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的开学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我们身处学校,感动于医护人员的坚强,感激于老师的付出,感谢身边每一个人的陪伴,很多事情看起来很艰难,但是我们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在我把我这段时间搬东西搬坏了一辆小推车这件事告诉洋洋时,她爆发出了让周围人都看向她的笑声。
  怎么说呢?在我知道高三要在两个星期后开学的消息时,我的内心仿佛是爆米花爆出来的那一瞬间,满是对见到久别的老师和同学的期待。
  疫情期间开学,学校做了很多工作,有两件事与我有较大关系,一是我要从一栋宿舍楼的五楼搬去另一栋宿舍楼的三楼,所有东西都要搬过去,包括我们的铁皮柜子。二是我要从高三的教学楼搬去高一的教学楼了,因为一个班要拆成两个班,高三的教学楼教室是不够的,也是所有的东西都搬过去。
  该怎么形容高三教学楼到高一教学楼的距离呢?
  拿食堂来作比吧。高三教学楼离食堂是最近的,而高一教学楼离食堂的距离,足足有10个高三教学楼到食堂的距离。
  听到这个安排后,我的脸上泛起了死亡微笑的褶子。
  教室储物间的地上铺满了书本,复习时用不到的书,能丢下就都丢下了。听洋洋说,他们是一铁锹一铁锹地把这些书清理干净的。
  要论搬家那天的场面,可称之为大型逃荒现场。
  我和小伙伴,一人抱一个大铁皮柜子,在喧嚷的楼梯中大声地喊着:“请让一让!请让一让!”
  五楼到三楼的距离,是我的胳膊和腿废掉的距离。
  再有,我和小伙伴身背大书包,同时一起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书的小车,头发在风中吹得凌乱。我们这样,来回搬了4次。
  小推车是疫情控制情况较好后,我们要合班,从高一教学楼搬回高三教學楼时行进的路上废掉的,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右后轮子转着圈圈滚掉了的。最后,是我和小伙伴抬着小车一路走上的二楼。
  看来只是没有机会,有机会的话每个女孩都能激发出女汉子的潜力。
  当然,疫情对我们开学的影响远不只搬东西这件事。比如我们的食堂有了固定的座位,桌角贴上了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再比如上课下课都不许摘掉口罩,耳朵后面因为长时间戴口罩勒得生疼;再比如以为到高考才能出去的校门、每天固定的体温检测……
  还有疫情的作文,疫情的题目,疫情的素材……
  同时我们身处学校,感动于医护人员的坚强,感激于老师的付出,感谢身边每一个人的陪伴,很多事情看起来很艰难,就像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完成这么巨大的工作量,就像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挺过这场灾难,但是我们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这是我的,我们的,难忘的开学。
其他文献
在阳光下总有一个个笤帚在挥舞着,而它们因为跳舞而产生的汗水却从它们的主人的脸上流下。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他们总是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他们或许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他们就是环卫工人。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他们,也许是看着他们弯下的腰,也许是听到别人的嘲讽,又也许是因为某个在我看来不算什么的举动。  那时正是秋天,天气分外凉爽,略大的风吹打在脸上。火红中带着点绿色的叶子堆成一堆,成功激起了我的玩
期刊
初中毕业后,学校给宿舍和教室都安装上了空调,就连饭堂的饭菜都丰富了菜品,更气人的是,初中学校竟然还在教学楼后面修建了一个新的操场。  我怀疑学校针对我们这一届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不要问我为什么会怀疑,学校的方方面面都透露着他们要针对我们这一届的意思。  首先,我们这一届被老师针对。不论是小学还是高中,我们都是老师“教过最差的一届”,但是我们却又自我感觉良好;再比如,明明我们就是在安静学习,只是
期刊
开栏语  愿我们终有一天都跳脱出生活的模板,发现另一种精彩生活的可能性。  人物简介  花花:清华园里的重度吸猫爱好者,相信每只猫猫都是独特的,都值得被好好地对待,过一个快乐自在的猫生。但愿生活对人的态度也是这样的就更好啦。  你体会过“吸猫”的快乐吗?听见小猫咪“嗷呜”的叫声,看见草丛里突然探出一颗圆滚滚的脑袋,或者一团毛茸茸的东西钻到你手心寻求爱抚……简直是最能让人类心灵为之颤动的时刻。  刚
期刊
中午刚吃过午饭窗外就飘起了小雪,爸爸有点着急了,担心一会儿送我去学校的时候雪会越下越大。我倒希望雪下得再大一点,最好没法返校。  每次返校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莫名地低落,说不出原因地感到委屈。我在床边磨磨蹭蹭地收拾东西,妈妈坐在沙发上给我做今年冬天的棉靴。其实在学校里早已经没有人穿手工做的靴子了,但我从小怕冷,每年冬天脚都会被冻伤,所以不管我在学校穿不穿,妈妈都会给我做了准备上。窗外爸爸正在准备三轮
期刊
高中生活漫长、重复、枯燥,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我和大轩总是试图通过做一些小事来改变单调的学习节奏。  大家在寄宿学校里的生活一般都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固定路线,而我和大轩经常会刻意打破这种既定线路,比如吃完饭后跑去校园书店里看杂志和小说,然后在回教室的路上边走边讨论那些校园小说里的情节究竟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是真的,那别人的中学生活也太精彩了。后来,我们经常会猜想从我们身边走过的男生和
期刊
与我刻板印象中的新疆联想起来的,是吐鲁番的葡萄,绿色,成串,饱满剔透;然后是橙红色的岩石沙砾,是火焰山,是明晃晃的阳光直射下冒着热气的街道,空荡荡的午后漫无边际要等很久才能迎来温柔爽朗的晚风。  6月里,我的一位师姐去了趟新疆,7月初才返程。期间她拍的每张关于新疆地区的风景照,我都会点开看,然后默默点赞。我从早前想过要去新疆,今年读《阿勒泰的角落》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更加强烈了。  和师姐的情感并不
期刊
收获的时候,没必要因为不忍丢下,被牵绊住脚步。  我從没想过,会整整一年没踏进电影院,其中的过程平淡又漫长。  去年秋天前,我还是各大电影院持会员卡的常驻用户。因为校区偏远,无数个没课的下午和周末,我都是一个人在车上颠簸一个钟头到影院,夹在人群中激动地看完一部期待了好久的电影。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儿呢?最夸张的一次,高三的最后一个月,我逃掉了毕业照去看蒂姆伯顿的新片。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前到一年前,
期刊
我第一次当家与别人不一样,没有人事先告诉我,一切就像是夏季的天空,说变脸就变脸。  那时我上二年级,正值暑假,妈妈去了渭南,我和爸爸在西安。六点半老天下起了大暴雨,打起了雷,是不是觉得我假期在家玩得过嗨,故意用惊人的闷雷提醒我?过了一会儿家里就断电了。楼下人说:“可能供电局担心风猛雷大把供电线路弄坏拉了闸。”家里没有一丝声音,风裹着雷雨在黑夜里伸出疯狂的魔爪,无情地击打着窗户,把我吓得够呛,躲在唯
期刊
很多偏见会适时被打破,不喜欢的被重新爱上。时间会让一些机缘巧合来到身边,这些变化真让人欣喜呀!  我的口味偏咸、偏酸,甚至可以去尝麻、试辣,而甜,却是我的一个禁忌。  关于甜的记忆,是童年生病后,混在研磨的药末中掩饰的帮凶;是逢年过节,吮吸糖果后自我嫌弃泛酸的口腔。于是,我偏执地觉着:甜理应属于小孩儿、老人,对于年轻人,它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  成长中,我有意避开和甜味儿相关的许多食物——即使必须
期刊
极端的我,冷淡的我,幼稚的我,20年生活轨迹,酿成了这样的我。  谢谢这样的我。  再见这样的我。  8月底,一个男孩子来找我,问我还记不记得他:“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夏天,你码字,我在身边给你放歌,我们都喜欢薛之谦。”  “我17岁那年。那年夏天很热,《追光者》很火。”我说。  “那现在呢?”  2020年的这个夏天,我追完了《以家人之名》,全剧虎头蛇尾,只有凌霄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真正变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