简化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推广优良育种、更新施肥技术。提高播种均匀性、促进肥料充分利用,发挥最大能量,实现玉米生产整体机械化,加快玉米生产效率,将传统玉米耕种模式转向现代化玉米播种技术。另外还可以建立和推广区域化玉米高产稳产栽培,重点推广寒地保护性耕作。
3 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的战略性对策
3.1 精选种子,科学播种
作为四大作物,玉米相对水稻、大豆和小麦而言,玉米属于稀植作物,黑龙江地区种植密度一般均在45000-75000株·hm2,造成种子质量无法保证,玉米产量迅速下降。黑龙江省分为六个积温带,选种初期,首先根据积温带选择熟期适合且抗性好的品种;帅选诚实的、色泽鲜艳无瘢痕且标签齐全的种子,育种初期根据需要进行科学的浸泡;玉米后期,为了保证尽量少产生杂草,在播种前可对土壤进行封闭。
3.2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的玉米管理与普通品种几乎一样,尤其针对分蘖力强的特用玉米,为维护玉米主茎果穗很好的养分吸收,缩短成熟期限,一定要勤于除蘖。除蘖期间不要忘记虫害的除灭,治病虫害的措施与普通玉米大体一致。特别是粘或甜类型的玉米品种,极易受到蚜虫与玉米螟的侵害,应特别加强管理和防治。
3.3 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
节水灌溉技术途径主要包括:1)沟灌、隔沟灌。玉米播种的相间距离较大时,适合选用沟灌方法。还可通过隔沟灌,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水资源。2)管道输水灌溉。通过连接低下管道,地上通过水泵引上地下水,用软塑料管将水传送到农田中。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防止氮肥过多,抽雄前后保证水分供应量,争取在生长期就彻底防治虫害。
总之,玉米栽培技术已从经验指导实现以科学指导。应用的栽培技术由单项技术向多项技术集成发展,意味着规范化、标准化及规模化的现代化玉米生产将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福亮.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J]. 新农业,2010,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