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充满激情。激情教学不但需要老师有一定的文采,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技巧,那就是深挖情感之源,善用激情之法。
【关键词】激情教学;情感之源;激情之法
英国诗人拜伦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它告诉我们: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生活需要激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激情。语文不是无情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它除了“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外,还必须“以情感人”。多年来,笔者一直在追求激情洋溢的语文课堂。
一、深挖情感之源
情感之源是激情法运用的关键所在。从教学内容的情境,教学对象的情绪,到教学者的情感,教学过程可谓“枝枝叶叶总关情”。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的海洋,情感的火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的情感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作者寄予在作品中的情感化为情思。“动情点”是情感源之“眼”,只有把它选准确了,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作品和学生发生共鸣。“动情点”的准确选择要求教师认真地品文析情,领会主旨。2.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情绪状态、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操的,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是“施加电压”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发光体”。而教师引导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爱好兴趣和情感水平,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激发。3.挖掘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教师是激发情感的主动者,是导演。既然语文课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扣人心弦,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枯燥无味呢?好的剧本还须有好的导演才行。问题的症结在于“导演”技术太低,只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情感的激发。“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师作为情感的诱导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以自身去感染周围的学生。”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情感的启发者,应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包括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格、赤诚的爱心、丰富的情趣、愉快的心境、活泼与开朗的性格等。
二、善用激情之法
这是激情法运用的重点。在理清了文脉情脉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驾驭情感之舟,以情知情,情知相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1.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情感离不开形象,形象离不开感觉。我们可以从听觉、视觉、触觉各感觉全方位去激发。用听觉形象,即语言和音响刺激,音乐和朗诵配合是诱发学生情感最常用的方法;用视觉形象,即图画刺激,出示描绘课文主要内容的图画,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接受课文中美的生动表现起步;用触觉形象,即实物刺激,例如在讲台上放一个惟妙惟肖的模型,可增强直观性。结合听觉、视觉、触觉三者,把非情化信息转变为情化信息。2.用传统的朗读方法。“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色彩,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可以得到沟通;通过读,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和激发;通过读,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因此,朗朗书声可以激起课堂浓浓的情意。但朗读不等于傻读,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让学生把课文的欣赏和感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使文字的喜怒哀乐形于色、吐于口。3.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重要的“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4.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教师必须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才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现代教师,学生才会更喜欢你。我特别喜欢唱歌和拍照,这样就把自己的激情传达给了我的学生,我班的很多孩子就喜欢音乐,我们一起唱歌,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自然就喜欢我的课,也许我讲的并不好,可是学生最喜欢的还是语文课。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每年的春天会给学生拍照留念,一张小小的相片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课堂上他们就特别配合我。另外,教师平时还要多读有益的书,不断地充实自己,避免生活空虚。当然教师在激情的表现上应该是内外兼修,光有激情的手段只会让人觉得底蕴不够,从而流于夸张和肤浅;光有丰富的学识却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同样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意犹未尽。一位教师的激情表现必须要以深厚的专业修养作为基础,但又要会智慧的表达,才能真正地折服学生。5.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有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低,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情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激情教学;情感之源;激情之法
英国诗人拜伦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它告诉我们: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生活需要激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激情。语文不是无情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它除了“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外,还必须“以情感人”。多年来,笔者一直在追求激情洋溢的语文课堂。
一、深挖情感之源
情感之源是激情法运用的关键所在。从教学内容的情境,教学对象的情绪,到教学者的情感,教学过程可谓“枝枝叶叶总关情”。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的海洋,情感的火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的情感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作者寄予在作品中的情感化为情思。“动情点”是情感源之“眼”,只有把它选准确了,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作品和学生发生共鸣。“动情点”的准确选择要求教师认真地品文析情,领会主旨。2.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情绪状态、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操的,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是“施加电压”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发光体”。而教师引导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爱好兴趣和情感水平,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激发。3.挖掘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教师是激发情感的主动者,是导演。既然语文课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扣人心弦,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枯燥无味呢?好的剧本还须有好的导演才行。问题的症结在于“导演”技术太低,只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情感的激发。“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师作为情感的诱导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以自身去感染周围的学生。”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情感的启发者,应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包括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格、赤诚的爱心、丰富的情趣、愉快的心境、活泼与开朗的性格等。
二、善用激情之法
这是激情法运用的重点。在理清了文脉情脉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驾驭情感之舟,以情知情,情知相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1.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情感离不开形象,形象离不开感觉。我们可以从听觉、视觉、触觉各感觉全方位去激发。用听觉形象,即语言和音响刺激,音乐和朗诵配合是诱发学生情感最常用的方法;用视觉形象,即图画刺激,出示描绘课文主要内容的图画,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接受课文中美的生动表现起步;用触觉形象,即实物刺激,例如在讲台上放一个惟妙惟肖的模型,可增强直观性。结合听觉、视觉、触觉三者,把非情化信息转变为情化信息。2.用传统的朗读方法。“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色彩,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可以得到沟通;通过读,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和激发;通过读,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因此,朗朗书声可以激起课堂浓浓的情意。但朗读不等于傻读,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让学生把课文的欣赏和感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使文字的喜怒哀乐形于色、吐于口。3.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重要的“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4.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教师必须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才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现代教师,学生才会更喜欢你。我特别喜欢唱歌和拍照,这样就把自己的激情传达给了我的学生,我班的很多孩子就喜欢音乐,我们一起唱歌,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自然就喜欢我的课,也许我讲的并不好,可是学生最喜欢的还是语文课。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每年的春天会给学生拍照留念,一张小小的相片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课堂上他们就特别配合我。另外,教师平时还要多读有益的书,不断地充实自己,避免生活空虚。当然教师在激情的表现上应该是内外兼修,光有激情的手段只会让人觉得底蕴不够,从而流于夸张和肤浅;光有丰富的学识却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同样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意犹未尽。一位教师的激情表现必须要以深厚的专业修养作为基础,但又要会智慧的表达,才能真正地折服学生。5.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有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低,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情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