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构建当代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反映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殷切期待及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诉求,借鉴古今中外价值观建设的经验。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研讨、实践体验的能力,要强调教师的理论说服、身教示范作用,必须强调坚持高校党委的顶层设计、领导统筹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6-0065-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本文拟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养成两个层面就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交流几点学习思考。
   一 理论层面:构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灵魂状态和生命状态。构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理清构建的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和磅礴力量。“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个人、国家、社会的统一关系,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和价值依循。
   当代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思想与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大学生共同的和根本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家园。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多元多层次的价值观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当代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性质,是国家文化制度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大学生的核心價值观,是个体、群体层面的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在哲学上,二者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正确价值观,一定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并且会对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极大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国民意识、民族意识的“一般”,就必须渗透到群体意识、个体意识的“个别”之中。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旦深入、内化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特殊群体,就会产生绚丽多彩的不同价值观。
   第二,必须反映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殷切期待。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理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殷切要求的关系。
   党和人民非常关注和支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的战略任务。邓小平把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新人”。 江泽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的新阶段提出了“四个统一”努力方向。胡锦涛向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五周年大会上,要求广大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希望,为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希望,凝聚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中,通过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外化为行动,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履行使命,意义重大。
   第三,必须回应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诉求。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理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体、群体的具体价值诉求的关系。
   应当承认,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头脑中已经拥有了丰富多样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但还不完善,还不稳定,有些甚至不正确。大学生做什么人,为什么学,如何健康成长成才的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实践,也需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如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实用化、价值选择的矛盾化问题的出现。有些大学生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淡漠,历史方向感丧失,过分看重现实利益,不少大学生价值追求目标主次失当,不是党和人民希望的“做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价值为先”,而是“就业为本”“智育为先”“个人价值为先”。事实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正确的、明确的、主导的价值观做引导,思想和行为容易陷入混乱和迷茫。因此,国家和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使大学生的意识结构符合人才规律和民众的期待,符合大学生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
   构建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容,既不能堆砌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诉求,也不能搞低俗的迎合,而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指导,从维护和发展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多元中把握主导,从多样中辨别主流,在多变中坚持方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立一个科学的、适时的、符合大学生特征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境界,发挥核心价值观应有的功能。
   第四,必须借鉴古今中外价值观建设的经验。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理清当代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与古今中外价值观建设的经验的关系。
   首先应该借鉴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正如习近平所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中国古籍《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至于至善”的思想。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中有时代价值的成分,等等。    国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的文明成果也要借鉴。例如,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国家,精心构筑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形成了美国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有爱国主义、美国精神、个人主义、公平正义、勇敢忠诚、社会责任等。他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注重价值灌输、价值澄清、价值推理、价值分析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于这些源自中国古代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建设的经验,我们都应摒弃“对着干”的思维逻辑,采取“分析批判、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一定的意识形态内容总是要通过相应的话语体系得以表现,这种话语体系是形成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技术保障。”对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概括提炼,许多专家学人进行过有益探索。
   有学者认为,“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有概念式、词组式、语句式三种表述方式”。第一形式,概念式表达。特点是,形式上似一个个单词;表述简练,容易记忆;但内涵有时不明确。第二形式,词组式表达。特点是,语言形式是一个个词组;表达的内容要求明确,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但记忆效果相对下降。第三形式,语句式表达。特点是,要求由一段话组成;内容集中,可以突出一点或多要求;其逻辑严谨,体系性强;但不利于大众性记忆,不利于广泛传播。这三种表达,各有千秋。相互参照,可加深理解,把握真谛。但从古今中外价值观建设的成效看,还是宜采用单词式的表述。
   采用第一种形式,词组式表达。我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尝试性地表述为:求真、成才、创新、文明。这种表述突出了大学生在政治素质、创新素质方面的价值追求。其中,“求真”是探索科学理论,追求马克思主义,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成才”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目标的凝练,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创新”是指在学习和实践中,以求真为基础,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追求创新性成果的價值取向,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文明”是大学生全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这样表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较好的承接对应关系。
   二 实践层面: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进一步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说教式的简单化教学方式,构建一种理论研讨、师生交流、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高等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体系结构、科学内涵、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科研主题,让广大师生研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弄懂把握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解难释疑,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点中进行鉴别和选择,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还要尊重和细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合理安排;进行多样化教学的探索。
   其次,要进行实践创新,探索以价值体验和行为养成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模式。当代大学生只有把核心价值观自觉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实际分析与价值判断中,才能检验其真理性,才能有效地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养成的支撑与价值引导作用,成为青春远航的行动指南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潮侵袭的强大盾牌。实践证明,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既缺乏吸引力又缺乏实效性,必须彻底改变。今天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子是互联网村的原住民、手机的铁哥儿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尽快占领网络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新高地,用好新媒体、慕课等新手段。
   第三,让大学生在引领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以志愿服务者、社会调研者、挂职锻炼等角色,用宣讲、表演、体验、管理、服务等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在教育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这是一条创新之路、成功之路。
   (二)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要强调广大教师的理论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有明显的“自我选择”的特点。有调研材料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选择的主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引领的方向,与主流社会期望相一致。但是,从信仰生成的过程来看,他们更倾向于从自我需要出发,决定是否信仰、信仰什么、如何信仰。这样的方式方法,往往难于体现对于世俗利益和个人私欲的超越和批判,反倒是易于陷进个人价值的偏隅,失去大众情怀。广大教师,应引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中、从古今中外先进人物的事迹中汲取营养,学会应用“自我选择”与“社会选择”相结合的原则,确立和修正自己人生信仰。
   其次,要强调广大教师的行为引导作用。在改革开放、全球化的背景下,古与今、新与旧、中与外、先进与落后的道德观念迅速交汇、激烈碰撞。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实用化、价值选择的矛盾化的问题已经出现。这种状况下,强调广大教师的行为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必要。只有广大教师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崇高、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精神充沛、道德高尚,才能形成正确的育人导向,才能使理论教育增效,才能以灵魂影响灵魂。
   (三)进一步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项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教学内容,又是一项事关国家民族兴衰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深化对核心价值观内容“进教材”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当然要进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这只是第一步,是基础性的工作。第二步是,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精神融入专业课教材的问题。因为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最重视、用力最多、学时最长的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价值教育最重要、最可靠的知识载体之一。现实的问题是,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过后,缺乏巩固、深化、持续的机制。第三步及其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精神进“实习指导”、进“校园文化”、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教材”问题。这些作为,必须有高等学校各级党委的“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和“全面协调”。
   其次,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有些老师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处理核心价值观进教案的问题,降低或稀释了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的地位比重,教师自己特长什么就讲什么、爱好什么讲什么。还有些老师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有待提高。现在的高校说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和队伍不少,教书育人的、管理育人的、服务于人的都有,但他们之间缺乏真正科学有效的融合机制、制度保障。高等学校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还要健全和落实好教师培训、集体备课评课制度、领导听课等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栋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石、伟力之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坚定大学生的价值观自信,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持续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叶小文.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民主与科学(京),2011(6).
   [4]崔志胜.美国价值观建设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2).
   [5]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深度解读中国梦[C].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5.
   [6]戴木才.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 开展情商教育,可以通过理论知识讲授来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大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形成,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开展情商教育在工作职责上、工作性质上和自身年龄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应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定位,对大学生情商培养,更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情商,辅导
[摘 要]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实施,都在促使应用型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转型发展,“双师双能型”辅导员是符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型辅导员发展方向,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辅导员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为今后“双师双能型”辅导员的认定提供理
试验于2005-2006年在四川农业大学多营农场进行。本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新选饲草“玉草1号”为材料,进行了如下研究:(1)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的影响;(2)留茬高度和刈割时草长对玉草1号的影响;(3)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的影响。试验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处理D3(52500株·hm~(-2))的总鲜草产量(133167kg·hm~(-2))与处理D2(4500
Aim:Irbesartan,a new antagonist of the type 1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has been proven to be renal protective in both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nephropathy,but i
AIM: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in the relaxant response to green tea (-)epicatechin and its modulation of endo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acetylcysteine on D-galactosamine (GAIN)/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apoptotic liver injury in mice. Methods:When given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明显影响草坪草地上部分的生长。施用生长延缓剂后,草坪草的茎叶生长速度减缓,植株高度明显降低。笔者于2004~2005年度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园和教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是应用型本科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融合,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方式。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混合”“怎样混合”,想要实现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首先需要从教与学的角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深入理解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鼓励教师灵活开展多元混合,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培养、转表师生角色,准确定位,保证高质量教学资源建设才能进
“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涉及大量中外双方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能够发挥对外援助和社会资金各自的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对外援助为引导,以
记者仿佛天生就是杂家,今天跑这儿,明天跑那儿,今天写专访,明天又去发消息,肚子里如同杂货铺,主顾们想拣个什么(从内容到形式),由性儿挑好了。在记者年富力强、能够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