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洲玉器街上停满了各地赶来的老板,连交通都堵了
2017年2月18日,出租車司机宋祁被堵在了平洲玉器街。
这条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的特色老街,挤满了“粤H”(广东省肇庆市)和“粤V”(广东省揭阳市)牌照的轿车。
这一天,恰逢平洲首场公盘。
“这些老板都是奔着石头来的。”长年在此拉活的宋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样的大场面差不多每年有20多次,因此他早已见怪不怪。
他口中的“石头”即翡翠。
作为国内最大的缅甸翡翠毛料集散基地,平洲大大小小的翡翠标场有9个,标场每年定期举办2~3次公盘。平洲翡翠公盘蜚声中外,特别是历年的首场公盘开标,被业内称为判断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被称为“疯狂的石头”的翡翠,曾创造每年平均升值30%~50%的纪录。但2013年后,翡翠行情急转直下,甚至出现价格腰斩。而2016年底,翡翠原石、成品件再次双双上涨,似有回暖之意。
2017年,石头会再度疯狂吗?
疯涨
翡翠价格疯涨始于2005年。史书珠宝创始人史书鹏对此再清楚不过。正是在那一年,她的命运与翡翠交织在了一起。
史书鹏痴迷翡翠多年,一直在观察和研究翡翠行情。2005年,史书鹏认为时机到了,便从一家汽车公关公司辞职,跨界投身翡翠行业。那一年,起步较晚的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已经凭借1400亿元的销售总额领跑全球。
同属奢侈品的钻石,在国际上有统一的4C标准,其价格已较为透明,每年大概有10%的上涨空间。
而入行不久的史书鹏却曾亲眼目睹一块标价1万元的翡翠翻了30倍,“疯狂的石头”令她备感震惊,“翡翠行情好,价格一路疯涨,高档翡翠甚至升值1000%。”而商家至少加价50%,也已成为翡翠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翡翠疯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原料价格的不稳定。
中国有句俗话,“乱世黄金盛世玉”。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陈满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经济发展让百姓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这催生了大家收藏、投资和消费奢侈品的热情。”
实际上,在同一时段内,文玩字画和红木家具行情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作为最大的翡翠消费市场,中国95%的原石需要从缅甸进口,其价格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国内翡翠行情。
“缅甸方面为了从翡翠交易中掘取利益,不断收缩原石出口,在公盘上抬高交易价格。”陈满标告诉本刊记者,“供应量的减少促成了投资者的紧迫感,导致翡翠原石价格不断被炒高。”
游资
平洲翡翠公盘因交易量大、翡翠原石价格高而蜚声中外。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其每年采购加工的翡翠原石多达5000吨,销售额超过20亿元。
玉雕大师、“右一轩”工作室的陈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块在2010年初以40万元成交的毛料,在2012年经数次转手后中标价涨至200万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平洲翡翠公盘,只有交纳会费才能以协会会员身份参与毛料买卖,而伴随着翡翠价格疯涨,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会员迅速突破了4万人。
在陈义看来,会员中不乏投机的人,“翡翠市场比较特殊,下游的成品件交易需要时间和契机,上游原石交易所需时间较短。”
2010年左右,游资最先进入原石市场。
“实体经济利润低、资金回笼慢,导致大量从地产、矿山等脱离出来的游资涌进翡翠珠宝市场。”陈满标告诉本刊记者,“一批投资客掌握了大量的原石资源后进行过度炒作,造成玉器市场特别是毛料市场价格虚高的不正常现象。”
为了炒高原石价格,投资客的手法堪称“绝妙”:同一块石头、同一拨人,左手倒右手,须臾间石头价格翻倍。
“许多人合伙炒石头。”陈义曾见到,“有人曾以800万元的资金去竞标底价100万元的原石,就这样一下子炒高了翡翠行情。”
更有甚者,玩起了金融的“杠杆游戏”。
许多商户、投资客以翡翠原石、成品件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抵押借贷,然后加大原石购买力度。因翡翠行情一路向好,原石或成品件倒手就可以赚钱,这也给贷款方传递出了强有力的信心——一时间,以小博大的“杠杆游戏”成为行业通行的惯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珠海珠宝商向本刊记者透露,他的许多客户和朋友都曾参与这场“杠杆游戏”,“在云南,有些激进的商业银行石头抵押放贷超过了10亿元,尽管利息高达一分三。”
一位平洲玉器街的业内人士表示,游资在全国“流窜”的情况基本类似。在他看来,这也是造成翡翠价格疯涨、虚高的主要原因。
泡沫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翡翠行情的分水岭在2012年底:2012年12月~2013年1月,关于翡翠的搜索指数达到峰值,随后开始持续走低。
2013年,翡翠行业开始出现泡沫的影子——投资客虽未减少,但“接盘侠”少了,一些翡翠开始变得不那么抢手。
玉器街的翡翠商起初不以为然。中国玉器市场发展曾经历两次低谷:一次是2003年,一次是2008年。“但这两次低谷仅持续了几个月,行情就好起来了。”凯亨标场主、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何炬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翡翠玉器商真正感受到泡沫已是2015年。
原来炒得最热的玻璃种,价格跌了一半,更多翡翠的价格跌了三成。在市场上,同样一对报价30万元的冰种翡翠手镯,在不同时段的遭遇大相径庭:在2012年是抢手货,在2015年却鲜有人问津。
陈义告诉本刊记者,毛料市场泡沫更明显。 2016年,他的工作室以30万元的價格收到了一块2012年标价100万元的翡翠毛料,给出这个不算低的价钱还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
翡翠价格缘何一落千丈?
在永昌珠宝总经理黎升强看来,游资离场是个重要因素。
“行业里都知道,翡翠价格已经虚高,在赚得盆盈钵满之后,游资肯定要撤离了。谁还肯接盘呢?”黎升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黎升强早在2013年左右就开始警惕市场价格波动。他判断,游资撤离后行情走低,势必会导致价格战。
按照市场规律,翡翠行情走低,价格战就会成为加速资金回笼的利器之一。
“为了回笼资金,商家开始采取低价战略处理积压翡翠件,在恶性循环下,价格肯定会一落千丈。”黎升强坦言。
而陈满标把价格下跌归咎于“中间商造成的伪需求”。
“翡翠行业在急速膨胀,但货真的到消费者手里了吗?”在陈满标看来,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答案,只是没人愿意戳破这个泡沫而已。
“一个人因为翡翠赚钱了,会带动两个人入行。如此几何级倍增后,市场就会虚假繁荣。”他说,“貌似很抢手的货实际都积压在中间商市场——一个档口至少仓储几百件货,仅平洲4万家会员就至少有400万件货了。”
焦虑
2017年2月18日,平洲首场公盘如期而至。占地11亩的凯亨标场一下子涌入了4000多人,每块石头都围满了人。
“标场变得像个沙丁鱼罐头。”此景一下子让莆田人郑文海想到了2012年开标时的盛况:彼时的标场人头攒动,成交金额动辄数亿元,人人争抢翡翠,价格一度达到历史峰值。
但在何炬登看来,标场里人的多寡并不反映市场行情,大多数人都在观望。
实际上,这种观望最早发轫于2015年下半年。那时,玉器大楼里开始出现卖家比买家多的“反转”。大家都十分焦虑,并迫切想知道一个问题:消费者都去哪儿了?
平洲汇玉广场相关负责人杨芸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平洲玉器街批发为主的销售模式决定了平洲玉器街被动的命运,北京、云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玉器终端消费市场,其行情直接扼住了玉器街的脖子。”
“只要下游畅通,上游来的货自然可以贵买贵卖、便宜买便宜卖;但如果下游市场不景气,上游的货一定都不好出。”她说。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玉器消费总量的80%在北京。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曾是古玩玉器店集聚之地,有超过70家店铺,如今只剩下寥寥几家。
“以前一年可以轻松卖一百万元的货,现在只能卖十万元了。”潘家园一经营翡翠的老板告诉本刊记者,“尤其是高端市场,受政策影响太大。高端礼品市场一萎缩,三分之一的店就倒闭了。”
云南一直是翡翠的重要消费市场。2007年,云南翡翠珠宝店仅6000家,4年后激增至2.1万家。
但2012年后形势急转直下。
在昆明东南亚珠宝中心经营珠宝店的胡志刚告诉本刊记者,“行情好的时候,每天至少有20多人进店、8万~10万元销售额。后来,两三天不开张的情况经常有。”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后,加之反腐力度加大、新旅游法打击强制消费等,中国的翡翠市场开始疲软。下游消费市场的“失守”就像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全产业链的震荡,从分销上溯到生产、最终到原石,无一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回暖?
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平洲玉器街中已经有很多店铺退租转让,而北京、云南一些临街的档口、玉器商铺开始改做餐饮、服装等生意。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全国各大玉器市场中,尤其是那些刚刚进入翡翠行业不久的店铺。
史书鹏认为,翡翠市场未来很大概率会继续低迷,“中国的翡翠经历了5年疯狂的暴发,接下来可能要用10年的时间来消化、调整。”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次阵痛,让市场优胜劣汰。”她告诉本刊记者,“行业淘汰的是那些跟风的人,他们入行的时间不长,对玉石的品种、做工研究不深入,往往抱着捞一票的想法杀入玉石行业。”
黎升强的看法则较为乐观。“翡翠市场一直遵循着复苏、振兴、回落又上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从长远看翡翠一定呈升值趋势。”他认为,世界上的财富是不断增加的,人们总是追逐高品质的生活和有价值的东西,好的、稀缺的东西永远是好的,根本不存在行情不好的情况。
何炬登看起来信心满满。“首场开标过后,大批的会员开始续交会员费了。”他对本刊记者说,“现在平洲玉器街上挤满了各地赶来的老板,甚至连交通都堵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2017年2月18日,出租車司机宋祁被堵在了平洲玉器街。
这条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的特色老街,挤满了“粤H”(广东省肇庆市)和“粤V”(广东省揭阳市)牌照的轿车。
这一天,恰逢平洲首场公盘。
“这些老板都是奔着石头来的。”长年在此拉活的宋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样的大场面差不多每年有20多次,因此他早已见怪不怪。
他口中的“石头”即翡翠。
作为国内最大的缅甸翡翠毛料集散基地,平洲大大小小的翡翠标场有9个,标场每年定期举办2~3次公盘。平洲翡翠公盘蜚声中外,特别是历年的首场公盘开标,被业内称为判断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被称为“疯狂的石头”的翡翠,曾创造每年平均升值30%~50%的纪录。但2013年后,翡翠行情急转直下,甚至出现价格腰斩。而2016年底,翡翠原石、成品件再次双双上涨,似有回暖之意。
2017年,石头会再度疯狂吗?
疯涨
翡翠价格疯涨始于2005年。史书珠宝创始人史书鹏对此再清楚不过。正是在那一年,她的命运与翡翠交织在了一起。
史书鹏痴迷翡翠多年,一直在观察和研究翡翠行情。2005年,史书鹏认为时机到了,便从一家汽车公关公司辞职,跨界投身翡翠行业。那一年,起步较晚的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已经凭借1400亿元的销售总额领跑全球。
同属奢侈品的钻石,在国际上有统一的4C标准,其价格已较为透明,每年大概有10%的上涨空间。
而入行不久的史书鹏却曾亲眼目睹一块标价1万元的翡翠翻了30倍,“疯狂的石头”令她备感震惊,“翡翠行情好,价格一路疯涨,高档翡翠甚至升值1000%。”而商家至少加价50%,也已成为翡翠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翡翠疯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原料价格的不稳定。
中国有句俗话,“乱世黄金盛世玉”。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陈满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经济发展让百姓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这催生了大家收藏、投资和消费奢侈品的热情。”
实际上,在同一时段内,文玩字画和红木家具行情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作为最大的翡翠消费市场,中国95%的原石需要从缅甸进口,其价格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国内翡翠行情。
“缅甸方面为了从翡翠交易中掘取利益,不断收缩原石出口,在公盘上抬高交易价格。”陈满标告诉本刊记者,“供应量的减少促成了投资者的紧迫感,导致翡翠原石价格不断被炒高。”
游资
平洲翡翠公盘因交易量大、翡翠原石价格高而蜚声中外。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其每年采购加工的翡翠原石多达5000吨,销售额超过20亿元。
玉雕大师、“右一轩”工作室的陈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块在2010年初以40万元成交的毛料,在2012年经数次转手后中标价涨至200万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平洲翡翠公盘,只有交纳会费才能以协会会员身份参与毛料买卖,而伴随着翡翠价格疯涨,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会员迅速突破了4万人。
在陈义看来,会员中不乏投机的人,“翡翠市场比较特殊,下游的成品件交易需要时间和契机,上游原石交易所需时间较短。”
2010年左右,游资最先进入原石市场。
“实体经济利润低、资金回笼慢,导致大量从地产、矿山等脱离出来的游资涌进翡翠珠宝市场。”陈满标告诉本刊记者,“一批投资客掌握了大量的原石资源后进行过度炒作,造成玉器市场特别是毛料市场价格虚高的不正常现象。”
为了炒高原石价格,投资客的手法堪称“绝妙”:同一块石头、同一拨人,左手倒右手,须臾间石头价格翻倍。
“许多人合伙炒石头。”陈义曾见到,“有人曾以800万元的资金去竞标底价100万元的原石,就这样一下子炒高了翡翠行情。”
更有甚者,玩起了金融的“杠杆游戏”。
许多商户、投资客以翡翠原石、成品件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抵押借贷,然后加大原石购买力度。因翡翠行情一路向好,原石或成品件倒手就可以赚钱,这也给贷款方传递出了强有力的信心——一时间,以小博大的“杠杆游戏”成为行业通行的惯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珠海珠宝商向本刊记者透露,他的许多客户和朋友都曾参与这场“杠杆游戏”,“在云南,有些激进的商业银行石头抵押放贷超过了10亿元,尽管利息高达一分三。”
一位平洲玉器街的业内人士表示,游资在全国“流窜”的情况基本类似。在他看来,这也是造成翡翠价格疯涨、虚高的主要原因。
泡沫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翡翠行情的分水岭在2012年底:2012年12月~2013年1月,关于翡翠的搜索指数达到峰值,随后开始持续走低。
2013年,翡翠行业开始出现泡沫的影子——投资客虽未减少,但“接盘侠”少了,一些翡翠开始变得不那么抢手。
玉器街的翡翠商起初不以为然。中国玉器市场发展曾经历两次低谷:一次是2003年,一次是2008年。“但这两次低谷仅持续了几个月,行情就好起来了。”凯亨标场主、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何炬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翡翠玉器商真正感受到泡沫已是2015年。
原来炒得最热的玻璃种,价格跌了一半,更多翡翠的价格跌了三成。在市场上,同样一对报价30万元的冰种翡翠手镯,在不同时段的遭遇大相径庭:在2012年是抢手货,在2015年却鲜有人问津。
陈义告诉本刊记者,毛料市场泡沫更明显。 2016年,他的工作室以30万元的價格收到了一块2012年标价100万元的翡翠毛料,给出这个不算低的价钱还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
翡翠价格缘何一落千丈?
在永昌珠宝总经理黎升强看来,游资离场是个重要因素。
“行业里都知道,翡翠价格已经虚高,在赚得盆盈钵满之后,游资肯定要撤离了。谁还肯接盘呢?”黎升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黎升强早在2013年左右就开始警惕市场价格波动。他判断,游资撤离后行情走低,势必会导致价格战。
按照市场规律,翡翠行情走低,价格战就会成为加速资金回笼的利器之一。
“为了回笼资金,商家开始采取低价战略处理积压翡翠件,在恶性循环下,价格肯定会一落千丈。”黎升强坦言。
而陈满标把价格下跌归咎于“中间商造成的伪需求”。
“翡翠行业在急速膨胀,但货真的到消费者手里了吗?”在陈满标看来,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答案,只是没人愿意戳破这个泡沫而已。
“一个人因为翡翠赚钱了,会带动两个人入行。如此几何级倍增后,市场就会虚假繁荣。”他说,“貌似很抢手的货实际都积压在中间商市场——一个档口至少仓储几百件货,仅平洲4万家会员就至少有400万件货了。”
焦虑
2017年2月18日,平洲首场公盘如期而至。占地11亩的凯亨标场一下子涌入了4000多人,每块石头都围满了人。
“标场变得像个沙丁鱼罐头。”此景一下子让莆田人郑文海想到了2012年开标时的盛况:彼时的标场人头攒动,成交金额动辄数亿元,人人争抢翡翠,价格一度达到历史峰值。
但在何炬登看来,标场里人的多寡并不反映市场行情,大多数人都在观望。
实际上,这种观望最早发轫于2015年下半年。那时,玉器大楼里开始出现卖家比买家多的“反转”。大家都十分焦虑,并迫切想知道一个问题:消费者都去哪儿了?
平洲汇玉广场相关负责人杨芸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平洲玉器街批发为主的销售模式决定了平洲玉器街被动的命运,北京、云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玉器终端消费市场,其行情直接扼住了玉器街的脖子。”
“只要下游畅通,上游来的货自然可以贵买贵卖、便宜买便宜卖;但如果下游市场不景气,上游的货一定都不好出。”她说。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玉器消费总量的80%在北京。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曾是古玩玉器店集聚之地,有超过70家店铺,如今只剩下寥寥几家。
“以前一年可以轻松卖一百万元的货,现在只能卖十万元了。”潘家园一经营翡翠的老板告诉本刊记者,“尤其是高端市场,受政策影响太大。高端礼品市场一萎缩,三分之一的店就倒闭了。”
云南一直是翡翠的重要消费市场。2007年,云南翡翠珠宝店仅6000家,4年后激增至2.1万家。
但2012年后形势急转直下。
在昆明东南亚珠宝中心经营珠宝店的胡志刚告诉本刊记者,“行情好的时候,每天至少有20多人进店、8万~10万元销售额。后来,两三天不开张的情况经常有。”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后,加之反腐力度加大、新旅游法打击强制消费等,中国的翡翠市场开始疲软。下游消费市场的“失守”就像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全产业链的震荡,从分销上溯到生产、最终到原石,无一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回暖?
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平洲玉器街中已经有很多店铺退租转让,而北京、云南一些临街的档口、玉器商铺开始改做餐饮、服装等生意。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全国各大玉器市场中,尤其是那些刚刚进入翡翠行业不久的店铺。
史书鹏认为,翡翠市场未来很大概率会继续低迷,“中国的翡翠经历了5年疯狂的暴发,接下来可能要用10年的时间来消化、调整。”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次阵痛,让市场优胜劣汰。”她告诉本刊记者,“行业淘汰的是那些跟风的人,他们入行的时间不长,对玉石的品种、做工研究不深入,往往抱着捞一票的想法杀入玉石行业。”
黎升强的看法则较为乐观。“翡翠市场一直遵循着复苏、振兴、回落又上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从长远看翡翠一定呈升值趋势。”他认为,世界上的财富是不断增加的,人们总是追逐高品质的生活和有价值的东西,好的、稀缺的东西永远是好的,根本不存在行情不好的情况。
何炬登看起来信心满满。“首场开标过后,大批的会员开始续交会员费了。”他对本刊记者说,“现在平洲玉器街上挤满了各地赶来的老板,甚至连交通都堵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