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宿州市近两年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城镇化发展、就业增加、经济增长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市情,针对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宿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09-02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全力推进“双轮驱动、三化同步”发展战略,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通过行政管理、区域整合,撤乡并镇、增设办事处等方法,加快城镇化建设;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外来人口向产业区集中,促进集聚区与城镇区域的融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1 宿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1.1 城镇化率提高 据2012年全省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宿州市常住人口537.8万人,城镇化率34.8%,比2011年增长1.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位。
  1.2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 由于农村生产社会化,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人口减少,城镇就业人口增加。从就业结构看,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和总量增加。2012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9.1万人,比2011年减少9.3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57.6万人,比2011年减少13.5万人;第二产业97.3万人,比2011年增加1.9万人;第三产业104.2万人,比2011年增加2.3万人。
  1.3 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与比重逐步提高 从经济总量看,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增加,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914.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7.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78.9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98.65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9∶41.5∶32.6。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7∶24.2∶35.2,第二产业比重增长17.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5个百分点。呈现第一产业大幅减少、第二产业逐步提升、第三产业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就业人口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促使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2 宿州市城镇化发展存在問题
  2.1 城镇化率不高 据2012年全省人口抽样数据显示,2012年我市常住人口537.8万人,城镇化率3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7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46.5%),常住人口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城镇化率居第全省15位,低于阜阳0.1个百分点,与全省城镇化率前三位的铜陵市76.3%、合肥市66.4%、淮南市65.3%相比,差距更大。
  2.2 各县区发展不均衡 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县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埇桥区作为主城区高于其他4个县。县区城镇化率分别为埇桥区45.1%、砀山县35.9%、萧县21.9%、灵璧县25.3%、泗县18.5%,砀山县比泗县高17.4个百分点。
  2.3 城镇的聚集带动力不强 主城区聚集辐射功能不强,小城镇规模小,缺乏产业支撑,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城镇体系分工不明显,空间配置缺乏协调,未能构成优势互补,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多数建制镇建成区面积较小,规模不大,仍停滞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
  2.4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3.6亿元,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89亿元,增长18.0%,占GDP的比重达36.5%,城镇化率达34.8%。由此说明相对于工业化发展而言,城镇化发展是滞后的,表明城镇化发展不足,未能给工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要素。
  2.5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高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三产发展不足,会制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1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6%,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
  3 促进宿州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立足市情,加快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同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
  3.2 抓招商引资,促项目带动 依托城市工业园、乡镇产业园的园区交通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把优势项目吸引过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3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目前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增长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因此要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抓手,拉动就业增长,促进城镇扩容。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3.4 搞好规划 从县区实际情况出发,搞好经济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3.5 完善政策,创新机制 加快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机制,规范城镇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户口准入限制,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一要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城同酬。二要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三要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在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体现转型发展新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宿州市情具有宿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了解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有重要意义。通过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该文以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在
摘 要:针对南京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土壤中存在Cr6+超标的问题,先用硫酸亚铁将土壤中的Cr6+还原成Cr3+,再用NaOH进行稳定化处理,最终使土壤中的铬转变成Cr(OH)3,处理后土壤中的六价铬达到了相应标准要求,并且消除了重金属向食物链转移的风险,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修复铬污染土壤,使之满足建设住宅的要求。  关键词:六价铬;土壤;污染;修复;硫酸亚铁  中图分类号 S153 文献标识码
rhB工程菌平板和摇瓶在不同浓度氨苄青霉素选择压力下 ,培养传代 10 0代 ,经各项检测表明 :rhB表达水平、质粒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和染色特性、菌体形态等理化特性均与原代菌
摘 要:育苗技术是线辣椒培育壮苗及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证。通过对宝鸡市线辣椒育苗技术现状的阐述,从辣椒育苗准备工作、播种技术及苗床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宝鸡市线辣椒育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心配制育苗营养土、及时进行种子处理土壤灭菌、科学安排育苗床面积、优化播种技术、细化育苗环节、强化苗期放风、浇水、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应的对策,为促进宝鸡市线辣椒生产实现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在当前网络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随着网络教学平台数据的提升,不仅教学平台处理数据量大,用户也具备差异性,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挖掘网络教学平台有用信息,满足用户自主应用该平台
于2011年进行了籼粳杂交稻单季播栽期试验。结果表明,籼粳交杂交稻新组合“甬优6号”、“甬优9号”,作单季栽培,产量平均效应均比籼型杂交稻“宜优99”极显著增产,但早播早栽更能
在给定的线性模型下,讨论了最优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与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性能比较.在噪声方差矩阵可逆条件下,可算出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与最优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方差的差表
通过对HeLa细胞进行电磁脉冲处理,可以看到细胞膜电穿孔。穿孔的几率及深度与脉冲的各参数有关。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还可见到火山形的喷口和喷出物。经实验
Molecular recognition properties of chiral molecular tweezers based on dexoycholic acid 1~4 for the aromatic amin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V-visible spectopho
讲座了关于圆柱壳问题的LockingFree有限元方法,得到了一种非标准混合有限元,这种有限元将离散剪应力和离散膜应力分为两部分,但仅将其中的一部分投影到低阶有限元空间,作者扩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