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坐》“三不”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是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的名篇。
  这篇文章一反《论语》“语录体”的特点,行文的方式变成了“对话体”,与现在的“会议记录”相似。该文不仅将人物性格刻画得鲜明,生动,而且文章的篇章结构也显得较为完整,可将其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章初步成篇、定型的标志。
  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座谈,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志向,也表现了孔子本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以礼治国的思想及态度。
  《侍坐》一文有“三不”:
  一、不擺架子
  孔子身为老师,并没有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教训人,而是告诉学生们不要因为自己年龄比他们大一点点就闭口不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话语亲切,态度和蔼,询问恳切,诱导方式谦逊。
  在学生们答问之时,有一个叫曾皙的学生竟然“鼓瑟希,铿尔”,一边听老师教诲,一边弹乐器,孔子也没有吹胡子瞪眼睛地训斥他“安静!别捣乱”。当然,这次侍坐虽说只是一次随意的聊天,并不能当作正规课堂教学对待,但师生相处时极为自由,和谐,突出了孔子慈爱敦厚的长者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二、答案不要求整齐划一
  子路的志向是治理较大的诸侯国,冉有的志向是治理较小的诸侯国。子路直率自负,冉有自信谦虚。公西华想作诸侯聚会时的司仪,有志于礼乐教化。曾皙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藐视权力、财富,珍惜情感、安闲和社会生活的安宁,深得孔子赞叹。
  孔子除对子路的回答“哂”了一下以外,对其他几位学生的回答并未否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
  三、绝对不在某位学生面前说其他学生的坏话
  曾皙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曾皙问孔子三人的回答如何时,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作出了公允的评价。
  绝不在甲学生面前说乙、丙学生的坏话,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湖北麻城实验高中】
其他文献
3.课堂上即兴的演示与互动  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现场示范或及时练习,这时信息技术又一次发挥了它的优势。如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修改作文的方式是教师边念边讲作文该如何改,然而总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思路或听不懂怎么改。现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要修改的作文文档存在U盘里,放到白板上,在讲解的同时,进行添加、删除、圈、画等同步修改演示,从而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知如何修改作文,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有效
期刊
二、巧敷色彩、浓淡相宜的色彩之美  没有新鲜,没有色调,没有光彩的诗是没有艺术生命的,诗人要能以准确的色彩描画生活,像捕捉彩蝶一样,去努力摄取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柏,红花绿叶——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色彩一经诗人之手化入诗中,诗中描绘的形象便会明亮起来,美丽动人。“瞻彼淇奥,绿竹青青。”青青一片,悦目赏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红一色,光彩照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期刊
例2: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向秦青道歉,请求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审题立意:  这个材料中有两个人,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审题立意:一是从薛谭的角度,二是从秦青的角度,三是从薛谭和秦青“交集”的角度。  从薛谭的角
期刊
王克建,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冯三镇人;陈美霖,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杨柳镇人。2009年,王克建、陈美霖怀着赤诚之心加入湖北竹山资教队伍,光荣地成为了人民教师。八年教育路,初心不改,他们愿作资教“比翼鸟”,扎根深山育桃李,把满腔热血洒向这片贫瘠的土地,用自己的赤诚爱心为竹山教育孕育栋梁。  为爱资教,携手飞深山  2009年4月面临大学毕业,湖北省“播种希望与未来——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巡回报告团来到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那里人口流动性比较大,我校学生多是外地务工人员的子女和留守儿童。今天我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让我怎么也无法忘却的留守学生。  王芳(化名)长相清秀,孤言寡语,学习刻苦,然而开学都两天了,她还没有来报到,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我根据班务工作手冊上提供的电话打过去,却是邻居家的,从邻居的口中,我知道了一些王芳从没有跟任何人透露过的曲折人生经历。王芳现在的父亲是她的继父,妈妈
期刊
杨绛先生回忆性文章《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尤其是老王在行将逝去时,还硬撑着身子来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的片段,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人物形象。  如果单就课文内容的理解,大多数同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关键就在于在这看似平淡自然的叙事中,文章结尾作者深刻的反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让人不得其解。  因为在我们平常的人的眼
期刊
二、多问候孩子  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多与孩子沟通,主动和孩子交流思想。比如说:早餐之前,可以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想吃什么早点呢?上学出发前问一问:书包收拾好了吗?学习用具带上了吗?饭盒清洗干净了吗?水果牛奶准备好了吗?在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最佳时段,要在学校待一整天,其实也挺辛苦的。如果家长用保险盒给孩子装一点水果,带一盒牛奶,供孩子上午课间操结束后拿出来享用,
期刊
万众瞩目的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很多人都以为会有大的变化,但与去年的《考试大纲》认真比对,笔者发现《考试大纲》一字未变。当然,这并不代表2018年的高考题不会有变化,我们还是要仔细体会《考试大纲》的“不变之变”,科学备战2018年高考。  一、总体稳定  1.考试范围  从文字呈现来看,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没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期刊
你写文章怎样表现好听或难听的声音?是否只是用“动听”“美妙”或“难听”“噪声”这些词来描述呢?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你的作文很难出彩。  通感是由著名学者钱钟书定名的一种辞格,他在《通感》中写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钱先生的见解至深,表达至确,令人服膺。当我们听到流水声,不就可以想象出水流动的样子吗?当我们
期刊
今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其中,语文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篇目增加到72篇;同时,要求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增强文化自信,植入红色基因。  据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语文课标变化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