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海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问卷方式对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2011级本科生进行调查,以期能了解高校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更关注的影响因素。对调查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会更注重专业导师实际能够用来指导学生的时间与机会、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是否与自己的预期就业方向相符合、专业导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专业导师独特的管理风格、专业导师的责任感和专业导师能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和深造机会等。
  [关键词] 本科生 专业导师 层次分析法 双向选择
  早在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便开始盛行具有独特教育模式的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在牛津大学,每个新生都配有一个专业导师。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并且定期与专业导师进行交流辅导。在专业导师制这一独特的办学理念下,牛津大学已经成就了数不胜数的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全面的人。如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国高校也纷纷开始进行教学改革。2002年10月,北京大学率先成为第一座在我国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的高等学府,之后,其他各高校也逐渐采用了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在国外盛行的办学理念。然而,毕竟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至今才十来年的时间,在制度的试行过程中不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缺少一个科学规范的理论体系。因而,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全面科学指导意义的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学者有必要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深入探究。
  1 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1 专业导师的学术水平
  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导师的学术水平。教与学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学生作为知识受体,老师是其一大知识来源。不同导师的学术专长与造诣不同,不仅决定了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体量与层次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在转移知识能力上的差异。更进一步讲,专业导师的学术水平影响到对学生的指导质量和成果,学生必然会以此为重要因素对导师选择进行权衡。专业导师的治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可以从导师发表的论文、完成的课题等知识成果,以及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等来了解。
  1.2 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
  本科生在决定选择导师时的另一大重要因素即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兴趣领域知识的获取总是更加积极与主动,同时更容易做到学以致用,并取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倘若导师的研究领域与学生的兴趣领域有交集,将会加大学生选择该导师的机会。
  1.3 专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及培养方式
  专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求学生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成效。导师的指导水平即指导师知识传授的能力和意愿。传授的水平越高,学生越能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消化知识。学生可以在授课、面谈等各种交流活动感受到专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出色的专业导师擅长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指引方法,从而达到较高的效果。此外,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影响学生的选择。时时指导提点,亦或是自己钻研为主;注重于实践应用,还是理论研究,不同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学生之间的性格具有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生适用的方法不同,他们的选择也必然会以此为依据。
  1.4 专业导师的管理风格
  每个专业导师都有自己的培养标准和管理方式,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都有自己的原则,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这种管理风格表现为,有的老师对学生在学业成果、学术水平、参与科研项目与课题等方面要求较高,有的老师则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自定学习计划,结合自己的个性、偏好进行学习安排。不同性格类型的本科生对专业导师管理风格的偏好会有所不同。
  1.5 学生间的相互影响
  由于导师人数有限,学生选择导师作为一个多方博弈的行为,势必要考虑到博弈中其他参与者的影响。与完全静态博弈不同的是,在这里学生之间会互相交流,每个人的最佳决策是不同的,同时由于群众的“从众效应”,学生作出的决定有时未必是最理性的。此外,导师选择是一个双向过程,不仅学生在选老师,也存在着老师选择学生的问题,因此落选的风险以及在选了一个导师时所失去的其他机会势必要列入学生的考虑范畴。
  1.6 本科生自身的因素
  本科生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实力等客观条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一些主观意愿,如以后是否打算出国、导师是否能在实习、就业的过程中提供帮助等也对选择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2 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 样本的采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有关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第一手数据。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各项因素对本科生在进行专业导师选择时的重要程度。问卷内容涵盖了导师的学术水平、培养方式、管理风格、师生互动等各种影响因素。问卷在题型的设计上全部采用有4个备选项的单选题形式,4个选项按照重要性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为:A.无所谓,B.不重要,C.比较重要,D.非常重要。这种题型的设置形式具有两个优点:一是便于结果的统计和定量分析,二是方便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提高问卷的有效率。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问卷1412份,有效率达94.13%。将所有有效问卷的每道题按照各个选项被选择的总次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各题各个选项的被选择次数 单位:次
  A B C D
  职称与学历 99 249 862 202
  项目或知识成果 76 109 861 366
  研究领域与兴趣契合度 71 175 631 535   研究领域与预期就业相关度 55 88 684 585
  研究领域与社会发展相关度 88 129 675 520
  门风 57 131 634 590
  教学方法与侧重点 79 68 662 603
  为人处世风格 55 82 642 633
  性格契合度 93 134 696 489
  专业导师年龄 341 653 340 78
  其他社会工作时间 64 566 565 217
  责任感 18 49 534 811
  指导时间和精力 37 54 754 567
  提供实习机会 55 117 687 553
  提供就业机会 86 179 599 548
  提供深造机会 68 121 653 570
  2.2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T.L.Saaty)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它能够将相关的因素分成若干层次,结合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进行层次权重的分析。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研究。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通过对已有大量文献的研究,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指标的二级层次结构模型,结构图如表2所示。
  表2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图
  目标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学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层次结构体系 专业导师的学术研究 职称与学历
  项目或知识成果
  研究领域与兴趣契合度
  研究领域与预期就业相关度
  研究领域与社会发展相关度
  教学互动与师生相处 专业导师门风
  教学方法与侧重点
  为人处世风格
  性格契合度
  指导时间与机会 专业导师年龄
  其他社会工作时间
  责任感
  时间与精力
  专业导师提供的未来发展机会 实习机会
  就业机会
  深造机会
  2.2.2 构造二级指标成对比较矩阵
  进一步整理问卷的统计结果,得出问卷各题每个选项被选择次数所占百分比如表3所示。
  表3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单位:%
  影响因素 A B C D
  职称与学历 7.01 17.63 61.05 14.31
  项目或知识成果 5.38 7.72 60.98 25.92
  研究领域与兴趣契合度 5.03 12.39 44.69 37.89
  研究领域与预期就业相关度 3.90 6.23 48.44 41.43
  研究领域与社会发展相关度 6.23 9.14 47.80 36.83
  续表3
  专业导师门风 4.04 9.28 44.90 41.78
  教学方法与侧重点 5.59 4.82 46.88 42.71
  为人处世风格 3.89 5.81 45.47 44.83
  性格契合度 6.59 9.49 49.29 34.63
  专业导师年龄 24.15 46.25 24.08 5.52
  其他社会工作时间 4.53 40.07 40.01 15.37
  责任感 1.27 3.47 37.82 57.44
  时间和精力 2.62 3.82 53.40 40.16
  提供实习机会 3.90 8.29 48.65 39.16
  提供就业机会 6.09 12.68 42.42 38.81
  提供深造机会 4.82 8.57 46.24 40.37
  构造向量 , ,其中i为影响因素的序号,向量中的四个分量分别表示表3中第i个影响因素中,选项A、B、C、D被选择的百分比。设定量化向量 ,记 ,则因素的两两相对重要性和成对比较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成对比较矩阵取值及含义表
  比较矩阵相应元素取值 含义
  ≥
  ≤
  [0,1] 1 1 两个因素具有相同重要性
  (1,2] 2 1/2 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是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2,3] 3 1/3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
  (3,4] 4 1/4 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是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4,5] 5 1/5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5,6] 6 1/6 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是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6,7] 7 1/7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非常重要
  (7,8] 8 1/8 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是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8,9] 9 1/9 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绝对重要
  由此可得,专业导师的学术研究、教学互动与师生相处、指导时间与机会、专业导师提供的未来发展机会的成对比较矩阵分别为:
  2.2.3 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对Bi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看出,所有二级指标的成对比较矩阵均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5 二级指标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
  成对比较矩阵 一致性比率CR 一致性比率参考标准 是否满足一致性检验   B1 0.0124 CR<0.1 是
  B2 0.0000 是
  B3 0.0436 是
  B4 0.0000 是
  2.2.4 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
  计算各个比较矩阵每一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 ( )。其中:i,j分别为一、二级指标的序号,sn 为第n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个数。再将 归一化,得出各个二级指标相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11,0.19,0.22,0.26,0.22)T, =(0.29,0.29,0.29,0.13)T, =(0.04,0.10,0.53,0.33)T, =(1/3,1/3,1/3)T。
  2.4.5 一级指标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按照以下方式构造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
  记: ;
  ;
  ;
  ;
  则一级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可用 表示,其中i=1,2,3,4;j=1,2,3,4;且i≠j。依据表4,可以得到一级指标的成对比较矩阵为:
  计算得出比较矩阵D的一致性比率CR=0.0224<0.1,所以该矩阵也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2.6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C每一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并将其组成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0.21,0.25,0.29,0.25)。
  2.2.7 模型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到各级指标中各个影响因素在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时所占权重的大小,如表6所示。
  表6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体系的权重
  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影响因素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名称 权重 名称 权重
  专业导师的学术研究 0.21 职称学历 0.0231
  知识成果 0.0399
  研究领域与兴趣契合度 0.0462
  研究领域与预期就业相关度 0.0546
  研究领域与社会发展相关度 0.0462
  教学互动与师生相处 0.25 专业导师门风 0.0725
  教学方法与侧重点 0.0725
  为人处世风格 0.0725
  性格契合度 0.0325
  指导时间与机会 0.29 专业导师年龄 0.0116
  其他社会工作时间 0.0290
  责任感 0.1537
  时间与精力 0.0957
  专业导师提供的未来发展机会 0.25 实习机会 0.0833
  就业机会 0.0833
  深造机会 0.0833
  2.3 结论
  观察以上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总体来说,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相对而言,本科生较为关注专业导师实际能够用来指导学生的时间与机会。
  在专业导师学术研究方面,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最注重的是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是否与自己的预期就业方向相符合,而专业导师的职称学历相对而言并不受到重视。
  在教学互动与师生相处方面,本科生对专业导师的师门门风、教学方法和侧重点以及专业导师为人处世的风格重视程度相当,而不注重学生和导师间性格的契合度。
  在与专业导师所能提供的指导时间与机会的各因素中,专业导师的责任感是本科生在选择专业导师时最重要的因素,而专业导师的年龄则不被本科生作为重要影响因素来考虑。
  在专业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未来发展机会的各个因素中,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和深造机会三个因素在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时的重要程度均相当。
  3 高校专业导师吸引本科生的对策措施
  在高校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过程中,虽然学生掌握有选择权,但专业导师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门生。
  3.1 提高专业导师自身素质。本科生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导师。在本科生选择专业导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更中意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导师,因为这些导师自身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科研敏感度,而且他们更会运用科学的培养方式教人育人,对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更为专业的引导和启发。
  3.2 展现独具特色的师门风采。具有特色的师门风采对本科生来说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专业导师可以尽情发挥个人魅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以便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譬如,资历较深的专业导师可以展现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亲近随和的态度来增加学生的吸引力;新近的年轻专业导师则可以发挥他们积极活力向上的科研态度,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从而赢得更多的学生青睐。
  3.3 加大宣传力度。专业导师可以增加与本科生交流的机会,包括见面交流会、网上论坛进行宣传介绍等,增加本科生对专业导师的了解。当然,在这之中要确保宣传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本科生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不实的信息反而会使学生对导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3.4 增加资源与福利。除了专业导师自身的高素质和独具特色的门风外,专业导师还可以为本科生适当地提供查找重要数据等有价值的资源,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出席学术会议、参与课题等,或者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等。
  3.5 建立联合培养方式。当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建成联合培养模式,即专业导师组成小组对各自所带的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下,不仅可以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还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这一培养方式的经验,我们还可以采取跨专业、甚至是跨校的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从而使得各学科相互交融,营造更加宽泛的学术气氛,从而使得本科生博采众长。
  注:本文为福州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本科专业导师制模式探讨》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裘克安.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陈云龙.两个层次 两种导师——湛江师范人文学院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104-107.
  [6] 林丽娟.导师制与本科教育改革[J].中国教工,2003(8):36-37.
  [7]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 26(5):80-84.
  [8] 周保垒,马雷.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71-74.
  [9] 王光霞, 刘贵坤.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深层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 2003(1):88-89.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在新医改下福建省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状况,为今后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发展及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发放2012年度全国统一的《健康教育所(中心)基本情况调查表》形式收
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根本的保障,本文在分析福建优越的自然资源以及海洋经济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配合福建省开发
针对中国加入WTO汽车工业面临的内忧外患,提出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人才重组和强强联合。
当代世界的精神鸿沟2001年9月11日早晨,劫机嫌疑犯瓦利德&#183;阿尔谢里在出发时留下一首诗,诗句称自己的这次旅行将“高昂头颅迎接死亡”。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9&#183;11
本文论述高校体育专项课有意识地培养体育骨干及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健康人格的教育与培养已是当务之急,而审美教育对塑造健康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着重论述了审美教育与健康人格的关系.
与单层容器相比,多层容器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有显著优势。扁平绕带式和整体包扎式容器是两种无深环焊缝的多层高压容器。文中从材料、安全性、经济性及端部结构方面,对两种容
目的:了解福建城乡居民在发生火灾时做到安全逃离程度,为加强公众掌握火灾基本求生技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省2573位城乡居民进行火灾时安全逃离技能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讨“社会-环境”系统中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科学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的作用,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想观点阐明了环境科学产生的根源、发展的动力及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