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廖洪强时,他身着蓝色衬衫,举手投足间温文尔雅,从容自若;声音略微低沉,但极富穿透力;鬓角微白,风度翩翩。
三十多年来,廖洪强始终以一名闯将的姿态,冲锋在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为我国节能环保及固废资源化事业奉献着他的智慧和汗水,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如今的他,更是肩负大学教授的光荣职责,带领学生徜徉科技的奇妙世界,尽享科学之美。
1.漫漫求学路
“我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这里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的一座白墙灰瓦的三合院里,人们如数家珍地讲着邓小平的故事,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山西大学特聘教授廖洪强对《科学导报》记者说。
趟水泥、履山路、爬石坡、过水桥——去往学校的道路并不好走,廖洪强经常是观察太阳月亮的升落来推测自己出发的时间。“最怕去晚了老师前面讲的知识没学到,自己落下功课。”回忆起年少的求学路,廖洪强至今还记忆犹新。
学习成绩一直优异的廖洪强却在高考时失利,成绩虽超过当时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但没能被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录取。尽管如此,好学的种子仍然在廖洪强的心中不断萌发壮大。
1994年,廖洪强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硕博连读”的入学资格。“学校里遍布全国顶尖高校的学生,群英荟萃,高手如云,自己不敢有半点懈怠,只有拼搏才能不落于人后。”廖洪强说。
就这样,随后5年求学的精益之路带领他踏进了中国殿堂级理工学府——清华大学。
在廖洪强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摆放着一张信纸,是他珍藏了20年的自荐信,纸张有些泛黄,字迹有些斑驳,页面却很完整。这封写于1999年的自荐信,是廖洪强为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所写。
“从毛遂自荐到静候佳音再到喜获佳讯,为时一个月的等待对我来说像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廖洪强说。
三年的学习生涯,清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廖洪强,坚定了他从事科研的决心,浩如烟海的文献增长了他的知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拓宽了他的视野,给了他创新的灵感与支持。廖洪强坚持“学术、求真”的理想,行走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康庄大道上,一路耕耘,一路成长。
2.孜孜科研情
去煤还是理性拥抱煤——是廖洪強科研之路上始终关注的焦点。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但作为富煤少油的国家,如何快速实现煤制油的高效应用,打破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探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是廖洪强始终如一的追求与希冀。
1998年,廖洪强及其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支持的“863”课题——焦炉煤气热解焦油,这一课题的设立与研究对于解决煤炭高效开发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中,廖洪强秉承“煤—电—化”一体化的解题思路,通过对温度、压力、时间的严格把控,隔离了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运动路径,使这两种原子溶于油元素获得的“纯质油”具有极强经济效益,团队研发出的“蒸油减水”概念也具有极大的理论学术意义。课题的研究与突破使得廖洪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如今年近半百的我始终保持着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新课题来了,就得抓住!”廖洪强斗志不减。2018年,山西大学开展针对冶炼行业高温渣余热未能高效回收利用及其尾渣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研发项目,为了攻克这一新型项目,廖洪强毅然决然选择到山西大学进行试验研究。在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廖洪强提出开发高温渣全干法高温蓄热固化与同步粒化换热高效回收余热,并利用回收余热协同尾渣超微粉加工利用新技术,为高温冶炼渣余热回收和尾渣利用的全流程资源化提供一种新技术途径。实验过程中,他仔细核算了整个工艺流程与能源利用效率,发现在1500℃~1600℃的固废渣反应下,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回收。
“这部分热量得不到有效利用,对煤制油的系统能效影响很大。因此这项技术难点的攻克将是我接下来着力探索解决的重点。”廖洪强信心满满地说。
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廖洪强获国家专利101项,授权发明专利36项,应用型科技成果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78篇。此外,他还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3.谆谆育人心
“教书育人,教的是知识,培育的是心灵。不要小看给学生上课,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把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用的人突出地写在前边。”廖洪强对记者说。开明包容的教学态度、深厚国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润物无声地融入到他的教学历程中,自然流露于他的授课过程中。
廖洪强用自己不断超越、不懈求“新”的态度对学生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总随别人走,能随出原创成果吗?原创是闯出来的,不是随出来的。”这些话语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
研究生段思宇说:“廖教授的课程非常具有‘廖式’特色,通过学习,我不仅仅在科研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与突破,更重要的是,我能够在学习之外懂得思考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开始探索自身的价值。教授的教学对于我们来说像是星光、像是灯塔,启发着我们该走什么样的路、该做什么样的事、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这句格言成为廖洪强科研路上最珍视的精神。于他而言,探索煤时代,就是他脚下的那条“陡峭山路”。敢闯敢拼的冒险精神、专注精神、奉献精神,还有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傲气与勇气,使他成为三晋大地科学展图上熠熠生辉的一颗星。
三十多年来,廖洪强始终以一名闯将的姿态,冲锋在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为我国节能环保及固废资源化事业奉献着他的智慧和汗水,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如今的他,更是肩负大学教授的光荣职责,带领学生徜徉科技的奇妙世界,尽享科学之美。
1.漫漫求学路
“我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这里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的一座白墙灰瓦的三合院里,人们如数家珍地讲着邓小平的故事,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山西大学特聘教授廖洪强对《科学导报》记者说。
趟水泥、履山路、爬石坡、过水桥——去往学校的道路并不好走,廖洪强经常是观察太阳月亮的升落来推测自己出发的时间。“最怕去晚了老师前面讲的知识没学到,自己落下功课。”回忆起年少的求学路,廖洪强至今还记忆犹新。
学习成绩一直优异的廖洪强却在高考时失利,成绩虽超过当时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但没能被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录取。尽管如此,好学的种子仍然在廖洪强的心中不断萌发壮大。
1994年,廖洪强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硕博连读”的入学资格。“学校里遍布全国顶尖高校的学生,群英荟萃,高手如云,自己不敢有半点懈怠,只有拼搏才能不落于人后。”廖洪强说。
就这样,随后5年求学的精益之路带领他踏进了中国殿堂级理工学府——清华大学。
在廖洪强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摆放着一张信纸,是他珍藏了20年的自荐信,纸张有些泛黄,字迹有些斑驳,页面却很完整。这封写于1999年的自荐信,是廖洪强为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所写。
“从毛遂自荐到静候佳音再到喜获佳讯,为时一个月的等待对我来说像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廖洪强说。
三年的学习生涯,清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廖洪强,坚定了他从事科研的决心,浩如烟海的文献增长了他的知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拓宽了他的视野,给了他创新的灵感与支持。廖洪强坚持“学术、求真”的理想,行走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康庄大道上,一路耕耘,一路成长。
2.孜孜科研情
去煤还是理性拥抱煤——是廖洪強科研之路上始终关注的焦点。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但作为富煤少油的国家,如何快速实现煤制油的高效应用,打破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探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是廖洪强始终如一的追求与希冀。
1998年,廖洪强及其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支持的“863”课题——焦炉煤气热解焦油,这一课题的设立与研究对于解决煤炭高效开发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中,廖洪强秉承“煤—电—化”一体化的解题思路,通过对温度、压力、时间的严格把控,隔离了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运动路径,使这两种原子溶于油元素获得的“纯质油”具有极强经济效益,团队研发出的“蒸油减水”概念也具有极大的理论学术意义。课题的研究与突破使得廖洪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如今年近半百的我始终保持着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新课题来了,就得抓住!”廖洪强斗志不减。2018年,山西大学开展针对冶炼行业高温渣余热未能高效回收利用及其尾渣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研发项目,为了攻克这一新型项目,廖洪强毅然决然选择到山西大学进行试验研究。在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廖洪强提出开发高温渣全干法高温蓄热固化与同步粒化换热高效回收余热,并利用回收余热协同尾渣超微粉加工利用新技术,为高温冶炼渣余热回收和尾渣利用的全流程资源化提供一种新技术途径。实验过程中,他仔细核算了整个工艺流程与能源利用效率,发现在1500℃~1600℃的固废渣反应下,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回收。
“这部分热量得不到有效利用,对煤制油的系统能效影响很大。因此这项技术难点的攻克将是我接下来着力探索解决的重点。”廖洪强信心满满地说。
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廖洪强获国家专利101项,授权发明专利36项,应用型科技成果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78篇。此外,他还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3.谆谆育人心
“教书育人,教的是知识,培育的是心灵。不要小看给学生上课,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把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用的人突出地写在前边。”廖洪强对记者说。开明包容的教学态度、深厚国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润物无声地融入到他的教学历程中,自然流露于他的授课过程中。
廖洪强用自己不断超越、不懈求“新”的态度对学生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总随别人走,能随出原创成果吗?原创是闯出来的,不是随出来的。”这些话语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
研究生段思宇说:“廖教授的课程非常具有‘廖式’特色,通过学习,我不仅仅在科研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与突破,更重要的是,我能够在学习之外懂得思考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开始探索自身的价值。教授的教学对于我们来说像是星光、像是灯塔,启发着我们该走什么样的路、该做什么样的事、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这句格言成为廖洪强科研路上最珍视的精神。于他而言,探索煤时代,就是他脚下的那条“陡峭山路”。敢闯敢拼的冒险精神、专注精神、奉献精神,还有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傲气与勇气,使他成为三晋大地科学展图上熠熠生辉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