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加快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来源 :行政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化发展是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台州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在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浙江台州民营企业必须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做优;积极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国际化发展人才的培育。
  关  键  词: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民营经济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9)09-0072-1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将实施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是浙江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台州。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开放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局面。2018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委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标志着台州开启了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征程。民营企业国际化比重的不断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是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内走向国外的移动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国际市场发展壮大自身,以获取利润最大化。国际化内涵丰富,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把商品进出口贸易视为初级层次的国际化,国际人才引进和跨国技术交易、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则是中高级层次的国际化。台州企业的99.5%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是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因此,台州如何加快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国内外的学者早已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企业国际化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理查德·罗宾逊(1989)认为,国际化的过程是企业在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大的过程中,不单单针对某一特定的市场而是针对国际化市场作出的反应。[1]梁能(1999)认为,企业国际化主要是指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蒋鹏举等(2017)认为,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经营发展至跨国经营的移动现象。二是企业国际化动因。Dhanaraj等(2003)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决定因素和资源基础是企业的规模、技术密集度、国际化战略规划以及资金实力。樊增强等(2005)则是从传统的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和近期有关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进行了分析。吴冰(2016)认为,有市场动因、战略资产动因、制度动因。三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赵优珍(2003)认为,存在国际经营认识误区、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信息闭塞、创新能力较低的问题。[2]龚晓君(2010)认为,民营企业国际化中存在企业竞争力差、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机制不健全、缺乏海外经营等问题。[3]邵素军等(2017)认为,存在支出运营成本高,政策不一致,政治风险高,基础建设不足,劳动力水平低,融资成本高,国家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四是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鲁桐(2013)认为,有贸易类国际经营模式、合同类国际经营模式、投资类国际经营模式。张晓辉等(2012)认为,有贸易进入方式,国内合资经营的内向国际化模式,境外直接投资模式,企业集群国际化发展模式。五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李海琼(2005)认为,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拓宽其国际化经营方式和经营路径,鼓励、引导、扶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品牌国际化水平。纪春礼等(2010)认为,首先发展内向国际化战略,再逐步过渡到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将是最佳的国际化战略路径。[4]李东生(2018)认为,需要有敢为人先,需要做持续的创新与坚持综合能力提升,先发制人。



  对企业国际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认识。纵观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既有针对全国的也有针对区域的,而且有些观点已经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就目前研究成果看,该领域的研究在深度、广度上仍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也存在缺乏对复制民营经济国际化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可行路径的研究以及一些研究论证不足等问题。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国际化还有很多障碍,如何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台州为分析对象,就其成效、问题、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为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浙江台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对外贸易活跃
  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台州人相继到外地谋求发展,形成了在外台州人经济,即“青藤经济”。“青藤经济”遍布世界各地,具有境内外丰富的民营企业家资源以及较强的资本实力。依托150多万在外台州商人、近200家异地商会及海外侨团,台州经济越做越大,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台州是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以制造立市、以开放强市。因制造业门类全、实力强,已经成为支撑台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发源于天台山的和合文化所倡导的联合、汇合、融合、合作等精神,在开放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开放型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经济外向度在50%以上。近些年来,台州外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活跃。2017年,台州被列入中国外贸100强城市,位列第71位。①外贸进出口在台州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5年开始,台州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如图1),进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220多个,有出口实绩企业以每年20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   (二)境外投资总量加大,平均规模稳步增长
  自1988年天台山美术馆在新加坡创办中国特艺公司开始,“走出去”投资创业的台州民营企业呈“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态势。到2018年底,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660个,中方累计投资额35.0亿美元。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已成为台州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境外投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例如台州民营企业最早的境外投资模式是在境外设立营销机构,逐渐朝着多元化深度发展。[5]进行海外并购和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是台州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仅2018年台州就有6家企业分别在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设立9家具有研发性质的公司及机构。2005年,钱江摩托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Benelli公司,这是中国机械行业第一家在欧洲跨国收购的企业,也是中国摩托车行业本土品牌在欧洲收购第一家摩企。2006年,吉利集团与英国锰铜汽车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收购其23%股权,开启了民营企业中外合资造车新的一页。2009年至2018年,台州29家企业发起境外并购35笔,投资总额达5.6亿美元,涉及16个国家和地区(见表1)。



  (三)投资领域、模式、区域不断拓展
  民营企业“走出去”正从量的增长迈入质的飞跃。境外投资从投资项目数量的增加转变为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对外投资保持良好态势。2018年,台州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1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5家,中方投资额20.6亿美元,中方投资额及增速分别居浙江省地级市第三、第二。从境外投资领域看,在汽摩配、家电、鞋帽、塑料模具等主导产业基础上逐渐拓宽,并向研发设计、资源开发等领域推进。近年来,有色金属、森林资源开发及特色农业等新兴领域投资开始增长。从投资模式看,并购、设立境外研发中心等新形式的境外投资逐渐成为主力,并发展了多种投资模式。从投资分布区域看,台州民营企业目前在境外的投资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活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形成了以阿联酋迪拜为中心,辐射中东、北非的投资区域;亚洲东盟国家,包括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老挝等区域;以欧盟、罗马尼亚为中心,辐射欧洲的东欧投资区域;以俄罗斯为中心,辐射中亚的投资区域以及北美等发达国家投资区块。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台州民营企业新的投资热土。
  (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开拓境外资本市场
  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突破。通过国际化的收购和“并购+反哺”,台州民营企业将先进技术带回家乡与台州制造业优势完美结合,不仅“打响了”“台州制造”的国际品牌,也推动了企业自身裂变式发展,进而把台州打造成了“制造之都”。开拓境外资本市场,走境外上市之路。2005年5月,吉利集团成功实现在香港上市,使得该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0年7月,齐合天地金属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为民营企业有效实现境外融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2013年10月,中国绿岛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5年11月,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通过红筹架构,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主体为富岭环球有限公司),这是台州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

三、台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规模小
  台州是民营企业大市,民营企业遍地开花,但企业规模并不大,高质量、大体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并不多(见表2)。改革开放以来,台州曾孕育出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如吉利、苏泊尔等,这说明台州发展民营企业的土壤较为肥沃,但是这些民营企业规模扩大之后的“出走”使得台州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呈现出明显的断层现象。台州留不住大企业的直接原因是区位条件先天不足,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经济总量还显不足,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發挥不够,等等。具体为港口建设相对滞后、配置落后,港区布局难以集中,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多港区格局未形成整体优势;连接内陆物流大通道的金台铁路尚未建成,铁路运营里程只占全省不到5%。铁路、水运具有运输成本低、运量大等优点,而这恰恰是台州的短板;公路处于全省的末端,高速公路里程占全省不到10%;机场规模小、航班少,改扩建工作还在进行中。以上种种致使台州难以集聚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
  与浙江省内各地市相比,台州民营企业平均规模相对偏小,企业户均注册资本533.1万元,不到全省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135.3万元)的一半,位居全省第10位。从企业注册资本规模来看,台州注册资本50万以下的企业数占比高出全省11.2%,100万以上的企业占比则明显低于全省。②2017年,台州制造业企业50196家,其中上规模企业4006家,占比仅为7.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个体规模居全省第9位,平均实现利润718万元,居全省第9位。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为24.7%,居全省第9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17大传统制造业企业平均每家企业总产值仅为1.0亿元,分别比省均、丽水和衢州低0.5、0.3和0.8亿元。民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浙江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大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区域,占据榜单百强数的70%,而台州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跻身前50强,最高的是曙光集团排53位(见图2)。


  (二)產业国际化水平较低
  台州的民营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许多传统行业仍停留于低端竞争,新兴产业并不多。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底部的加工环节。企业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自主品牌少,创新能力弱。在规模、技术、品牌、市场网络等方面处于劣势,国际化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不少企业家仍存在小富即安、家族经营的固有观念,对国际化经营缺乏热情,认为企业能开工不停产已经很不错了,担心国际化发展风险大,既不愿意并购其他企业也不愿被其他企业并购,不想做大做强。如台州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尽管少量零部件企业及产品进入了国际品牌的后配市场,但大部分企业仍依靠低成本来获得价格优势,大多数产品集中在中、低档发动机零部件和底盘零部件上,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元器件几乎没有。温岭的泵与电机产业,由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锁定效应,仍然依靠价格和批量优势占领市场,企业获利能力较弱。近年来,台州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虽有所提高,但水平依然偏低。2017年,台州传统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47万元/人,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低2.18万元/人;平均每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95亿元,平均实现利润0.06亿元,分别比全省平均低0.53和0.04亿元,但均高于金华市和温州市。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年来工业“低小散”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加工较多,而高新技术等企业依然偏少。
  近些年来,台州科技创新投入相对落后(见表3),科创平台数量少、实力不强,截至2017年,台州仅有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和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见表4)。企业R&D投入力度不足,开展R&D活动比重低。2017年,开展R&D活动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设置率为17.8%,居全省第8位(见表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省定的17大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家数只占11.7%,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占全省前五位的嘉兴、舟山、绍兴、湖州和杭州相比,差距较大(见表6)。



  (三)国际化人才短缺
  调查显示,台州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主要缺乏的人才包括:具备国际投资分析能力的人才、了解跨国并购业务的管理型人才、能胜任在异国工作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等。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引进这些人才不仅难度大且费用高。而由企业自己培养这些专业人才难度也较大,因为台州高校科研院所不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虽然近年来台州推出了较多的人才引进政策,但大多是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引进的。加之台州的区位条件、城市知名度、生活环境、人才深造机会等与国内大城市相比处于劣势,就是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而难以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和研发团队。
  与此同时,缺少“走出去”的优质中介服务。目前,台州的中介服务机构水平普遍不高,台州的相关中介机构规模偏小,给企业提供服务有限,企业往往需要到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聘请国际化人才,这就加大了企业的商务成本。如2016年银轮股份完成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TDI全部股权后,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被迫花费巨资挽留被并购企业的22位骨干人员,以保证交割后的过渡期内TDI仍能正常运转。优质中介机构的缺失,增加了民营企业向海外经营发展的风险。
  (四)进入国际市场困难较大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一些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更加保守,贸易限制措施增多,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愈加困难。台州的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进出口不平衡,出口远大于进口。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一直远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进口不仅量少而且层次低。高新技术出口比重偏低,各外贸企业低小散,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缺乏。同时,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国际投资经验,一些企业在境外投资中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科学论证,存在盲目性,易造成损失。



  台州经济外向度较高,但开放平台的规格和能级不高。台州缺乏高能级的开放载体,特别是缺少国家级平台。目前浙江省共有国家级开发区21个(杭州、宁波各4个,绍兴、嘉兴各3个,湖州、金华各2个,温州、衢州、丽水各1个),台州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唯一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地级市;浙江省有国际产业合作园19个(嘉兴4个,杭州、宁波、湖州各3个,绍兴、温州、金华、衢州、舟山、台州各1个),台州只有1个;浙江省有境外经贸合作园5个,台州还没有;浙江省有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其中综合保税区3个,台州仅有4个保税仓库。一系列数据说明,台州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数量少、规模小、实力不强。

四、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加快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一)做大做强做优民营企业
  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必须抢抓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有利契机,在全球范围内思考企业发展策略,以国际化战略眼光谋求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克服对核心技术“等要靠”的传统思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进一步提高台州的几大科创平台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服务能力。   ⒉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民营企业要通过追求质量、效益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专注于夯实质量基础,把质量当作生命,注重品质,打造品牌,走以品牌带动之路来提升产品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出口产品要更加贴近消费需求,创造强势品牌,形成独立品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打造更多知名的“台州制造”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加快优质品牌“走出去”的步伐。
  ⒊打造核心专长和核心竞争力。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强调专业化,突出核心业务,打造核心专长和核心竞争力。台州已有156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对此,应发挥台州民营企业在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的优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潜心钻研该领域的产品。通过走专业化道路,使更多的产品成为该领域单项冠军。
  (二)积极主动“走出去”“引进来”
  ⒈切实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民营企业要敢于走出国门,以更加国际化、合规化,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立足企业实际,明确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选择良好的方式有计划地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外出找项目,在海外设立自己的营销网点,建立国际化营销网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走深走实。
  ⒉加大力度的吸引国际投资。加快引进有利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技术及资金项目。不断加强与制造业强国和地区的合作交流,缩减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方面,老牌的制造业强国如德国、日本等均有着世界前沿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台州制造业企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生产能力强、产业体系完备。为此,应寻求强强联手,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实现企业突破发展。
  ⒊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树立全球化发展理念,参与国际市场贸易,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拓展国际渠道。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外贸质量。产品必须面向全球市場,实施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发挥比较优势,进入到国际产业链当中,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汇聚发展新动能,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⒈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五问入企、五心服务”活动,不断推出优质高效的服务企业活动,定期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分析。坚持以产业政策为引导,扩大资讯互通,为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多方面信息,帮助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搭建区域性服务平台、合作平台,积极引进优质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台州,为台州民营企业国际化提供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建设海外台州商会,防降各类风险。
  ⒉加强与上级政府协调沟通、与民营企业协调配合。一方面,台州市政府要加强与上级政府协调沟通,争取更多的多边合作活动落户台州,以扩大台州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与民营企业协调配合,在贸易伙伴滥用保障和反倾销措施时,根据民营企业的投诉向有关国家作出适度反应,使台州的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建立常态化应对机制,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政府有关部门应进行深入调研,引导企业“以变应变”,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⒊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执法机制,应建设一批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开展相关服务,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从根本上帮助企业成长。同时,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集聚开放条件下的各种发展要素,逐步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化的开放平台支持体系。[8]加快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境外并购国际产业合作园。
  (四)加快国际化发展人才的培育
  ⒈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强化“人才为王”理念,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国际化发展人才的培育。挑选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青年骨干进行定点培养,到高校相关专业进修,有条件的民企可以送他们到国外先进企业实地学习,或将他们安排到中外合作项目中学习锻炼。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聘请专家来企业讲座等方式,帮助员工积累知识、开阔眼界。要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品牌经营意识、现代营销意识、创新意识、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⒉加大专业人才招引力度。政府应出台针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政策,建立和完善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专业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人才愿意扎根台州。立足于国际化人才的实际需求,可直接从海外引进人才,也可引进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建立人才库,打造有活力的国际化团队。
  ⒊积极与优质中介机构对接。建立包括律师事务所、知名券商、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推荐名录,为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并购重组提供优质的财务顾问、投行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企业选择中介机构的盲目性。尽最大努力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

结  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台州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尽管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一直不断向前推进,就能取得较好成效。当前,台州的重大使命是再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辉煌。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必须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加快形成,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一方面,要实现政府创新。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致力于持续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在服务上,要在加快开放通道、国家级开放平台、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实现民营企业自身创新。民营企业要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产业能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练好内功,增强合规意识,不断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加快国际化发展,实现跨越发展,这样,必将出现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参考文献】
  [1]冯秀臣.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赵优珍.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3,(10):27-30.
  [3龚晓君.基于SWOT模型的苏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8):65-66.
  [4]纪春礼,李健.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基于国际化方向与国际化层次维度的战略模型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3):63-66.
  [5]台州市发改委“走出去”战略调研组,徐海蓉,梁海兵.海阔天空走出去 以外促内求转型——台州企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浙江经济,2012,(18):21-25.
  (责任编辑:牟春野)
其他文献
摘 要: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是新时代行政检察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行政非诉执行概念不明晰,且在法院受理、审查、执行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急需厘清和监督纠正。检察机关开展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有法理、法律、政策和现实依据,可从监督案源、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保障等全面构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确保真正做实行政检察。  关 键 词:行政检察;行政非诉执行;强制执行  中图分类号:D92
期刊
摘 要:腐败心理是支配腐败行为人实施腐败行为的复杂心理现象的总称。腐败心理不仅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其构成要素的组合状况和特点还决定了腐败行为的性质、类型和发生频次。因此,抑制腐败心理的生成,需要培育积极的心理动力结构要素、合理的心理认知结构要素和有效的心理自控结构要素,从源头上构筑起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防线。  关 键 词:腐败心理;动力结构要素;认知结构要素;自控结构要素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0-3岁托幼服务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0-3岁托幼服务均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国外0-3岁托幼服务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注重保障妇女就业权利,注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趋势上,国外0-3岁托幼服务体系建设更加趋向职能整合化、早教优质化、供给多元化、重心社区化、机构微型化、方式灵活化、保障法治化。国外
期刊
摘 要:对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总体上定位其研究的热点主题、概括其研究特点,可以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前瞻。本文以CNKI作为数据来源,采用共词分析法,通过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绘制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热点包括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模式、体制机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等;呈现出以政策为导向、以实践为导向、以定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加强城市社区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已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北方民族大学开展的“校社共治”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从民族院校参与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角度承担了为民族地区服务、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在推动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帮助民族地区城市社区解决了治理过程中
期刊
摘 要:2019年6月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所涉诉讼主体、管辖、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责任方式、诉讼衔接等予以了确认。由于该规定尚处于试行阶段,适用过程中准确性和效率性仍显不足。未来,应从拓宽诉讼主体范围、进一步明确立案条件和原告举证内容、创新责任承担和履行方式、理顺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等方面入手,为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有
期刊
摘 要: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全面推行是经由中央到地方逐渐扩散的过程,地方政府的模仿和学习是扩散过程的微观行为,导致了政策文本的趋同和变异。注意力为解释这种现象提供了分析视角,其中方向和强度是理解注意力的两个维度。以长江经济带“水十条”文本为例,经研究发现:不同层级和地区的政府注意力选择在方向上能够保持一致,在分配强度上却不尽相同。模仿和学习行为的实质是注意力选择方向和分配强度的差异。由问题过滤衰减
期刊
摘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具有“主体复合多元”“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上下有机互动”“政府平台保障”的基本特征。因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重点,以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为关键,以夯实法治保障为根本,是新时代打造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选择。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能够节约财政资金、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专业化效能,因而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模式,但结合国内外实践来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也存在着工具理性突出、效率追求偏执、公共利益缺失等价值导向偏离难题。基于对公共价值管理范式的分析,公共价值识别、合法性支持和运行环境保障等可以支撑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价值创造与传递的分析框架。综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部程序法性质的单行法律,《行政处罚法》在规制行政处罚行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关于程序违法对行政处罚效力影响的规定仍值得商榷,包括第三条与第四十一条的前后不一致以及与《行政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的矛盾等。本文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成立、生效、无效等概念的混淆,由此也带来司法实践中的判决乱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对《行政处罚法》进行修改,明确程序违法与行政处罚行为效力的关系,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