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的活动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我国夏季风的活动,早在三十年代竺可桢就开始研究;五十年代对东亚季风的进退活动又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我国季风有两次突进和一次速退;最近有人用六十年代后高空风资料分析了副热带西风的季节变化,发现副热带西风的突变性并不明显。本文利用最近十几年(1967—1979年)高低空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季风活动的几种型式,由此得出一些简易的季风进退指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三十年来夏季风盛行到达华中和华北以及开始撤退的日期。最后探讨了夏季风活动不同时段的天气气候特征。这些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季风活动与早涝的
其他文献
地区农业经济优势,一般系指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长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和技术条件、交通运输和经营管理条件等,凭借这些条件的有机组合,加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某地生产某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即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放,取得较其他地区相对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果好,竞争力强,商品量多,商品率高,在全国(或地方)居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
期刊
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了在光学图象的三维里示,二维付里叶变换和空间滤波等各方面的八个演示。所有的演示力求利用最简单的设备和方法,表现出鲜明直观的形象,揭露基本物理现象的实质。
期刊
雪崩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发生突然,运动快速,历时短暂,流程不长,规模极值差别很大等特点。较大规模的雪崩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也是山区活跃的外营力之一。雪崩,一次可将数十方乃至数千万方的雪堆积在山麓或峡谷,轻者断道阻车,重者堵塞河流,毁坏森林,击垮建筑物,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倾刻之间造成巨大的灾害。
期刊
本文阐述了用一简单的无约束最优化方法来分解谱分析实验曲线的叠加峰。给出了框图和讨论了目标函数的归结。此法是对现有一些阻尼最小二乘法的改进。它对 ATA 矩阵作了三角分解,以改进的 Fletcher 方法和二次插值得到择优阻尼因子和下降步长,从而大大节约了每次迭代选择优良阻尼因子的时间和稳定了下降的趋势。本法备有网格搜索,以免在驻点搜索失败。由于采用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算法,它还能用来测定拟合曲线的数
期刊
风雪流是风裹胁着雪粒(包括雪微团)运行的一种天气现象。强盛的风雪流属于灾害性天气。对风雪流的形成、运行及沉积规律的研究,对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风雪流的形成及运行规律受风速、积雪的物理力学性质(雪型、粒径、密度、粘滞系数等)和地形条件及天气条件的制约。从天气条件来看,又可分为降雪天气下的风雪流和非降雪条件下的风雪流。本文仅对非降雪天气下风雪流的形成做初步探讨。
期刊
前言在最近几十年来极地和高山水资源的利用与控制变得重要起来。许多年径流模型,即以流域气候资料输入为依据模拟径流的数学模型,已成功的应用于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和管理。径流模型的需要是由于气象观测系列,一般都远较流量系列为长。即使在极地和高山地区也是一样。在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径流形式,常常强烈的受到有冰川存在的作用。因而这些地区所用的径流模型,一般不仅能够预测由降雨和季节积雪消融而产生的径流,而且也要能够
期刊
一、前言六十年代初,中国地理学界首先提出化学地理,到现在已经过整整二十年。在漫长岁月中,化学地理学经历过不平凡的变化,由播种、发芽,到现在已开着茂盛花朵,结着丰硕的果实。分支科学——水化学、大气化学、土壤化学和生物化学地理、区域化学地理等均逐渐壮大,在农业、林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湍流理论、变流学和近代应用数学与系统论及光电
期刊
一、基本思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气环流和气候的演变与地球运动参数有关,即与地移极动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气候是基本自然地理因素之一,所以气候的演变必然伴随海洋、河流、冰川以及植物等其他自然地理因素的变化。1.气候与地球参数相联系的理解地极移动影响气候可能的基本机制是地极移动引起离心力系统的变化,从而造成地球上大气环流和空气质量输送的变化,使各地区天气气候产生相应的变化。当地极移动时,各地区极移离
期刊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资源,它的利用将为国民经济中动力资源的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的西北地区、内蒙、华北平原和青藏高原,云量少,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是利用太阳能最有前途的地区。要成功地在各个地区利用太阳能,设计和制造用于不同目的,并在经济上合算的太
期刊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毗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炭蕴藏量的9%,其中炼焦煤资源集中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占全区炼焦煤的71.%。区内煤炭工业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在解放前不仅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反而遭到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者的严重破坏与掠夺。只有解放后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些宝贵资源才开始得到合理利用。本区煤炭产量在1952年已超过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