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工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根据201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本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大学生的就业率相比以往几年有所下降,达到了91%,并且大学生创业的总人数也有所下降。由此看来,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给社会输出优质人才。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观念不正确、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 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们的顺利就业。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培养,为未来就业储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包含掌握相关方向的就业知识,而且可以提前帮助自己树立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能够促进自身的未来发展,避免走向工作岗位后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有的高校情况并不理想,部分毕业生就业方向迷茫,自身能力也不足,在求职季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生们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必要给予重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近几年来的就业情况愈发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很少有高校切实关注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面临激烈的工作竞争的时候缺少优势。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需要根据当地就业扶持政策以及专业之间的特点,开展对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提升指导,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才,其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近年来,教育部门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高校多是以地区行业以及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最终目标就是推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更好的适应并体现此政策,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们以就业政策为导向,只有这样,国家这些好的就业政策才能真正的发挥意义,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才能切实提高。
(三)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劳动力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成功转型,这就意味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同于多年以前,对劳动力的质量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大学生们的观念停留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层面上,缺乏对职业技能的认识和重视。所以,注重大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使学生们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为企业创造更高质量与效率的价值。
二、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情况
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学生们获取就业机会并保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进行学生与职员之间的角色转换。对大学生而言,当具备了足够的就业能力时,就能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岗位的专业领域中,在发展职业生涯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在专业上的成长。然而,从现阶段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很多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差,体现在:一方面缺乏职业素养,进入工作岗位以后,难以养成端正的职业态度,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用应付的心态消极怠工,缺乏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感,当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去逃避或者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专业技能水平不够,从目前社会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或者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或者缺少实践动手经验,导致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技能水平不够而难以胜任工作,降低了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更阻碍其全方位发展;最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不高,综合素质不仅包含组织管理能力,还涵盖创新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有的同学不擅交际,有的同学适应能力很差,有的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以上都是缺乏综合素质的体现。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现状,若想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真正有所突破,促进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扭转学生们的就业观念
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只将关注点锁定在如何寻找好的工作机会上,就业指导并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们的就业能力,而应该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而且全面的能力。同时,就业指导教育不单单是对毕业班的学生,可以将教学计划安排在各个年级,这样将就业指导工作按照教学制度落到实处。扭转学生们的就业观念,不要狭隘的认为这只是毕业前夕阶段性的教育,要认识到这是关系到自身未来发展的与整个大学生涯息息相关的事情。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将这种观念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改善就业指导课堂的氛围等方式开展提高就业能力的教育。
(二)政府给予鼓励和引导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在技术以及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鼓励和引导,进而真正意义上推动就业能力指导工作。并且政府部门还可以调整就业市场有序开展公平、公正、公开性质的招聘,扩宽工作就业岗位。除此之外,政府多多鼓励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和学校搭建桥梁,开展文化融合活动,要求企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岗位,加强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们的就业综合竞争力。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大力的为大学生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而努力,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整个大学胜过过程中,帮助并且督促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活动。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学水平优良,运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开展教育和培养,高校应该在师资队伍培养这个环节不断探索和努力,比如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或者业务素质的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老师们的总体教学水平,拓宽老师们的知识面,使整体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系统化、完善化。
除此之外,教师自身需要时刻自我监督,不断学习,运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深入到企业挂职锻炼,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实践经验,了解自身专业未来的就业领域和方向目标,了解社会中企业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以及未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优化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
綜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系统完善的教育规划和管理,从思想引导到能力提升进而到求职就业,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的调动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并且高校应该合理的规划设计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性的开展就业能力指导和服务,真正的帮助大学生们就业从业。
参考文献:
[1]刘奎颖,都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06):48-52.
[2]郑月波.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4).
[3]吴莎,肖云川.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 (11).
作者简介
肖扬(1983—),男,汉族,湖北英山人,硕士,辅导员,初级职称,主要从事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根据201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本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大学生的就业率相比以往几年有所下降,达到了91%,并且大学生创业的总人数也有所下降。由此看来,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给社会输出优质人才。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观念不正确、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 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们的顺利就业。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培养,为未来就业储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包含掌握相关方向的就业知识,而且可以提前帮助自己树立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能够促进自身的未来发展,避免走向工作岗位后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有的高校情况并不理想,部分毕业生就业方向迷茫,自身能力也不足,在求职季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生们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必要给予重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近几年来的就业情况愈发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很少有高校切实关注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面临激烈的工作竞争的时候缺少优势。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需要根据当地就业扶持政策以及专业之间的特点,开展对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提升指导,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才,其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近年来,教育部门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高校多是以地区行业以及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最终目标就是推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更好的适应并体现此政策,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们以就业政策为导向,只有这样,国家这些好的就业政策才能真正的发挥意义,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才能切实提高。
(三)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劳动力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成功转型,这就意味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同于多年以前,对劳动力的质量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大学生们的观念停留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层面上,缺乏对职业技能的认识和重视。所以,注重大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使学生们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为企业创造更高质量与效率的价值。
二、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情况
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学生们获取就业机会并保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进行学生与职员之间的角色转换。对大学生而言,当具备了足够的就业能力时,就能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岗位的专业领域中,在发展职业生涯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在专业上的成长。然而,从现阶段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很多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差,体现在:一方面缺乏职业素养,进入工作岗位以后,难以养成端正的职业态度,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用应付的心态消极怠工,缺乏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感,当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去逃避或者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专业技能水平不够,从目前社会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或者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或者缺少实践动手经验,导致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技能水平不够而难以胜任工作,降低了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更阻碍其全方位发展;最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不高,综合素质不仅包含组织管理能力,还涵盖创新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有的同学不擅交际,有的同学适应能力很差,有的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以上都是缺乏综合素质的体现。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现状,若想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真正有所突破,促进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扭转学生们的就业观念
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只将关注点锁定在如何寻找好的工作机会上,就业指导并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们的就业能力,而应该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而且全面的能力。同时,就业指导教育不单单是对毕业班的学生,可以将教学计划安排在各个年级,这样将就业指导工作按照教学制度落到实处。扭转学生们的就业观念,不要狭隘的认为这只是毕业前夕阶段性的教育,要认识到这是关系到自身未来发展的与整个大学生涯息息相关的事情。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将这种观念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改善就业指导课堂的氛围等方式开展提高就业能力的教育。
(二)政府给予鼓励和引导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在技术以及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鼓励和引导,进而真正意义上推动就业能力指导工作。并且政府部门还可以调整就业市场有序开展公平、公正、公开性质的招聘,扩宽工作就业岗位。除此之外,政府多多鼓励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和学校搭建桥梁,开展文化融合活动,要求企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岗位,加强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们的就业综合竞争力。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大力的为大学生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而努力,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整个大学胜过过程中,帮助并且督促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活动。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学水平优良,运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们开展教育和培养,高校应该在师资队伍培养这个环节不断探索和努力,比如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或者业务素质的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老师们的总体教学水平,拓宽老师们的知识面,使整体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系统化、完善化。
除此之外,教师自身需要时刻自我监督,不断学习,运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深入到企业挂职锻炼,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实践经验,了解自身专业未来的就业领域和方向目标,了解社会中企业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以及未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优化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
綜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系统完善的教育规划和管理,从思想引导到能力提升进而到求职就业,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的调动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并且高校应该合理的规划设计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性的开展就业能力指导和服务,真正的帮助大学生们就业从业。
参考文献:
[1]刘奎颖,都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06):48-52.
[2]郑月波.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4).
[3]吴莎,肖云川.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 (11).
作者简介
肖扬(1983—),男,汉族,湖北英山人,硕士,辅导员,初级职称,主要从事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