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机会均等是国家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发展,由教育机会不均等引起的教育不公平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学生入学机会不均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三个方面;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必须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其最基本的内涵是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公平,实质就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普及和政治的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民主化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教育机会是指受教育者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机会的不同将导致受教育者未来可能发展结果的不同。因而,教育机会是否公正,将直接影响个体和社会发展是否公正、合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方面。起点均等是指人们不受社会、经济、种族、信仰等背景和条件的限制,都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即入学机会平等。过程均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受教育的年限、接受的教育内容和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公平的;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有成功的机会,这里的成功是指充分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相同。
  二、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主要表现
  我国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并加强法制保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但是,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还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入学机会不均等
  在我国,入学机会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性别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主要表现在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以高等教育的收费制为例,199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全面展开,成本的分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入学标准,但对于家庭而言,教育成本增加了。从事1990年到期2003年,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占整个高等教育投入的比例从无到有,其中预算内拨款从88.6%下降到44.7%;而非财政性经费投入则大副增加,特别是学杂费所占比例从1.7%猛增到29.3%;家庭开始分担教育成本。[1]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使得贫困家庭无力支付学费,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上不起学,这对于贫困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
  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我国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受教育群体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教育硬件资源如教育经费投入,校舍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上。城市中小学基本配有小型图书馆或图书室,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却不具备这这一条件,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图书资源更少,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数量远不及城镇学校学生,在体育设施和实验仪器的配备上,城乡中小学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学校的教育投资也存在很大差异。以200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了其中的23%。2003年的《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只享有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31.2%,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城市平均水平的三成,约一成的县初中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为0。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2]
  (三)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
  随着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到成功机会是否均等上。目前,学生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质量、大学录取分数线相差较大,女生的学业成功机会较少,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我国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均等特别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就拿比北京市和河南省作比较,北京市高校云集,数量远多于河南省高校,北京市人口数量又比河南省少,北京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低于河南省,两地的学生学业成功机会存在严重不均等。
  三、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一)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机制
  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必须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机制。建立均衡机制并不是实行教育资源配置平均化,而是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资源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实现公平竞争。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部分原因是由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就制度而言,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配置,当前必须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从“城市傾向”向“城乡共同发展”转变,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要确保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投资高于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要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不同的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研究型高校和非研究性高校,要提供他们同台竞争的机会;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不同的人群体,比如流动儿童、贫困地区的儿童、残障儿童,要经他们同等的国民待遇。[4]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首先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经费投入有较大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偏远乡村、薄弱学校的帮助和扶持,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
  (三)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用立法手段,把国家有关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使之成为国家的意志并由国家保证其强制实施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措施。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建设,首先必须重视有关教育公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实施,虽然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有关教育公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教育部门和立法部门应重视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制订实施。其次,完善教育法制的监督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对我国的教育不公平及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再者,加强对教育公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人们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教育权利。
  当今社会, 教育国际化、现代化、民主化等特征日益显著,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 它涉及到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政策制定, 教育管理等过程。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通力协作,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5.
  [2]金鑫主编.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71-272.
  [3]冯建军.教育公正——教育哲学的视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语文就被推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十几年来,时代在变,人们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时代需要的,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呢?  一.知识渊博,多才多艺  语文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很多东西我们都必须去涉猎。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杂家,天上的、地下的、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语言的、文学的都要知道。当然,这里的“知道”不是指掌握的熟练精确。一个语文老师只有有了
公共危机事件是一种对大多数人产生威胁或者不良影响的事件,并且也对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及行为准则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最初是小范围的,会在电视媒体、网络电视等的传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解决方法之一。文章在阐述创业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逐年增大。《20
“环境育人”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一 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加大投入进行校园设施建设。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花台巧妙布置在校园各个角落。花台内,四季常绿如新,校园内真正做到了美化、绿化和净化。  注重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护绿工过。学校大力提倡“弯腰精神”和进行“三管住”教育。学校真正实现了地面无垃圾,花台无杂草、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也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和工作的核心。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中国教育崛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此,国家提出了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兴教安邦的人才强国战略,这是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是解决当前择校问题的手段之一,更是国家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质量义务教育,打造人力资源强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
美术出版繁荣如浩荡洪水记得在改革开放最初岁月,许多知识分子皆因住房紧张,希望有个独立书斋;到后来住房解决了有了书斋,又担心书房太空荡穷酸,希望有像样体面的典籍来装点
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我既艰巨又光荣且义不容辞的职责。但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做起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体会是这项工作琐碎而繁杂,它需要班主任费心、费力、费时,精心培养,耐心呵护,不断创新,不断坚持。开学以来,我们班能连续荣获“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这里有我作为班主任点点滴滴的付出!因为我坚信: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一、培养和选拔班干部,形成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
众所周知,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而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又是一致的,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是统筹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
【摘要】怎样才能抓好当前农村学校的教研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要抓好  教改信息,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特别是学校教导处重抓计划落实。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作用,让教师学会搞教研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是应用教学原理、手段、方法来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综合性、实用性非常强的特殊活动。他是平衡教师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在教育者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也不敢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差(但不一定是智力上的差距),而且比较严重的是在学生集体学习活动中经常有其不良行为,对学生集体所起的影响和干扰作用明显。据调查,中专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后进生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是比较普通的,报复老师和同学的恶作剧现象多是他们所为,因其不良心态而蓄意破坏学校财产的行为(往往都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时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