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惜规则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写过一篇流传颇广的《美丽的规则》,尤其是当它被收入某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以后,我曾被很多人问起: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篇文章的?
  文章内容很简单:有一回我在澳大利亚旅游时,从墨尔本乘车前往菲利普岛看企鹅,车行至半路,岛上的摩托车赛正好结束,大批观众驾着汽车和摩托车回城。我很担心这条类似国内县级公路、双向只有两车道的路上会发生拥堵。时近黄昏,我们可以欣赏企鹅归巢的时间不过半小时,倘不能及时上岛,这一百多公里的路就算是白跑了。令人惊喜的是,尽管与我们同向的车寥寥无几,而对面开来的车成千上万,但那些来车中没有一辆越过中线逆行。天渐暗,只在一侧有序流动的车灯像一条河,带给了我无言的感动。
  其实很多年以来,我与不少国人一样,在“规则”的问题上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焦虑。曾几何时,有的行人把红绿灯视为无物,甚至,如果谁在无车辆通行的路口认认真真地等红绿灯,还有可能被人暗暗嘲笑。一些驾车者的心里也没有规则意识,那种见缝插针、绝不相让的劲头,那种冲闯黄灯、逆向行驶、非法超车、狂按喇叭的胆量和气势,令人望而生畏。我以前在电台里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有位老人想从斑马线上穿过马路,但汽车一辆接一辆,呼呼地闯,他很长时间过不去。终于有辆车减速了,老人才得以穿行。这个时候,老人做了一个鞠躬的动作。这位老人谦恭的姿态,在我心里迟迟不能抹去。
  不把规则当回事,生活就会露出它不堪的一面。大概正是由于种种不愉快的经验,我才会特别敏感于前往企鹅岛路上的那一幕。我是多么期望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能尽快绽放出更绚丽的规则之美和人性之美啊!
  规则是用来遵守的,而不仅仅是维护从表面上看来于己有益的东西。大家不讲规则的后果是,没有人能够放心、自在、和谐地生活,所谓的“对自己有益”终究也会变成“有害”。所有人都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丛林法则”主宰的地方,没有赢家。我喜欢说“远光灯效应”——夜间,你驾车时开着远光灯,虽然照亮了自己眼前的路,但也可能晃晕了对面人的眼。那个时候,你自身的安全又从何谈起呢?
  有一点我深信不疑:讲规则的人并不会真正吃亏。不久前的一天,正值晚高峰,我开车送妻子去参加同学会。路上拥堵,车子只能以龟速行驶。眼看就要迟到,妻子心急如焚。在一个路段,开车在右车道的我们发现左边车道的车子呼呼地往前开,而右边车道的车子却一步一挪,于是,妻子催促我赶紧往左变道。我对这条路太熟悉了,只有两车道,左边车道往左拐,右边车道往右拐,而我需要往右走。左拐的车子实际上并不多,这些从我左边呼呼驶过去的车,大多数都是开到前面就往右变道“挤”到前面去的——这也是右边车道车辆行驶缓慢的原因。我也想过像那些走左边车道的人一样“抄近路”,但那样我将不得不承受一定的道德压力。也就是说,为了节省几分钟,我其实是需要支付心理代价的,而我不想支付这样的代价。妻子埋怨我“太老实”,我于是问她:“你现在讨厌左边那些占着小便宜的司机吗?”她一时恍惚,答道:“讨厌。”我于是乘势追问:“你希望我成为你讨厌的人吗?”她哑然。我得意地长舒一口气。
  这一通左啊右啊,糊涂了吗?或者你终于明白:不亏心才是更有价值的收获?
  我不想破坏规则,是因为那样不值得,我也不舍得。
  我说的所有这一切,远不止是交通规则的事。规则使得群体社会中的人们因为各守其序、各节其欲、各安其分、各行其道而成其自在和谐的生态。规则不只是外在的束缚,它更与一个人的心灵和生命息息相通。规则不但成全了他人,更成全了自己。
  也许这样的表达太晦涩了,我们不妨以饮食作喻。一个习惯把规则踩在脚下的人,就像一个饕餮者,对食物不会有半分敬和惜,他会像一匹饿狼,直接扑到食物上去撕咬吞咽。而那些尊重规则的人,面对可欲之物还会生出一种“真舍不得吃掉你”的怜惜之情。因为规则,我们会心存更多的善意,我们更愿意与世界温暖相拥。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都舍不得“吃掉”。
  有次去日本,在京都看到了满城随意栖息的乌鸦,在奈良看到了四处游荡且与游客亲密接触的鹿,当然,也在各处看到了规则之美:听不到汽车喇叭声,见不到乱扔垃圾的人……某晚,我入住京都的一家民宿,又从超市买了些啤酒、麦烧酎以及鸡蛋白菜之类,做起了中华料理。客房管理员和另外几位房客被香味吸引,纷纷过来探看,我们便邀请他们一起喝点酒。大家相饮甚欢之时,我发现一个日本小伙子不肯接受劝诱喝酒,问其故,回答是:他离18周岁还差几天!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学课本里一则关于钓鱼的故事:一个孩子钓起了一条大鱼,但因为离休渔期结束还有几小时,父亲坚持让孩子把鱼放回湖中。面对这样的故事,难免有人会质疑:“真有这样的事?不是那种伪造的心灵鸡汤?”
  当然有!千真万确!
  因为规则不止意味着给人惩罚,令人生畏。因为规则也是值得怜惜和爱的东西。规则之美,表现为对他人和自我的成全。爱惜规则,就是爱惜自己啊!
  对了,那个日本小伙子当时刚刚高中毕业,正在想办法找一份短工,打算次年去美国留学。他是一个很淳朴的人,我让他在纸上写下了名字,他叫小山勇树。
其他文献
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1886年某日,在这附近一个农场里工作的乔治·哈里森散步时被一块石头绊倒。凭直觉,他感到这石头里可能含有金砂,便敲下一碎片带回农场,果然洗出了亮闪闪的金砂。世界最大黄金矿脉区的边缘被发现了!消息一出,淘金者从世界各地奔涌而来。14个金矿区一下子建立了起来。原来,这里全部人口仅有黑人500名、白人1000名。而现在,这里是有着283万人口的富饶的世界大都会。这里就是南
如天后般闪亮登场,或许是很多人的青春梦想。在学校,被老师们时时挂在口中,但凡表扬,就会被首先提到;被同学们羡慕着,或是因成绩出众而被奉为“学霸”,或因才艺惊人出类拔萃,或因五官精致、穿着时尚而被赞为“男神”“女神”;在家中,被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呵护着,享受着王子公主般的荣宠。   不过,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自己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哦!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学习,安静地生活。因为不是众人视线的焦点,你就
在历史档案馆里,时间管理员正在整理一份新的年度档案——  2016号档案。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足以令全人类刻骨铭心的大事件。  这一年,每分每秒都有个体的命运被改写。  2016年,世界记得这些。  2016年,你记得这些。  此刻,一段流动的时光,化作了永恒的存在。所有的细节,裹挟着所有的情感,在有限的记忆内存之中,被压缩成一个个生动醒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  2016号档案,即将归档。
《帝国时代》《魔兽世界》《英雄联盟》《穿越火线》……从幼儿园到初中,我几乎是在玩游戏中长大的。但是这些游戏背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架构?我却从来没有探究过。这一次,我想自己去尝试做一款游戏。  初三暑假,我找了喜欢游戏也喜欢音乐的许扬,以及爱看动漫的邓晗,一起创立了“郁绘”工作室。邓晗為了能够给游戏提供原创的剧情,阅读了很多书籍,看了大量电影,慢慢成了我们的“素材库”。许扬喜欢弹吉他,
左脑风暴  天天和多多参加学校的竞走比赛,两人均在前三名(次序不明)。天天说:“多多不是第三名。”如果多多排在天天的前面,则天天的陈述为假;如果多多排在天天的后面,则天天的陈述为真。那么,他俩分别处在第几名?  1.北半球第三明亮的恒星,与神话“牛郎织女”有关。  2.机车的通称,现也比喻起带头作用的人或物。  3.由霍建华、赵丽颖主演的古装仙侠电视剧。  4.王维诗作《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的
就像一位孤独寂寞的浪人,我一直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我这执著的信念,从未变过。   有时候,我很羡慕猫,羡慕它们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羡慕它们能轻手轻脚地爬上屋顶坐在瓦背上静静望着天空上的繁星,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有时,我会幻想自己也是一只能轻轻一跳就上屋顶的猫,蹲在屋顶上,静静眺望远方,看夕阳滑落山头,直至繁华落尽,满天繁星。   我还常常胡思乱想——自己会不会变成一只超大功率
也不知怎么的,我们班同学赠我美称:“女汉子”。  是因为上次的运动会吗?那日我要参加1500米和铅球投掷两个项目,天气糟糕得可以,又下雨又刮风,不巧的是我身体也略感不适。但怎么能临阵退缩呢?当同学们得知我投铅球得了第四名,转身又坚持跑完了1500米的时候,一个个都说我厉害,是条汉子。可是我心里真的觉得没什么呀,我只是完成了自己决定要去完成的事情而已。不是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么?  我不知道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这是201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的作文材料。  很多时候,让人手足无措的,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时间的洪流带来了太多的新事物,让年岁
以下“主人翁技能”,你已经get到了哪些?如果还没有的话,就赶紧列入你的“2016行动计划”吧。Just do it !  洗衣服,打扫卫生……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被别人代劳了?一件一件地把它们的“执行权”收回来。  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中做一次负责人,带领你的团队认真完成任务,体会一种“做领队”的成就感。  做一次社会调查,关于校园安全、垃圾处理……选题由你定,试着深入挖掘之前还不
父亲一直抱怨我在作文中从来没有写过他。  多少次作文练笔,我都写了母亲,父亲看了之后,孩子气地不满道:“看看,又写了你妈妈,什么时候也写写我呀!”母亲笑着对父亲说:“多大的人了,还在这儿吃醋。”父亲没有应答,我疑惑地抬头看,只见他两眼直勾勾的,期待地望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了,他的眼神深处,亮晶晶的,仿佛有眼泪。  父亲是个理科高材生,读书的时候在各种竞赛中都拿过奖。他本可以当老师的,却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