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最佳护理方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方法:本次分析研究主要采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形成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病发的原因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骨科手术、剖宫产术、胸腹大手术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构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元素。结论: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或者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液高凝 术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很多患者由于在术后血液高凝、长时间卧床等问题,致使下肢血流缓慢,逐渐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成为了当前临床护理工作重点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研究主要采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形成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12例患者中,4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7岁,平均年龄为(38±5.2)岁。其中骨科手术7例,剖宫手术4例,胸腹大手术1例。发生在左下肢7例,右下肢5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诊断证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最短为术后2天,最长为术后20天,平均时间为(8.2±5.7)天。
  1.2 一般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进行整理,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P<0.05則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和分析表明,骨科手术、剖宫产术、胸腹大手术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构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详见表1)。
  3.讨论
  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手术中脊髓麻醉或者全身麻醉的方式会影响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后又经切口疼痛或者其他原因,引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数量,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护理过程中,主要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全面方面的护理引导。
  3.1 术前护理措施
  在患者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前心理疏导,很多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所以会出现急躁、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要注意疏导患者的心情,告诉患者一些在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下肢如何主动、被动运动进行示范[1]。尽量缩短禁食水的时间,预防血液浓缩。
  3.2 术中护理措施
  术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静脉穿刺,由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药物滞留的时间较长,所以对患者细致血管刺激也会比较大。如果需要在患者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则可以在输液时,抬高下肢20°-30°,并在热敷的条件下进行滴注,以保证血液循环的流畅度,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2]。
  3.3 术后护理措施
  患者在返回病房之后,要尽早做好双下肢的按摩工作,给予适当的热敷,不要过烫,以免烫伤皮肤。这种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术后低体温。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协助患者进行翻身[3]。在24小时之后,可以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双下肢运动。对于在术后24小时之内存在疼痛感剧烈情况的患者,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止痛措施,避免病情加剧。在术后3天如果仍然存在疼痛感较强的患者,可以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使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抬高患者的患肢,保障血液的流通,避免患者出现肿胀情况[4]。
  在饮食方面,可以鼓励患者多喝水、汤,补充患者体内的水分,稀释血液,降低患者体内血液的粘稠度。另外,护理人员要注意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颜色和皮肤的温度是否出现变化。同时也要告诉患者一旦发现身体出现异常,要及时告诉护理人员或者医生。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要注意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引导患者进行科学防御。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或者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胡雅萍,罗玉贤,顾福杭,王雪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23-124.
  [2]杨秋萍,吴亚楠,李灿晖,沈芸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4):211-214.
  [3]戴海燕,程思琴,黄丽蓉,霍英.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J].现代医院,2010,(01):143-146.
  [4]李少琴,武艳琳,周梅娟,招伟英.早期体位干预对妊高症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10):125-1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通过对14例人工颈椎肩旁置换进行护理,总结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14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手术前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
期刊
关键词:输液;热源;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医疗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临床护士的重要活动之一。输液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输液是直接大量的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及输液是操作都极为严格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引起输液热源反应。热源是微生物的内毒素进入机体所致的一种反应。病人输液后,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血压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活动中的效果以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60例,由于这些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26例),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护理
期刊
摘要:神经内科病人多数起病较急、较重,用药时间长,加之早期多伴有意识障碍、躁动,并且所用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如20%甘露醇,静脉营养液等。通过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病人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痛苦、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静脉炎发生率低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的静脉输液方法。  关键词:神经内科;颈外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提高危重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儿科临床上对重症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出现手足口病临床症状的患儿出现皮疹的主要护理方法及其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0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80例出现临床皮疹并发症的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将出现相同临床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分析和探讨临床上该类患儿不同临床并发症的主要护理方法及其要点。结果 本研究中80例出现临床并发皮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接收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健康宣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肺结核治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为47.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后SA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包括环境、心理、生理及饮食由专人全程护理到出院,直至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颈肩部疼痛不适、咽喉痛、头痛、尿路刺激征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降低了患者的不舒适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期刊
摘要:探讨對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外科急腹症病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本组125例痊愈,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5例出现严重的继发病变(其中4例出现休克,1例出现化脓性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急腹症患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急腹症;观察;护理  外科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必须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
期刊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期刊