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在生活中成长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是生活,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只局限于教参、教材、教案、挂图、磁带、多媒体、生字卡片等有形教学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善于发掘、利用——生活,这一无形的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下面笔者就习作教学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观察生活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常,看似普通,只要用心观察,都会闪出珍珠般的光彩。
  1.在观察中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现行教材中选编了大量极富生活趣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听到、见到、说到的内容作为教材内容,如《爬山虎的脚》《翠鸟》《猫》《长城》等。这样的内容既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善加利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如学完《爬山虎的脚》一文,布置学生去找找爬山虎的脚,除了作者所写的,你还能有新的发现吗?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这样既将书本的知识直观化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告诉了学生原来习作就是从生活而来。
  2.在观察中作文。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种种病态,归根到底是缺乏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是实现生活化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生活积累主要来自直接生活经验和间接生活经验两条途径。要引领学生读无字之书,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中获取直接经验,从而完成生活作文中最为关键的原始积累。直接生活经验的体验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亲历生活实践中用心体验生活,眼看、耳听、心想,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视为自己作文的源头活水。为此,在作文课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机会。如让学生描写自然景物,我布置学生看看美丽的夕照,变化多端的火烧云,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我和学生一起种豆,观察并记录豆子的成长过程。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观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等。老师还可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作为习作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突发的事情,有些画面如不及时捕捉,就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进行习作训练,如下雷阵雨,第一次下雪等。
  二、感受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可见,要让学生写好文章,首先就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1.选择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人说作文最难的就是命题作文,那是因为有些命题作文没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没有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假如选择的是学生乐意交流的内容,那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比如,我新接了一个班,我布置的第一个习作就是自我介绍,要求是看谁能让老师最快记住他,学生们挖空心思,把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缺点,一一尽数。一次拔河比赛之后,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尽管没有写作技巧的指导,但一篇篇佳作孕育而生。学生对于这样发生在他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新鲜话题,很有说话的冲动,这样便打破了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的瓶颈。
  2.选择生活中的大事。
  选择的话题,不应仅仅局限于小生活圈子,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关心集体、关注社会的习惯。生活中除了自己、同学、父母这个小生活圈子,还要上至世界、国家,下至学校、社区这样的大生活圈。我往往还会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大事,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如“嫦娥一号”奔月、汶川大地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典礼等重大事件都会出现在学生的话题中。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大自然给予人类生存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他们均是文人笔下的爱物,更是我们教学的良好资源。生活源于自然,学习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使用自然资源,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让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让习作教学走出层层迷雾,回归到生活,回归到教学的原生态。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期刊
We report on a two-step method for oxidation of Pb(111) surfaces, which consists of low temperature (9OK) adsorption of O2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to room temp
期刊
We investigate the viscosity of silicon dioxide nanofluid at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pH values considering nanoparticle aggregation.The experimental and si
期刊
期刊
我省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农村的课程改革,始终不尽如人意,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  一、学生现状  (1)学习兴趣不足。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  (2)学生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新教学方式强调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发
期刊
期刊
期刊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创设趣味情境。好玩是儿童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儿童的特点,按照儿童内在发展规律,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和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创设趣味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在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时,出题目如下:“(1)1/2+1/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一种重要的文体,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素材。但是,由于古诗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其遣词造句的独特性以及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因此,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与传统的其他教学媒体相比较,集形、声、光、色为一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可以说,巧用多媒体能让古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一、巧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