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鱼薯条 小食物背后的大历史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堪称英国“国民菜肴”的炸鱼薯条,在全英境内门店遍布,达上万家,数量是麦当劳的8倍。一战时英国士兵间曾经流行以“炸鱼”“薯条”作为接头暗号,辨别敌我。在2010年“英国十大特色”的全国调查中,炸鱼薯条以73%的得票率领先“女王”和“披头士”,成为英国文化符号。
  如果说炸鱼薯条打上了深深的“英伦”烙印,那么这个烙印来自于工业革命时期:在机器高速运转与城市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食物口味。
  为什么是炸鱼?
  其实英国人不是很爱吃鱼。同样是岛国,英国比日本对鱼肉的热情要低得多。虽然有着长达1145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以及占据优良渔港如布利克瑟姆带来的欧洲第一鱼类捕捞量,但直到维多利亚时代之前的英国饮食文化里,鱼肉都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甚至是比牛羊肉低一等的食材。莎士比亚时期,也曾广泛认为鱼肉“营养不良”,多吃无益。在莎翁的名著《亨利四世》中就有:“这种不苟言笑的孩子从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们平常吃的无非是些鱼类,所以他们都害着一种贫血症。”
  直到今天,英国的人均鱼肉摄入量仍远远低于日本。东南部宽阔平原的肥沃耕地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吹拂过的优良牧场,都为英国本土的畜牧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余地,也给英国人的餐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不过,食物的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来自于个人口味,过去的时间里,地理与宗教为人们作出过选择,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技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变交织出的路径,又将人们的口味选择带往新的方向。
  比如18世纪拖船渔网的发明,使得英国海上大捕捞的渔业产量飙升,鱼类这种廉价的食材首先喂饱了沿海地区民众的肚子。到了19世纪英国铁路发展狂飙猛进的时代,铁皮蒸汽车穿过英格兰的宁静乡间,将新鲜鱼肉运输到全国范围,尤其是人口爆发式增长的新兴城市,那里有数以万计被工业化浪潮冲击着进入工厂的劳工阶级。对他们来说,新鲜又便宜的鱼肉是其补充蛋白质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或者说,是铁路开启的新纪元、城市和人口的博弈为他们作出的选择。
  但是从“鱼”到“炸鱼”的选择,其实来自于另一拨人。英国传统的鱼肉烹调法无外乎“煮、烤、煎、炸”,其中著名的黑暗料理“仰望星空派”即是将数条整鱼露出头部,尾部排成一圈塞进馅饼里烘烤。
  而将去掉头尾的整块鱼排以面粉裹入、继而油炸的方式,来自于英国以外的犹太人。20世纪开始的几年,东欧的犹太移民为了避免迫害来到英国。投奔异国他乡的过程中,财物也许遗失,但吃惯的食物味道却一有机会就要寻回:腌黄瓜、甜菜根、鲱鱼、熏鲑鱼,以及炸鱼。炸鱼是犹太人的传统食物,在不能做饭的安息日,周五中午提前做好便于保存的炸鱼是犹太人的习俗。最初的炸鱼做法是在鱼身裹上面包糠,以后逐渐开始用蘸了苏打、啤酒或者“家族秘方”的面糊取代,这样的制作相对简易,并且鱼肉得以保持完整。
  那么炸鱼是如何从最初简陋的移民餐,变成英国名声最响亮的国民美食?这就绕不过炸鱼的“伴侣”——薯条了。
  为什么是著条?
  无独有偶,薯条的原材料——土豆,从1539年被西班牙人在秘鲁发现并带回欧洲,到战胜面包和燕麦成为英国人的主食,也差不多花了两三百年。正如鱼类在18、19世纪日益上升的捕捞量和所提供的优质蛋白養活了膨胀的人口,土豆这种茄科植物在英格兰岛上大规模种植成功,并且同样能以较多的热量支撑更多人口的生存。尤其在18世纪中叶欧洲小冰期,传统作物产量萎缩时,土豆依然一枝独秀地扛起了喂饱人类的大旗。难怪恩格斯也对土豆饱含赞美,称其“对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如同铁一样”。今天的英国已是土豆产销大国,一年产销土豆达到250万吨,其中四分之_的形式是以薯条的方式被消耗享用掉的。
  历史上是哪位天才发明了薯条这种风靡全球的小食已无从得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同样是在维多利亚时期,同样是工业革命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田地开始在工厂干活,由此也逐渐养成在家以外的地方完成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一天14小时、一周6天的流水线高强度工作,工人们急切需要方便快捷、高热量的食物来维持体力,高产高热量又物美价廉的土豆无疑是最合适的粮食。依据英国BBC公司的统计,在1881年,英国每周人均土豆消耗量是6公斤。可以想象,城市的工厂工人在烹饪工具、燃料和时间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会涌向工厂门口或街边的临时摊位,那里已经摆出了简易制作的土豆制品,要么煮、要么烤、要么烘。工业革命重塑了英国人的餐桌。
  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油炸方式烹饪土豆条的摊位,在大街小巷的外带食品中胜出,也许是油炸的食物更能带来舌尖的满足感,同时维持更长时间的热量供给。按照英国牛津英语辞典的记载,“薯条(chips)”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里:“将薯条入油、充分炸透。”不过炸鱼薯条里的薯条算是英式薯条,与美式快餐里的薯条“French fries”略有不同:后者多是以冰冻的土豆去皮后由机器切成长短一致、更为细条的形状烹炸,而炸鱼薯条里的chips则是将土豆洗净后不去皮而随意切成更为厚实的条形,土豆皮衣入油炸出的焦脆,对于英国人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今天的薯条已经在快餐界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不过英国的薯条也曾面临式微,因为它的竞争对手炸鱼的受欢迎程度也毫不示弱。就在工厂门口的薯条摊位摆出后不久,犹太移民也摆出了自己的炸鱼摊。
  炸鱼薯条“手牵手”
  两种食物终于碰面了:一个是外来移民简陋的安息日餐,一个是涌进城市产业工人填补热量的快食,由于在食材来源和烹饪方式上的优势,都是劳工阶级的食物选择。这两种摊位一开始互争客源,针锋相对,不久头脑灵活的犹太人就醒悟过来:为什么不把两者合二为一来卖呢?在这之后,由于工厂食堂的设立和普及,以及餐饮业“登堂入室”的趋势,街头小吃的规模开始慢慢萎缩,炸鱼薯条摊变成了炸鱼薯条店。
  依旧是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另外一本书《雾都孤儿》中,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东伦敦街区出现的早期炸鱼薯条:“在那脏乱的店里出售的是,许多大小和图案各异的丝质手帕,尽管Fled店很小,它依旧囊括了理发店、咖啡店、啤酒店和炸鱼薯条店”。
  而现实中英国第一家炸鱼薯条店的经营者约瑟夫·马林是个罗马尼亚犹太人,1860年他在伦敦old Ford街拥有一家叫做Marlin's的店。据说曾经一度伦敦闹了鱼荒,于是那段时间里店里改卖炸薯条,生意竟然也不错。所以当鱼荒危机解除,炸鱼回归的时候,店里的薯条摊位依然保留,还加载了炸鱼薯条套餐,鼓励人们将炸鱼薯条一起购买。顾客对炸鱼薯条的反应热烈。生意火爆时,Marlin's店的队伍可以排到半英里长。这两种食材在英国一拍即合,英国的鱼薯生意从20世纪起飞速发展,在1910年英国国土上有超过25000家“鱼薯店”,到了1920年,店面涨到了35000家。直到今天,在英国有将近一半的鱼是就着薯条吃掉的。
  炸鱼薯条对英国人来说是件大事。曾经以油墨报纸包裹的包装,早已被更环保的纸餐盒替代,简陋油锅支起的摊位也已变身成连锁或规范的明亮店堂。
  早在1913年,英国炸鱼薯条的从业者就成立了英国炸鱼联合会,算起来也是个百年老店。1988年,英国又设立了“国家炸鱼薯条奖”,每年从全国范围内报名参赛的炸鱼薯条店里经历匿名评委海选、全国二十强、全国十强,以及最终全国直播的前三名总决赛,堪称英国炸鱼薯条界的小金人。在1952年,一家名为Harry Ramsden的店,还因为在一天之内销售出一万份炸鱼薯条而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早期的鱼薯店在鱼类上别无选择,只能买每天早上最先到达港口的鱼。归功于运输与冷链技术的飞速进步,今天英国境内鱼薯店里的炸鱼有八成以上是鳕鱼或黑线鳕,这其中也有炸鱼薯条吃法的“南北之争”:从英国南部到中部,炸鱼用的鱼排都是鳕鱼,过了中部地区往北,就是黑线鳕挑大梁。此外,南部的炸鱼用油偏向口味清淡的植物油,而北部如约克郡一带,炸鱼必须经过牛油“历炼”,口感才算正宗。
  在英国2003年的一项法案里规定:店家不得以“炸鱼薯条”这种过于宽泛的名字作为菜名,而必须明确是哪种鱼,比如“鳕鱼薯条”或“黑线鳕薯条”。毕竟每种鱼的口味和价格都不同,得让消费者吃个明白。(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审理了丹麦蓝罐曲奇起诉皇冠丹麦曲奇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一审判决被告尤益嘉公司(皇冠丹麦曲奇在华的总经销商)停止虚假宣传、登报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丹麦奇新蓝罐公司经济损失200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4万元。目前被告已提出上诉。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石景山法院的判决得以执行,尤益嘉对一审判決没有提请上诉或上诉失败,那么直接的影响是皇冠丹麦曲奇的品牌形象遭受致命打击。  “李鬼”与“李
期刊
针对种种腐败现象,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围绕如何治国理政、巩固政权有过许多思考,很多内容对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对此,《大国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核心思想理念》将中国历史上廉政思想文化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剖析。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老祖先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思想,民本思想的形成,比廉政制度的形成要早,它是我国历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
期刊
2002年12月的一个寒冷早晨,两名盗贼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盗走了两幅价值连城的真迹,世界艺术界震惊。美国联邦调查局将它列为史上10大艺术品失窃案之一。  然而,盗贼奥克塔夫和同谋亨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虽然坐拥价值8000万英镑(约合7亿元人民币)的两幅名画,却无法通过通常的渠道将它们卖出去,因为一旦这样做,就马上暴露出他们跟这起世纪劫案有关。  盗窃过程不到4分钟  近日,英国广播公
期刊
最近,很多人的手机被一则消息刷屏: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去年年底,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和兵马俑展”上,一名美国男子折断了其中一个兵马俑的拇指并将其盗走。目前,被盗拇指已被找回,涉事男子被逮捕后保释,将面临审判。据披露的调查细节显示,事件发生时,该博物馆正在举行晚间聚会,这名24岁的美国男子在此时偷偷溜进已经关闭的展厅,与兵马俑自拍之后,折断兵马俑的左手拇指放入口袋,然后离开了展
期刊
早年间,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日子。那时人们的收入大抵用来吃和穿,很少有闲钱可存,导致了居民储蓄率始终在低位徘徊。所以,让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一元钱,响应“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伟大号召,是那个年代银行鼓与呼的永恒旋律。  上世纪60年代,一元钱能够干什么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有大约7亿人,如果每个人都储蓄一元钱,这笔钱能办成哪些事?  我手头有好几幅“每人储蓄一元钱”宣传海报,
期刊
3月27日,英国莱斯特郡某汽车试验场,300位车迷参加了他们本季的第一次“秘密跑车集会”,这些跑车总价值超过7500万欧元(约5.85億元)。
期刊
60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過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拉丁字母注音方案,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随着语文现代化的一系列政策,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正走上了“语同音”的道路。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下降到4.08%,普通话普及率提高到70%以上,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这都得益于汉语拼音的重要作用。  汉语拼音作为汉字注
期刊
最近,中纪委公布了2018年以来截至1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汇总表,称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項规定精神问题4058起,处理5641人。  这份汇总表中,有个用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在中纪委通报中,这是第一次出现。  今年1月份,中纪委公布了去年12月份的汇总,同一个位置用的还是“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从“政务处分”到“政纪处分”,仅一字之差,这背后,体现什么样的变化?
期刊
如今,对中国市场来说,密密匝匝的高铁网成为一种“市场之手”,正在把从未向全国洞开的偏远或者贫困地区的诸多资源,托举到全国市场中。由此一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总体商品品类的增多、总的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偏远贫困地区的富裕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一种财富的赋能工具,随着高铁线路的延伸,我们欣喜地看到,偏远与贫困正在逐渐消失。假以时日,这两个词很有可能只会存在于语言里。  江西老区搭乘高铁经济列
期刊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历来为人们艳羡。他们才情相当、志同道合,非常符合中国古代文人的婚姻理想。可惜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却“误嫁匪人”,百天之后即告离异,为此甚至入狱九天。  女词人再嫁  建炎三年(1129)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在建康不幸病逝。金人的铁蹄却步步逼近。李清照不得不孤身逃亡,带着亡夫留下的十五车文物书画,踏上漂泊之路。他们并未留下子嗣,李清照的弟弟李远也无力照顾她。乱世之中,再嫁似乎成为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